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开发乡村生态旅游
31626100000059

第59章 乡村生态旅游区选址受哪些因素影响?

(1)政策因素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布局中作用显著。政策因素,尤其是当地政府的态度在乡村生态旅游区选址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因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力保障。

(2)依托城市的出游能力。市场需求和市场行为特征是乡村生态旅游区布局和选址的主要依据。乡村生态旅游区选址会受到游客需求变化的影响。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其附近的城市居民,因此,城市规模的大小,工业化程度,生活节奏的快慢,生存压力的大小,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等都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游状况。

(3)距离是乡村生态旅游区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乡村生态旅游属于高频率的旅游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低。乡村生态旅游区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周围,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随着目的地离开客源地距离的增加,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之间替代性强,消费者消费不同产品的消费感受差异小,以提高目的地吸引力来延伸旅游交通距离的方法在乡村生态旅游区不完全适用。由于吸引力有限,乡村生态旅游区难以吸引到太多远程游客。短时段休闲游客是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如果旅游交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将会大大减少游客的满意程度。

(4)地方经济水平是乡村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动力。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乡村生态旅游区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宣传促销等都需要一定数额的投资,缺乏资金积累的乡村很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5)乡村旅游区的周边环境。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是恬静的田园生活,因此在微观选址上,乡村生态旅游区需要道路交通能连接目标市场,但又不能过于靠近交通干道,否则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都会受到交通运输的影响,从而降低乡村环境的质量。如位于昆明市团结乡大兴办事处新邑村道路旁的乡村生态旅游点,开业不久就遭到市场的冷遇,面临“关门”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临街选址造成的——团结乡沙产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上随时随地有运沙车呼啸而过,噪声、尘土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比较理想的乡村生态旅游区布局是:与交通干道之间有一段旅游区道路作为缓冲,连接道路两旁有乡村“符号”,使游客的心理体验能够根据环境产生由“道路”到乡村生态旅游区的转移。

(6)景区景点之间的“聚集”与“屏蔽”效应。在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布局中,不同类型旅游项目的优化组合会大大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形成集聚优势。如昆明市团结乡龙潭旅游区:欢喜滑草场、豹子箐森林公园、红富士果园相对集中,与农家乐接待户相辅相成,形成龙潭办事处周边旅游点的集结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吸引力,成为昆明市首屈一指的乡村生态旅游区。当然,旅游项目高度集中,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第一,由于管理、协调不善,会导致旅游设施不同程度的造成重复建设,旅游环境、旅游安全受到威胁;第二,同质竞争,会导致经营者之间的恶性竞争,出现坑、蒙、骗游客的现象;第三,由于屏蔽效应,一些实力不强的经营企业发展不起来,达不到乡村生态旅游扶贫、富民的目的。

(7)乡村特色是乡村生态旅游区最大的吸引力。乡村具有城市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宁静的生活环境,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淳朴的农家风情和传统习俗符合城市人追求乡土气息的愿望。乡村生态旅游结合农事活动,开展与耕作、护理、收获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既传播了农业知识,又增加了城市人的农事体验,“农味”十足。

(8)自驾车旅游形式逐渐成为主流。由于距离较近,路况相对较好,乡村生态旅游成为白驾车旅游者(特别是家庭自驾车出游)的首选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