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75

第75章 帮助孙辈孩子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

孩子害怕考试的心理,势必在考试中影响发挥,甚至会出现“晕考试”的过度紧张症状,有这种毛病的孩子,又怎么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呢?爷爷奶奶必须从根本上找到其中的原因,帮助孩子正确面对考试。

每逢到了考试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或中等以上的孩子都会努力一拼,或保持自己平时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或凭着考前的“磨刀”功夫,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在这两种情况下,爷爷奶奶只需和孩子密切配合,不去干扰他的正常学习就可以。但也有些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考试前却非常紧张,甚至产生惧怕心理,而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吴刚是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进行毕业会考了。爷爷、奶奶近来全心全意地为吴刚会考做准备,也做了很大的“牺牲”。

为了让孙子集中精力做考试前的复习工作,他们晚上连电视都不看了。《新闻联播》一结束,就将电视关掉。家里静悄悄的,只有吴刚一个人发出一些动静。

每晚10点,奶奶准时为吴刚做好宵夜,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吴刚说:“多吃点营养的东西,对大脑有好处。争取考试能考好啊。”

“爷爷奶奶吃苦受累不算什么,只要你自己能够体会这一番苦心,好好学习,争取考入重点初中,我们也就心安了。”

吴刚的爷爷奶奶在吴刚考前所做的准备对不对呢。当然有对的地方。比如:为吴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准备等等,这都有利于吴刚的复习。

但是,爷爷奶奶的有些做法是值得推敲的。首先,一反常态的家庭学习环境可能会使孩子感到不习惯。一是打破他已有的思维环境,二是增加他的心理负担。此外,爷爷奶奶在考前才有如此的改变,也未免有点晚了。其次,父母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考试上面,无疑会增加孩子对考试的焦虑。这样,既影响他在复习期间的学习,又会影响他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再次,爷爷奶奶的这种方式并没能给孩子以有效的帮助。也就是说,爷爷奶奶不了解孩子在这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

在考试之前,孩子是怎么想的呢?他希望家长对他的考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他自己对考试又有什么想法呢?

一般情况下,孩子往往希望家长能够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不希望家长刻意这么做,更不希望家长以此来对他抱有格外的期望。

孩子希望家长以“平常心”来对待他的考试。

孩子希望家长能放松他们紧张的心理。

面临重大的考试,任何关注自己学业前途的孩子都会有程度不同的焦虑和紧张。这时,如果祖辈说:“你得好好考,考不上多丢人哪。”或者“考不上的话,这些年你不就白学了嘛?”这些言语,除了增加孩子的紧张之外,没有别的好作用。

学习是孩子独立自主的活动。一般而言,爷爷奶奶无法帮助孩子学习。但是,如果在孩子的复习阶段,爷爷奶奶能够有意识地在自习方法上给孩子提供某些建议,则是极为有效地增强孩子自信的重要措施,从中,孩子也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真正关心。

爷爷奶奶特别是祖母过分地在物质上给予照顾,在心理上加以重压,还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个别孩子还可能发生所谓的“晕考”事件。

常有这种情况,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一上考场就晕(所谓的“晕场”现象)。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在考场上怎么也想不起来;平时能够解决的问题,到考场上也不知从何下手了,待下考场之后,稍事休息,稳定一下情绪之后,就又都想起来了,什么都会做了,结果,后悔不迭。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做“暂时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情绪紧张,或神经过分疲劳,或回忆的条件还不具备所致。有的考生在考场上产生暂时性遗忘大多是由于思想作怪。如,看到考题容易,想入非非(想到:这下可以考得好了,可以向父母有个交代了……),忘乎所以,反易为难;还有的学生一看到难题,就精神恍惚,丧失理智,产生种种联想,如:考不上重点学校,老师看不起,家长骂没出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清醒的头脑也会变糊涂,因而产生暂时性遗忘,形成恶性循环。

在考场上不能专注于考题,总是想考后结果的考生,最容易产生暂时性遗忘,不能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

要纠正孩子害怕考试的缺点,爷爷奶奶要帮助孩子放松焦虑的心情,保证孩子轻松上考场。具体做法如下:

为孩子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不要刻意这么做。

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抱不切实际的期望。

与孩子一同复习,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复习方法。比如,以一条主线将各阶段的内容串在一起,增强孩子的记忆。充当听众,让孩子向自己讲述他复习过的内容。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发现他的不足之处,并一起研究,帮助孩子提高理解水平。

让孩子明白:考试只是平时学习的一个总体反映,只要努力了就会考出水平,无论会有怎样的结果都应勇敢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