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31653900000009

第9章 当前职场人士浮躁心态的九种表现(4)

什么是理性?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理性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理智地面对所有情境,既包括艰难的困境也包括顺利、开心的情境;理性的人还可以细心考虑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周边产生的影响,考虑此时此地,还有将来;他们从不盲目地跟从别人,也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他们不会仅凭主观处理问题,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面对疑难问题时,他们不会莽撞行事,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寻找最适宜的解决办法;在与人相处时,他们会采取客观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感情用事……总之,充满理性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大多时候都是理智而清醒的,他们的情绪一般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当中,所以他们大多时候都能以相对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在严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实际上就是在风口浪尖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充满理性的员工才能担当起与企业共同面对挑战、迎接机遇的重任。但是,在企业当中常常存在一些缺乏理性的员工,他们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得极其情绪化,具体地说,情绪化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具有以下几种表现。

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

某生产厂家的一位办公室文秘小姐过去一向比较文静、内向,与其他同事的相处也算和睦,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这位文秘小姐在工作中表现得相当情绪化。在她高兴的时候会滔滔不绝地与别人聊天,而且此时有同事找她工作时她也会及时高效地完成,在工作之余她还会主动向其他同事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说是以备将来之用;但是,当她不高兴的时候,不仅不和任何人说话,而且同事们有事情找她时,她或者爱搭不理,或者恶言相向,甚至有时还无缘无故地向周围的人乱发脾气。

上例中这位文秘小姐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造成员工喜怒无常的原因有很多,如工作中的一些难题或压力、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等等,但是引发员工如此情绪化表现的根源还是浮躁的心态。如果任由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发展下去,那么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企业员工要想从喜怒无常的情绪中走出来就必须从务实的心态出发。

2.嫉妒其他同事

心态浮躁的企业员工经常羡慕别人的能力以及做出的成就,但是这种羡慕却不会引导自己积极地向他人学习、进而与他人共同进步,相反,这种羡慕是消极的,其本质是嫉妒。心存嫉妒的企业员工不会想着怎样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与同事一样显着的成就,而是想着如何破坏别人的成功、如何对别人遇到的危难幸灾乐祸。嫉妒常常使得企业员工在阴暗的心理中迷失自己,这种心态是极其不健康的,伴有这种心态的人实际上根本无法阻止别人的成功,但是自己却被嫉妒心理折磨得心力憔悴。正如德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

嫉妒其他同事其实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的比较的产物,属于一种内在的情绪体验。差别和比较的对象当然是自己和他人,而差别和比较的结果是从中形成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往往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拿别人的优势来折磨自己,一心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加糟糕,可是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仍旧是怀有嫉妒心理的自己。

3.过分焦虑,经常处于恐惧、担心状态当中

缺乏理性的企业员工往往比充满理性的员工更容易感到焦虑,其主要表现是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这类员工经常会为将来或者其他事情感到焦虑,但实际上在其内心深处对于焦虑的具体对象也不甚明确。企业员工的过分焦虑常常会形成一种病症——焦虑症,在医学上把焦虑定义为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过分焦虑的企业员工会经常对眼前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问题感到担心和恐惧。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工作出现问题、或者担心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等,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过分紧张,结果事情就会真如他们担心的那样发生了。

情绪化对工作产生的后果

世界上最知名的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个人首先面临的就是情绪管理”。而在我们过去的学习活动以及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强调“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情绪管理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如果不加以理性化管理、任由浮躁心态滋生,那么情绪化思想和行为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情绪化的思想和行为为企业员工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危害身体健康

容易情绪化的企业员工由于心态的浮躁会经常处于恐惧、担心、急躁或者喜怒无常、患得患失的状态之中,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整和预防,将严重危害到员工自身的身体健康。如果情绪化表现过于频繁和严重甚至还可能引起身体上的症状,如身体过度紧张,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肠胃痉孪、大小便失禁等。

其实,很多企业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都可以感受到情绪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危害,比如怒气冲冲之后的心悸和颤抖、整日焦虑时身体各方面的不适,等等。在工作中容易情绪化的员工其身体的确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必将影响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所以,企业员工必须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既不要过度焦虑,又不要无事生非。

2.破坏心灵的宁静

情绪化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它的根源在于内心的浮躁,同时,经常性的情绪化反应又会反过来加剧人们的浮躁心态,从而更深程度地破坏人们内心的宁静及平和。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紧张的压力下常常需要保持高度紧张。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并不是坏事,紧张往往能够促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好地应付种种危机,从这个角度上说,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紧张超过一定的极限,则会产生心灵的焦虑和恐惧等,这将对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员工就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地用理智来恢复自己心灵的宁静,最终使自己能够更加理性、清醒、客观地处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

3.降低工作效率

由于情绪化会对企业员工的身体和心灵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缺乏理性的情绪化反应又会压抑员工的思想、遏制员工的积极思维,所以这必然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企业衡量和考核所有员工的重要标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一旦降低就必将会对其事业的发展和美好生活的保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说,企业员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理性。

