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06

第6章 人体的内环境(1)

大脑:人体最高司令部

人体的最高司令部便是大脑。它主管着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它统帅着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一切功能活动,使其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大脑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重约1300克。人脑表面覆盖着一层灰色的“大脑皮层”,这里是神经细胞集中处。

人大脑皮层的表面积达2600平方厘米,它以大量皱褶的形式,折叠于头颅中,所以大脑会有很多的沟沟回回。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来自眼睛、皮肤、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处的信息1000万比特(信息量单位),因此人脑所耗的能量是很大的。

脑的血流约占心脏输出量的15%,其耗氧量占20%。为保证大脑功能正常运转,心脏所排出血液量的1/6供应了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脑掌管人体右半边肢体,兼管语言、逻辑思维、计算、书写和信息装配等功能;右脑掌管人体左半部肢体,兼管形体动作和创造性思维等活动。一般人每天使用左脑部分较之右脑部分为多。因此,脑功能学者提出“活化右脑”的口号。

大脑功能的强盛是人体健康的前提。古人曾提出“神强必多寿”。现代生理学已证实,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在影响机体衰老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因此,正确保护与合理使用自己的大脑,十分重要。

视觉刺激:通过视觉刺激来保健大脑,如红、黄、橙色彩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新陈代谢旺盛,激发乐观的意志活动;青、蓝、紫、绿色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新陈代谢减慢,使人宁静、放松,有助于休息。因此,适宜的色彩刺激可使大脑的状况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听觉刺激:不同的音调、音色、节奏、旋律的变化作用于耳膜,延听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可使大脑起到兴奋、镇静、安宁等调整作用。如节奏明朗、轻松、欢快的音乐曲调,可以清脑、提神,亲切、温存、平稳的音乐曲调,可以帮助大脑休息。

嗅觉刺激:医学研究证明,芳香的气味,可使大脑思维敏捷,精神愉快,动作灵敏。如茉莉花香可刺激大脑兴奋,夜来花香有醒脑安神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香水法、药物枕法等来刺激与调整大脑,起到保健的作用。

四肢运动:手指皮肤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不同,尤其是手掌与指尖有着特殊的感觉器官,指尖最为敏感,指纹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皮层息息相通。手指运动与技巧锻炼可使手指灵活柔软,更可刺激大脑血液循环增加,防止大脑衰退。腿足是全身支柱,祖国医学认为足心是肾经要穴——涌泉穴所在处,肾能生髓,而髓充足,则脑力强盛。因此,散步健身法对脑力劳动者保健大脑十分适宜而有利。

勤奋用脑:脑子要经常使用为好,生物学试验证明“用进废退”,经常用脑,输入大脑的血液、营养和氧气便充足,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并增强其活力,大脑衰老的速度便减慢。

实践证明,许多勤奋用脑的脑力工作者平均寿命都比一般人为高。当然,用脑也要注意科学,要有节奏,注意交替变换内容,养成一定的规律。

心理自我调节:喜、怒、忧、思、悲、惊、恐的心理状况,对人的精神、情绪影响很大。良好的心情、情绪,不仅是防治疾病的有力保证,更是大脑自我保健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闲赏、游逸、吟诗、写字等方法使大脑兴奋与抑制得以平衡。

营养补给:大脑需要营养的不断补给,实验证明:核桃、花生、黑芝麻、栗子、蜂蜜、玉米、枣子、鱼虾、草菇、小米、乌贼、鹌鹑、豆制品、桂圆、海藻等食品有健脑、补脑的作用。

有关专家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良习惯有损大脑健康,应引起大家注意,这就是:

长期吸烟:易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并易患老年性痴呆。

睡眠不足: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

长期饱食: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轻视早餐:会使血糖低于正常供给,从而使大脑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

甜食过多:会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肌体营养不良,从而妨碍大脑发育。

不愿动脑: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是思考。不愿动脑会加快脑的退化,聪明的人也会变笨。

少言寡语:有碍大脑发育和锻炼大脑功能。

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期间,过多或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且易造成大脑损害。

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蒙头睡觉:会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长期蒙头睡觉,吸进低氧的空气,对大脑危害甚大,值得注意。

头发:人体健康测量器

头发是人体健康的测量器。头发的荣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体的营养与健康状态。人体每根头发都有一个毛囊,毛囊的基底部有个毛乳头突入毛根末端膨大的毛球内,毛乳头内有血管供应头发的营养,毛乳头周围聚集着毛母角化细胞与毛母色素细胞。前者分泌一种叫角朊的硬蛋白质,使头发乌黑。

