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31326400000025

第25章 张景岳,诊病如神的望诊大医(4)

糖尿病现在很多中医认为需要清热滋阴,但是,中医讲究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有的患者根本就不是阴虚,因此也不能用这个滋阴的方子来硬套。在古代,很多中医就观察到,消渴病很多是肾阳虚,因此就用金匮肾气丸来治疗,这从张仲景的时代就开始了。张仲景最初设立这个方子就是为消渴准备的,“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这个肾气丸,就是我们现在药店里的桂附地黄丸,古代又叫八味丸和金匮肾气丸,这是治疗糖尿病在消渴阶段的一个思路,大家一定要知道。

随便举个例子,我前两天治疗过一个患者,是在药店工作的,男士,50多岁了,糖尿病,血压高。起初他并不是找我看病,只是偶尔聊天,我见他面色黧黑,尤其是在眼眶周围,同时人很胖,我就说:“你伸出舌头来看看。”伸出舌头一看,只见他的舌体淡白,舌苔薄,满布于舌体,我就对他说:“你可要注意血糖了,现在身体必须调理,否则要后悔啊。”他大吃一惊,很不好意思地说,他就是糖尿病,尿多,尤其是夜尿特别多。本来只是聊聊天,我也只是说说而已,但是他马上就要让我开方子,他说已经经过很多治疗了,中药也吃了很多,滋阴清热的,都没有效果。

这就是问题了,现在很多医生用方来套病,这个患者一派阳虚之象,为什么还要滋阴降火呢?这是违背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原则啊。

当时我就开玩笑,我说你这药店有的是药啊,我随便给你挑一个服用吧,就指着旁边的金匮肾气丸,告诉他:“这个药,你就坚持吃吧,等下次我来时再看看。”

后来,等我两个星期以后再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地走过来,向我说:“这药真管事儿,现在夜尿几乎消失了,身体的状态也好多了,原来手都是黑的,现在黑色已经退去了。”再看他的脸,颜色也开始恢复了。他自己说,血糖现在也控制得非常好了。

最后,他还由衷地感慨:“中药真管事儿!”

我接着说:“中药是管事儿,但是一定要对症!”

子木在人间问:

罗老师,各位高人,当我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眼泪了……

这一个月来,每天打开这个帖子我都会看到泪流满面无法继续看下去为止。名医们绝立于世的高贵人格,罗老师文字背后振中医、兴中华的良苦之心,肝兄、杏虎与无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我们涤清思路、答疑解惑的好大夫们的真心诚意,让我这样一个一心愿助世人却不得其门的中国人既感动又羞愧。但是,各位老师们,请你们相信,你们的努力教育着、感动着无数中国人,这种感动一定会成为我们内心的力量。至少我,王子木,已经在心中许下了一个承诺,谢谢你们。

这个帖子之所以会如此撞击我的心灵,是因为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到自己的无助,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无助带来的巨大痛苦。

我的父亲在我生命里就像太阳一样永远温暖着我,他在去年被诊断患有MDS(Myelodysplastic syndrome),也就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我的父亲才54岁,在这次之前他连针都没有打过,各种体育运动连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都不是他的对手,可现在,父亲连上二楼都需要休息,连5斤的重物都提不起——我看着父亲,看着他苍白的脸庞,听着他总是那么温柔的声音,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的太阳就要逝去了。我是独女,我的父亲给了我一个父亲能给的一切,可现在,我能够为他做什么?

看着一天一天虚弱下去的父亲,我强挤着笑,心如刀割地听着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没事了,就要好了,输这次血就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种无助和无奈已经浸到我的骨头里,我无数次地询问苍天,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承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让我眼睁睁地看着我最最爱的父亲一天天消耗那已所剩无几的元气。终于在有一天夜里,我跪在窗前,第一次,我开始乞求神灵,乞求命运的怜悯。我以前也跪求过佛祖,但都只是膝盖着地的形式,这一次,我把自己的心奉献了出来。

各位老师,请原谅我打扰这篇著作的进程,更请体谅我为人儿女的心情,我知道治疗MDS目前没有明确的特效药,但是这里高人辈出,我祈祷能够得到尽量延续我父亲生命的指引,您的恩德,王子木终身不忘。

各位老师,王子木用生命等待您的帮助。

罗大伦答:

