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31728600000018

第18章 常见医疗陷阱大揭秘

“抗癌神医”是骗局

案例回顾:

王某原是山东省某县的一个农民,从来没有学过医。2008年王某到青岛打工,卖过菜,也卖过盒饭,后来到某医院门前为附近的旅店拉客赚回扣。在此期间,他发现一些农村患者既不懂医又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受容易上当受骗。于是他以每月2200元的房租和150元的管理费在青岛市一家医院租了一间办公室,聘了一名退休的妇产科大夫坐堂,并且由另一人收款付“药”,就在这家正规医院里开起了“肿瘤专科”。

王某的“肿瘤专科”开办后,他随便找来一本医书,选了一个配方、买了几味中药,到中药厂加工成药面装入塑料袋,并为这些药取了流行的名字——“抗癌1、2、3号”。之后,他又规定“抗癌1号、2号、3号”分别治肺癌、肝癌、乳腺癌。每个疗程60包。这一套下来成本也就不到200元,他却卖1580元。

万事俱备,王某又做起老本行。每天,他出入肿瘤医院门诊部,看到外地农村模样的患者,就以借火为名主动上前搭讪:“得什么病呀?在市肿瘤医院治病至少要花1万多元,而我岳父得了肿瘤,在肿瘤专科只吃了两千多元的药就好了。”为少花一点钱,许多农村患者就到了他的“肿瘤专科”治病。

目前,仅有据可查的王某的非法收入就达18万元,接待患者一百多人次。

陷阱揭秘:

农村患者,由于得病后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因此常常希望能用较少的金钱治愈全部疾病。这些患者,平时与城市里的居民接触较少,对城市的复杂性也没有太多的理性认识,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药托”,最后往往很轻易地被不法分子所欺骗。

防范之道:

(1)不要轻信包治百病或祖传秘方的药品。

(2)不要轻信正规医院门口陌生人的游说。

(3)不要贪图便宜,要到正规医院问明情况。

专家门诊——“牛教授”原来是“牛鬼”

案例回顾:

丁某家属因患脑梗死住院。在医院拍摄CT片时,有一位农民打扮的女同志主动上前询问病情,之后说可以给病人介绍一位医生,医术高明,用中草药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价格便宜,见效又快。话还没说完,又过来两个农民打扮的一男一女,声称其家属就是患有脑梗死病,经这位牛姓教授治好的。听了这三个人的话,丁某觉得他们都和自己一样是农民,估计不会骗人,就随他们到了这位“教授”的诊所。诊所内的衣架上挂着两件印有某乡医院的白大褂,一张桌子上放着一个听诊器和某乡医院的处方单,墙壁上挂着两张人体挂图。“牛教授”很热情地给丁某家属作脉搏检查,查后说:“可以确定她患有高血压、脑硬化、脑梗死,心脏不好,血压不稳,忽高忽低。”丁某听后慌忙问这位“教授”怎么才能治好?“牛教授”讲:“不用怕,我用中草药,四个疗程就治好了。一个疗程15天需交药费580元。丁某当即交了2320元拿了四个疗程的中草药。两个月后,再到诊所找“牛教授”,诊所早已人去楼空。

陷阱揭秘:

在人们反欺诈意识逐步提高的今天,一些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与手段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花样繁多。借助外表老实忠厚的“医托”来实施欺骗,就是一个新的花样。这些“医托”们因其老实的外表而往往更具杀伤力。丁某遇到的“医托”就是这样的类型。是呀,谁会相信“农民”兄弟也会骗人呢?又有几个人会防范三个农民兄弟的欺骗呢?

防范之道:

不要盲目相信街头广告、托儿的现身说法、游医及个人行医者,另外不要购买没有审批号、注册号的药品,因为这不仅没有质量保证,而且一旦出现疗效问题无法查证。当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病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按以下几方面求助。

(1)向医院提出要求,和医院进行协商,以求妥善解决纠纷;

(2)寻求行政机关的帮助,申请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

与此同时,可以立即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1)立即向有关部门、人士咨询相关信息,包括医学知识、司法程序、手术具体过程等;

(2)证据不足是不少患者投诉时的苦恼所在,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保存有关证据或复印件(原始病历、残余药品),有条件的应做药检或尸检报告;

(3)及时申请医疗事故的鉴定。

勿入性病小门诊

案例回顾:

