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的智慧
31327100000080

第80章 但求身心洒脱

唐朝,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岩洞里的懒瓒禅师写有一首普贤菩萨诗:“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诗意表明了他洒脱的生活态度。

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朵里,德宗很想见识一下这位禅师,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找到那个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喝酒。大臣在洞口大声呼叫:“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但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丝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看去,只见禅师用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洞里洞外黑雾缭绕,熏得禅师直流鼻涕,侍卫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怎么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拭鼻涕呢?”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说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目瞪口呆。禅师还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道:“请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边。”

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和难懂的佛法,令大臣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如实报告皇上。德宗听了感慨地说:“国家有这样的禅师,真是大家的福分啊!”

如懒瓒禅师这样,遇到皇帝的宠召,却视如阎王的招魂;宝物的赏赐,却看作拖累负担。这实在是一个超越人间的圣僧啊。

出家人中,有人间的僧人,也有独居的僧人。人间僧人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独居僧人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有些人间僧人是人在红尘,但心在山林;有些独居僧人是人在道场,但心在世俗。无论怎样的僧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泰然观世界,洒脱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