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选材。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当。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只选取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的最感人、最典型的事例加以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最初搜集了20多个事例,最后只从中选取了三个最典型的写入文章中。《桃花源记》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略写,中间部分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则详写,如此详略地安排文章旨在突出文章中心。
3.分析结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相互呼应,层次和段落应清晰明了,过渡应自然顺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便提出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结尾点明:“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照应了开头。《故宫博物院》介绍的故宫虽然规模宏大,建筑群复杂,但整体描写却也层次分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两部分之间,用了两段议论的话过渡,显得既自然,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分析表达方式。文章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普遍写作特点。如《筑路》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物顽强的革命斗志,因此环境描写则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老杨同志》通过对语言、行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变色龙》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第二次考试》则是兼直接和间接两种描写方式刻画人物。一篇文章中往往会综使用几种表达方式。如《听潮》是散文,但在记叙描写中又适当插入议论抒情的部分。《论雷峰塔的倒掉》是议论文,但中间又有大段大段的记叙。《死海不死》是说明文,但也穿插了神话传说。这些又都可以称作是文章的一个特点。记叙文的记叙特点有倒叙、插叙、补叙。说明文在说明方法方面的特点又有下定义、分类、比较、比喻、举例、列数字、画图表等区别。议论文的特点重在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5.分析语言。主要注意四点:①语言的使用,是否朴素、准确和精练。如《向沙漠进军》的写作特点之一就是语言准确。②看修辞方法的角度具有的特点。如《听潮》这课书就是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③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淡、悲凉,还是欢乐、喜悦?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语言特色是幽默、讽刺。④分析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如《老杨同志》中,人物的语言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以上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从文章整体结构出发。从这样五个方面入手去思考分析一篇文章,不可能每篇文章五个方面的特点都突出。写作特点即是区别于一般文章写法的独特之处,成功之处。每篇文章从五个方面人手,最后找出其中两三处最突出的几点,再加以具体举例、分析就可以了。
经常引导学生练习从以上五个方面去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就不必死记硬背老师给抄的写作特点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凭这些能力,自己去分析报纸、杂志、书籍中教材上没有的文章的写作特点。
词语教学
到我们班听课的教师发现,我很少在讲现代文的时候强调解释词语。人们便问:“课堂上不解释词语,那学生能会吗?”
这些年我习惯于用如下方法进行词语教学。
1.集中学习。如前面所说,假期里学生就分别列出现代文和文言文中的生词表。列表之后,请同学们集中自学。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各有所长。相对于分散学习我比较注重培养某些同学集中学习的习惯,集中学习的方法对这些形成集中学习习惯的同学来说就比分散学习效果要好。长期使用集中教学方法的教师,时间长了,具体办法多了,习惯养成了,便会发现更多的集中学习的好处。我自己就是形成了学习字词的习惯,当教师教书了,便也这样教学生。在一册教材中,现代文生词往往只有100个左右。按1分钟记住3个算,30多分钟就记住第一遍了。8年前,我搞过一次识记新词比赛,第五册教材刚发到学生手里,我请同学们在20分钟之内熟悉全册书中现代文要掌握的87个新词。20分钟之后合上书,马上听写,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80分以上,只有三名同学不及格。以后不定期的举办的这种集中学习的竞赛,效果都很好,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信心。
2.反复练习、运用。第一次短时间识记,仅是良好的开端,平时反复练习、运用才能得到巩固提高。我们每天500字的语文练习,其中就包括词语练习。定期检查一下本册词语的掌握情况,将记得不牢的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一个学期有过几次复习、练习的机会,词语就记住了。我还请学生们尽可能用学过的全部词语造句,在每天500字的练习中造句。最好的办法是在日记和文章中尽可能使用学过的词语。我的学生,日记写得多,这也增加了理解、运用词语的机会。
3.定期考试。开学初验收学生在学习假期内整册书的自学结果。有时,过一段时间我就专门检查一次词语掌握情况。全班同学每人出一组关于词语的题,大家互相考,分数低的,还要补考。期末复习,又将词语专列一项,专门验收一次。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复习,一册书现代文的100左右个词,文言文的200左右个词掌握得就比较牢固了。
4.学会解词方法。掌握解词方法,不仅不必死记硬背教材上的许多词,学生还能练习解释一些刚接触的新词。我向学生介绍过以下六种解词方法。
①分析语素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
“肆虐”的“肆”,任意地干;“虐”,残暴。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
不毛之地,“毛”指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
②同义词注释法。尽可能选择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例如:
赋予——给予。憧憬——向往。
③反义词注释法。即用否定副词与该词的一个反义词组合解释这个词。例如:
龌龊——不干净。冗赘——不简练。
④描绘说明法。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例如:
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
斩钉截铁——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⑤比喻举例法。某些词可以通过打比方举例子即可解释清楚。例如: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四分钱、五分钱——高利贷,就是四分利、五分利。如借100元钱,每月要付4元,或每年付40元的利息,都叫“四分钱”。
⑥下定义法。大部分名词,尤其是科技术语,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例如:
辐射——热的一种传播方式,从热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出去。
自动生产线——生产的各道程序都由自动化设备控制、操作的作业线路。
掌握了以上几种解词方法,在能提高记忆新词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5.学会同义词辨析法。辨析同义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对于教材上的辨析同义词的题,学生因学习不得法,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相当一部分同学常背常忘,感到非常头痛。我很少要求学生背答案,而是主张教给学生辨析词语的方法。
①辨析语素。即比较分析同义词中相同和不同的语素。同义词的“同”常常表现在相同的语素上,而“异”常常表现在不同的语素上。如精细、精致、精巧、精美这四个词,都有共同语素“精”,也就都有“精细”的意思,区别在于精细侧重细致,精致侧重别致,精巧侧重巧妙玲珑,精美侧重美观。
②辨析意义的轻重。有些同义词在词义轻重上的表现也有差别。如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比轻视的意义重。又如缺点和错误,二者都指有毛病,但缺点表示不完全,不完善,意义轻;错误则表示不正确,意义重。
③辨析范围的大小。每组同义词,其所指范围的大小也有不同。如战斗、战役、战争,都含有武力对抗、作战的意思。战斗往往指小规模的、双方都投入人数较少的对抗;战役的范围就比较大,常指一系列同一目标的战斗的总和;战争意义范围更大,常指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
④辨析感情色彩。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三个同义词都有结局的意思。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是贬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色彩,是中性词。
⑤辨析语体色彩。如哆嗦和颤抖意义相同,只是前者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给人通俗、活泼、亲切、平易的意味;颤抖则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给人庄重、文雅的感觉。
⑥辨析搭配对象。如交换和交流,都具有彼此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的意义,但交换一般只跟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搭配,如交换图书,交换礼物;交流一般只跟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搭配,如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文化等。
⑦辨析语法特点。一组同义词,基本意义相同,语法特点也不一定相同,即词性和造句功能有所不同。如愿望和希望,都有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但愿望是名词,前面不可以加副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希望是动词,前面可以加副词,后面常能带宾语。
这七个方面可简化为14个字:语素、轻重、大小、感情、语体、搭配、语法,还可简化为“体重感小素配法”,只7个字,理解后,记起来就更容易了。对于做习题、写文章时遇到同义词,如果能从以上七个方面辨析,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写文章时的语言也能更准确、严密,而又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