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陕西名小吃
31329500000074

第74章 泡泡油糕

三原传统风味食品。其渊源可上溯至盛唐时期的贞观年间(627—649)。唐王朝建都长安(今西安)后,先后在三原县北部原区建起李渊、李湛、李炎等帝王陵寝,成为唐王室拜陵、狩猎的重要场所。因此,三原北部原区繁忙异常。路边有个村子,南距长安八九十里,北距原区二三十里,成了皇家途中休息之地,人们称为“王店”,是达官显贵、商贾富户常来常往的地方。随之形成繁华热闹的“王店集”。王店集上有一个专门制作油糕的小店,这里的油糕外皮起泡,酥松润脆,馅心软而甜香,深得人们喜爱。唐景龙三年(709),韦巨源(陕西长安人)官拜尚书左仆射后,所设“烧尾宴”中有名点“见风消(油浴饼)”,就是油炸的、质地脆嫩、见风即会消散的油饼。

经过长期的烹饪实践,三原县的厨师们在王店集油糕、烧尾宴“见风消”的基础上推出名点“泡泡油糕”。其外形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膨松圆鼓,玲珑剔透,用料、制法、特点与王店油糕、“见风消”一脉相承。现成为西安饭庄特色名点,受到中外宾客的同声称道。1990年获国家商业部优质食品“金鼎奖”。

原料:

面粉、猪油、白糖及几种辅料。

制法:

(1)清水800克烧开,加入熟猪油250克,用勺子搅动后,将上白面粉1千克倒入锅内,立即改用小火。随后用勺子将油、面搓拌均匀。待面烫熟后从锅中取出,摊放在案上,晾凉,再以凉开水250克分数次加入面中,反复揉搓成软面团时为止,即成烫面。

(2)白糖350克、黄桂酱10克、玫瑰酱30克、核桃仁40克、熟面粉10克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黄桂白糖馅。

(3)烫面揪成100克重的面剂,用手拍成约16厘米厚的片,放入黄桂白糖馅约一汤匙,收口捏严,按成扁圆形,成为糕坯。

(4)在平底锅内倒入花生油2千克(实耗275克),用旺火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包好的糕坯,用筷子拨动,待糕坯上慢慢冒出气泡时,将油糕推至锅边,再炸5分钟,捞出即成。

营养特点:

色泽白中带黄,脂凝晶亮,有如轻纱蝉翼,其味芬芳醇香,见风则消,入口即化,启齿则散,松酥绵润,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