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的基本常识
31342400000011

第11章 历代祖师

禅宗以独特的理论思辨和简捷的修持方法,从形式上摆脱了一些佛教传统教条和宗教仪式的约束,主张不读经、不礼佛、不坐禅,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些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对社会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以及文学艺术诸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禅宗之所以能够一直传承下来,与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南北朝时期传入的小乘禅法,被称为旧禅;而菩提达摩西来所传的新禅法,源出于《楞伽经》的“二入四行”,即把入道门径分为“理入”和“行入”,藉教悟宗,旨在寂然无为,安心渐修,区别于小乘禅而被称为“如来禅”。

往后禅宗的禅,承继了达摩的如来禅,但更有新发展,实为慧能及其后继者所独创的“顿悟法门”,被称为“祖师禅”。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五六世纪佛教大师,相传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个孩子,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被称为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并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

粱普通年中,达摩从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并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传说达摩祖师到北魏后,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参禅,当时能深得达摩宗旨的“唯有道育、慧可”两个僧人,于是达摩后来传法给了慧可。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说他150岁了,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致。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随着禅宗在我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传说达摩到金陵时和梁武帝讨论禅宗。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

根据记载,传给慧可衣钵后不久,达摩祖师随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传说3年后,魏使宋称从西域回国时,在葱岭又遇到了达摩穿着一只鞋回归西方,这就是只履西行的故事。

据敦煌出土资料,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说”似乎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唐朝净觉《楞伽师资记》的《达摩传》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达摩弟子昙林记录而传出。

据昙林的序文说,他把达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为《达摩论》;而达摩为坐禅众撰《释楞伽要义》一卷,也名为《达摩论》。这两论文理圆净,当时流行很广。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慧可,一名僧可,俗姓姬,河南荣阳县人。他年青时,博览群书,饱读经史,通达老庄易学。后来皈依佛教,精研三藏典籍。年约40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河南嵩山洛阳游化,礼拜其为师,遂为菩提达摩的入室弟子。在中国禅宗史上,被尊为禅宗东土二祖。

534年,慧可到了河南安阳,大弘禅法,有些学者不能理解他的学说,时常发生争辩。当时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所说法要为“魔语”,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诘难。但他的弟子听了慧可说法后欣然心服,反而不满道恒。道恒因此更加怀恨慧可,甚至贿赂官吏,企图加以暗害。

慧可在河南安阳受到异派学者的迫害,其后即流离于河南安阳、汲县之间,所以到了晚年,并没有多少随从的弟子。

574年,周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和同学昙林曾努力保护经典和佛像。后来他又南行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在此山中传法与三祖僧璨。周武帝灭佛停止后,他又回到河南安阳。593年圆寂。

智炬《宝林传》卷记载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记载慧可向达摩求法时,达摩对他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乃立雪断臂以表示他的决心。这样才从达摩获得了安心的法门。由此“立雪断臂”也成为禅宗一个有名而感人的故事广泛流传。

慧可著名的弟子是僧璨和僧那,但两人在《续高僧传》都没有独立的传记,只在《法冲传》中说到禅宗的师承时,言可禅师后有僧璨禅师、惠禅师、盛禅师、那老师、端禅师、长藏师、真法师、玉法师留下著述的有善禅师、丰禅师、明禅师、胡明师。此外远承慧可系统的有大聪师、道荫师、冲法师、岸法师、宏法师、大明师等。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

禅宗三祖僧璨,也称作僧粲。他是隋代的禅僧,《五灯会元》卷称“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这说明佛教史家对僧璨的情况不甚明了。

《续高僧传》21卷《唐蕲州双峰山释道信传》有这样几句话:“又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闻而往赴,便蒙受法。”书中所说的舒州即今安徽省的潜山县,这两僧之一就是僧璨,因为禅宗四祖道信“闻而往赴,便蒙受法”,所以道信是僧璨的弟子。这两僧的另一位,相传是僧璨的同学可法师。

1982年,在杭州出土了一块铭文砖,上面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应当是可信的。

相传僧璨曾著《信心铭》,佛学界对此提出疑义。《信心铭》综合佛教、道教义理,又综合大乘空、有两宗。《信心铭》的第一名话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说,修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消除虚妄分别。还讲到“住性合道,逍遥烦恼”。这很像是道教回归自然的思想。以后还讲到“绝言绝虑”不住断、常二边见的中道实理,这显然是空宗理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反映出大乘有宗的真如理论。

唐道宣和宋赞宁均未为他立传。《祖堂集》关于僧璨的生平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唯《景德传灯录》卷三则说得比较详细。其中说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姓氏,聿来设礼,自称“弟子身缠风恙”,要求慧可为他“仟罪”。

慧可说:“将罪来,与汝仟。”良久,该居士说“觅罪不可得”。慧可说“我与汝仟罪竟”。并嘱咐他“宜依佛法僧住”。

他说他见到慧可,己知是僧,但不知佛法为何?慧可对他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无二,僧宝也然”。居士言下大悟,即出言不凡。

他说“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慧可听后,深为器辜,并为其披剃,取名僧璨。同年三月,在光福寺受具足戒。

僧璨向道信传授《妙法莲花经》的“会三归一”理论和佛性理论,这对道信极具影响力。

之后,僧璨往罗浮山,不许道信跟随,让他在原地弘法。两年以后,僧璨又回到原地。在一次为众说法后,在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唐玄宗谥僧璨智禅师、觉寂之塔。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道信,隋唐高僧。俗姓司马,生于永宁县,是佛教禅宗四祖。父司马申,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司马申为首任县令,第二年三月初三日己丑,司马道信出生。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道信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道信唐高祖武德八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后传法于弘忍,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元泰定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在《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里都没有提到道信的籍贯,《传法宝记》称其为河南沁阳人。道信7岁出家,是个重戒的人,虽然其师不注重这一点,但在这方面,他并未随师。