林某是南京市一家独资企业的大老板,在去福建出差之际,曾寻花问柳过两次。回到南京后自我感觉有点不适,害怕是性病,就独自一人到黄某开的专门诊治性病的私人诊所去检查。没想到黄某一看,脱口就是“你患的是淋病,得赶紧治疗,否则还会殃及妻子。”于是林某交了3000元钱开始在那里治疗。

当了解到林某的妻子还蒙在鼓里时,这位“好心的”黄大夫,又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叫他妻子也来做一番检查。在取得妻子的谅解后,他们一同前往这家私人诊所做检查,结果被告知妻子也被查出患有淋病。在已花了10000元“病情”并不见好转的情况下,黄某又得知林家14岁的女儿是与林某妻子用同一只浴盆,便又讲出了一番性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品也会间接传播的道理,动员林某让14岁的女儿也过来检查一下,结果也被告知女儿患上性病。一家三口治病花去两万多元。

最后林某一家到南京市皮肤病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打算进行彻底治疗。但是,1小时后,检查得出结果:他们一家三口根本没得过什么性病,连普通的皮肤病都没有。

花了许多冤枉钱和因被告知得了性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不少打击的一家人,气愤之余,诉诸法院,要求追究刘某的责任,并请求赔偿损失。

陷阱揭秘:

性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让人难以启齿的疾病,也是一种适合在“地下”治疗的病。这类患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没有太多人知道的情况下抓紧时间治好。一些不法分子于是就利用患者这样的心理大做文章,实施欺诈。许多人也因此而上当,林某不过是其中一位。

防范之道:

看病尽量不要去那些不知底细的个人诊所,即使去了也不要完全相信他们的话。要尽量多去几家好医院检查比较。

不可轻信“洋”博士

案例回顾:

吴萍原是某文工团一名女歌唱演员,退出演艺圈之后,就到天津工作。2008年10月15日,吴萍看到某美容中心刊登的一则广告称:该中心是天津市中国传统医疗中心下属的美容整形部门(实质上,是由王某承包了其下属的美容整形科),由美容整形留美博士曹某主刀做美容手术。10月18日,吴萍交3000元手术费进行了下眼袋美容手术。

10月30日拆线后,吴萍感到颧颊部皮肤肿胀,疼痛难忍,于是就到医院检查,发现“双下眼睑重度外翻,双下眼睑缘瘢痕形成,双眼结膜炎和双侧颧颊部软组织术后反应显著影响容貌。”为此吴萍共花费了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5万余元。但脸上还是留下了难以恢复的疤痕。

于是吴萍找到该美容中心,经查实,得知曹某根本不是什么留洋博士,也没有行医许可证,该美容美发中心也没有取得美容整形许可证。

气愤之余,吴萍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损害赔偿。

陷阱揭秘:

有留洋博士的头衔,有“中国传统医疗中心”的外壳,这足以让每一个试图美容的女性前来应诊了。吴萍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令吴萍想不到的是,这留洋博士的头衔、中国传统医疗中心的牌子、诱人的广告,都是虚构的。

防范之道:

(1)如今许多美容整形机构都宣称由“留洋整形博士”主刀,以招揽消费者,其是否真正具有相关的资格与医术,必须认定。

(2)整形美容须知,手术的成败关系着自己形体,甚至命运,绝不应轻易相信那些名不符实的广告。

报纸夹带骗人报型医药广告

案例回顾:

钟建在订阅的国内某知名新闻单位所办的报纸中,连续几天发现一些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夹页。在一份所谓《国医国药专刊》的报型广告上,标有“××中医研究院主办、京内准印号×××”的字样,报纸介绍了治疗肿瘤和乙肝的药品、专家对药品的评价以及患者的“现身说法。”正巧,钟建年迈的老母患有乙肝病,因为乙肝病不好治,因此一直困扰着钟建一家。看到此药有如此神效,索性就买了几盒,价钱还真不菲。可没想到,用了好久都不见效,钟建再去询问销售者时,发现销售者早已不见踪影,方觉上当。

陷阱揭秘:

许多消费者之所以会在医疗、美容方面遭受欺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过于相信商家的广告。商家们也是充分利用广告的优势,大兴攻心战略,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名气较大的媒体作为广告发布的载体。商家们就是希望利用消费者信任媒体的心态来达到信任广告的目的。而一些媒体也常常不严把质量关,降低刊登广告所必需的门槛,造成不少消费者上当。

防范之道:

