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31306600000016

第16章 农村教师必备素质漫谈(3)

在日本,1949年发表的《教育基本法》明确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个性的充分发展”。1986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谈到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时又重点指出,“要实施带有个性的、主动活泼的教育”。相反,抹杀人的素质发展的个性,实行一律化不可能提高人的素质。纵观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的实际,诚然随着第二课堂等活动的逐渐开展,为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从整个教育来说,特别是课堂教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响,实际上,由于脱离不了升学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束缚,千校一书、千人一面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特点都不能很好体现。

第四,崇实施教,注意与加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界关心和研究探讨的问题。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以儿童的游戏和劳动活动代替学习,这肯定是有片面性;我国十年动乱期间,以劳动冲击和否定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更是应该予以否定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另一种片面性也随之出现,即忽视劳动教育,忽视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教育。有关资料显示,当今一些国家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为1.2小时,泰国为1.1小时,英国为0.6小时,法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我国只有0.2小时。然而有不少学校出现父母、奶奶替孩子值日的情况,更有甚者,有些小学生出钱雇人做值日生的现象。马克思主义早就认为:“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国内外许多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也十分注意这一方法。如苏霍姆林斯基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决不可“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因素

唯有真正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出路是素质教育,才不会等待观望。因此,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其原因为:

其一,主动权由教育者掌控。

将应试教育转接到素质教育,的确会遇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办学条件的限制,然而,主动权仍旧掌控在教育者手中。只要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的干部、教师坚决按教育规律办事,措施得当,素质教育就一定行得通。例如,教育行政部门坚决实行素质评估体系,取消升学指标,改革制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方针,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为学生减负,而后有计划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没有什么可改变转轨的进行。

其二,社会观念逐步更新。

由于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破“三铁”慢慢入轨,社会上的人才观念也在日益更新。从跟上社会脚步,应抓住有利时机向素质教育转移,因为各个部门单位所重视的已不再仅仅是学历,而更多的是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及时向素质教育转移。社会观念还应该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从而更好地为服务于经济建设进行变革。

其三,转变观念才能避免形式主义。

素质教育有很强的反响,甚至一些学校也跟着搞一些形式,例如德育、体育比赛,社会实践等。然而有的也只是虚有其表,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学校还表里不一,内里仍旧是形式主义路线,狠抓升学,这都是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所致。倘若能够意识到这样的考试,无论是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还是落榜的学生都不利,于将来的经济腾飞也没有益处,倒不如舍弃一切的形式主义,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抓紧学习教育理论,更新传统教育观。领导在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事实证明,校长思想的转变,能影响一所学校;县区领导思想的转变,能影响一个县区;省市领导的观念的提升,能影响一个省市。重点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之所以得到转变,是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此为教育史上一大创举。培训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也不能再等。这是实现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已能感悟到。因此,我们向国务院提出责成国家教育部举办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建议,使领导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观,确保能胜任并领导应试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素质教育观念呢?

1.树立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观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和人生的奠基,与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在于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基,其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

所有人都明白,教育有一种先投资后受益的特点,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也是他们,他们本身所特有的素质,无论高与低,对他们自己或社会都有直接的影响。

现如今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经济竞争即是人才竞争,所以,大部分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开拓通向21世纪的光明之路,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也正因为如此,近40年来,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浪潮。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既不影响改革的总趋势,而且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十分有利。建国以来,无论在理论还是政策上,国家都不忘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仍旧走了许多冤枉路。50年代中期,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其经济功能甚至放弃了文化知识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视了中小学的文化教育,但由于没有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根本任务,以致造成了教育上的重大失误。综上可见,要想走出理论与实践的误区,除非将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真正落实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将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以把基础教育纳入升学竞争的轨道和以浅显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眼光剪裁基础教育衡量基础教育的,期待它能直接地、富有成效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偏颇的。当然,成功的基础教育必然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基础教育的功能、价值还有超越经济和社会功利的层面,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旨在提高一代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素质。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把基础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倾向,这就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中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再认识。教育的人文内涵以及其非功利性,并不是市场经济所能解决的,教育教给学生的不只是谋生的手段和职业技能,还有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平等化功能、发展功能。

