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31616400000009

第9章 菜渐(1)

中国传统中草药,是免疫抗癌的新希望。中草药中富合多糖、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等保健成分,以及优越的免疫抗癌机制,已经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肯定。

菌蕈类

灵芝

[释名]也就是瑞草。生长在坚硬地方的叫茵,生长在阴柔地方的叫芝。芝的种类很多。和菌类是一物。

青芝

[释名]青芝又叫龙芝。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补肝气,安精魂,能使人具有宽容仁恕的胸怀。经常食用,可轻身不老、延年成仙,增强记忆,增长志气,养筋。

赤芝

[释名]

赤芝又叫丹芝。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益心气,补中。使人长智慧,聪明,行动敏捷。经常食用,使人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黄芝

[释名]

黄芝又叫金芝。

[性味]

味甘,性乎,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使人忠信和乐。

白芝

[释名]

白芝又叫玉芝。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使人意志坚强,勇猛决断,安魄。

黑芝

[释名]

黑芝又叫玄芝。

[性味]

味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可治尿闭或排尿困难、下腹胀满,利尿,益肾气。通九窍,使人聪明灵敏细心。经常食用,令人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紫芝

[释名]

紫芝又叫木芝。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通耳聋,利关节,保精神,益精气,坚筋强骨,令人面色好。经常服用。

木耳

[释名]

木耳又叫木菌;木耳生长在朽木上,没有枝叶,受湿热余气而生。各种树木都能生木耳,它的良毒也由木性而决定,不能不知道。

[性味]

味甘,性子,有小毒。

[功效主治]

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还能断谷疗痔。生长在古槐、桑木上的很好,柘木上的其次。其余树上生的木耳,吃后令人动风气,发旧疾,肋下急,损经络背膊,烦闷。凡是有蛇、虫从下面经过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枫木上生的木:耳,有大毒,如误食会令人狂笑不止。采来的术耳如颜包有变,就有毒,夜间发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烂而不生虫的也有毒,食用害人。如吃木耳中毒,可生捣冬瓜藤汁解。

[附方]

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症痛,心神麻闷:黑木耳一两,水二大盏,煮木耳令熟,先以盐、醋食木耳尽,后服具汁,日二服。

治一切牙痛:木耳、荆芥等分。煎汤漱之,痛止为度。

桑耳

[性味]

味甘、性平,有毒。

[效主治]

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病腹内结块、肿痛,阴痛,阴阳寒热,不孕。

治疗月经不调。黄熟陈旧色白的,可以治愈久泄,益气不饥。金色的,可治饮食失节引起的两胁之间的结块,腹痛金疮。治女人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胸腹结块。还可以治愈鼻出血,肠风泻血,妇女心腹痛。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压丹石热发,可和葱、豉作羹食。

槐耳

[性味]

味苦、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能治五痔脱肛,下血疗心痛,妇女阴中疮痛。治风破血,益力。

柳耳

[功效主治]

补胃理气。治反胃吐痰,取柳树上的耳五七个,煎汤服即愈。

柘耳

[功效主治]

主治肺部痈疡,咳唾脓血,且脓血腥臭。

[附方]

不论脓血形成与否,用一两柘耳研末,同百齿霜二钱,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和米饮下三十丸,效果迅速。

杨栌耳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淤血结块,可破血止血,煮来服用。

[附方]

治女子崩中下血:将桑木耳炒黑为末,用酒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有效。

治血崩:木耳不论多少,将其炒至见烟后,捣为末,每服二钱一分,发灰三分,每日服后取汗。

治鼻出血:用桑木耳炒焦为末。塞入鼻中有效。

治痔疾:将桑木耳煮羹,空腹饱食,每三日一次。待患处痛如鸟啄时,取大豆、小豆各一升合捣,再用布包好做成两个布囊,然后蒸到极热,取出来更换而坐,即愈。

治小便血淋疼痛:用桑木耳,槲白皮各二钱,煎水服用。

治血痢:将木耳灰五钱用酒服下。或将木耳煮熟后,和盐、醋吃,用汤送下。

治杖责棒伤:被棍棒责伤,可预先将木耳灰用酒服三钱,便不至于危及生命。

治颈淋巴结结核溃烂。日久不愈: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冰片一分,共研为末,用鸡蛋清调敷后,冉将车前草、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治脏毒下血:取槐树上木耳灰,干漆减半,每次一钱。温酒服下。