关于道信和僧璨的传承因缘,道宣在《道信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闻而往赴,便蒙授法,随逐依学,遂经十年。”

后人据此认为,这二僧中,有一位就是男僧粲。因为《辩义传》中说过,僧粲禅师曾在庐州独山求法,独山和皖公山相邻。

在皖公山,传法于道信的僧粲又到安徽司空山隐居,道信则仍留在皖公山修道,后来因朝廷寻访贤良之士,道信被允许正式出家,配住江西的吉州寺。

江西吉州一度曾遭反朝廷军事力量的围困,长达70多天,道信为缺水的市民从城外运来水,又提出解围的办法。平定之后,道信到湖南衡山去修道,路经九江市时,被庐山道俗留住,居大林寺十年。这也说明道信在当时的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长江沿岸已有一定的声望了。

十年后,湖北蕲州僧众请道信到黄梅去,并为他造了寺院。道信去后,仍是选择在山中修行,他选中了双峰山,由此,丛林中遂称其为双峰道信。

这双峰道场使道信声誉大兴,当时的从学弟子有500多人,其中不乏远道而来者,道宣描述为“无远不至”。有人主张,从僧团的这种较大规模来看,道信可以说是禅宗的创始人,因为道信首先组织了禅宗僧团。

实际上仅就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禅宗之创立的,禅宗成立在理论上的标志是其革新理论体系的建立,而这是由慧能完成的。

关于道信,也有一些传说,比如他初遇僧粲时,求解脱法门,有一段无人系缚、本自解脱的对话,体现出本性具足的思想。可以断定,这类传说的提出也与祖师禅系的僧人有关。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

弘忍,唐代僧,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卒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俗家姓周,祖籍江西九江,后迁居湖北蕲州黄梅。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中国禅宗第五祖。《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

弘忍7岁那年,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见,道信叹说:“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做佛事。”于是就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作为道信的弟子。

他的家长欣然同意,并说:“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称。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这样,弘忍就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道场。

30岁时,弘忍正式披剃为沙弥。他生性勤勉,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年间,道信常以禅门辅测试之,而他则能够“闻言察理,解事忘情”。道信知其为根器,把道都传给他了。

道信死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乃于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由是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

661年,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时上座神秀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听说之后,也作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慧能的悟境明显在神秀之上,于是将衣钵秘密地传给了慧能,并命他连夜南归。唐高宗上元元年,弘忍逝世,终年74岁。唐代宗谥号大满禅师。

弘忍的禅学是继承道倍的思想而来,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师利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弘忍注重的心,不是我们所说的杂染心,而是真心,或称为清净之心。此心本来清净圆明,只因烦恼所攒,不能显露。

在生活作风上,弘忍也有创新。在他以前,禅者都是零星散居,一衣一钵、修头陀行,随遇而安。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者的生活为之一变,禅徒集中生活,自行劳动,寓禅于生活之中,把搬柴运水,都当作佛事。又主张禅者应以山居为主,远离嚣尘。

这种生活的变化,在我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后来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创丛林,立清规,道场选址在深山老林,称道场为“丛林”,提倡农禅并重,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都是受了道信、弘忍禅风的影响。

弘忍临死之前也说到他弟子中能够弘法的人不多。他对玄蹄说:“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这10个人,据说就是神秀、智洗、刘主簿、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慧能、智德和义方。

而在此10人中,最突出并且影响最大的是神秀与慧能。此两人虽然是同一师承,但所传禅法则不尽相同。

慧能在南方,其禅法宗《般若》为顿门,神秀在北方,其禅法宗《楞伽》为渐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后来南禅北移,其方法更为简便,使神秀在北方的禅法逐渐失去地位,进而南禅形成了一统的天下局面。

无论是南禅还是北禅,都是出自弘忍门下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弘忍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慧能,是我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638年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

慧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慧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他因之有寻师之志。

670年,他把母亲安顿后,即北行。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刘志略,引其出家之姑无尽藏尼,持《涅盘经》来问字。慧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是了解其义。”

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

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闻其言,深为惊异,遂告乡里耆老,竞来礼敬,即请慧能居于当地宝林古寺,称他为卢行者。

慧能在宝林寺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奔赴乐昌西石窟,拜随智远禅师学禅,智远推荐他到湖北黄梅东山禅寺的弘忍门下受学。慧能于672年到了黄梅东山,从弘忍学禅。

不久之后,慧能因为一首偈颂而传承了弘忍的衣钵。因为当时慧能身份卑贱,其他有心争夺继承人之位的弟子肯定不服,必将加害慧能,所以弘忍让慧能赶快返回南方,并且不到必要时不能显露六祖身份。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

弘忍死后,神秀名义上继承了掌门之位,形成了禅宗的“北宗”。

慧能回到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两县间,过了16年,至广州法性寺。在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德智光律师等为他授具足戒,两个月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从此之后,慧能开始公开收徒传教,不久,慧能辞众归曹溪宝林寺,印宗与道俗千余人相送。那时,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慧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形成了禅宗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分庭抗礼。

712年慧能回至新州小住,命门人建报恩塔。713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76岁。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遗体归曹溪。宪宗时赠以大鉴禅师谥号,柳州刺史柳宗元为撰《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

815年,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请,又撰《曹溪大师第二碑》。从达摩六传而至慧能,故一般称他为六祖大师。慧能的遗体未坏,弟子方辩裹纻涂漆于其上,形像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