如毛母细胞得不到制造头发的各种营养,头发就会干枯、稀疏、脱落或早白。

每个人约有10万根左右的头发,每根头发寿命为2~6年。

头发的生长速度与年龄、季节有关。15~30岁为头发生长的旺盛期,夏天比冬天长得快些。

人体的某些疾病或精神状态,也常常从头发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头发的颜色:头发颜色变化与某些疾病、情绪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对于黄肤色、黑发的人种来说,以下的发色变化将预示着身体健康信息。

白发:多见于老年人肾虚精亏所致,而青年人多系血热内蕴,忧愁思急,情绪紧张造成。如传统中“伍子胥过昭关,一宿愁白了头”便是这道理。此外,也有些人是遗传所致。

灰白发:常属营养不足,也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失调、白癜风症。

灰发:常见于糖尿病、斑疹伤寒、严重精神创伤。

枯黄发:肾气不足,精血亏损,多见于肝胆系统疾病;稀疏萎黄,多见于小儿发育不良。

黄赤发:多见于营养不良、气血双亏、血热所致;如食糖与脂肪过多,血液中有酸毒素也会出现黄赤发。

头发的脱落、早秃:除个别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多见于脑力劳动过度所致。

斑秃:俗话说“鬼剃头”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与情绪、精神因素有关。

秃顶:多系双重性的机械作用——遗传因素与男性荷尔蒙(即雄性激素)在相互影响的结果。多见于男性,而女性则较少见。医学上认为缺锌也是引起秃顶的一个重要原因。

头发的枯焦、纤细:一般地说,人体缺钙,头发会粗而干燥;人体内聚积着有害微量元素,如铅、镉、汞等含量升高时,头发也会出现干枯、无光泽的现象。老年人或营养不良,忧劳成疾时,头发也会失去柔软与光泽。

头发的分叉、折断、纵裂、卷束。一般多见于妇女,在头发梢裂开,形成一束细丝羽毛状,即所谓“开花头发”,主要是缺少氨基酸、铁质与维生素E造成的。此外,束状发,多见于牛皮癣、脂溢性皮炎造成;环状发、竹节发,常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中医理论是“发为血之余”养育头发的物质是血液。采用内外结合、防治结合,药补与食补结合,可以达到美发的目的,且效果稳定、持久、副作用小。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美发的中药品种很多,其中沿用至今而又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确有功效的有:人参、枸杞、何首乌、黄芪、当归、白芷、川芎、红花、丹参、胡麻、地黄、侧柏叶、附子、僵蛋、苍术、泽泻、三七等120多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多数美发中草药中都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植物激素、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和锌、钙、镁、磷、铜等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从而具有滋补五脏、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活血祛淤、凉血解毒等功效。

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也可以起到美发的作用,如萝卜、洋葱、桑椹、梨、杏、柑、橘、西瓜、猕猴桃等,都有益于保持头发的稠密;苹果、李子、韭菜、胡萝卜等,有着抑制头发瘙痒、多屑的作用;黄豆、黑豆、菠菜、花生、香蕉、土豆、海带、紫菜等可防止头发枯焦、发黄、早秃、无光泽,保持头发稠密、润泽、发亮、乌黑。

脸色:人体病变的参照

一个人的脸色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师们常常观看患者的脸色作为判别疾病的参照,这是由于全身气血的盛衰,常常从脸部颜色显示出来。身体健康的人,脸色红润,表示血气充盈;而身体不适的人,脸色白皙,表示血气虚衰。

健康人的脸色通常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多种异常的脸色来。例如苍白、潮红、青紫、发黄、黑色等。

苍白的脸色:这是由于脸部毛细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此大多是属于虚症或寒症,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炎、铅中毒等,均会出现脸色苍白的现象。

潮红的脸色:有生理与病理两种。前者出现于饮酒、日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愤怒或害羞等);后者主要发生在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的药物,或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短暂的潮红。此外,红斑狼疮患者、一氧化碳中毒者,也会出现脸色潮红的现象。

青紫的脸色:大多是由于缺氧引起的,剧烈的疼痛常常使脸色苍白而带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发黄的脸色:多由于肝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黏膜而造成,医学上称之为“黄疸”。主要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患者。此外,钩虫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枯黄的症状。

黑色的脸色:中医认为脸色发黑是肾亏损的表现,故常用补肾药物给予治疗。此外,肝硬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会出现脸色变黑。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是生理现象而形成脸色变黑,如“老年性色素斑”、妇女“妊娠斑”,则属正常,不是疾病。

当您每天照镜时,不妨注意自己脸色变化。

眉毛:人体肾气“晴雨表”

您知道我们每个人脸上那两道眉毛竟与自己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吗?祖国医学认为: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而生,也反映着足太阳经血的盛衰。《内经》上说:“美眉者,是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这里所谓恶眉,是指眉毛“无华采而枯瘁”。因此眉毛粗长、浓密、润泽,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旺盛。反之,眉毛稀短、枯脱,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不足。

