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教我们学管理
31320500000095

第95章 要尊敬长辈 尊重他人

毛泽东一贯重视对子女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他经常对子女说:“见了人不要没大没小,年纪大些的,你喊他伯伯、伯母、叔叔、婶婶;最老的要喊爷爷、老爹爹、老奶奶;跟你年纪差不多的,你就喊哥哥、姐姐或同志,不能随便就直呼人家的大名”。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与毛泽东身边的许多工作人员年龄相仿,但毛泽东也要他称呼为“叔叔、婶婶”。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与毛岸英同岁,曾被毛泽东请来当过毛岸英的家庭教师。毛岸英对他十分尊重,从不直呼其名。当他第一次见到田家英的夫人董边时,毕恭毕敬地立正站好,叫了一声“师娘”,弄得比他还小两岁的董边羞红了脸。毛泽东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四个子女,他们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在人际关系中十分注意尊重他人,以礼相待。

毛岸英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8岁丧母后,流落街头,在无拘无束中长大,不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少年时代就到了苏联,接受的又是苏联的一套交往习俗,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不同。成年后,毛岸英回到延安,感觉很不适应,觉得一切都很陌生。刚开始时,毛岸英与当地老乡谈话,高兴时就旁若无人地放声大笑,手舞足蹈。由于他汉语基础较差,遇到听不懂,弄不明白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耸耸肩、摇摇头、摆摆手。他还特别喜欢用手势来加重与人谈话的语气,但他自己并未察觉有什么不妥。延安人看后感觉很别扭,有人私下议论说,毛泽东的儿子不懂规矩和起码的礼貌,瞎摆架子。毛泽东虽然知道儿子并非有意,但对于他这种不懂礼仪的做法,很不高兴。为了培养儿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式礼仪,以礼待人,毛泽东经常给毛岸英以暗示。他通常是在毛岸英作出一些夸张性动作时,就用锐利的双眸长久地盯着儿子,搞得毛岸英莫名其妙。这样反复几次之后,毛岸英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知道父亲并不喜欢他的这些动作,但却并不直说,只是用眼神来告诉他,要他注意改掉这些坏毛病。看到儿子理解了自己的心情,毛泽东抓住时机,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现在是在中国,在延安,不是在苏联,你要按照东方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年轻人在长辈面前,在年纪大的人面前,要文静,要规规矩矩地跟人说话,不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泽东教子很讲究策略和艺术,他总是先通过自己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之后,再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毛岸英听到父亲的话后,就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日常的言行举止,慢慢地他就“延安化”了,习惯了中国式的待人接物方式。有些长期养成的习惯,一下子实在难以彻底改掉,不自觉地就会冒出来,每当此时,他的眼前都会闪现出父亲那严峻的目光,就立即放下手,纠正过来。

1949年9月,刘思齐早已过了法定的结婚年龄,毛岸英再一次向父亲提出结婚的要求,毛泽东这次欣然同意了。毛岸英和刘思齐经过商量后,拟定了一个参加婚宴人员的名单,名单上列有邓颖超、蔡畅、康克清、谢觉哉、陈瑾昆等人。毛泽东看过名单后,对他们说:“你们只请了邓妈妈不行,请了邓妈妈还要请恩来叔叔;请了蔡妈妈,还要请富春叔叔;请了康妈妈,还要请朱总司令;请了谢老,还要请王定国;请了陈瑾昆,还应请梁淑华,还有少奇和光美同志也要请,弼时同志有病在玉泉山休息,就不要麻烦他了。”

从毛泽东对赴宴人员名单的修改中,毛岸英和刘思齐才觉察到,他们忽略了很多应该尊重的人,马上在名单中加进了毛泽东提及的那些长辈。

1949年10月的一天,当双目失明的毛泽连从韶山来到北京时,毛泽东嘱咐儿女们说:“你们的叔叔在旧社会吃过很多的苦,你们要好好照顾他,尊重他。”毛泽东吩咐毛岸英将毛泽连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并将陪同毛泽连住院治疗的事交给毛岸英,而将平时招呼侍候的事则交给了李敏和李讷姐妹,毛泽连在毛泽东家里的饮食起居由姐妹俩搀扶、服侍。

70年代初,毛泽东重病在身。一天,李敏来探望父亲,毛泽东躺在病榻上,将李敏唤到跟前,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得请你们做。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回去看看。”毛泽东指的是他的堂弟毛泽连和毛泽嵘。

毛泽东逝世后,李敏和李讷谨遵父训,1977年,李敏回韶山看望了两位堂叔。1984年,李讷同丈夫王景清第一次回到韶山。他们不忘父亲生前的嘱托,给生活困难的毛泽连叔叔送上100元钱,令毛泽连夫妇感动得热泪盈眶。1989年5月,李讷又和丈夫再次回到韶山看望了堂叔毛泽连,并送上若干钱物。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的关键。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从而为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这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将大有裨益。

毛泽东在对子女进行这一传统美德的教育时,从不居高临下,简单地训斥其错误做法,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叮咛,每一次劝导,都会让子女受到深刻的教育。毛泽东和风细雨般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深深地根植在每个子女心中,伴随了他们整个一生,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在管理教育子女上的高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