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21

第21章 人体的保健(5)

据观察,经常园艺劳动的人很少得癌症,这是由于花草树木生长的地方,空气清新,阴离子积累也多,呼吸这些阴离子,获得了充足的氧气;同时,经常醉心于这小天地里,种植、培土、灌水、收获,忘却其他不愉快的事,从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调节了机体神经系统功能,为防癌和癌症的自愈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园艺劳动轻微,可有动有静,对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乐于精心照料,细微体察,这也逐渐陶冶了性情,养成细心、耐心、冷静乐观的心境与性格,成了很好的心理养生。

特别是许多花木对身体就有着直接的益处,如桂花香味,使人思维清晰;石榴、菊花有吸收硫、氟化氢、汞等毒物的作用;茉莉、米兰、丁香的香味,能起杀菌效能;天竺葵花香,可使人安定、镇静;迷迭香的芬芳,能减轻气喘患者的症状;薰衣草花香,可治疗神经性心动过速。

园艺活动可以在庭院里,在凉台上进行。栽种的花木,可以根据主人的喜爱,也可依照年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这里略举一些:

一、适宜老年人的花木,有牡丹、芍药、玫瑰、水仙、月季、茉莉、桂花、五味子花。

二、适宜儿童的花木,有菊花、桂花、薄荷、月季、荷花、玫瑰、天竺葵等。

三、用于解除抑郁、烦闷,改善情绪的花木,有桃花、桂花、月季、石榴、木芙蓉、凌霄花、郁金花等。

四、用于安神、镇静的花木,有合欢花、水仙花、天竺葵、玫瑰、菊花、兰花、莲花等。

五、用于杀菌、消炎、预防流感、气管炎、咽喉炎等的花木有玫瑰、茉莉、桂花、米兰、栀子花等。

六、用于散寒、兴奋的花木,有牡丹、月季、石榴、茉莉花、丁香花等。

七、用于清热、宁静的花木,有荷花、兰花、水仙、迎春花、木槿花、山栀花、玉簪花等。

八、用于活血、散瘀、舒筋的花木,有红花、石榴、凤仙、杜鹃、芍药、凌霄花等。

三分钟的养生术

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人们生活节奏在加速,经常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没有充裕时间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如何结合日常生活与具体环境进行一些保健活动?这里介绍三分钟的中医养生术,它简单易学,男女老幼皆宜,只需举手抬足之劳,如持之以恒,可以收到明显的保健效果。

1.清晨起床前,用3分钟以手掌贴紧前额,左右来回抹动数十次,使之发热,有利预防与治疗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用脑过度引起的记忆力减退等症;再次,以双手揉耳(食指中节按在耳前,用大拇指贴在耳根后部,上下搓动,直至发热),坚持下去,有助防耳聋、耳鸣、听力下降。

2.利用早起梳头机会,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达到健脑效果。这是因为梳头所经过的穴位有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眉冲、曲差、通天、目窗、承关、天冲、浮白、神庭、后顶、前顶、印堂等近50个穴位,可以起到平肝息风、开窍宁神,调节头部神经,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伏案工作者来说,更为有利。

3.利用上下楼梯的机会,以两步并一步行走,长此坚持,有利腰肾功能的锻炼,起到壮腰健肾的作用。

4.在伏案工作中,不妨伸伸懒腰,抬抬头颅,十分有益健康。这是因为当人体处于一种姿势时,肌肉组织内的静脉血管就会松弛、扩张、淤积血液,使循环血容量减少,伸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较强的收缩,淤血被赶回心脏,增加了循环血容量。长久的垂头姿势会引起“寒背”,肩肘关节滑囊炎、腱炎与头部关节的肌肉紧张,腰骨病等症,经常地在伏案中自觉地抬抬头,可增加肺活量与吸入更多的空气,减少脊骨弧度与松弛头、颈、胸部位的肌肉紧张状态。

5.便后常揉肛、提肛,可防痔疮与直肠癌。痔疮的形成是由于肛门直肠部的静脉回流不畅受阻,无法将代谢废物及时清理,导致该处静脉本身抵抗力下降、血管弹性减弱之故。祖国医学认为风燥湿热内生,气血不调以致经络阻滞,淤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痔疮。因此,便后用清洁柔软的纸张揉托肛门,可促进肛门的静脉回流,及时地把淤血浊气排除,可防治痔疮与直肠癌。

6.睡前洗脚摩擦涌泉穴法。将洗净擦干的双脚脚掌心用搓热的两手掌心按摩50~80次,其具体方法是用左手掌心按摩右脚掌心涌泉穴六十次至发热;再以右手掌心按摩左脚掌心涌泉穴六十次至发热。有助补肾宁心,镇静安神、舒肝明目等作用。中医学认为脚掌心的“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而手掌心属“手厥阴心包经经络”,通过互相摩擦,可使心肾相交,导引肾脏虚火和上身浊气下降。此外,温水泡脚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加上“摩擦”涌泉穴的引导,血液下行,起到镇静降压、安眠的作用。

