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的智慧
31327100000190

第190章 送你一盘稀罕菜

隋代障洪山智舜禅师,原籍赵州(今河北赵县)。他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并不是一位著名人物。然而,他走在大街上,总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因为,他的光头太光了,比一般和尚的头还要光——连耳朵都没有。

他之所以没有耳朵,原因是他将自己的耳朵当成一盘菜送人了。

那年,智舜禅师开悟之后,一双草鞋,一顶斗笠,一只瓦钵,一条禅杖,开始了云游生涯。草鞋虽小,将千里长路穿在脚下;斗笠不大,把万里蓝天戴在头上;瓦钵虽浅,足能装九州食淘九江水;禅杖在手,可以勘验天下丛林风云。

智舜禅师古代禅者行脚,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且不说在藏龙卧虎的四方丛林(禅宗修行的道场)机锋法战,观风历练,仅是那蕴藏着不尽禅机的大自然,就能使得一个禅心灵明修行人感悟万千:天边一痕远山,印出梦中诗情画意;山下几缕淡烟,唤醒心灵寻觅归途;狂风暴雨不期而至,恰似人生之变幻无常;路途坎坷山重水复,宛若命运之轮回飘零;目睹星光灿烂,收获天道之精华;耳闻鸟语猿啼,感受大地之神韵……众生茫茫都是我亲朋,万物纷纷皆为我法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智舜禅师游遍大江南北之后,又回到了家乡西面的太行深山。一日,他走到赞皇县(今河北省)许亭山,爱其幽静,便在树下坐了下来,进入了妙不可言的禅定境界……忽然,一阵“咯咯”鸣叫,一只身受箭伤的野鸡落在了智舜禅师面前。禅师急忙用衣袖遮藏住这个危在旦夕的小生命。天晓得野鸡是否通灵性,它真的感受到了禅师的善意,俯在他的袖中一动不动。然而,目光锐利的猎人还是从地上的血迹察觉到了猎物所在,伸手向智舜禅师索要:“被你藏起来的那只野鸡,是我射中的。请和尚还给我。”

禅师不愿意破戒撒谎,劝说猎人道:“它虽然弱小,可也是一个生命,您大慈大悲,就放过它吧。”

猎人振振有辞:“我也是生命,它不过是一盘菜。我正需要用它维持生命呢!”

智舜禅师耐心说:“老僧身上的袈裟,大概也能换来一盘菜,你拿去吧。”

猎人摇摇头:“山里没有卖东西的,就算是黄金,也换不到食物。”

智舜禅师见猎人不肯罢休,便抽出了锋利的戒刀。猎人马上跳开,拉弓搭箭,喝道:“你要干什么?它不过是一只野鸡,值得你为它拼命吗?”

禅师一笑,手中的戒刀没有砍向猎人,而是挥刀割下了自己的两只耳朵,递给猎人:“你吃过猪耳、羊耳、牛耳,一定没吃过人耳。我这两只耳朵,虽然不如一只野鸡肉多,但也能做成一碟稀罕菜。”

猎人望着那两只鲜血淋淋、尚在微微颤抖的耳朵,大惊失色,继而幡然顿悟,折断弓箭,“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佛陀在因地之时,也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正是禅者的慈悲心怀。因为,作为人类大智慧的觉者,他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