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抓住虞王贪财心理,以良马美壁向虞国贿赂,致使对方不知不觉受到蒙骗,然后出其不意,一举而占领了虞国,等虞国发现,为时已晚,回天无术,只有叫苦连天的份儿。
老狐狸认为开头请人帮忙,一定要花费到使人动心的地步,这样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为此,你得到的很可能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光阴宝贵,切勿浪费
老狐狸认为,一个人必须抓紧时间锻炼自己说话的能力,时间确实十分宝贵,经不起任何浪费。
有一位叫彼得森的医生,是位热心的棒球迷,经常去看球员们练球。不久,他就和球员成为了好朋友,并被邀请参加一次为球队举行的宴会。在侍者送上咖啡与糖果之后,有几位着名的宾客被请上台“说几句话”。突然之间,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宴会主持人突然宣布说:“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在座,我特别请彼得森大夫上来向我们谈谈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作为一位已从医30余年,有丰富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按说对这类问题是小菜一碟。他能坐在椅子上向两旁的人侃侃谈论这个问题一整晚。但是,要他当众,即使面对很少的人讲这个问题,那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令他不知所措,心跳加速,他一生中从未作过演讲,而他脑海中的记忆,现在全飞到爪洼国去了。结果呢?宴会上的人全在鼓掌,大家都望着他,他摇摇头,表示谢绝。但他这样做反而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纷纷要求他上台演讲。“彼得森大夫!请讲!请讲!”呼声愈来愈大,也更坚决。他心情非常矛盾,他知道,如果他站起来演讲一定会失败,他将无法讲出完整的五六个句子。因此,他站起身来,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背对着他的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深感难堪,更觉得是莫大的耻辱。他不愿再度陷入脸红及哑口无言的困境了,他开始进行当众讲话训练。他有极为迫切的需要。他希望拥有演讲的能力,他锲而不舍地练习自己当众讲话的口才。
通过努力练习,他进步很快,刚开始他紧张的情绪消失了,信心愈来愈强。两个月后,甚至开始接受邀请,前往各地演讲。他现在很喜欢演讲的感觉及那份成就感,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更高兴从演讲中结交到更多的朋友。纽约市共和党竞选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在听过彼得森大夫的一次演说之后,立即邀请他到全市各地为共和党发表竞选演说。
有很多人总是将学习讲话当成一种很业余的事情,甚至有些人认为木讷一点更好,为自己不会讲话找尽了理由和借口。事实上,一个不抓紧时间学习讲话的人必然会错过很多机会。他们根本就把握不住机会。只要开始讲话,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古代有一个人总喜欢偷别人家的东西,每天都会偷邻居家的一只鸡。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的品行不好,一个和他熟识的人劝他说:“做人要堂堂正正,要懂得起码的是非好坏和礼义廉耻。一个偷东西的人绝对谈不上是个好人,别人会看不起的,我也很是羞愧和你做朋友。”这人听到这样的话,对朋友郑重表示决心改正错误,但是他想了想,却不能立即彻底改正过来,于是很“诚恳”地对朋友说:“我遵守我的承诺,但是你要给我时间让我慢慢地改正。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少偷一些,以前每天偷一只,现在每月偷一只,这样到了明年我就不会偷鸡了!”朋友听了以后,哭笑不得,对他说道:“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立刻改正错误,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我们无法把学习说话这种大事,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这样会让我们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如果决定要好好学习说话,不但要专门地去学习它,而且也要学会在各种场合不断地表现自己。人并非一生下来就能说话的,并非一生下来就很会说话的。人说话能力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和培养的。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最后将这些技巧固化为自己的习惯,在以后的说话中不断地运用,这样往往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老狐狸认为,光阴流逝飞快,一定要学会珍惜,不要浪费。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小时、每分每秒,我们都要善于运用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