去面上黑斑:将桑耳焙研,饭后用热汤送服一钱,一日三服,有效。

治咽喉痹痛:在端午时,收桑树上木耳白如鱼鳞的,临时捣碎,用棉布包成弹丸子大小,放在蜜汤里浸泡后,取出来含在嘴里,立即有效。

杉菌

[释名]

生长在老杉树上,形状像菌,时时均可采到。

[性味]

味甘,辛,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心脾气疼,及心剧痛。

香蕈

[释名]

香蕈生在深山中的烂枫木上,比菌小而薄,黄黑色,味特别香美,最为佳品,生在偏僻之地的,有毒,食用害人。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功效主治]

主治益气不饥,治风破血。

[附方]

治百日咳。痢疾:香樟干皮一钱,山茨菇五分,红糖二钱,水煎服。

松蕈

[功效主治]

主治尿浊不禁,吃后有效。

鸡菌

[释名]

鸡菌。因它的味道像鸡肉,所以而命名。是生长在沙地间的丁蕈,鸡菌的柄很高,顶部像伞。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益胃清神,治痔。

舵菜

[释名]

舵菜即海船舵把上所生妁菌。不多见。

[性味]

味咸、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甲状腺肿大结气,水饮病。

土菌

[释名]

土茵又叫杜蕈。山间茅草中长期阴湿便会生土茵,极多,但它的良毒不可不知。

[性味]

味甘,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

烧成灰,可敷疮疥。冬春两季没有毒,夏秋有毒,食用害人。因为夏、秋有蛇虫从它下面经过。菌子有以下几种:槐树上的良,田野中的有毒,食用害人,能杀人。夜间有光的、欲烂没有虫的、煮不熟的、煮后浑浊照人没有影的、上画有毛下面没有纹理的、仰卷亦色的,都有毒,食用害人,能杀人。凡中土菌毒的人,可用地浆及粪汁解。煮菌时,放人姜屑、饭粒,若姜屑、饭烂变黑则说明菌有毒,食用害人,反之,则无毒。

竹蓐

[释名]

又叫竹肉,也叫付菰、竹蕈。生长在朽竹根节上、形状像木耳,红色。

[性味]

味苦、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一切赤白痢,可和姜、酱食用。

苦竹肉

[功效主治]

经灰汁消过毒后吃,可杀三虫及毒邪气,破积血。

地耳

[释名]

生长在地上,形状如木耳。春、夏在雨中生长,雨后应及时采取,因为它一见阳光就不能食用了。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气,食妇女有孕。

桑滑类

苜蓿

[释名]

结圆扁形的小荚,周围有刺,结的荚非常多,老了就变成黑色。荚内有像米的籽,可以做饭吃,也可以用它来酿酒。

[性味]

味苦,性平,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安中调脾胃,有益于人,可以长期食用,轻身健体。去脾胃间的邪,热气,去小肠各种热毒,可以加酱油煮吃,也可煮成羹吃。对大、小肠有利,把苜蓿晒干来吃对人有益,功能与新鲜时相同。

[附方]

治膀胱结石:鲜南苜蓿三至五两,捣汁服。

治浮肿:苜蓿叶五钱(研末),豆腐一块,猪油三两。炖熟一次服下,连续服用。

[性味]

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热病烦闷,眼下发黄,小便呈黄色,酒精中毒,捣碎后服一升,让人呕吐后就可把病治好。也可以把它捣碎取汁煎来服用,治结石引起的疼痛。苜蓿不可和蜜同吃,令人腹泻。

[释名]

又叫苋菜。苋都是三月撒种,六月以后就能吃。长老了能抽出很高的茎,开小花结成花穗,穗中有细籽,籽呈扁形有黑色的光泽,有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

[性味]

味甘,性冷利,无毒。

[功效主治]

白苋补气除热使九窍畅通。

赤苋

[功效主治]

主治赤痢,箭伤和虱病。

紫苋

[功效主治]

消除虫毒,治气痢。

六苋

[功效主治]

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苋动气,所以令人烦闷,性寒损伤脾胃,不能和鳖一起吃,容易产生结石。五月五日收苋菜籽,和马齿苋一起研为末,两者分量相等,孕妇常服,容易分娩。

