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09

第9章 人体的内环境(4)

腰围的大小、粗细与人体健康与否,有着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腰围粗大,体态肥胖、臃肿、大腹便便,不仅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美观。特别是肥胖者,常伴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民间谚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也即是说肥胖对健康与长寿不利。

腰围粗大,是衰老的一种象征,在40岁以上的人中较为常见,大多数是由于饮食过度造成的。人们日常摄入的营养,除用于合成体内组织所需之外,多数用于补充机体生活、劳动时能量的消耗,再有多余的成分就转变为脂肪堆积在腹部,使腰围不断增长、粗胖,有人称之为“不动脂肪”。

其实,腰围粗大、体胖的人,首先是行动不便,走路、上楼梯、弯腰,不但困难重重,气喘吁吁,而且无法下蹲;由于体内堆积脂肪过多,使身体耗氧增加,产热量也增加。皮下脂层过厚,又使体内热量不易散发,格外怕热,一到夏天,更是汗流浃背。科学家与医学家经多年调查发现,腰粗体胖者,许多疾病发病率要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得多,如冠心病的发病率要增加3~5倍,糖尿病的发病率要增高6~9倍,而且癌症的发病概率也相对增多。

科学调查还发现,长寿老人中几乎没有腰粗体胖者,有的科学家还综合分析了长寿的因素,发现50岁的男性如果大腹便便,腰围大于臀围,在70岁前有27%的死亡危险;反之,死亡危险为5%,而50岁的女性,如体重适中腰围细而臀围较大者,70岁前的死亡率仅1%。

如果你腰围愈来愈粗大,身体越来越肥胖,就应注意控制体重了,最基本的方法是节食与运动。减少摄入热量来减少体脂。一般来说,适量节制主食、油炸食品、甜糕点与烹调油,不吃零食、不饮酒,便可以每天减少约5个卡热量的摄入,可以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此外,便是多参加运动锻炼,以增加消耗热量来达到减少体脂,诸如跑步、体操、爬山、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是防超重与治疗肥胖、缩小腰围的有效良方。

粪便:消化道的一面镜子

当患有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时,医生常能通过粪便来诊断疾病。因此,学会观察粪便,辨认疾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诊病方法。对及时发现自己疾病,无疑是很有用的一种医学知识。

正常的粪便为黄褐色的成形软便,一般每天排便一、两次。

异常的粪便常见的有:

溏便:大便稀薄、便次较多,常见于腹部着凉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和“肠易激综合症”等。

血便:暗红色或粪便中混有血液。多由于下消化道(指下段空肠、回肠和结肠)出血引起。常见的疾病有小肠恶性肿瘤、结肠癌、结肠息肉、克隆病和美克耳憩室溃疡等。

糊状便:粪便呈糊状,似果酱,有恶臭,常见于“阿米巴痢疾”。

鲜血便:新鲜血液附着在粪便的表面,主要见于痔疮、肛裂、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早期。

脂肪便:大便量多,粪表面有油滴,味酸臭,常见于患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病人。

柏油样便:为糊状有血腥味,呈乌黑色,表面有油性光泽,像柏油。常见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出血症,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或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症。

泔水样便:粪像淘米、刷锅的泔水,混有半消化过的食物,次数多、量大,无臭味或臭味小,常见于霍乱、胃泌素瘤等疾病。

果酱样便:呈糊状、似果酱,粪便中常含有腐败的组织碎片,有恶臭,常见于重症“阿米巴痢疾”。

硬球样便:粪便坚硬呈球状,不易排出。以中老年人多见,为普通便秘。在患“肠易激综合症”时也偶有见到。

白陶土样便:呈灰白色,较松散,形似白陶器的白陶土。

这是由于胆道的内腔受阻,或外壁受压迫,使胆汁不能顺畅进入肠内,于是粪便未被染成黄色而造成的。

黏液脓血便: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脓因,或全部黏液和脓血,便次增多,里急后重。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洗肉水样便:呈暗红水样,像洗肉用过的水,有里急后重感,多见于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肠炎。

海蓝色水样便:呈黄绿色,米汤样或海蓝色稀水样,内含半透明蛋花样或黏膜样物质,便次多、量大。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梦境:人体内心的变形图画

梦境是人体内心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是被梳理过、扬弃过的感觉与印象。它曲折地透露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命运、际遇,反映着人们现有的生活,以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与追求。有些梦境,看似荒唐,却表现着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

法国著名化学家奥古斯特?克库勒为寻找一种复杂的化学物质—苯分子的结构式,夜以继日奋战,仍然解不开其中之谜。有一天夜晚,精疲力竭的克库勒坐在火炉旁睡着了。朦胧中,他仿佛看到火苗在魔术似地变换着,一忽儿像条蛇,一忽儿又像原子。突然,那条十分活跃的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圆圈,接着又在他们面前急速旋转,且直冲他而来,这突然的情景把克库勒从梦中惊醒,等他平静下来,回味着刚才发生的梦境时,茅塞顿开。他立即从“火蛇圆舞”的启示中恍然大悟,写出了苯的六角形结构式,并思路大开,一口气攻下了这个假设的推论。克库勒这一创举一直被传为科学史上的美谈。美国科学家古法义,专门从事橡胶研究,一次梦境中一人告诉他,在天然橡胶中加入硫磺之后,可使橡胶变软且富弹性,他醒后即进行试验,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创造了硫化橡胶。发明家爱迪生一辈子有发明1328项。他说,在有限的睡眠时间里,他一直梦见自己在创造发明。勒奈?笛卡尔是现代科学思想之父,关于他的方法论,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在1619年的一个夜晚,从三个不连贯的梦境中构思成功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了确定化学元素周期表,花了很长时间苦苦思索,最后的方案也是借助梦境完成的。马西亚斯也是在梦境中发现许多超导体。

自然科学家在梦境中创造了许多奇迹,许多才华出众的艺术家、作家,也不乏类似的“创造梦”。这在我国古典诗词、戏剧、电影中也屡见不鲜。“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助想象翅膀在梦境中经历瑰丽、美好的神仙世界,寄托自己渴望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用梦境来抒发自己对收复北方失地的盼望心情、爱国的壮志与宏伟的胸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诗人辛弃疾通过梦境书写了自己深沉的爱国热情及壮志未酬的抱负,表现了不可屈服的民族激愤和精忠意志。曹雪芹的《红楼梦》用“梦幻”作为此书立意的要旨,正如书的开卷所说的“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其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撰此《石头记》。”书中不少重要事件、情节、深邃的哲理都通过梦境来表现:宝玉游太虚幻境是在梦中,贾瑞毙命于淫是在梦中,秦可卿喻示凤姐是在梦中,黛玉谢世也在梦中。曾被誉为“乐圣”的法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两百多首乐曲,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梦境中构思的。

梦境之谜何在?科学家揭示其奥秘认为梦是受着个人动机、思维、记忆和性格的影响与制约的。那些长期专心致志从事研究与创作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兴奋中心,在这一中心“仓库”贮存着为创造发明、创作所需要的足够量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夜间睡眠的状态下,大脑皮层某些负责这项工作的细胞仍处于兴奋、活跃的境地而继续思考着白天的工作。在夜阑人静时,白天冥思苦想的大脑一旦松弛,潜伏着的灵感与预感——人的大脑所特有的高级思维状态得以乘“虚”而入,这时,许多创造、发明等奇迹便在脑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当然,这种“创造梦”、“创作梦”,绝不是任何人都能具有的,只有那些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日积月累,并贮藏着大量有价值信息素材的人才能拥有,才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而获得机遇的可能。

脚:人体的第二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