当消费者遇到这类销售医药的报型广告,首先看看这种夹带的报纸是否有药管部门的批准文号。对于那些没有批号的,坚决不能相信。对于这些通过正规报纸夹带的报型广告,广大的消费者应当首先与报纸的发行单位取得联系,经过验证后,确实属于正式报纸,有合法的印刷、发行资格的,消费者才可以接受广告中所说的内容。不过,应当提醒的是,对于这种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最好还是咨询有关的部门,如医药、保健等职业协会,由他们给出相应的意见,可能更加权威。

街边无证摊档设骗局

案例回顾:

在一家工厂打工的王英,几年来一直为脸上此起彼伏的暗疮所困扰,跑了多个地方进了多家医院,吃了不少药,也打了不少针,可是疗效甚微,令她苦恼不已。

前不久,王英在一次逛街时,看见街边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在打着某地医学研究所的横幅招牌向路人宣传推销药品。王英上前一看,不禁喜出望外,原来他们推销的药品当中有一种专治暗疮的药水,于是她便向对方咨询。在对方的“几天之内无效包退款”的承诺下,王英花了二百多元钱买了一小瓶特效药,兴冲冲地回了厂。

遵照“医嘱”,王英于当天晚上将药水涂在脸上的几个暗疮上,谁知不一会涂药处就如火烧火燎起来,痛得钻心。王英连忙用冷水冲洗去药水,才缓解了症状。第二天起床时,王英发现脸上已被灼伤了几处皮肤,火辣辣地痛。这时她知道上了当,便约了几个老乡上街找那几个“白大褂”算账,谁知对方早已杳无影踪。

与王英一样被谎言蜜语所害的打工者不在少数,来自河南南阳的马小姐就是一位。前不久,24岁的马小姐只因听信了街边一位“算命佬”的谎言,说她最近会遭遇一次劫难,必须服下他画的几道“符”才可躲过此劫。马小姐信以为真,便花了98元钱向对方买了几道“符”,回去后将“符”烧成灰后用温水冲服了。不料连喝几道“符”后,她的肚腹便如有鼓鸣,如有刀绞,幸得几位朋友将她急送医院救治才转危为安。

陷阱揭秘:

许多商家将欺诈的目标盯在外来的务工者身上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收入不高,他们往往也比较容易相信不法分子所做的承诺。而在受到欺诈行为后,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出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却还蒙在鼓里的事情发生。

防范之道: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街头的摊点具有隐蔽性、流动性、欺骗性等特点,而且形式多样,花招百出,往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人们在街头消费时应谨防其中的圈套,小心上当吃亏。

医托——活动在医院的骗子

案例回顾:

尹兰年过30,自从得了盆腔炎后,一劳累就会腰酸腹痛,经常到医院。一个周三的下午,她去省城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医生。当天,很多人找教授看病,虽然她2点钟就挂了号,但前面还有接近二十个人坐在诊室外面等候,她心里禁不住着急了起来。这时,同样也在“看病”的一位中年妇女和尹兰了起来。她说,这位中年妇女也是看盆腔炎,但已经来看了六七次了都没好,可她有个亲戚同样是盆腔炎,在外面一个有祖传秘方的诊所看了一次就完全断根了,只花了八百多元。因此,她打算到那里去看。而且,这位中年妇女还神秘兮兮地说,来这里看的病号大多没看好,这个医院的水平很差。受不住诱惑的尹兰终于去找那个祖传秘方的诊所看病,结果可想而知,花了八百多元买了一大堆树皮草根回家,尹兰最后还得回医院找教授看病。事后,她无意中又看到之前那位“病友”在同其他人讲述同样的故事,这才明白,自己遇上了医托,但后悔晚矣。

陷阱揭秘:

常言道,“有病乱投医”,这真切地道出了每一位患者的心声。许多患者为了能早日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往往四处奔波,到处求医。一些饱经病痛折磨的患者,一听说有良方可治时,很少会怀疑这些言语的真实性,都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求医。这是医托们能够行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防范之道:

非法医托在医院的活动越来越猖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清非法医托的真相,现把非法医托的三个特点列举如下。

(1)团体性:医托往往集中来自于某镇或某村,都是集体活动。一般都是在早上7点半至8点,下午2点至2点半之间来医院活动,在病人候诊时进行游说;

(2)对抗性:医托有组织地来医院活动,一旦受到院方干涉,就会进行反抗,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可依,医院往往难以解决问题;

