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31616400000018

第18章 木部(2)

11月至翌年2月或6~7月采收。本品多由树皮的裂缝处自然渗出,或将树皮割破,使胶树脂从伤口渗出。初呈黄白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逐渐凝固而成纤棕色硬块。采得后去净树皮及杂质,置干燥通风处保存。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主治]

人十二经络,散积聚之气,疏通瘀滞之血,消肿止痛,活血生肌。妇女产后血气郁滞诸证,破症瘕,产后胞衣不下。各类疼痛、痈疽溃疡不是血瘀而是由血虚造成的,一并忌用。

[附方]

治筋骨损伤:米粉四两(炒黄),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之。

治杀伤不透膜:乳香、没药各一、皂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同药通口服。

洽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者:没药半两(研),虎胫骨三两(涂酥。炙黄色),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酒调二钱,日三服。

治一切心肚疼痛:没药、乳香各三钱,川山甲(炙)五钱,木鳖子四钱。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

治妇人内伤痛楚,血晕及脐腹泻刺者:没药研细,温酒调一钱。

治产后血晕。语言颠倒,健忘失志:没药、血竭等分。细研为末,产后用童子小便与温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

消血块:滑石二钱,没药一钱,麒麟竭一钱。为末醋糊为丸。

治妇人月水不通:没药半两,硇砂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桂心一两,芜花半两(醋拌一宿,炒干),狗胆二枚(干者),水银三分(入少枣肉,研令星尽)。上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温醋汤下十丸。

治疔疮、无名肿毒:没药(去油)、辰砂、血竭、硼砂、乳香(去油)、雄黄、赡酥(入乳浸化)、轻粉、冰片、麝香各等分。共乳细末,用乳捣和丸,如小麦大。每用三丸,含舌下,噙化咽下,出汗自消;如无汗,以热酒催之。

治痈疽疮毒。腐去新生:乳香、没药各等分。安箬叶上,火炙去油,乳细搽上,以膏贴之。此药毒未尽则提脓外出,如毒已尽则收口。

治五痔:没药一两(研),黄矾、白矾、溺堑(火煅)各半两,麝香一钱(研)。上五味并研令匀。每用时先以葱汤洗拭净,以药干敷。

治漏眼脓血:没药、大黄(蒸,少用)、朴硝。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茶亦可。

治血灌瞳仁,外障疼痛:没药二两,麒麟竭一两,大黄一两半,芒硝一两半。上捣罗为末,令细。食后热茶调下一钱。

[释名]

树高几米,茎上长刺。夏初开白花,六七月结果,到十一、十二月才熟,黄色。扒皮后,内分几瓣,办中有核。内瓣甘润香美,是果中的贵品

[性味]

味甘、酸,无毒。

[功效主治]

甘的润肺,酸的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都不可经常吃,否则恋膈生痰,滞肺气。忌同蟹吃,会使人患软痈。

黄橘皮

[性味]

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胸中结块结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治呕咳,治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虫。清痰涎,治上气咳嗽,开胃,治气痢,胸腹结块肿痛。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疾疟,大肠秘涩,妇女乳痈。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作调料,解鱼腥毒。

青橘皮

[性味]

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气滞,消食,破积结和膈气,去下焦部等各种湿,治左胁肝经积气。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瓣上筋膜

[功效主治]

主治口渴、吐酒。炒熟后煎汤喝,很有效。

橘核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腰痛、膀胱气痛、肾冷,将橘核炒研,每次温酒送服一钱,或用酒煎服。治酒风鼻赤,则炒研,每次服一钱,胡桃肉一个,擂烂用酒送服,以病情而定量。

橘叶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胸膈逆气,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还可行经。

[附方]

治突发性心痛:如果在旅途中,用药不便。只要用橘皮去白后,煎水喝,甚好。

治嵌甲作痛,不能走路:用浓煎陈皮浸泡很久,甲和肉自己便分开,轻轻剪去甲,并用虎骨末敷上即可。

治肾经气滞腰痛:橘核、杜仲各一两,炒后研成末。每次吃二钱,盐酒送服。

治肺痈咳脓血:绿橘叶洗净后,捣绞出一盏汁,服下,吐出脓血即愈。

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

治胸痹,胸巾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汤。

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治咳嗽:橘子叶(著蜜于背上,火焙干),水煎服。

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愈。

治伤寒胸隔痞满:橘叶捣烂和面熨。

治疝气:橘子叶十个,荔枝核五个(焙)。水煎服。

治水肿:鲜橘叶一大握。煎甜酒服。

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

杀蛔虫,蛲虫:鲜橘叶四两熬水服。

治四种卵巢病,卵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或引脐腹绞痛,甚则肤囊肿胀;或成疮毒,轻则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栋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虚寒甚者,加炮川乌一两;坚胀久不消者,加硇砂二钱(醋煮),旋人。

