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已
31355800000017

第17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实力(2)

索菲娅·罗兰是意大利著名影星,自1950年从影以来,已拍过60多部影片,她的演技炉火纯青,曾获得1961年度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索菲娅16岁时来到罗马,要圆演员梦。但她从一开始就听到了诸多不利的意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个子太高,臀部太宽,鼻子太长,嘴太大,下巴太小,根本不像一般的电影演员,更不像一个意大利式的演员。制片商卡洛看中了她,带她去试了许多次镜头,但摄影师们都抱怨无法把她拍得美艳动人,因为她的鼻子太长、臀部太“发达”。于是卡洛对索菲娅说,如果你真想干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动一动”。

索菲娅可不是个没主见的人,她断然拒绝了卡洛的要求。她说:“我为什么非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呢?我知道,鼻子是脸庞的中心,它赋予脸庞以性格,我就喜欢我的鼻子和脸保持它的原状。至于我的臀部,那是我的一部分,我只想保持我现在的样子。”她决心不靠外貌而是靠自己内在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来取胜。她没有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后来她成功了,而那些有关她“鼻子长,嘴巴大,臀部宽”等等的议论都“自动平息”了,这些反倒成了美女的标准。

索菲娅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被评为这个世纪的“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自我开始从影起,我就出于自然的本能,知道什么样的化妆、发型、衣服和保健最适合我。我谁也不模仿。我从不去奴隶似地跟着时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属……”

无独有偶,小泽征尔的故事与索菲娅·罗兰一样能说明问题。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交响音乐指挥家。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指挥中,他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指挥演奏。但还是不行。“是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问评委们。在场的评委们口气坚定地都说乐谱没问题,“不和谐”是他的错觉。小泽征尔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在遭到权威的否定后就不再坚持自己的判断,终遭淘汰。而小泽征尔不盲从权威,因而摘取了这次大赛的桂冠。

我们能像索菲娅·罗兰和小泽征尔这样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吗?要知道,尽管我们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我们面对的可是权威,或者是上级、领导、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我们可能远没有小泽征尔那样幸运,我们可能会冒犯他们,由此还可能遭受冷遇、孤立和打击——也许就是由于充分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现在不少人变得唯唯诺诺,遇事不敢亮明自己的态度。

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诺诺就是讨好迎合,毫无原则;谔谔就是直言敢谏,坚持原则。

我们愿意成为哪一类人呢?当然应该是正直的人,诚实的人,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人。那就不要因为别人的非议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要做那“诺诺”的盲从者,不要因为担心个人的利益,比如安全、财产、面子、职位等,而像墙头草一样两边倒,而是应该有自己的做人原则。

冯友兰先生曾给他的学生们讲过一个关于军人的故事:

有一名将军,他对元帅的命令从未提出过质疑,即使元帅的命令并不符合实际。有一天,元帅就把这位将军叫到他的营帐,告诉那位将军说:“你已经被罢免了,可以还乡种田去了。”

“为什么呢?你的命令我都服从了。”

“但是我不需要一个只会传达命令而没有思想见解的将军。”元帅回答他。

由此可见,虽然服从一个有才干的领袖是一件很适意的事,但恐怕久而久之你便渐渐懒得独立思考了。做人千万要避免这种太驯服的危险。

不可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虽然有些人比你懂得更多,只要你打开耳朵听,便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好处,从他们的经验里学习,斟酌他们的意见,但是你要明白,不要觉得依赖别人舒服便事事服从,不可摒弃你独立思想的权利,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你独特的成功之路。

4.自信是成功的开始

成功者首先是一个自信的人,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怎能获得成功,走上自强之路呢?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能行,才不会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才不会成为受人鄙疑的懦夫,才能够一展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抱负。

沉着冷静,永不气馁,这是每一个自强者所应养成的品格。任何自强者都应永远保持一副亲切和蔼的笑容、一种希望无穷的气魄、一个必能战胜任何突然袭来的逆浪的自信力和决心。他应该不急躁、不懊恼,不轻易发怒,更不应该遇事迟疑不决。这些良好的品性,往往比他焦心忧虑更容易解决难题。

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满口说着“快要失败”的人会取得成功的。所以,对于任何事,你都不应向阴暗消极的方面去想。你绝不可以一天到晚埋怨世道太坏或是年成不利,这种自暴自弃的坏习惯,是一般人最易沾染的。在他们的眼里,从来就没有乐观的时候,一切都是失望的、不会成功的。这种念头往往无形之中会把他们拖进失败的深渊,永远不能自拔,所以也就永远不能有成功的一天。

事业好像一棵嫩芽,要它成功,非用阳光去照射不可。快鼓起勇气来,努力推开所有一切障碍,学会去改变环境,去扫除外来的恶势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向成功方面着想,不可以整天双眉紧皱地去想死气沉沉的失败。

一个光明磊落、充满生气、满面春风的人,到处都受人欢迎;一个老是怨声叹气,专想失败的人,谁都不愿跟他来往。世上唯有那些满怀希望、愉快开朗的青年,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对那些满面愁容、无精打采的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避开。