苋实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青光眼,并可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除眼中邪恶之物,利大、小便排泄,去除寒热。经常服用增加元气和体力,使身体感觉轻松,不容易饥饿。又可治眼疾,杀死蛔虫,增加精气。

[功效主治]

捣烂外敷可治下腹及阴部疼痛。

马齿苋

[释名]

也叫长命菜。在田园野外都有生长。它的茎柔软并且铺在地上,叶子很小对称性的生长。六七月开小花,结小的尖形果实,果实中有籽。它的苗煮熟晒干食用。另一种叫水马苋,生长在水中,形状和马齿苋相似,也可以洗干净后生吃。

[性味]

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各种肿瘘疣结。方法是:将马齿苋捣碎后涂在患处。又能消除腹部包块,止消渴,增强肠道功能,令人不饥饿。治女人赤白带。饮用马齿苋汁水,可以治反胃和各种淋症,止金疮流血,破除局部淤血,尤其对小孩效果较好,汁水还可以治口唇紧闭和皮面上的疮疱。将它制成膏,可以涂抹在湿癣,白发秃头处,有效。又主治三十六种风症。将它煮成粥,可以治痢疾及腹部疼痛。使人头发长年不白。用生的马齿苋捣碎取汁服用,还可治痈疮,杀灭各种肠道寄生虫。它的汁加梳子上的污垢,调后封贴在疔疮处,有消肿的作用。可以将马齿苋烧成灰加入陈醋浸泡,先烤一下后再封贴在疔疮处,有消肿的作用。马齿苋还有散血消肿,利胸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出虚汗的功能。这种菜受阴气很多,所以吃它时应该加蒜调和。马齿苋的节叶间粘有白灰的,是最好的一种。

[功效主治]

主治眼睛明亮,具有聪耳明目、轻身,使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的功效。

[附方]

多年恶疮,各种药方都治不愈,或者皮肤发炎肿胀疼痛不止:捣马齿苋敷于患处,两三次即愈。

治妇女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肚脐腹部疼痛:将马齿苋用木棒捣取它的汁三合,煎到沸腾时加上蜂蜜一合,调和匀后服用。

治小便淋沥不畅:用马齿苋汁服剧。

治中毒生命垂危:用马齿苋捣碎后取汁饮用。

[禁忌]

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苦菜

[释名]

就是苦苣。春天生长幼苗,有红茎,白茎两种。苦茎中空而脆,折断后有白汁流出。叶像花萝卜菜叶一样,颜色绿中带碧。叶柄依附在茎上,每片叶子有分叉,相互交撑挺立,开黄花,像野菊。一枝花结子一丛。当花凋谢时就可以采集。苦菜籽上有茸茸的白毛,随风飘动,花落的地方就带有籽落地,就会生长出来。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五脏邪气,厌食胃痛。经常服用安心益气,精神饱满轻身耐老,耐饥饿和耐寒,豪气不减,增强体力。虽然苦菜性冷但对人有好处。可治腹泻,清热解毒,及恶疮疾病。调节十二经脉,治霍乱后胃气烦胀。捣它的汁饮用,可清除面目和舌头下的湿热。它的汁是白色,涂抹在疔疮肿痛之处,能拔出病根。把苦菜汁滴在痈上,立即使痈溃烂,脓汁排出。能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治各种痢疾和血淋痔瘘疾病。野苣不能和蜂蜜一起吃,容易使人患内痔,脾胃虚寒的人不可以食用。凡是患痔疮的人,适宜用苦菜,新鲜或晒干的都可以,放入锅中煮到熟烂的程度,把热的苦菜汤放在器皿中,人横坐在凳子上,先用热苦菜汤熏,再用苦菜汤洗,直到汤冷,每天洗数次,数日后见效。

[功效主治]

主治赤痢,白痢和骨结核,三种病都可以煮汁服用。同时苦菜根还能治血淋,利于小便的排泄。

花、籽

[采集加工]

主治黄疸病时,可用苦菜籽加上莲子一起研细,每次取二钱加水煎服后服用,每天两次,效果良好。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祛中暑,安定神。

[附方]

治口腔恶疮:用野苦苣捣烂取汁水一盅,加入姜汁一匙,调和后用酒服用,用渣敷患处,一二次即可。

治喉痹肿痛:用野苦苣捣烂后取汁半盅,再用灯芯加热浸泡,拘谨捻灯心汁水半盏,与野苦菜汁调匀拌和后服用。

莴苣

[释名]

