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秋之卷
31336000000024

第24章 宝玉生日:为了告别的聚会(黛玉篇)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王熙凤的干女儿林之孝家的是一个潜伏很深的人,表面看,她关心集体,遵守纪律,提倡礼仪,尽心尽职,其实私心很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人深得凤姐之诈)。从王夫人到王熙凤,从探春到宝钗,好像都没有看出她的本质。当然,人都有多面性,也不必太苛求她。

宝玉他们宴饮,她来检查,生怕有人酒后失态失礼,还特意送来了点心让大家解酒饱肚。让探春都高兴地笑了起来:难得有这样知礼与守法的女管家。

当下又选了几样果菜与凤姐送去,凤姐儿也送了几样来……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林黛玉和宝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哝哝不知说些什么。只见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带了一个媳妇(中年妇女)进来。那媳妇愁眉苦脸……林之孝家的便指那媳妇说:“这是四姑娘屋里的小丫头彩儿的娘……嘴很不好。才(刚才。北方习语)是我听见了……他(她)说的话也不敢回(报告)姑娘,竟要撵出去才是。”探春道:“怎么不回大奶奶(李纨)?”林之孝家的道:“方才大奶奶都往厅上姨太太(薛姨妈)处去了……我已回明白了……”探春道:“怎么不回二奶奶(王熙凤)?”平儿道:“……我回去说一声就是了。”

(应为探春道。本书作者注)“既这么着,就撵出他(她)去;等太太(王夫人)来了,再回定夺(再汇报我们的决定)。”说毕仍又下棋。

曹公也没有过于美化探春与平儿。这个妇女到底说了什么脏话、坏话就被开除了,书中没有交代。反正,探春与平儿就听了林之孝家的一句话,一个人就失业了。从此人的表情看,她确实有问题,但是不是一定要开除,我们并不知道。(贾府的规矩有时很严格,也很苛刻,如在第八回中,李嬷嬷喝了宝玉的枫露茶,茜雪因处理不当而被赶走。此结果到了第四十六回才由鸳鸯说出)

探春手中有权,但不专权,讲究合作,顾及全局,显示了一个年轻政治家的风度。黛玉对探春的评价也很高:

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她)干了好几件事……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做标准以警他人)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好办法)的人,岂只乖而已。”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玉笑道:“凭他(它)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少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中国人往往是“人一阔就变脸”(鲁迅语),虽说制度使然,亦有品质之症,而探春能自警自牧,很不容易。黛玉之所以能欣赏此个性,足可以证明她自己也是个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黛玉如果嫁到贾府,也能出一把力啊,事实上,黛玉虽多病,但也一直关心、思索着贾府的未来,为贾府入不敷出而忧虑。

请注意黛玉的用词,第一次是说“你家”,第二次是说“咱们家”。黛玉觉得大观园就是自己的家,她已不是外人。可惜,贾母、王夫人不这样认为。

宝玉想得简单,也来了一句“短不了咱们两个的”。黛玉自觉有点失言,又对宝玉的短视有点意见,顾左右而找宝钗去了:

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正合式)放着两钟(盅)新茶,因问:“他(她,黛玉)往那(哪)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宝玉道:“那不是他(她)……”……袭人便送了那钟(盅)去,偏和宝钗在一处……便说:“那(哪)位渴了,那(哪)位先接了,我再倒去。”

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盅)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周到。北方习语)。”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就连袭人也认为将来的“宝二奶奶”必是黛玉,一个“她”字,意尽其中。宝钗看到宝玉与黛玉亲密嘀咕,心中犯嫉妒,开始了好久未用的挑衅之举:故意先喝一口,而且还声明自己并不渴。

但黛玉没有在意。黛玉越来越像个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