一个有胜利决心的人,他的行为谈吐无不显得十分坚定而有自信。他意志坚强,觉得自己有战胜一切的把握。受人信任、令人钦佩的就是这种人。

那些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着自信,他们的非凡姿态一定会使你敬仰有加。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出他浑身充满活力。那些被挤倒在地、打了败仗的人,却永远是那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他们没有决断力、没有自信力;他们在行动举止、谈吐、态度上,给人一个懦弱无能的印象。

泉涌的高度是无法超过它的源头的,一个人做事也是一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所相信的程度。

如果你已经有了适当的发展基础,而且你也知道自己的力量确能愉快地胜任,就应该立刻打定主意,不要再发生丝毫动摇。即使你遭遇一些困难和阻力,也千万不要想到后退。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这一过程中的荆棘有时比玫瑰花的刺还要多。它们挡在你面前,正是你试试自己意志是否坚定、力量是否雄厚的机会,任何障碍,只要你不气馁、不灰心,终究有办法可以排除。只要两眼紧盯着目标,坚决认为自己一定有成就事业的能力,那说明你在精神上已经到了成功的地步。你实际的事业一定也会成功。

你要排除一切旁人的意见,打消一切莫须有的空念头,遇事立刻做出判断,时时显现任何事都有把握的态度,切勿气馁,你所下的决心,必须坚定如山,不可再动摇,无论你受到任何打击与引诱——这是战胜一切的诀窍。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失败者,只因没有坚强的自信力,他们所接近的也无非是些心神不定、犹豫怯懦之辈,他们三心二意,永无决定事情的能力。他们自身明明有着一种成功的要素,却被自己活生生地推了出去。

所以说,无论你潦倒到什么地步,千万不要失去最可贵的自信力!你昂起的头,切勿被失败击倒;你坚决的心,切勿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你要做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你应该告诉自己:相信自身的力量足以完成那件事业,绝不会有人来把你的这股力量抢了去。你应该从自己的个性改起,把曾被你赶走的自信力和一切因此丧失的力量重新挽救回来。

有许多人对事业曾经失去过信心,但最后还是重新建立了自信,挽回了事业。世人应该保持这种价值连城的成功之宝,正如应该争取高贵的名誉一般。

5.不要让自卑束缚自己

自卑就是信心不足,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若想成功,需要一定的自信;太自卑了,会失去自信,失去自信也就失去了行动的勇气,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无疑不会成功。

自卑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它的产生并非来自于“事实”或者“经验”,而是来自对事实或经验的评价。比如:我是一个举重不行的人,我跳舞不在行,等等。接着,他是一个跳舞非常棒的人,他举重太厉害了,我可不能和他比,于是自卑产生了。

和嫉妒一样,自卑有的是从年幼时就产生了。自卑在你年幼时爱逃避。不愿意竞争,也不愿意交际。长大以后,自卑会发展成为深度的心理问题,属于一种潜意识的状态。你变得讨厌社交,不自信,从而使自己过着一事无成的乏味生活。

自卑的原因还表现在:你只能看见自身的缺点,看不见优点;只看见你的失败,忽略你的成绩;和别人相比时,总是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当遇到失败、遭到不幸,陷入困境的时候,只看到了阴暗面,并且夸大了阴暗面,对于战胜困难,没有任何信心等等,都会使你变得过分自卑。

自卑使人悲观,使人失去信心与勇气,低估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畏手畏脚,不敢鼓足干劲去追求理想,生怕受到别人的嘲笑,禁不住挫折;自卑就像枷锁一样,锁住了你的朝气,使你变得暮气沉沉;自卑像毒蛇一样,不停地吞噬你新生的信心,使它无法成长,不能撑起你亮丽的天空。

但是,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走出自卑心理,变成一个自信的人,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呢?你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不被眼睛欺骗

俗话说:“眼睛是狗熊,手是英雄。”它的意思是,当一件事情,如果你仅仅从表面上去估计它,往往会认为它非常困难,可事实往往简单多了。

自卑心理,很大部分是因为你在主观上“认为”你做不到,“认为”你不如别人,“认为”你无法获得成功,“认为”……而产生的。就是说,自卑心理是一种心理暗示下的自我击败。

如果你不去想这些,并且直接去做,去行动,你会发现,你的眼睛欺骗了你!原来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并非不能做到。

柳宗元有一则《黔之驴》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初次见到驴子,百兽之王老虎吓坏了,逃得远远地不敢接近。可是,当老虎鼓足勇气一次接一次地试探时,发现驴子仅仅是一个貌似强大的废物。最后一试,更加坚定了驴子的“技穷”,最后毫不费力地吃了它。

其实,人人都是老虎,只是自卑使你把自己看成是病猫了,只能靠人们的施舍来过活。当你抖起精神,恢复虎气时,放眼世界,还有什么能吓倒你呢?

(2)不因缺陷而烦恼

可能你在生理上有缺陷而产生了自卑。看看你周围的人吧,看看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你能够从中发现许多残疾者都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例如,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弹的科学家霍金;又瞎又聋又哑却成为教育家、文学家、演说家的海伦·凯勒;司马迁遭到宫刑侮辱而写成《史记》;张海迪……如此多的事例足够把你的自卑一扫而清了。不必自怜自伤,天天哀叹了,抛弃自卑,去过精彩的人生吧。你拥有权利,而且有能力获得你想要的一切,只不过这些不会主动送到你面前,而应该由你去寻找、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