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老年人知识读本
31330000000024

第24章 老年人应怎样科学补钙

近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不停地告诫我们:“补钙刻不容缓。”要人们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这是因为,根据各国营养学界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群处于缺钙状态。缺钙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所以,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补钙。

让我们首先看看钙在体内是怎样代谢的吧。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钙的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5%~2%,成人体内含钙量为1000~1200克。钙在人体的分布是无所不在的,其中99%以骨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里,支持着骨骼的硬度。其余1%的钙,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细胞间液里,而这1%的钙,却维持着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体内的钙,不论是骨钙还是血钙,都是不断被代谢,又不断被补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尤其是血液钙浓度,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当准确的水平,才能保持人体许多正常生理活动。由于血液里的钙不停地参与各种生理活动而不断被消耗,就需要饮食不断补充,当饮食钙补充不足时,人体只好通过甲状旁腺来调节,自动地将自己骨头的钙溶解出来补充血钙,因此有人把骨骼比喻为人体的“钙库”。实际上,骨骼内,新骨不断形成,旧骨不断溶解,使钙也在进行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新骨形成的速度大于旧骨溶解,因此,是一个骨钙积累的过程。30岁以后,骨骼内逐渐变成旧骨溶解大于新骨形成,使骨骼重量以及骨密度逐渐减少。到了老年时期,这种“钙库”的亏空越来越厉害。

缺钙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危害:

(1)导致骨骼老化和牙齿松动

长期骨骼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脆。骨质增生导致身体多处关节疼痛、僵化;骨质疏松、骨骼变脆则使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骨折。另外,我们许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姿不再挺拔,行动不再敏捷,甚至弯腰驼背、步态蹒跚、个子越来越矮、脚越来越大等等,都和缺钙密切相关。长期缺钙,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齿松动,甚至导致牙齿过早脱落。

(2)加速人体老化

老年人由于饮食补钙不足,导致血钙低下,低血钙就会自动刺激甲状旁腺进行溶解骨钙,以补充血钙的短缺。如果长期的低血钙持续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就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无休止、无节制地去溶解骨钙。这样一来,不仅使骨钙更加空虚,而且大量的钙不断涌入血液,造成血钙过高,大量的钙就会沉积在人体的软组织中,沉积在肌肉、血管壁、骨骼周围等,最后造成肌肉钙化、血管钙化、肾结石、骨质增生等等。

从细胞水平来看,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钙的水平远远低于细胞外,这是由于细胞膜上有“钙泵”,将进入细胞内的钙不断地排到细胞外。细胞内的低钙水平有利于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则抑制“钙泵”启动,使细胞的钙只进不出,造成细胞内高钙水平,细胞内高钙可以加速细胞老化。

以上情况说明,低血钙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形成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恶性循环,并导致人体加速老化过程。这种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坚持补钙,把由于低血钙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逆转过来,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3)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

缺钙使人失眠、脾气暴躁、易怒,有时肌肉抽搐,腿抽筋。这种症状,不仅可以发生在老年人,在青春期、妇女经前期、更年期表现也很明显,因为这些时期也是血钙降低最快的时期。及时补充钙,可以使症状消失。

(4)导致免疫力下降

缺钙会导致细胞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这种影响对于老年人尤为明显。缺钙还导致凝血障碍,出血后不容易凝固。缺钙容易加重过敏反应,长期缺钙导致老年人便秘,食欲不振等。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都是有一定的量,补钙也是这样,钙少了,会产生缺钙症状,钙多了,也会导致其他营养素失调。尽量采用最小的量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有效的剂量内长期服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补钙量。对于补钙量的制定,各国标准不完全相同。我国专家推荐中国居民每日钙的摄入量如下:

儿童为400~700毫克,青春期为1300毫克,青年及成年早期800~1000毫克,孕妇、乳母为1000~1500毫克,男性在55~60岁步入更年期后,钙摄入量也要增加,应该不少于1000毫克,更年期妇女为1200~1500毫克,绝经后的妇女应以1500毫克为宜。进入老年以后,由于室外活动较少,钙吸收能力逐渐变差,因此主张供给量还要多一些,每日应摄入1200~1500毫克。国内营养专家根据我国人的体质情况,建议每日钙摄入量以2000毫克为上限。

§§三、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