特别是义务教育,它之所以不具备功利性,是因为它不直接承担培养专门劳动力的任务,科研和技术开发主要不由它来承担,也无法直接生产科技产品。因此,基础教育是要求国家和全社会予以保证的,而不是依靠市场,由于不能商品化,所以也不宜参与市场经济,也为防止它背离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基础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不论是在哪方面,都应在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我国的中小学校,主要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宗旨的。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都受人的素质制约,因此,我国的中小学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该意识到,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基础教育功能的真正体现,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水平才会更高。所以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素质水平与社会、民族相联系,同时,还要有预见性,不能只注意在校学习,更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迎接世界性的挑战和国家民族的伟业,必须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基本任务来完成。

2.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所谓质量观即是评价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问题。在我国教育史上,人们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考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虽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仍旧脱离不了看分招生这一形式,社会上也是以考分为基础,以文凭来决定人的去与留,考分甚至成为衡量学生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支配下许多学生从入学就因为教师家长的关系成为“追高分族”。

迄今为止,考试只是考查一个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仅此而已,别的什么也证明不了。所以,为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工作者应摆脱用分数衡量质量的观念,充分了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此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迄今为止,无论是学校,家庭, 还是社会,人人仍旧围绕升学转,尽管多年来党和国家总是强调要将普通教育转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照此情况,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成了升学率,需要清楚的是,升学高仅仅是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其实,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多少,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即为合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质量观。因此,若想转变升学教育使其向素质教育发展,就需制定合理的且正确的评价标准和办法,科学地衡量学校办学水平。

正确处理绝对与相对素质培养的关系也是树立全面质量观的一个方面。

德、智、体是绝对素质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绝对素质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各种相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幼儿、小学、初中的教育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所奠定的基础教育。因此,绝对素质的培养是重点,无论在哪方面,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

专业人士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接受过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对专业的建设者十分必要。有些专业的素质培养也需要从早期开始。单纯为升学服务,忽视学生相对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此为教育弊病之一,时间一久,人的发展总水平降低,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把素质教育与常规教育等同起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中防止偏向之其一,另一种偏向即是认为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只需有课余活动就可以了。照这样的理解去办教育,不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只会影响教育质量。培养相对素质,应着重于专业的兴趣、知识、基本技能,应多在基础上下功夫。

3.树立多元的人才观

人才观,即何为人才,这与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联,同时对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问题起决定性作用。所谓“人才”就是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的观念已经很旧了。这种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人才观十分狭隘。其实人才不是单一的。一般而言,人才大致可分普通劳动者和有特殊专长的高级专家两类。

一类是有特殊专长,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上述两种人才虽然处在不同层次,却并无轻重贵贱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需要这样的两类人才。自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英国的获奖者有60多位,是日本的10倍还多,但由于日本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所以在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方面才能超越英国。基础教育只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谁能最后成为高级专家还无法确定。

只着重于关注少数人身上,而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拒之门外,以致断送一批高水平劳动力量,那将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全面。在许多教师、家长看来,除了分数高的和高级专业人员是人才,其余的全是“下里巴人”。由于这些人头脑中缺乏多层次人才合理结构的观点,所以这一概念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单一化了,这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无论是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还是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人以及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者,他们的培养都经过普通中学的基础教育。人才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并不因所提倡的多元的人才观就有所动摇。

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是正确解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种人才的前提条件。过去只重视人才的文化、业务素质,严重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一点需引起重视。

4.树立立体的教学观

立体的教学观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建立的关于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教学,已成为立体化大教学,而非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

立体化的教学,需对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一定的改革。曾经的教学体系虽有其合理的成分,然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它的弊端在日益发展的形势中逐渐显现了出来。所以,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改变以往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1)改变封闭式的教学指导思想。封闭式的教学的特征是传授给学生静止,僵化的知识,因此,出现了“重书”“轻人”,使两者之间失去平衡。这种教学观认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是教师,学生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学习教材,来记住教科书中的内容,只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全部并不只是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尽管它是必要的。现如今虽科技发展迅速,人类知识总量也飞速增长,但也没必要通过课堂把未来所需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况且也是不可能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素质,为探索新知识奠定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对此应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将传授知识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课内外相结合,将已有知识和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