治乳痈初起未溃:橘核(略炒)五钱,黄酒煎,去滓温服,不能饮酒者,用水煎,少加黄酒。

治腰痛:橘核、杜仲各二两。炒研末,每服二钱,盐酒下。

治酒上风,鼻上赤:橘子核(微炒)为末,每用一钱匕,研胡桃肉一个,同以温酒凋服,以知为度。

肉桂

[释名]

又叫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属樟科。常绿乔木,高四五丈。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栽培。

[采集加工]

8~10月间。

[性味]

性热,味辛甘。

[功效主治]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腰膝冷痛,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附方]

治肾气虚乏,下元惫冷,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云粗皮)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治呕恶膨胀,翻胃噎膈,怯寒畏冷。脐腹多痛,大便不实,泻痢频作,小溲自遗,虚淋寒疝: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枸杞(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上药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二丸,以滚白汤送下。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霍乱呕吐,脏腑不调:甘草(锉,长寸)三十斤,干姜(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两,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人桂一处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华水调下,不计时候,以沸汤点服亦得。

治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桂心一两,高良姜一两(锉),当归一两(锉,微炒),草豆蔻一两半(去皮),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久寒积冷,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茇、肉桂各四斤,干姜(炮)、高姜委各六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

治九种心痛,妨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

治濡泄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赤石脂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日三服。

治寒疝气。来往冲心腹痛:桂心四两,生姜三两,吴茱萸二两。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温三服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葱。

治奔豚疝瘕冲筑:肉桂、干姜、小茴香各五钱,牡丹皮、木香、槟榔各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治真寒腰痛,口舌青。阴囊缩,身战栗:肉桂三钱,附子三四钱(急则用生附子),杜仲二钱。热服。

治产后腹中瘕痛: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产后馀寒,下痢便脓血赤白,腹痛时时下血:桂心、甘草各二两,白蜜一升,干姜二两,当归三两,赤石脂十两(绵裹),附子一两(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纳蜜,再沸,分三服。

治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黄连各等分。上为末,自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汤送下。

治小儿睡中遗尿:官桂(为末)、雄鸡肝一具,等分。捣烂,丸如绿豆大,温汤送下,日三服。

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粗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

治打扒伤破,腹中有瘀血:桂心、当归各二两,蒲黄一升。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牛皮癣:官桂、良姜、细辛各五分,斑鳌十个(研碎)。白酒三两,浸渍七天,每天震摇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滤取清汁,为缓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将患处用温水洗软,再用药水涂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饮酒和吃刺激性食品。

山荼

[释名]

高的一丈左右,枝干交加,叶很像茶叶而且厚硬有棱,中问宽而阔,两头尖,正面呈绿色而背面呈淡绿色,深冬时开花,红瓣黄蕊。

[采集加工]

山茶嫩叶炸熟,水淘洗后可以吃,也可以蒸熟后晒干作为饮料。

[功效主治]

主治吐血、衄血、腹泻、便血。

[附方]

治痔疮出血:红山茶花6克,地榆炭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治哺乳妇女乳头皲裂:红山茶花适量。焙干,研极细末,麻油适量,调涂患处,每日3-5次。

治咯血:红山茶花50克,白及30克。将山茶花瓦上焙焦,并将白及用沙炒脆,共研细末,每服9克,红砂糖调开水送服,每日服3次,连服3~5天。

治细菌性痢疾:红山茶花6克,铁苋菜20克,地锦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治小面积烫火伤:山茶花适量。烘干,研细末,麻油调涂伤处,每日3~5次。

治鼻衄、外伤出血:山茶花适量。焙干研末,备用。用时外洒患处。

治白带:鲜白茶花、锦鸡儿花各20克,鲜玉簪花、三白草各10克,白及20克,猪膀胱1个。共炖烂,分3次服。

[释名]

