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14

第14章 人体的外环境(4)

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衫。白天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到户外空旷处活动(打球、跑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讲究饮食卫生,预防传染病。

夏季养生法

夏季艳阳普照、地热蒸腾、天地之气交合。这种气候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是自然界万物繁荣,争芳斗妍的季节。此时也使肌体积蓄充足阳气,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迎着初升的太阳,坚持室外锻炼。由于夏季是自然界的蚊蝇、细菌、病毒繁殖最迅猛,疫病发生最多的时节,应在衣、食、住、行方面加强保养,做到:

衣着宜宽松、素淡、软薄、适体,以利通风散热、防晒、排汗;外出戴帽、勤换洗,保持皮肤清洁。

多食清淡饮料,并注意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钙等,瓜果、冷饮不可无度多食,以防因寒伤脾,导致腹泻,伤及元气;常食大蒜、姜与醋,以增强食欲,有利预防肠道疾病。

住宅要注意通风、降温,保证一定时间午睡;晚间不可露宿,使用电扇也不要直吹、久吹。

宜早起锻炼身体散步、爬山、游泳、舞剑、打太极拳等;如烈日当空,需使用防暑用具,以防中暑。

注意调节精神、戒躁戒怒,以防“上火”。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造成中暑等疾病。

夏季又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营养丰富的西瓜(中医把西瓜称为天然的“白虎汤”)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暑的功效。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一些脾胃虚弱的人及慢性病患者,还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夏季服用一些参芪片、胎盘片、固本丸及灵芝制剂等。《颐身集》中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腹中受寒、导致腹痛、呕吐、下痢等胃肠疾患。

秋季养生法

金秋季节是万物成熟、收获时期,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体经夏日开泄之后,宜进滋阴之品,以补充营养不足。人们起居调节应与气候的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立秋之后,要注意“秋瓜坏肚”,不论什么瓜,都不可任意多吃,以防损伤脾胃。尤其是年老体弱与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患高血压、支气管炎、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更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瓜果。对一般人来说,秋季宜食红枣、莲子、葡萄、核桃、银耳、蹄筋、乳品、北沙参、黑芝麻、蜂蜜、蛋等。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秋季宜早晨吃粥,如鲜生地粥,效果甚佳。

要防止秋季“瘟神”。预防传染病,譬如痢疾、伤寒、肝炎、肠道传染病及由蚊子传染的疟疾、大脑炎、炭疽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病从口入,传染主要途径是口,因此进食前务必洗手。此外,不可生食,防蚊灭蚊,注意环境卫生等,都很重要。

秋季还应注意皮肤干裂、燥痒,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

宜用温用浴浸泡,不用肥皂擦身,以防洗去过多皮脂,使皮肤失去水分,浴后可涂抹适量油膏。

冬季养生法

冬日寒气袭人,易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病也易发生。因此平日要经常注意保暖,年老体弱者宜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较充足时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冬季进补的食品很多,如偏于阳虚者的食羊肉、鸡肉、狗肉为主,有温补强壮之功,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效;偏于阴血不足者,以食鹅肉、鸭肉为主,有益阴养胃、补胃、消肿、止咳化痰之作用。此外,鳖、藕、木耳等都是阴虚者冬季进补的有益食品。补品中还有银耳、海参等,不妨选用。

姜枣汤可谓冬季良药,晚间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喝,可增加人体抗寒能力,减少疾病侵入。此外,在床头放置几个橘子,也可消痰止咳。如以桑菊作枕,可使人头脑清新、驱风,能预防风寒感冒的发生。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冬季保暖要先保脚暖。多泡热水(也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保进脚部血液循环,增加全身的温度达到保暖防寒的目的。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气象变化关系很大,这是由于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的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因而诱发或加重某些病症。

气象与皮肤瘙痒:诱发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与干燥,故常常发生在冬季。冬天气温低,机体为防止体温的降低,皮肤与皮下的毛细血管收缩,皮脂与汗腺的分泌与排泄随之减少,加上气候干燥,寒气侵袭,因而更加使皮肤干燥、粗糙,引起痒症。此外,还由于冬季取暖需要,室内温度往往在16℃以上,而相对湿度则只有20%左右,甚至在10%以下,从而加大了皮肤与衣服间的摩擦,产生静电。体表细胞由于静电的刺激而感到瘙痒,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皮肤细胞生化机能已渐渐老化,对气象变化适应能力大大降低,因而更容易发生皮肤瘙痒。