又叫莴菜。正、二月下种,它的叶像白苣呈尖形,颜色比白苣稍轻点,折断后有白汁流出粘手。四月抽苔,苔有三四尺高,削去莴苣的皮生吃,味像胡瓜。也可以腌制食用。

[性味]

味苦,性冷,微毒。

[功效主治]

利五脏,通经脉,开利胸膈。种气,壮筋骨,去除口臭,使牙齿变白,使眼睛明亮。又有催乳汁的作用。利小便排泄,解虫毒和蛇咬之毒。但经常食用又令人眼睛昏浊不清。患寒病的人不宜适用。莴苣有毒,食用害人,各种各样的虫不敢靠进它。

[附方]

治小便不下:莴苣捣成泥,做饼贴脐中。

治沙虱毒:敷莴苣菜汁。

治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

[禁忌]

多食使人眼昏。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功效主治]

催乳汁,又可利小便,治阴部肿胀,痔漏出血和扭伤。

白苣

[释名]

又叫生菜。像莴苣但叶子是白色,折断叶子后有白汁流出。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壮筋骨,利五脏,开利胸膈,疏通经脉,益脾气,吃了令人牙齿变白,精神饱满,减少睡眠。煮来吃,具有解热毒,酒毒,止消渴,利大小肠的作用。妇女产后不宜食用,否则令人脾胃受寒,小肠疼痛。患有寒病的人吃了白苣,就会感到腹冷。白苣不能和奶酪同吃,易生肠虫。

[附方]

治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者: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捣白苣末用敷。

[禁忌]

患冷气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损人。产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肠痛。

水苦菜

[释名]

又叫谢婆菜,它的叶子厚而且有光泽,它的根像白术但比白术软。适宜生长在小溪山游览涧边。

[性味]

味苦,辛,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风热上涌,咽喉肿痛,以及头顶上的风疠。它的方法是:用酒磨水苦菜根,取它的药酒服用。

[附方]

治妇女产后感冒:水苦菜煎水,加红糖服。

治闭经:水仙桃草一两,血巴木根一两。泡酒温服。

治喉蛾:水莴苣菜阴干,研成细末,吹人喉内。

蕹菜

[释名]

它的茎柔软像蔓一样,而且中间是空的,它的叶子像菠菜味不好,必须同猪肉一同煮成紫色才好。

[采集加工]

煮熟了服用,也可以用生的捣碎来服。取蕹菜的汁加洒一起服用,可以治难产。南方人先吃蕹菜,再吃野葛,这两者的物性互相制约,所以没问题。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解胡蔓草,即野葛毒。

[附方]

治皮肤湿痒:鲜蕹菜,水煎数沸,侯微温洗患部,日洗一次。

治蛇咬伤:蕹菜洗净捣烂,取汁约半碗和酒服之,渣涂患部。

治蜈蚣咬伤:鲜蕹菜,食盐少许,共搓烂,擦患处。

[禁忌]

多食发疮。

菠菜

[释名]

叶子是绿色,细腻而且柔厚,它的茎柔脆而且是空心的。它的根有数寸长,大如桔梗而且是红色,味道甘甜香美。

菜及根

[性味]

味甘,性冷,滑,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利五脏,去除肠胃的热,饮酒过量而中毒。服用丹石的人吃它更好。具有疏通血脉,开胸下气,调涩,止口渴润燥的功效。但它不能和各种鱼一同煮来吃,容易引起腹泻。北方人吃肉、面食时,吃菠菜就会起平衡作用;南方的人吃鱼、虾米时,吃它便于降温。所以多吃了伤及大、小肠,使人生病。大便涩滞不通或有痔疮的人,应该常常吃菠菜、葵菜之类的食物。它的性滑以护养窍穴,自然通利肠道,而没有桔涸的害处。

[附方]

治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菠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饮服。日三。

[禁忌]

多食发疮。

东风菜

[释名]

生在沼泽地里。它的茎有二三尺高,它的叶像杏叶,但比杏叶长,而且叶片厚软,叶上有细毛煮吃时味道很美,这种菜在三四月来临之前生长,所以叫东风菜。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风毒积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可以把它和肉在一起,煮到成羹状再吃,味佳。

[附方]

治跌打损伤:东风菜捣敷。

治蛇伤:东风菜全草,捣烂敷。

菁菜

[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