初生的嫩叶可以炸熟,用水淘洗后食用,也可以作为饮料代替茶。或者采槐子种在畦田中,采摘苗来吃也很好。它的花未开时,形状如米粒,炒过又经水煎后呈黄色,味道很鲜美。槐结的果实成荚,荚中的黑子如连珠状。

[采集加工]

可在七月七日采摘嫩果捣汁煎,十月份采摘老果做药用。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采嫩芽吃,治邪气产生的绝伤及瘾疹,牙齿诸风。煎的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

[功效主治]

洗疮肿及阴囊下湿疹。八月折断大枝,等到长出嫩蘖,煮成汁酿酒,治疗大风痿痹很有效。

槐实

[采集加工]

在十月巳日采摘果实相连很多的槐子,用新盆盛装,含泥百日后,皮烂为水,核如大豆。

[功效主治]

服用后生发,头发不变白而长生。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五脏邪热,久服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气,头发不白,延年益寿。治五种痔疮及瘘。在七月七日摘取槐实,捣成汁用铜器盛装,每日煎制成米粒大小的丸,放入肛门中,每天换三次药即可痊愈,又能堕胎及催化。

[性味]

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炒熟后研成末服用治各种痔疮,心痛目赤,腹泻、便血,驱腹脏虫及皮肤风热。另外,炒香后经常咀嚼,治疗失音以及咽喉肿痛。还可治吐血、鼻出血、血崩。

木皮、根白皮

[功效主治]

主治中风及皮肤恶疮,浴男子阴疝肿大,浸洗五痔、恶疮和妇人阴部痒痛,煮汁漱口可治口腔溃疡出血。

槐胶

[功效主治]

主治一切风,筋脉抽掣,以及牙关紧闭,或者四肢不收,或感觉周身皮肤异常像有虫爬行。

[附方]

治疗肠风泻血:槐角去梗后炒一两,加地榆、当归,用酒焙,另加防风、黄芩、枳壳。麸皮各炒半两,研为末,用酒糊成梧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五十丸,用米汤下。

治脱肛:槐角、槐花各等分,炒研成末,用羊血蘸药烤熟后食,并用酒送下,也可以用猪腰子去皮蘸烤。

治预防和治疗血管硬化:槐花15克。煎水当茶常饮。

治略血、衄血:槐花15克,仙鹤草18克,白茅根30克,侧柏叶20克。水煎服,每日l剂。

治痔血。便血:槐角15克,地榆炭20克。水煎服,每日l剂。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陈槐花30克,百草霜15克,共研末,每服10克,热水酒送服。

治舌衄(舌出血不止):槐花适量。晒干或微炒后研末,干掺舌上。

治颈淋巴结核:槐米200克,糯米100克。共炒黄研末,每日清晨开水送服10克,连续服用。服药期间忌糖。

治宫颈糜烂,阴道炎所致阴道瘙痒:槐药30克,生地榆30克,蛇床子15克,枯矾15克,生龙骨8克。将上药烘干,研细末。用胶囊分装,每枚胶囊含药0.3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阴道后,取胶囊2枚放人阴道深处。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冬青

[释名]

也就是另一种女贞子,山中常有它生长。但是以叶微团而且子红的为冬青,叶长而且子黑的为女贞子。

[采集加工]

将它的嫩叶炸熟,用水浸除去苦味,淘洗后,用五味调料调和可以吃。

冬青子及木皮

[性味]

味甘、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浸酒后吃可去风虚,补益肌肤。

[功效主治]

烧成灰加入面膏中,可祛瘢痕,有特殊疗效。

[附方]

治痔疮:冬至日取冬青树子,盐、酒浸一夜,九蒸九晒,瓶收。每日空心酒吞七十粒,卧时再服。

治烫伤:冬青根皮(鲜)适量。捣烂,再加井水少许行擂汁,放置半小时,上面即凝起一层胶状物,取此胶外搽。

樟木

[释名]

又叫香樟木、吹风材、樟材。属樟科。常绿乔木,高25米左右。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产于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生于河旁、湿润的平地或栽培。

[采集加工]

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性味]

性温,味辛。

[功效主治]

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附方]

治胃痛:樟木五钱,水煎服。

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

治痛风: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

治蜈蚣咬伤:鲜樟树枝,煎服二碗。

沉香

[释名]

它的树似榉柳,树皮呈青色。叶似橘叶,经冬不凋。夏季开花,白而圆。秋季结实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而味辛。它的种类很多,但只有能沉水的才可入药。所以又叫沉水香。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