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04

第4章 盘庚迁殷

商王朝从汤王到盘庚王共经历了十九个君主。前九个君主统治期间,基本上能继承商汤开创的事业,统治也比较稳定,因此都城一直在亳。可是从汤的五世孙仲丁到九世孙阳甲,商统治者开始腐朽起来。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甚至父子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的结果,致使王位更替频繁。这就是所谓的“九世之乱”,内乱削弱了商朝统治,诸侯不来朝见,商的势力逐渐被削弱由中原向山东曲阜一带退缩。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商朝很快地衰落下去。原来臣服于商朝的一些少数民族和诸侯国也纷纷反叛。

这时商王盘庚即位了。盘庚是一个能干的君主,他既通晓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有一套很有效的统治办法。因此,他觉得国家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应想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挽救商朝的衰亡。于是,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成汤故地殷,此前商朝已四次迁都。

盘庚找来了王室贵族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大王,频繁迁都必然大伤朝廷元气。再说,土地、房屋都搬不走啊!”王室贵族拼命反对,他们害怕迁至新都后就不能照旧享乐了。盘庚耐心劝道:“我会像先王关心臣民那样,关心和保佑你们,带你们寻找安乐的地方。殷地的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再说,迁都避开了危险的反叛势力,能使国家安定下来。”可是,贵族们依然反对,谣言四起。盘庚很恼火,他把奴隶主贵族又召集起来,训斥道:“你们休要想改变我的决心。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

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终于挫败了反对势力。但是当迁都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出发的时候,已到了隆冬季节。有人建议等过了寒冬,到来年春暖花开后再出发。可盘庚经过深入调查,决定马上迁都。一声令下,人们驾起牛车,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当队伍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新春初暖的季节。人们马上开始了艰巨的营建新都的工作。但是到了一个新地方,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贵族们又乘机起哄,煽动大家搬回老家去。盘庚毫不退缩,又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训诰,指责了那些闹事的贵族。

在建设新都的工程中,盘庚和百姓们面临着重重困难,特别是粮食不足。因此盘庚下令把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规定无论平民或贵族,都得参加劳动,盘庚本人也经常和大家一起干。为了加快营建新都的进度,夜晚,人们点起火把继续干活。他们呼着号子,挥汗如雨,肩挑背扛,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新的都城初步建立起来。从此,商朝进入了稳定的时期。

■知识链接

“中兴之王”的由来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汤第十代孙,他是商代的第19位君主,在位28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殷位于今安阳小屯村(当时称北蒙)一带,那里土肥水美,山林里有虎、熊,水里有鱼虾。从此,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朝从此中兴,盘庚也被称为中兴之王,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是商王中最后一个迁都的国君。盘庚曾发表过一个重要的演讲,今天的“星火燎原”一词,就是由此次演讲的内容凝练而成的。

中国历史故事

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年老的时候,非常宠爱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立为太子,就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率先回国夺取了君位。他当了国君后想除掉重耳以绝后患。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由于重耳很有声望,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但是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又和追随他的大臣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这个地方,他们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和大臣们就向庄稼人要吃的。庄稼人没有理他们,其中一个拿起一块泥巴给了他们。重耳很生气,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那个庄稼人一顿。但随从的赵衰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很客气,并送给他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跟随的人认为如果这样,重耳就没有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放在车里运出齐国。等重耳醒来,离开齐国已经很远了。

重耳离开齐国后,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有一次,楚成王宴请重耳,席间,楚成王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子玉。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子玉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楚成王没有采纳子玉的建议。

几年过去了,大约在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的护送下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经过长期流亡生活的磨炼,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即位后用心治理国家,晋国也就很快强盛起来。他决心向外扩张,争当诸侯霸主。

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并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军进攻依附楚国的曹、卫,企图引诱楚国支援以解宋围。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攻商丘。宋向晋告急,晋文公于是一面让宋重贿秦、齐,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一面分曹、卫之地给宋,坚定宋国抗楚决心。这样一来,楚国不但没能攻下商丘,而且曹、卫之地又被晋送给了宋国,因而拒绝退兵。秦、齐两国于是也出兵助晋,形成了三强联合对楚的战略格局。楚成王见形势不利,准备后撤。但围攻商丘的主将子玉骄傲自负,坚决要求与晋决战。楚成王决心动摇,同意了子玉的建议,发兵攻晋。

晋文公得知楚军逼近以后,果然按照他流亡时候与楚国的约定退让了九十里,撤到了卫国境内的城濮,准备在这里与楚国联军决一死战。

■知识链接

介子推割肉救重耳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也是后来晋国的国君。由于晋献公妃子骊姬的迫害,重耳流亡他乡。流亡期间,他受尽了屈辱。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了。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饿晕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执政后,封赏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但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记起了此事,感到惭愧,差人去请介子推,但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没来。当晋文公亲自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紧闭大门,不愿见他,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让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有人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直到大火熄灭后,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看时,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望着介子推的尸体,晋文公哭拜不已。

橙色小贴士

周幽王

周幽王于公元前781年即位。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

橙色小贴士

天鹅

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红色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