气象与四时感冒:感冒发生的几率与一天中气温的日较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关系很大。临床实践证明,每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人数也就随之突然增多。“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尤其是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从而出现感冒发病的高峰期。由于四季气象的不同变化,感冒症状也有所区别:春季表现为“温”;夏季表现为“暑”;秋季表现为“燥”;冬季表现为“寒”。冬季受风寒或春季受降温影响,而表现为风寒感冒;春天受温度高或秋天干燥的影响,而表现为风热感冒,夏季湿度大、温度高的影响,表现为夹湿或夹暑感冒;秋季空气干燥的影响,而表现夹燥感冒。其中,前两种感冒症状,一般发生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夹湿或夹暑的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等症状,而夹燥感冒则常常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

气象与过敏疾病:过敏疾病,常常是由于气温、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人体细胞的摄氧量的变化所致。这是由于人体对气象条件的变化,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的,如气象变化超过了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不舒适感,也即所谓“气象过敏症”。其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头痛、焦虑、恶心、失眠、多汗、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国外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天气变化时,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刺激感受器官和分泌器官,从而适当调节内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气变化后的生理平衡。这一过程需一定时间,如天气变化剧烈,人体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不能满足,便会导致气象过敏症。

对于气象变化而引起的疾病,要注意在衣食住等生活方面加强预防。如预防皮肤瘙痒要注意内衣、内裤的清洁、柔软、宽松。使用电热毯取暖者,温度不宜过高。平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烟酒;洗澡不用碱性肥皂;居室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等。此外,必要的药物治疗,如四时感冒要分清是热伤风或是风寒感冒,前者是以流鼻涕、流眼泪、鼻塞、打喷嚏为主要症状;后者是以头痛、发热、咳嗽为主要特征,两者症状不同,用药也应不一。

烹调与人体健康

烹调是一门学问,有些食物因烹调得好提高了营养价值,并易为人体吸收;也有的食物因烹调破坏了营养成分,并招来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家庭生活中,烹调的一些科学常识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饮食是否美味、可口、有营养,是否有益健康。

早晨煮牛奶,是先放糖再加热,还是加热后再放糖,显然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从科学与营养的角度看,如在加热牛奶前先放糖,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赖氨酸不易被人体消化与利用,且会造成危害。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待牛奶煮后稍凉时再放糖为宜。

烹炒蔬菜时,如何使蔬菜中有益健康的叶绿素不致在烹调时受损耗,这需要正确的烹调方法。应先将炒锅烧热,再倒入蔬菜,速炒1~2分钟后加盐,出锅后加入味精。如烧菜汤,则先将水烧开,再入绿叶菜,不加盐,待汤滚开菜叶转向深绿色即可。

鸡蛋是家家户户经常食用的营养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与多种维生素,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与卵磷脂,这些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很有帮助。但是有不少人喜欢吃生鸡蛋或煮得很嫩就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鸡蛋中有一种抗生物素,如不经煮熟就不易被破坏,而抗生素对人体肾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蛋类宜煮熟来吃,尤其是鸭蛋更应熟透才行,因为鸭子易得沙门氏病,这种病菌能渗入蛋中,只有经过高温才能杀死。

豆腐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豆腐菠菜合烧很美味,却要注意科学的烧法。因为豆腐中富含钙,而菠菜含草酸,两者同时入锅便会沉淀。如果改变一下烹调方法,先把菠菜焯过,使菠菜里的草酸释放到水里去再把水倒掉,然后放入豆腐同煮,就不会形成草酸钙。

油是烹调中不可少的佐料,正确地使用它,于人体很有益处。烹调时掌握油温很重要,油温影响菜的香味,也影响人的健康。由于油脂种类不同,沸点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油面的起泡、波动、油烟大小来辨别油温。一般一二成油温,锅中有小油泡泛起;三四成油温时,油面波动,但不出现油烟;五六成油温,油成波动频繁,并开始有烟出现;七八成时就会出现油烟大量上升;九成时油烟密集。炒、炸、溜、爆,要求油温不一样。炒菜,油温达到五六成就能下料,下料将将炒锅旋转,使油布满锅底;炸制要挂糊,油温七八成为宜;而熘菜大部分是油炸后再裹色或烧上味汁,故入锅油温最好也在七八成之间;爆炒强调脆嫩爽滑,下料时油温要在八成以上。

在烹调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能较好保护营养成分的烹调法。如上浆挂糊,在加工的原料上先用淀粉与鸡蛋上浆挂糊,在食物的表面形成一个隔绝高温的保护层,可以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受到氧化,防止蛋白质变性和维生素分解。加醋也是一种保护营养成分的烹调法,因为绝大多数的维生素怕咸而不怕酸,加酸后食物中的维生素就不会因氧化而受到破坏,同时,还能使食物中的钙质溶解,促进钙的吸收。还有勾芡烹调法,勾芡所用的淀粉有着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但加热时间过长,也会破坏食物中营养成分。因此旺火急炒的烹调法已成为人们用来保护食物营养成分的一个有效方法。