4.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喜怒无常、嫉妒他人、过分焦虑等是情绪化员工在工作中的常见表现,可想而知,一个在工作中经常有如此表现的员工其周围的人际关系会怎样地糟糕。事实上,我们也经常听到那些在工作中容易情绪化的员工抱怨工作环境糟糕、上司苛刻、同事邀功等等,而且只要稍加留心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员工其实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自行破坏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比如他们会故意对下属吹毛求疵、刻薄地批评同事的不足或者向他人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等。

没有人喜欢和这些情绪化反应强烈的员工一起合作,因为这些员工不仅难以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且还会对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进行消极破坏,这必将使得整个团队的合力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任何一个追求高效的团队也不希望内部出现这样的员工。可是,现代企业是一个迫切需要团队合作的大集体,如果脱离了团队以及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那么员工个人将无法前进。为此,企业员工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化表现,从根本上调整浮躁心态,以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心灵为自己创造一种和谐的团队合作气氛。

7.不思进取——惟我独尊,

自·专家,在工作中无意学习

不思进取最终会落后于人

企业中经常有一些员工因为自己才能卓越、业绩显着而心生浮躁,从而不把其他任何人放在眼中,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高人,他们认为自己样样精通、没有任何缺点,所以他们也不会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甚至还有一些员工自己的才能并非卓越、业绩也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惟我独尊,他们自然也不思进取。

不思进取的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惟我独尊、目中无人、不主动追求更大的发展。要知道这个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要实现持续发展,无论是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企业中的员工都需要具有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既然不思进取的员工自己不主动追求更大的发展,那么他们终会落后于企业中的其他员工,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落后于整个时代的潮流。

一些企业员工可能认为自己的才学、知识和技能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已经不用再苦心学习了。其实不然,且不说学无止境的道理,仅仅从现代职场激烈的竞争出发,企业员工也没有理由停止前进的脚步。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于人,很多企业员工常常在拥有进步机会的时候不加以珍惜,等到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于他人时又会后悔莫及。

不思进取的企业员工不妨经常想想那个古老而又简单的故事——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之间的实力可谓相差悬殊,但是机敏、迅速的兔子最终却输给了笨拙、缓慢的乌龟,其中兔子的不思进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乌龟虽然笨拙缓慢,但是它却坚持不懈地一直向前爬,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坎坷、不论自己的身体多么疲乏,它也会坚持下去;兔子虽然机敏、迅速,但是它却因为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等到乌龟艰难地爬到终点时,它还在中途呼呼大睡。其实,无论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还是从不思进取的员工表现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能力知识上的优势本来可以成为强者更加强化自己的有利武器,但是就因为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这些优势反而使得强者渐生浮躁的骄傲心理,最终使得有利武器变成了自己的致命弱点。

不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十分艰难,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如果你今天认为自己具有竞争优势不必继续努力,那不会有人强迫着你继续前进,可是周围的人却不会同你一样停滞不前,他们会时刻抓紧时间和机会积极进取、不断向前。

在企业当中,有可能你与其他员工同处于一个起跑线,大家都需要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即前进的方向,此时如果别人奋力向前奔跑而你却原地不动,那么当企业对内部员工进行优胜劣汰之时,你必将成为最突出的淘汰对象;即使在企业中你的起跑点比别人更往前一些(比如你的学历可能更高、经验可能更加丰富等),可是如果在别人努力向前时你同样不思进取,那你终究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无论你今天是专家还是强者,只要你不思进取、停止学习和奋斗,那明天你可能就会落后于他人并成为被淘汰的对象。昨天我们取得的成就随着今天太阳的升起已经成为了永远的过去,那只能代表你过去的实力和努力;今天你的成就只能由你今天的努力奋斗来获得,如果你今天不努力,那就要空手而归;而明天的成就将由明天来检验。人人都在努力奋斗,整个社会都无时不刻地在向前发展,谁也不敢保证今天还被称为专家的人明天依旧会在这一领域中居于先进地位,更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强者会不会在下一刻就被社会所抛弃。

如果不思进取,任何人都难逃落后于他人的处境,所以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优势,也无论你目前在同行业或企业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你都必须抓紧时间学习,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知识技能,惟有如此,你才能长期地立于不败之地。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不思进取的企业员工可能在整个企业或某一领域内居于不容小觑的地位,也正因为他们在一定范围之内看到周围没有人能够赶上或超越自己,所以他们才愈加狂傲,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其实不然,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你真地在整个企业或某一范围之内居于难以撼动的地位,那在企业或这个范围之外必定还有比你更加出色的人,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永远都不会成为最好的那一个,而你要想做得比别人更好,那只有一条路,即继续学习、不断努力。

更值得企业员工注意的是,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你也许在某一领域之内堪称专家,但是在这一领域之外你很可能知之甚少,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也并非是苛求企业员工要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我们只是想提醒企业员工:你个人的才能即使再出色也需要其他员工的配合和帮助,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向其他员工学习你所研究领域范围之外的知识。

有些员工认为自己就是专家,别人都不如自己,所以不肯端正态度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这种思想和行为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员工所在的集体来说都没有一丝好处。

首先,这不利于员工知识的丰富和更新,也不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每个企业员工拥有的信息量和知识量都显得十分有限,但是我们需要的知识却在日益增加,社会对于我们的专业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向他人学习是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我们不能端正态度,积极主动地向他人学习,那我们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必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