眉毛的状况与肾气是否充足有关。眉毛浓密,说明肾气充沛,身强力壮,而眉毛稀淡、恶少,说明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祖国医学认为:观察眉毛形态对诊断疾病有一定帮助。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下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须毛往往脱落,并以眉的外侧最为明显。而神经麻痹症患者,则麻痹一侧的眉毛较低,单侧上睑下垂时,病变一侧的眉毛显得较高。麻风病患者早期可出现眉部外1/3的皮肤厚与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有眉毛脱落症状。眉毛仰倾,是胆腑将要绝亡;眉毛冲竖而起,则为危急的征兆;眉毛不时紧蹙,是疼痛疾病的表现。

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肾气渐虚,眉毛往往脱落稀淡。老人眉毛茂盛、秀美,被称为“寿眉”,长着“寿眉”者,大多长寿。民间传说中的老寿星有着一对长眉毛,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眉毛是不可随便用手去拔除的,有的女性为求细眉弯弯,常用力拔去许多“不称心”的眉毛。更有甚者,将整个眉毛拔得精光,然后用眉笔煞费苦心重新勾画或纹眉,这样十分有碍健康。须知,眉毛并非无用之物。眼睛若无眉毛遮挡,汗水和雨水就会流入眼内,刺激角膜和结膜,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出现发痒、流泪、畏光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溃疡。由于眉毛周围神经血管比较丰富,若常拔眉毛,便易对神经血管产生不良刺激,使面部肌肉运动失调,从而出现疼痛、视物模糊或多视等症状,还有引发皮炎、毛囊炎的可能。同时,常拔眉毛,也会引起眼睑松弛,皱纹增多,影响美观。

舌头:人体构语的功臣

舌头位于口腔底部,它是一个以肌肉为主的器官,舌下有舌的系带。支配舌的运动肌肉有许多块,这些肌肉相互配合使舌的运动十分灵活自如。舌既可前伸、也可后缩;既可抬高,也可放低;既可平伸,也可反卷,并且它还可与牙齿、硬腭、软腭等处接触与靠拢,所有元音与许多辅音的形成全依赖于它。所以人们称舌为构语的功臣。

舌部产生疾病或出现运动障碍时,舌头运动便不灵活,构语也受到影响。诸如口疮这一极为常见的疾病,常会累及舌部,发音也会含混不清。人的大脑中有一运动性语言中枢,它与舌等构语器官肌肉的运动中枢配合完成发声的动作。如脑血管因意外、颅脑损伤、脑瘤、脑炎等原因受伤,患者也会不能说话,临床上称之为运动性失语症。儿童时期如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舌的运动就会不很准确,言语也说不好。

察舌诊病是祖国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人体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舌头反映出来。正常人的舌头柔软灵活、色淡红而润泽,舌苔薄、没有裂痕与凹痕。如出现下列情况者,往往提示着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疾患。

舌头不便伸出或始终偏向一侧,说话含糊不清,常是脑溢血的先兆或出现偏瘫及舌下神经麻痹。

伸舌时出现颤抖现象,常是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久病体弱、或某些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舌肿胀以至被牙齿挤压出现齿印,是缺乏维生素B1的表现。

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是恶性贫血病人较为常见的症状。

舌红肿、舌刺突出呈草莓状,是重症肺炎或其他高热性疾病患者常有的现象。

舌乳头消失,舌尖、舌缘出现溃疡或开裂,舌色紫或洋红,是缺乏维生素B2的表现。

舌淡白、苔黄腻,多见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肾炎、慢性腹泻以及各种贫血的症状之一。

舌胖大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或肢端肥大症。

舌边白霜样的尿素结晶,多为尿毒症晚期病患者表现的症状。

舌边有时可见黄色素沉着,常为严重的阻塞性黄疸病患者表现的症状。

青紫舌表现身体缺氧,多见于肺心病、肝脏病或各种癌症晚期病人。

舌苔黄而干燥,伴有大便秘结不通,常见于高血压、痔疮病人。

舌两侧出现淤血点,是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色素沉着所致,更年期妇女常有这种现象。

舌上出现很厚的黄苔不易刮去,多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的症状。

舌苔发黑多见于使用各种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现象。

舌苔中间出现一小块空白处,常表示体内缺乏营养,唾液分泌减少所致。

舌的两侧边缘出现青紫色条纹或形状不规则的黑斑、淤点,常见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子宫功能性出血,也可能是早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少数人可能是肝癌的症状。

中医认为:舌体红渐变淡,是“气血不足”;舌色加深,是“热症”的表现;舌体淡白而肿胀,舌缘齿印,属“虚寒”,舌体瘦小,色泽红而裂,属“阴虚有热”的表现。

眼底:人体健康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