烹调中用酒也有讲究,酒在调味中有着解腥、起香、提味的作用,它们既有联系又是分开的。因此用酒前先明确其作用,烹制蔬菜通常不放酒,但烹制豆苗、黄花菜等一些有草腥气的植物是应加些高粱酒,既去腥又增香;烹调荤腥菜应放酒。如是起香,在烹调中放佐料时,第一个投入的应是酒,让它与热油锅接触发出“嗤啦”声,这时酒会发生酯化作用而产生香味。

倘是为了出味,酒就不宜早放,且应用好酒,最后投入。

服饰与人体健康

穿衣不仅是为了遮体、装饰仪表,更有着调节体温,防暑御寒的保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后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或作了不科学的处理。

衣料要冬暖夏凉、服色要夏浅冬深。同样材料的衣服,粗厚的衣料保持静止空气较之薄的衣料要多些,导热性小些,因此保暖性能好。从透气性来说,衣料疏松的要比紧密的透气性为好。色彩的明暗是光线反射作用的结果,夏天宜穿明度较高的浅色衣服,以阻隔与反射太阳的辐射热;冬天宜穿明度较低的深色衣服,使之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而获得保暖的效果。

不可忽视化纤服装对健康的危害。目前化纤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来源,代替了千百年来一直在服装原料中占统治地位的棉花。应该说,化纤制成的服装有着挺括不皱、结实耐磨、蓬松耐晒、耐腐保暖、易洗易干的优点。但不可忽视的是如果穿着不当,对健康带来的危害也是严重的。化纤服装吸湿性很差,它们中丙纶和氯化织物等还有微量的α射线和β射线,对人体都有害。特别是穿化纤织物的内衣、内裤就更不利。一些妇女长期穿着尼龙内裤(尼龙是绵纶通称)而引起尿道综合症、皮炎、湿疹等。涤纶内衣对健康同样不利,特别是发生烧伤时,若身着涤纶内衣,由于熔点低,且熔化物是侵入肌体,致使肌体细胞炭化,也会带来抢救的困难。

冬季皮肤处于收敛含蓄状态,汗腺分泌少、皮肤较干燥,若穿着的确良衬衣,在人体活动时因不停地与干燥的皮肤及毛衣等衣物相互摩擦而聚集大量的静电荷。这些静电荷没有合适的释放机会,极易引起人们的不适感,特别是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者,更易形成一种潜在的威胁,加重症状。一些特殊衣料,为了衣服的防蛀、防菌、防霉、防火等使用的化学物质,它们残留在衣料上与皮肤接触,可经皮、口、呼吸道引起多种疾病。

孩子穿着应有利活动与健身。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几乎整天都在游戏与活动之中,穿着要求宽大、柔软、易穿、易脱、舒适得体,而有些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时,没有注意穿着的科学性,以至不利于孩子的活动与发育。如:天冷了,厚的衣服不断往孩子身上添,从头到脚后得严严的,出门不添,进门不减,稍一活动,满身大汗,减弱了身体的抵抗力,更容易造成感冒。有些家长喜爱给孩子穿喇叭裤、直筒裤、殊不知这些裤子都是直裆短,裤腰与臀围小,紧紧裹住臀部与会阴,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游戏活动。另外,直裆短,孩子的下腹常常裸露在外,腹部极易受凉,造成腹泻等病。还有的孩子穿的衣裤采用宽边松紧裤腰,对胸部、腹部产生压迫感,直接影响到孩子肺活量与呼吸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束胸、束腹现象的产生就是这种不科学的衣着造成的。

牛仔裤不宜提倡与推广。从生理卫生角度来看牛仔裤对男女的健康都是不利的。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女更是如此。由于男性生殖器睾丸要在适合温度才能产生精子,而人体的正常温度比精子产生的温度略高,若穿上很紧的牛仔裤,迫使睾丸紧贴皮肤,温度无法得以调节,就会妨碍睾丸正常产生精子甚至引起不育症,以及阴囊湿疹等。女性穿着牛仔裤,下身空气无法畅通,湿气、汗液就会积聚起来,给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易得阴道炎、尿道感染等疾病,所以牛仔裤虽时髦,但并不符合健康要求。

环境与人体健康

当前,过敏性疾病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焦虑。那么过敏病是怎样得的呢?一方面由于病者的过敏体征;一方面由于生活中过敏源的存在。生活环境中的过敏源主要有:

来自饮食:由于使用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加以调味、防腐、保鲜、着色等,成为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如在糖果、果酒、饮料、汽水、糕点中允许使用的靛蓝、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等人工色素,即使用量有严格限制,仍难免由于长期食用而引起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