朋友,你父亲的这个病的确棘手,但是不要太担心,只要找对治疗方向,是可以很好地恢复体质的。你回国以后,我建议你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找梁贻俊教授看看。她一直致力于血液肿瘤病的中医治疗,她是地道的中医,是当年北京名医宗维新的弟子,对骨髓增生异常她有过成功的治疗病例。

此病的治疗一般中医有个误区,就是看到血色素低,看到病人虚弱,就用大补,殊不知“大实有羸状”,实际上应该是有热毒潜藏于骨髓,实际中医的温病辨证应该是卫气营血髓,并不是简单的卫气营血,因此还要使用一些活血散血的药物,把邪毒透发出来。

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赵绍琴教授就是此观点,他治疗血液病比如白血病效果就很好,但是由于他治疗肾病效果更好,所以最后就全天治疗肾病了,但是我知道他有治疗成功的白血病患者。

梁教授也是这个观点,必要时她经常开些解毒的药物,以配合补药。

你可以在网络上检索一下梁贻俊教授。

你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网上有人指责你惊慌失措,将绝望的情绪传给了自己的父亲,不过,我觉得你没有错误,我们都是父母所养,父母生病,当然会悲哀,你已经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了,大家尽力吧。

有很多患者家属问我,信仰到底有没有用,我一概回答:有用!因为人在有了重病以后,单纯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是很难坚持的,那得多有毅力的人啊,那得是贝多芬那样的人,奋起和命运抗击。一般人都悲哀莫名,可是信仰告诉你这些不算什么,这样想开了,很多人就放下了精神压力,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人的精神状态很好,这对患者的恢复是很有作用的,甚至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wyhwylwybwyy问:

我父亲有支气管扩张。经西医治疗后,每天咳嗽白痰,即使是夏天他也是四肢冷,夜里容易失眠,不易入睡。白天却很嗜睡,我看了一点资料,给他买了右归丸,开始吃那几天说睡得很好,后来有点上火,便停了,我再叫他吃,却说没效果了,是怎么回事呢?是否这药要一种类似“药引子”的服法呢?

请教各位老师,不胜感激!

冲虚子答:

这是寒气太重了的缘故。晚上寒气转重就加重了体内的寒,水火不能相济当然睡不好。白天阳气上来了,身体能够达到平衡,所以人反而容易睡。

建议:

1.白天多晒太阳,在阳光下多散步,最好出点汗,不过要注意不要吹风,防止寒气加深。最好能在中午大太阳下晒背,背属阳,而且背上有各脏腑的反射穴位。多晒背有助于提升阳气。

2.冬天来了,用黄酒放姜丝热了喝,最好睡前喝,量要适当。

3.平时可以多用两手扶后腰,意念两腰有两团烈火。半小时即可。

4.晚上睡前,泡热水脚,水要到膝。上床后用两手枕在腰后,一边一只手,手背贴腰,意念是有地下之气穿手心进入两肾,想一下即可,时间十五分钟。

以上方法简单,但是要坚持做,否则效果不明显。

(二)

领悟医道的秘密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的时候,一次遭遇、一段谈话,可能就让你茅塞顿开,从此人生步入新的阶段。古代的大书法家董其昌,就是考科举的时候被考官批注说字体太难看,并因此落榜了,而自己的侄子却金榜高中,这件事情让他很受刺激,从此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家;俄国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本来是个浪荡公子,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有天听到了别人评价自己的话,翻然醒悟,从此开始苦学写作,终于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巨著。您瞧瞧,有的时候,这人还真得受点儿刺激,这才有利于成长啊。

我们的张景岳同志此时还不知道一段这样的经历正在等待着他,他正在意气风发地踏上遨游江湖的道路。

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张景岳吧,他已经有一定的医术了,治病的效果也还算可以,他的学问底子也不错,天文地理什么都懂,可他的问题就是没有人生的方向,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呢?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自个儿心里也没有多大的谱儿。

所以他才会在49岁的时候还到处溜达,到江湖上去转转。

但是我估计张景岳的游历也是有一定目的的,那就是寻访高人,和同道探讨问题。

当时的天气一定很好,张景岳心情舒畅地向东走去,一路风景迷人,张景岳也不禁感慨,还是旅游好啊!