7.三餐饭后,上下叩齿30次,能固肾健脾帮助消化,可防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症。这是因为中医学认为“齿为肾之本”之故。此外,牙齿位于脑部附近,有节奏地叩齿,会产生冲击波传至大脑,不仅起到固齿,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皮层与强壮神经的效果。

营造健康的居室环境

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居住的环境是否科学卫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居室光线。阳光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民间有句谚语:“阳光不到的地方,是医生常到的地方。”在一切光照中与人体发育生长最密切相关的是太阳光,因它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在阳光中占50%~70%,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刺激。当人们的皮肤接受红外线照射时,一部分透入肌肉为组织所吸收,并放出热量使组织均匀加热,局部血管因受热刺激,引起反射性扩张,使血液流畅,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紫外线在阳光中含量虽不多,但对人体作用不可低估。小孩多见阳光可防佝偻病,老人多晒太阳可减轻骨质疏松,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住宅要注意采光,常开窗户,让阳光充分照射。

随着城市中高楼大厦的不断兴建,建筑物的密集,太阳光照不足的情况有所增加,可以用下列方式得到补偿:1.打开门窗让阳光得以侧射或反射;2.经常把被、褥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曝晒,以达到杀菌、消毒目的,减少居室光照的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3.科学地利用非自然光,也可促进人体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如紫外线灯光可加速牛皮癣患者在服药中治愈疾病,功率较小的白色荧光灯能治疗疱疹,蓝色灯光能帮助治愈早产婴儿的黄疸病等等;4.伏案工作者要多到室外散步,多接受阳光;5.尽量采用光谱色较全面的白色荧光灯相混合的装置,使室内出现暖黄色的光照,增加白昼气氛。

居室绿化。在室内养植一些花卉,可使满室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舒适、快慰,给人以美的享受,增添生活情趣,还可净化室内空气。

居室内最宜选植四季常青的花木,如吊兰、文竹、龟背竹、万年青、君子兰、马蹄莲、绿萝、四季海棠等。此外,还可根据各人不同爱好选用不同花木,其中有赏花型,如玫瑰、月季、山花杜鹃、大丽花;有赏叶型,如一品红、文竹;有观果型,如金橘、佛手、石榴、五色椒;有观茎类,如观音竹、仙人掌、湘妃茉莉、含笑、兰花、白玉兰等。还可考虑四季有别:一般春天以花为主,配以青绿;盛夏以芳香为主,配以盆景;晚秋以果为主,配以花叶;寒冬以看青为主,配以花果。

遇上传统佳节,点缀水仙或盆栽金橘尤佳。

居室摆放花卉,在12~15平方米的室内以最多放置三、五盆为宜。夜间可移至室外过道、走廊等处。此外,浓郁的夜来香之类对人的嗅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夹竹桃会散发出有毒气息,均不宜在室内栽种;万年青应放在不易为孩子接触到的地方,因它的茎叶的汁液含有哑棒酶和草酸钙,触及皮肤会产生奇痒,误食它,还会引起中毒。

居室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医学家们利用暖色(红、橙、黄色)使人精神振作兴奋,心情愉快,增强新陈代谢;利用冷色(蓝、绿等)来抑制与缓和精神冲动,安定情绪、控制暴躁,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

根据住房色彩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在住宅的色彩配置上应注意:家庭人口多而喧闹的,适宜采用冷色调;反之,则可多采用暖色调。

此外,司机、炼钢工人等由于白天工作常接触纷杂多变的色彩,回到家中要让眼睛得到休息,房间内要增加些冷色调;而医务人员、理发员等,平时较多接触单一的色彩,因此房内应多增加些暖色调;家中有体弱老人,住宅也宜多用些暖色调,以使他们心情愉悦,促进新陈代谢。

值得一提的是,七色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是绿色。它对人体神经系统、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能使人消除疲劳,改善肌体机能,减慢血流,松弛神经。在居室内应多采用。

通风换气。现代住宅的封闭日趋严密,新鲜空气的补充应引起重视。为了确保室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必须及时通风换气,这样才能减少室内浊气中的许多传染病菌,使室外清新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进行交换,并排除不良气味。

通风换气应根据房间条件与环境气温情况灵活掌握,如夏天门窗要经常打开,冬天则应轮流开窗,由于热空气较冷空气轻,可使进风口位于低处,出风口在高处,使空气更易流动,不可因天冷怕风而长期关闭窗户。尤其是人口较多的住宅,更应保持通风换气,减少病菌。对自然通风不足的居室,宜加用风扇或机械通风。

在住宅中最易使人感到气味不正的是卧室,在气温稍高的夜间,如密闭房间睡觉,则异味更重。因此,要在凌晨即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实践证明,自然通风比使用空调更利于健康。

预防噪音。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噪音污染日益严重地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建筑工地的汽锤声,工厂机器的轰鸣,汽车的喇叭声,汽笛声,公共场所人群的嘈杂声等等,都是噪音的来源。

噪音对人体损害十分明显。它损伤听觉器官,造成“积累性”心脏病和血管疾病,使人心跳过速,心律不齐,是高血压、冠心病与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原因之一。

