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唐宋史
31293400000057

第57章 青楼天子

徽宗时代,北宋王朝已走过它辉煌灿烂的历程,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国势日薄西山。徽宗侥幸获得皇位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意欲调和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其后,以继承其父神宗的政策为由,重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大兴“党狱”,变乱法度。他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江南奇花异石,用船运往都城开封,称“花石纲”。徽宗好大喜功,遣使约金攻辽,以取燕京,致使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在靖康之难中为金人俘虏北去,转瞬之间由皇帝沦为阶下囚。像徽宗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即帝位,54岁去世,在位26年,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皇帝的典型。

赵佶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但徽宗自幼爱好笔墨、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

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徽宗17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等到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七级而至贵妃。然而,好景不长,刘贵妃不久后去世了。

正当徽宗为此伤感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位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当即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否则竟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

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便微服出宫,寻找刺激。

李师师原名王师师,是北宋末年汴京一普通染匠王寅的女儿,刚出生母亲就一命归天。父亲在饥饿中挣扎,用豆浆代替乳汁喂养她,使她得以苟活,并按汴京一带的风俗把她舍身给城里的宝光寺以求吉祥平安。这孩子显得奇异,宛如菩萨转世,寺僧很喜欢她。王寅很高兴,并惊异地自语:“这孩子真是佛门弟子。”于是为她取名师师(当时凡做活佛弟子的在风俗习惯上都被呼为“师”)。师师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四岁时父亲因罪入狱被处死,她无依无靠,一个姓李的老妓女收养了她,从此改姓李,叫李师师。

李师师在娼门中苦练琴棋书画,默默地成长着。等到李师师长大,不仅模样儿长得水灵,而且技艺也非常出众,渐渐地,她的名声压倒群芳,成为汴京色艺双绝的一代名妓。

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追慕风雅而又极尽声色犬马之乐的多情君王,在玩厌了宫中花天酒地的生活后,便在近侍张迪等人的唆使下考虑微服出宫去寻找新的刺激。当张迪向徽宗述说称赞李师师如何美艳无双、如何温柔秀丽、如何才艺盖世时,这位酷爱艺术而又追慕美人的风流才子型帝王已是魂不守舍、蠢蠢欲动了。

第二天,徽宗便命张迪从皇宫府库中取出珍贵细毛皮二匹、高贵棉布十二丈、碧玉珠两颗、银子四百八十两送给李妈妈,假说是“有个大商人赵乙想到她住所来会李师师。”当晚,徽宗便服来到镇安坊李妈妈家。李妈妈先用水果招待徽宗,陪他聊了好一会儿,又引徽宗进入后堂沐浴吃酒,等到最后才端着蜡烛领徽宗进入美人的卧室。徽宗有些忐忑,但他撩帷而入,却只是一灯荧然,根本没有美人的影子,使徽宗越发地好奇和着迷。又过了一会儿,才见李妈妈拥着一位美人姗姗而来。美人一片淡妆,不见任何脂粉,身穿素雅淡浅的衣服,面色白中略带红润,显然是新浴刚罢,其娇艳典雅,惹人怜爱,宛如芙蓉出水。这美人就是李师师。

徽宗神魂颠倒,不免目瞪口呆。李师师只瞥了徽宗一眼,也不施礼,态度十分傲慢。徽宗问她年龄,她不答,再问别的,她反而挪动娇姿,移坐到另一个地方。李妈妈凑近徽宗耳语:“这孩儿禀性好静,请官人不要唐突而得罪于她。”说完掩上房门走出了卧室。李师师平静地站了起来,取下墙上的琴,在桌旁坐下,旁若无人地弹了一曲《平河落雁》。她轻拢慢捻,流韵淡然悠远,出神入化,徽宗深受感染。一支曲子之后,又是一支。三支曲子将近,外面已是鸡鸣天亮了。徽宗毫无倦意,显得很高兴,也很兴奋。他好像只是为了看看美人,听听弹曲,此时便心满意足地走出了房间。

没过多久,京师满城风雨,盛传皇上驾幸镇安坊,夜访李师师。李师师知道后,深为徽宗感动,她觉得皇上圣洁,而自己寄身下贱,心里一下子真的爱上了徽宗。

四个月以后,徽宗派张迪带着蛇跗琴前往镇安坊赐赏李师师,接着夜访李师师,题赠“醉杏楼”匾,赐李师师华灯十盏、御瓷十件、名茶百斤、黄金白银各千两。

徽宗与李师师秘密往来之事很快传到了后宫,郑皇后闻讯郑重进谏:“妓流下贱,不宜上接圣躬,且暮夜微行,亦恐事生叵测,愿陛下自爱。”徽宗点头称是,长达一年之久没有到李师师处,但经常派人慰问和赍物赏赐。

一年以后,徽宗瞒过了郑皇后及宫中嫔妃,秘密来到醉杏楼李师师处,两人久别胜新婚,恩爱缠绵,超于往常。徽宗幸过了李师师,恋恋不舍,赐赏李师师文房四宝。

近侍张迪看出了徽宗对李师师的眷恋,便向徽宗建议,从宫中向东挖二三里的地道,可以直通镇安坊,这样来去方便,也可防微服夜行不测,徽宗点头同意。地道很快修好了。徽宗此后经常通过地道临幸醉杏楼,和李师师在一起。而镇安坊到宫城一带,有众多的御林军把守,李师师每天就这样在安逸平静的心境中,怀着对徽宗的知遇和爱恋,在镇安坊醉杏楼坐等与徽宗的约会。

有一天,徽宗在后宫与皇后、嫔妃闲谈,受宠的韦妃悄悄问徽宗:“那个李师师是什么样儿,让陛下如此爱怜?”徽宗得意地说:“也没别的,不过假如从你们当中挑出一百人,全都淡妆素服,让她置身其中,一眼就会看出她与你们迥然不同。她的那种天然风韵,飘逸风姿,远远要在容色之外,是不能仅仅从面貌和身段的美上去体会的。”

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徽宗与钦宗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