然后,奇遇就发生了。在“东藩之野”,张景岳遇到了一位“异人”。这个“东藩之野”各位不要以为是指荒郊野地,它的大意是指在民间。我估计就是在一个什么村子里或者是胡同里,碰到了这么一个老人,两个人这么一搭话,还都是同行,于是就用行话套上了。

老人:“怎么着?也是医行里的人?”

张景岳:“好眼力!我还真是搞医的。”(怎么样?有点儿像武侠的意思吧?)

老人:“学医很难啊,你一定要慎重啊!”

张景岳:“您算是说着了,‘医虽小道’,可是也关系到人的性命,我哪敢不慎重呢?”

老人听完,勃然大怒(果然是异人啊,脾气都大),马上大声斥责张景岳:“谁把你介绍来的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见你了,你简直是一点都不了解‘医’这个字啊!去,去,赶快把你拿的那两盒月饼拿走,别在这儿耽误工夫了!”

张景岳晕了,心想:老大,不会吧,这么不给面子?嘴上还得招呼着:“息怒,息怒,在下哪里得罪了?还望指点一二。”

老人余怒未消,喘着气说:“医虽小道?你既然说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为什么会是‘小道’呢?你这种认识肤浅到了何种地步!”

张景岳一听,有点傻了,原来是自己的话有漏洞(看来江湖真的很难混啊),于是就接着请教:“先生您还得再给深入地指点一下。”

老人自己也平静了一下,掏出支烟,张景岳连忙掏出土制打火机给点上。

老人接着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啊,有了性命,才有三教、五伦,才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以我们说医药是生命的守护者啊。可是,医药的道理太深奥了,里面的学问那可大了去了,所以你没有过人的智慧,我劝你都甭来学,犯不上难为自个儿啊。而且,你还必须善于判断事物,善于找到问题的中心点,如果不这样,你很快就会被复杂的情况给搞晕了,回头北都找不着了,还给人瞧什么病啊!”

张景岳听着,大为吃惊。

老人接着说:“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懂了医药的道理,那么安定社会的道理也就懂了,社会兴亡的道理也就懂了,打仗掐架进退的道理也就懂了,生死出入的道理也就懂了。”

张景岳听得也很入神,就问:“那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地步呢?”

老人说:“怎么达到?我就给你说两句吧,好好记着。我们学医,不是仅仅学习医学那些知识就完了,你应该知道,儒家是要让人修心的,要把自己的心修到至诚的境界,这是儒家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啊;还有佛教,人家是讲究反省自己,有没有造过什么业障,如果有就要悔悟,还要持戒,这是干吗?人家这也是修自己的心啊,要达到大慈大悲的境界。你觉得做个好的医生容易吗?一个好的医生,要同时用儒家和佛家的方法来修炼自己的心!要使自己的心精诚专一,全身心地为了患者!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那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啊!这才是医道啊!你想知道医道在哪里?医道就在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啊!”

老人接着说:“你还说医是小道,怎么能这么说医学呢?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一点都马虎不得,一丝错误都不容许你犯,‘医道难矣,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矣’!你(他一指张景岳,张景岳立刻一激灵)不要觉得医道就是那些草药什么的事情,这样的理解太浅薄了!你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将学问融会贯通起来(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领悟到医药和这个世界各种学问的关系,用你的全身心去领悟医学的道理,然后达到对医学知识心领神会的境地,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明白医道的奥秘啊!你就好好地努力吧(斯于斯道也,其庶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

张景岳当时听了这番话,惭愧得汗流浃背,感觉自己的境界怎么这么低呢?

回来以后,张景岳自己说,他“惶惶者数月”,就是心里很不安了好几个月。从他记载的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张景岳的心灵确实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思想是错误的,医学的大门向自己打开这么久了,自己却还在迷迷糊糊地混日子,要不是这位高人的点醒,自己还自鸣得意:“医虽小道”,可是我掌握了不少——很是自得啊!

可现在再看看自己,修养差得太远了,在登上医学顶峰的路途上,自个儿那简直还是在半山腰啊。

后来,张景岳在写那部巨著《景岳全书》的时候,是按照“入、道、须、从、性、理、明、心、必、贯、天、人、谟、烈、圣、贤、大、德、图、书、宇、宙、长、春”二十四个字来分集的,他把前面的这位异人的训话故事写进了“道”这一集中,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