居室内消除与减轻外界噪音污染的方法:1.经常注意检修门窗,防止关闭时自缝隙钻入噪音,开放时随风晃动。窗户玻璃需装镶妥帖,避免因房屋或墙面震动而发出“咯咯”响声。2.设置窗帘,除可以控制日照、通风与调节光线外,还可阻挡噪音。冬天寒冷可用双层窗帘,夏天炎热可挂一竹帘,均可起到阻隔部分噪音的作用。3.居室周围多种些树木,临街窗户上加双层窗、密封窗。4.给住宅内各种电机罩上消音器。5.宜选用木质家具,因木纤维具有多孔特性,可吸收噪音,杜绝室内不必要的响声。6.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在收听或收看时,音量不要太高。

居室防潮。潮湿是居室通常遇到的现象,它对人体健康不利。防潮办法可采取:1.吸湿法:用一些石灰,以旧布垫底摊放在床柜下及居室四周,使之大量吸收水汽与潮气。2.通风法:将朝南的门窗紧闭或只开放气窗,减少水气侵入。待天气晴朗时再打开门窗,让空气流动,加速水分蒸发。3.擦拭法:用干拖布拖擦地面,干擦衣柜、桌子、椅子与窗户,减轻潮湿程度。4.防止在室内晾湿衣服与放置雨衣、雨伞、湿鞋等。

预防尘埃。空气中尘埃很多,常悄悄地飘进居室污染环境,难以防止,也清除不尽,对健康危害不浅。尘埃在房间上空游荡、聚合,当其颗粒直径超过10微米时,便形成下落的灰尘,污染食品、餐具或随人呼吸进入鼻孔、呼吸道、支气管及肺泡中,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居室床下更易尘团层层。居室防尘埃办法通常是用扫帚洒地面后再扫地,以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有条件的可用空气净化器除尘。

消除居室异味。居室常弥漫着各种异味,污染空气、影响健康。据称,仅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与释放出来的气味就达900多种。消除室内异味除通常采用的开窗,使窗内外空气流通,让日光照射以达消毒、杀菌作用的方法外,还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消除:1.烟味,可用蘸醋的毛巾在室内挥舞,或点燃两只蜡烛来去除。2.油漆味,可在地上放两盆盐水或用洋葱切片浸在一盘冷水中。3.霉气味,在抽屉、壁柜、衣箱内放块肥皂,可消除霉气。4.碳酸味,可在灯泡上涂些香水,灯泡发热后,香味可慢慢散发出来。5.煤油烟味,在煤油中加入几滴醋,可消除黑烟。6.花肥臭味,将新鲜橘皮切碎片掺入液肥中一起浇,臭味可除。7.厕所臭味,可将一盒清凉油打开,放在厕所一角,以除臭味。8.垃圾臭味,可找一个细长的塑料口袋,上口套在下水道的铁栅栏上,用橡皮筋箍紧,下底用剪刀剪几个小口,然后把它放进下水道里,这样可使厨房或盥洗间空气清爽。

警惕亚健康状态

如今,一种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身体状态正悄然而起,人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是指那些持续出现在半年时间内,反复发生的疲劳,而又不属于传染病、内分泌疾患、自身免疫病以及其他肝肾、血液、肿瘤等疾病。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身体状况?据一些医学专家分析,这都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机制的建立,家庭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关系的重新组合等,造成人的思想负担与精神障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导致躯体疾病急剧上升,许多人思虑过重,大脑得不到正常调节所致。从生理上说,由于肌肉过分劳累造成代谢物(一氧化碳与乳酸)在血液中积累,从而使人精疲力竭;从心理上说,脑力劳动过度,积忧积虑,精神受到刺激,劳伤心脾,耗伤精气,而引发大脑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

此外,诸如体内缺水而引起血液量减少产生疲劳;血压偏低而导致疲劳;服用某些抗组织胺剂,降压、利尿剂等引发药物副作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使大脑增加血管收缩素的产生而带来疲劳以及色调暗淡、坐姿不正、斜视、生物钟受到干扰等,都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这种慢性疲劳综合症,仅单纯地控制其临床症状,或单纯地按神经衰弱治疗,无济于事,需要给以综合措施来治理。

一、不要打乱人体生物钟。一般来说疲劳的防治用补充睡眠来解决,而补充睡眠的方法,应是提前上床睡眠,而不要晚起床,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决定着何时睡何时醒。如每天早上七时起床已成习惯,而补觉时若将起床时间延至中午,则会使人感到更加疲劳,这是由于与警觉有关的肾上腺皮质素在早晨3至4时开始发生作用,7时使你起床,到11时达到高峰,如超越这时间,就会抑制肾上腺皮质的释放。此外,睡眠尽量不用安眠药,酒精或镇静剂,可以通过诸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来消除一天中的紧张感,起到抗疲劳与安睡的作用。

二、吃鱼能消除疲劳。科学研究表明,增强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以降低疲劳程度,增强人体免疫力,如含油多的马哈鱼、沙丁鱼等便是。吃好早餐,以确保上午有高质量的能源、不致使血糖下降而产生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