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战争故事(新课程百科知识)
31605800000013

第13章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激战。巨鹿之战,项羽之所以能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其原因除了项羽进行的是反抗秦暴政的正义战争外,项羽在战术上成功地采用了我国兵法上传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是一个重要原因。

陈胜起义后,曾派他的朋友武臣为将军,邵骚、张耳、陈余为助手,率兵3000人,北上去原来赵国的地方,发动反秦斗争。武臣等人到了赵地后,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30余座城市,张耳,陈余,邵骚拥立武臣为赵王。

章邯率领北上攻赵的秦军主力,到达邯郸时,因为痛恨邯郸百姓对赵国的支持,就将其百姓全部强迫迁至河内郡(今河南焦作市一带),城被夷为平地。张耳和陈余见秦军来势凶猛,就放弃信都,张耳和赵王退守巨鹿,陈余去常山征集数万兵力,在巨鹿城北扎营,以为解援,并派使者去各地,请急速派兵救援。

当时围攻赵国的秦军,除章邯所部外,还有从北方边防线上调回的王离,涉间的军队,总数不下30万人。

当时张耳在巨鹿城中的守军不过数万人,粮食又将食尽,处境十分危险。张耳几次派人到陈余的军营,请他出兵援救,陈余觉得兵力太少,敌不过秦军,所以不敢出兵。

陈余带数万军队不敢出兵相救,其他来救赵的诸侯兵看到这种形势,都不敢出兵救赵。项羽率领的救赵军队一到前线就很快投入战斗。

项羽杀了宋义,率领这支军队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做前锋过河,目的一是在河对岸占领有利地形,以掩护主力部队的随后渡河;二是切断章邯与王离、涉间的通道,孤立王离、涉间军后,再集中主力加以消灭。英布和蒲将军的前锋部队渡河后,胜利地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项羽接着率领全军渡漳水。项羽知道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恶战,如果不充分发挥每一个将士勇往直前的战斗力,是很难取胜的。为此他在渡河前,叫全军做了三日的干粮,渡过河以后,又把全部渡船击沉,以示只有胜利,毫无退路的决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

项羽的主力渡过漳水后,就集中兵力包围了王离军。项羽的将士都非常勇敢地投入了战斗,经过九次反复的争夺战,终于大败秦军。秦将苏角战死,王离被俘,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

这场战斗,因为英布,蒲将军已切断章邯支援王离、涉间军的通道,所以实际上是一场围歼王离、涉间军的斗争。从参加战斗的人数看,王离、涉间的军队约有10万人左右;他们都是久经训练的边防军,战斗力很强,项羽的军队估计不足10万人,但“破釜沉舟”后,个个勇敢向前,有必胜的决心。从总体上看,虽然王离、涉间军比项羽军要多,但他们的军队对巨鹿采取包围的形势,军队分散在巨鹿城的四周,而项羽却集中兵力攻王、涉军的某一部分,这就在局部上造成项羽兵力的优势,虽然王离、涉间九次从其他防区调兵支援这局部地区的战斗,都无法改变项羽在战术上的这种优势,所以项羽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

这场战斗消灭了秦军的主力,是反秦起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从此以后,秦统治的被推翻已经是个时间问题,它从主动出击镇压,变成步步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