(3)欺骗性:这是医托最害人的地方,很多医托利用群众对军队的信任,会以老军医或者部队医院的名义做担保,而其实际服务的诊所并非真正的部队医院。

“义诊”——掏钱买药的诱饵

案例回顾:

2008年春节前,几个身穿白大衣的年轻男女到赵女士家的小区各户派发传单,说接下来的一周将在小区内举行“便民服务”义诊活动,免费量血压而且免费测量血液黏稠度。要知道,仅血液黏稠度一项在医院就要差不多要100元了。义诊活动如期开始了,赵女士也去检测了一下,小小的仪器往指头的部位一照,就说她血液太黏稠,很容易发生心脏病、中风等,最好能吃点东西调节一下,他们公司生产的X奥核酸是最有效的,而且现在正在进行销售优惠活动,只需要400元就能买到平时600多元的东西了。犹如鬼差神使一般,赵女士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购买了一盒X奥核酸,连准备买菜的钱都用上了。

事后,赵女士觉得很奇怪,她本来只是想去检测一下而已,怎么花了那么多钱?到底那个小仪器测得准不准,买的这些产品是否有效,怎么就没多想想呢?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她重新到医院验血,结果显示根本没有黏稠度变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陷阱揭秘:

类似X奥核酸这类的销售技巧并不是什么很新鲜的事情,但这招对很多中老年人却屡试不爽。原因就在于,市民首先相信义诊是无偿的、公正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穿上白大衣的人,很自然的就相信其是医生,对他们所说的话自然深信不疑,当检测出问题之后,再经那些“医生”吓唬一下,顷刻之间就会方寸大乱,购买产品是水到渠成的事。

防范之道:

广大消费者在就医时应该提高警惕,千万别让自己的轻信既伤财又伤力,更重要的是,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私人小诊所——坑你20万

案例回顾:

为老不尊的谢波因一夜风流而不慎染上性病后,不敢到正规医院去看病,怕遇见熟人。于是选择在郊区的一间私人诊所就医。他患的是尖锐湿疣,最常见的一种性病,目前来说还没有什么特效根治方法,只能对症处理并增强免疫力,使机体发挥主动性把病毒清除。谢波两年间辗转找了几间诊所,所有的诊所开始都是打了包票,承诺有独门秘技帮他搞定,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武汉市性病监测中心的专家,进行正规治疗。然而,在这之前,他已经花了20多万元。根据他所描述的症状,如果最初进行正规治疗,4000-6000元就能搞定。

陷阱揭秘:

一些不良医疗机构往往会利用性病患者不愿声张的特点,对患者进行一些不负责任的治疗,从中牟取暴利,这除了与某些医疗机构缺乏职业道德有关外,还与患者的就医误区有关。

防范之道:

实际上,在正规医院进行性病治疗,保密性更有保障。以上海市性病监测中心为例,对所有患者的资料都绝对保密,而且能够保证治疗的科学性,在价格方面也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因此,性病就医更应该到正规医院。

保健品直销——“营养顾问”忽悠你

案例回顾:

某记者有一次去参加了一个大型保健品公司的培训活动,该公司主要的销售方式是直销。参加培训的人主要销售营养品,头衔都是“营养顾问”,也就是这些人在和自己的目标顾客接触时,充当营养咨询师的角色。

据介绍,讲者来自武汉,主讲的内容是如何将该公司的营养品与中医药联系起来,他自称从13岁开始研究中医,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经常给中央领导看病。但是,他在讲课过程中错漏百出:先是把《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代)中的话说成是张仲景(东汉)说的,后来又把唐代的医圣孙思邈说成宋代。还有许许多多从专业上来说非常不负责的说法,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打动顾客购买产品。而场下所有的听讲者绝大多数都是门外汉。

陷阱揭秘:

利用人与人之间以前建立的信任关系,再对销售人员加上一些医疗常识培训,就可以大卖特卖营养保健品,而且显得非常“专业”,这就是直销最大的诱惑力。

有人说,直销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是否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成功的“洗脑”。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只要“洗脑”成功,那些灌输的思想就会起作用,支配着直销人员的社会活动。直销人员往往会因此而迷失了自己,最后堕落成一种“只认钱,不认人”类型的人。

防范之道:

即使在购买你的亲戚朋友所推荐的直销产品时,你也不能完全确信他们告诉你的都是真的。如果你真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就去寻找真正的专家。道理很浅显:真正的专家不会为某个公司的产品服务,他所处的立场是公正的,所说的话也最可信。而某些所谓的营养顾问,不过是推销员的一种“雅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