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公元前339-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屈原一生为楚国人民尽心尽力,赢得了人民的尊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在屈原的故乡,就有一个“灵牛”传说。
湖北秭归县有个叫乐平里的小山村,位于县城东70里的大山沟,屈原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在这里,牛耕田是不用鼻绳子的。但是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牛耕田,也是要用鼻绳子的。那后来为什么不用了呢?相传在楚怀王年间,屈原做了楚国的左徒官。为了体察民间疾苦,每次从郢都回故乡船行至青滩时,他总不愿抄水路走香溪去乐平里,而要在青滩下船,爬向王寨山,走三星岩、伏虎山,经北风垭,一路访问三老,请教耕、樵,问饥问寒,倾听民情。有一次,屈原回老家只住了7天,就要起身赶回郢都。女须女深知弟弟热爱祖国,时刻把楚国人民的安危放在心头,想再留他多住几天是留不住的。于是就默默地为弟弟收拾行装。说是行装,其实主要是满满一担书简。这些青竹书简上,有屈原准备向楚怀王进谏的奏折,有屈原“哀民生之艰辛”的肺腑之言,有屈原赞美楚天风物的优美诗篇……女须女捆好书简,在担子的两头系上挑绳,挑起一试,挑绳短了,这可怎么办呀?女须女毫不犹豫地拿起剪子,“咔嚓”一声,把自己的长辫子剪了下来,将挑绳接得不长不短,正好合适。挑绳接好了,女须女陪着屈原,沿着叮咚叮咚的响鼓溪,急步前行。一路上,百姓们都停下犁耙,站在田间,拱手与屈原道别,耕牛也“哞——哞”地仰天长叫,像是跟屈原道别一般。走到三块像弯弯的月亮似的田埂前时,他们停住了脚步,这是屈原亲手种过的“玉米三土丘”。正当屈原同女须女讲着“玉米”的收成时,突然扁担一闪,“哗啦”一声,将女须女接上的那一段辫子绳儿闪断了,竹简全都散落在田埂上。两人正在为难时,在玉米土丘里耕田的老农夫看见了,急忙喊道:“有了,这牛鼻子上的绳索,又结实又耐用,解去用吧!”老农夫话音刚落,他的那头大黄牯就乖乖地伸出了鼻子,好像是让主人快解下鼻绳。屈原连忙制止说:“使不得!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农时一刻值千金。牛无鼻绳,不好使唤,哪能耕得成田呢?”老农夫说:“屈左徒为楚国操心,不能耽误了赶路呵!”说着就动手去解牛鼻绳子。屈原不肯,可老农夫执意要解给他。两人正争执不下的时候,只见大黄牯眼里淌出蚕豆般大的泪珠,低下头去,像拨浪鼓似摇着,不一会儿就把拴鼻绳的短木棍甩掉了,鼻绳一下子从鼻孔里滑落下来,然后大黄牯衔起鼻绳,缓缓地送到了老农夫手里。这时,在伏虎山上耕田的人们,把牛鼻绳送来了;三星岩上的老农夫,把牛鼻绳送来了;向王寨山上的小伙子们,把牛鼻绳送来了;北风垭上的放牛娃,把牛鼻绳送来了……就这样,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不大一会儿,乐平里总共99头牛的鼻绳子都送到了屈原面前。众人不由分说,接的接,捆的捆,把屈原的书简扎扎实实地绑扎好,送他上了路……
从此,乐平里的耕牛就再也不用鼻绳了。每当春暖花开,蛙鼓催耕的时节,这里的大畈里,梯田中,一条条耕牛来往耕耘,不用鼻绳,格外驯服。掌犁人喊一声:“哇上!”牛就自动往田的另一头拐;走到田头时,喊一声:“哇下!”牛就自动向另一头拐。就是外地的牛卖到这里耕田,7天之内需用鼻绳,7天之后,再犟的牛耕田也不用鼻绳了。所以,两千多年来,人们称屈原故乡的牛是“灵牛”。传说屈原在汨罗江投河后,他借去的牛鼻绳,乘紫云从郢都飞过峡江,飞回屈乡,落在伏虎山、三星岩、北风垭、向王寨山的悬崖绝壁上,变成千万根葛蔓藤萝,供樵夫们攀岩打柴,帮药农们登山采药,给村姑们织箩制篓,让小伙子们编缆结绳,成了当地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