不平等的谈话,尽量少开展
老狐狸认为,强权之下是没有公理的。对于不平等的对话,要善于保全,尽量不要展开。很多事情根本就无须解释,解释也是徒劳。
商朝末年,商纣王骄横侈糜,声色犬马,酒林肉池,荒淫无道。他怀疑雍州诸侯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对他不忠,就把姬昌囚禁在羑里。把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作为人质,留在京城为纣王当马夫。一天,商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有无篡逆之心,突然心血来潮,竟将伯邑考活活杀死,烹成肉羹,派人送到羑里去给他吃。姬昌明知这是爱子的血肉,但强忍着眼泪,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肉羹吃了下去。纣王知道后,洋洋自得地对身边的人说:“谁说西伯是圣人?他把用他儿子做的肉羹吃掉了,还毫无觉察呢!”于是,放松了对这个“凡夫俗子”的警惕。这时,姬昌又派部下带着美女、骏马,珠宝来到京城,敬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喜形于色,心花怒放,立刻将姬昌释放了。
姬昌回到自己的领地,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开始与纣王对抗。由于商纣王的骄横淫逸,惨无人道,致使许多诸侯背叛了商纣王,归附西伯姬昌。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了推翻商纣王朝的遗志,礼贤下士,聘请姜子牙做军师,率兵讨伐纣王,与纣王军队在商郊牧野展开激战。姬发大开杀戒,杀得纣王军队溃不成军,血流漂杵。最后,纣王走投无路,只得纵火自焚。姬发灭掉商朝,建立自己的周朝统治,开创了历史上的盛世之基,完成了姬昌的未竟之业。周文王与周武王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的贤明之君。
在遇到无法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自我保全,以待东山再起。
晋灵公是一位荒淫暴虐的君主,他从高台上用弹丸打人,观看人们惊慌地躲避弹丸以取乐。厨师给他烧熊掌焖得不烂,他就把厨师杀掉,放在畚箕里,让宫女头顶着走过朝廷。赵盾屡谏,晋灵公恼羞成怒,在佞臣屠岸贾撺掇下,派人去刺杀他。执行命令的这位大臣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不忍杀他,最后撞在一棵槐树上自杀了。赵盾在家臣的掩护下逃得性命。出城时,碰上打猎归来的赵穿。赵穿是赵盾的姐夫,与赵盾同族。他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就让赵盾暂避一时。之后他采用曲意逢迎之策,获得晋灵公信任。最后乘机杀了晋灵公。
赵穿见晋灵公假意说,赵家人有罪,请罢我的职,再治我的罪。晋灵公以为赵穿真诚,说赵盾的事与你无关。赵穿又投其所好,让晋灵公及时行乐,多选美女,以供淫乐,晋灵公大喜。问他此事由谁去办,赵穿就说最合适的人选是屠岸贾。灵公就令屠岸贾到民间去选美。支走了屠岸贾,赵穿又劝说晋灵公到桃园游玩。又说,为了安全,为晋灵公挑选卫士,灵公很高兴。赵穿精选可靠卫士之后,趁晋灵公吃酒行乐时刺杀了他,接着又把赵盾迎回来主持国政。
生死权柄在别人手中,就要少刺激对方,尽量不要刺激对方。当用言语激怒了对方,对方很有可能用权力要了自己的性命。
东汉末年,曹操征召北海相孔融入朝。一个是当代奸雄,一个是当代名士,关系总不融洽。特别是孔融对曹操专横跋扈,心怀不平,常旁敲侧击,讥讽曹操。曹操在攻克邺城后,俘获袁熙的妻子甄氏,曹丕贪恋甄氏貌美,收为己有。不久,曹操就收到孔融的信,信中说:“(周)武王伐纣,将妲己赐给周公。”曹操闻所未闻,便问孔融此典出于何处。孔融一笑答道:“从当今发生的事看,想来一定是这样。”曹操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从此积怨。曹操虽然在表面上显出一副宽容的模样,心中却时时想置他于死地,只是孔融名重天下,不能轻易杀死他。
随后,曹操又指使路粹,罗织了孔融几大罪名:一是孔融曾说天下非刘姓一家专有,自称是大圣孔子之后,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故招降纳叛,图谋不轨,这是不忠。二是孔融曾与狂人弥衡信口雌黄,说父子关系,不过是性欲发作的结果;子女对父亲来说,也不过是暂时的寄身之处,这是不孝;三是和弥衡互相吹捧,弥衡称孔融“仲尼不死”,孔融称弥衡颜回复生,这是无礼。虽然孔融才高学博,至此也有口难辩,结果被逮捕入狱,连同妻子和两个八岁的儿子一起被杀。
老狐狸认为,不要太相信有平等的对话,对话双方总有强弱势地位之分,强势地位的一方基本上掌握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