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的智慧
31327100000103

第103章 木樨花香即是禅

大文学家黄庭坚,(1045~1105年),北宋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县),治平四年进士(1067年)。他年轻未出仕时,即以诗才名动南方,尤其是他精通音律,所创作的长短句、乐府词,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早在唐朝时,那些词牌就多由名妓歌之,所以,黄庭坚的词自然也写得香艳华丽,浓情娇柔,花街柳巷的佳丽们皆以能歌得黄词为荣。

有一年,他到家乡北面的名胜之地——庐山游玩,顺便到圆通寺去参谒住持法秀禅师。圆通法秀禅师以正直严厉著称于丛林,有“铁面秀”之称。他知道黄庭坚好作艳词,便毫不客气地呵斥他说:“大丈夫有满腹翰墨,生花妙笔,应该撰写有利于天下苍生的文章,怎么能自甘于在那些雕虫小技上耗费时光?”

法秀禅师还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并且以李伯时画马的典故来警示他。据说,李伯时画马成痴,天天臆想自己就是一匹马,时时模仿马的习性,最终,整个人真的像马一样了。黄庭坚自然不服气,油腔滑调地调侃道:“禅师大概也把我放在了马的肚子里吧!”

圆通法秀一脸的严肃,正色警告说:“你以艳丽的词语鼓动世人的淫心,败坏风气,以此造作,将来岂止生于驴胎马腹,恐怕还要堕落于十八层地狱!”

黄庭坚感到,一阵发自灵魂的惊颤,像波浪一样掠过全身,不禁冷汗如雨。他马上忏悔道:“多谢禅师提醒,弟子从此再也不敢写那些文字了。”

从此,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此“道”并非道教,古代习禅亦称作修道,禅者常常自称“道人”),著了一篇《发愿文》,痛下决心,戒绝酒色,远离犬马,不沾荤腥,清心寡欲,像僧人一样学佛、持午(过午不食)。

黄庭坚的家乡有一座黄龙山,山上的黄龙寺是著名的禅宗道场。当时的住持,是临济宗黄龙派的第二代祖师,黄龙祖心大师(号晦堂,1025~1100年)。黄庭坚正式拜在了他的门下,认认真真参究禅法。然而,禅山无路,禅关无门,他参禅参得天昏地暗,却茫茫然毫无头绪。有一天,他再三恳请师父指给他一条开悟的捷径。黄龙祖心禅师莞尔一笑,“你是儒生,饱读经典,久习举子课业,是否记得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黄庭坚当然对《论语》倒背如流,照文解释说,“夫子的意思是说:你们这几个学生是不是总觉得老师我留了一手,隐藏着一些奥秘没有传授?其实我已经对你们倾囊相授,毫无隐瞒了啊!”

黄龙祖心禅师道:“同样,我也是开诚布公,对你毫无隐瞒呀!从这个话头,对于禅,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黄庭坚是硕儒,这个话题,他能讲述三天三夜。然而,每当他刚要开口,师父却先频频摇头否定:“不是,不是!禅,不是你要说的那样。”

我还未开口,你怎么就知道不对?

崇信禅师黄庭坚是旧病未除,又添新疾,雪上加霜,愁上加愁,如同坠入大雾弥漫的山谷之中,四顾茫然,举步维艰,心中苦闷不已。中秋,金风送爽,正是游山的好时节。黄庭坚陪同师父到山中游览。脚下山路蜿蜒,头上白云悠然,禅者心儿清闲。他们率性随意,自由自在地向一片树林走去。那是一片桂花林,满枝的淡黄与雪白,如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水雾——

八月桂花遍地开,云蒸霞蔚舞彩带。

他们尚未走进桂树林,一阵轻风吹过,浓郁的花香悠悠飘来。黄龙祖心禅师问道:“你闻到木樨花香了吗?”

黄庭坚知道,木樨是桂花的别称,点点头说:“闻到了呀。”

祖心禅师马上抓住这个稍纵即逝、千钧一发之际,点化道:“你看,我何曾对你隐瞒什么呢!”

是啊,桂花四溢的芳香,我嗅到了,你也嗅到了,嗅到花香是谁?不是与你毫无隔阂吗?

“啊!”黄庭坚立刻契入了禅机,豁然开悟。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磕头如捣。他感激不尽地说:“老和尚,你对我太慈悲了!”

祖心禅师笑道:“还不是为了让你及早回家(回归心灵的家乡)。”

黄庭坚开悟似乎很简单,其实,有什么复杂的呢?一位禅师写道:“夹岸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禅,宛若满地落英缤纷,要想不触及到它反而很难。禅机,就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万事万物都是自性的作用,悟与不悟,一则功夫用到,二来看每个人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