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教我们学管理
31320500000039

第39章 批评、教育、鼓励相结合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任何成功都是以付出一定的失败为代价的。人本来就是经过尝试错误而成长的,由失败学得新的知识,由错误获得新的经验。毛泽东对于犯了不同错误的干部采取的态度和措施是不同的。对如刘青山、张子善等严重违法乱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干部,他一向秉公执法,毫不姑息。而对于绝大多数犯过错误的干部,毛泽东都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严肃地批评其过错,然后对其进行细心的开导,耐心的教育,同时从正面加以鼓励、安慰,将批评寓于教育和鼓励之中,给干部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牢记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正错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萧劲光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因留守兵团属于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与西北局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萧劲光在处理军政关系上,有不够尊重地方政府的现象,对西北局的领导,没有经常向他们汇报、请示工作,部队中也存在一些不尊重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闹纠纷的事情。下面有些部队政策观念不强,在生产上有的与民争利,有的做违反政府法令的事,造成军政、军民关系紧张。

对于萧劲光工作上的失误和他逐渐滋生的自傲情绪,毛泽东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军队和地方出了问题,军队首先要做检讨,军队和地方闹了矛盾,军队首先要做自我批评。你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过错。”之后,毛泽东又推心置腹地对萧劲光说:“要尊重西北局的领导,连我们中央决定的事都要通过一下西北局,你留守兵团决定的事怎么能不通过一下西北局呢?部队在哪里,你就应当尊重哪里的地方政府。”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枣园又与萧劲光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诚恳地对萧劲光说:“高干会批评了留守兵团,但是留守兵团几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留守兵团有缺点,但性质是属于联共(布)党史结束语中第五条的性质,不是路线错误。高干会前后调动了许多留守兵团干部的工作,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方法上是不对的。”

毛泽东的一席话,使萧劲光心悦诚服。所谓联共(布)党史结束语中第五条的性质,就是说是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但对于这些缺点错误必须正视,勇于改正,那才是正确的态度。第五条说:“如果党陶醉于胜利而开始骄傲起来,如果它不再注意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它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公开地老实地及时地改正这些错误,那它就当不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如果党不害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果它不掩盖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如果它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来教导和教育干部,如果它善于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它就会是战无不胜的。”

后来,萧劲光满怀深情地写道:“毛主席既肯定了成绩,又分清了错误是非,并教育我要有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其教育干部的良苦用心,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它。”

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一直深深地铭刻在萧劲光的心中,激励着他不断地进取。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历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建国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许世友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将,在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反“围剿”战争和长征中,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具有为革命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延安时期,许世友任红四军军长,在党内出现揭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错误出现扩大化倾向时,牵涉到红四方面军的一些高级将领,许世友想不通,一时感情冲动,竟萌发出重新去四川打游击的念头,在与一些老战友密商后,他制定了出走的具体计划。在这关键时刻,许世友的老战友、前红四军政委王建安突然醒悟,报告了抗大领导,抗大领导立即向毛泽东汇报。面对许世友犯下的严重错误,毛泽东毫不姑息,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下令将许世友及准备与他一起出逃的人全部抓起来,关在延安的窑洞里。许世友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深重,想着这次是必死无疑。

毛泽东为了挽救这位因一时冲动而失足的红军高级干部,转变其思想,亲自去看望了羁押中的许世友。在土炕上,与他进行了两次长谈。毛泽东拉着许世友的手说:“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够辛苦了,我对你表示敬意。”几句话说得许世友羞愧难当,热泪盈眶。毛泽东接着又说:“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的宝贝,不是张国焘的干部。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去的,张国焘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负,与你们没有关系。”毛泽东的豁达大度,使许世友感动万分。从那时起,他就认定毛泽东是我党、我军当之无愧的领袖,在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管斗争多么复杂,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坚决地执行党中央的路线,坚定地跟着毛泽东走,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

毛泽东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并不只是一味地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在让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不但不批评,不追究,反而从正面进行鼓励、安慰,肯定其功绩,一如既往地加以信任,这样做反而比纯粹的批评、指责更加见效。

管理者应该认真学习毛泽东管理干部的高超艺术,对待犯了错误的干部,只要不是罪不可恕,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将批评、教育、鼓励融为一体,对其进行耐心的开导,不要只是一味地苛求和惩罚,这样将会使勇者竭其力,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惠,德者效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