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31288500000049

第49章 让财富像滚雪球般地增长(2)

第二,复杂难懂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通常暗示管理层不值得信赖。如果你根本就看不懂附注披露或管理层分析,这通常表明管理层压根儿就不想让你搞懂,安然公司对某些交易的说明至今还让我相当困惑。

第三,要特别小心那些夸大收益预测及成长预期的企业。企业很少能够在一帆风顺、毫无意外的环境下经营,收益也很难一直稳定成长。至今查理跟我都搞不清楚我们旗下企业明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我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季度的盈利数字,所以,我们相当怀疑那些常常声称知道未来会如何如何的老总们。而如果他们总是能达到他们自己声称的目标收益,我们反而更怀疑这其中有诈。

2.看企业的长期历史经营记录是否稳定

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及其后续的年报中,巴菲特数次重申自己喜欢的企业的标准之一,是具备“经证明的持续盈利能力”,因为巴菲特从来不对预测未来收益感兴趣。

“查理提醒我注意,伟大企业的优点在于其巨大的盈利增长能力。但只有在我对此可以非常确定的情况下我才会行动。不要像得克萨斯器械公司或者宝丽来公司,它们的收益增长能力只不过是一种假象。”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指出:估值越是依赖于对未来的预期,同时与过去的表现联系越少,就越容易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和严重的失误。企业盈利能力的正确预测做法应当是根据真实的,并且经过合理调整的企业历史收益记录,计算长期平均收益,以此为基础推断分析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计算平均收益时必须包含相当长的年份,因为长期的、持续的和重复的收益记录总要比短暂的收益记录更能说明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

伯克希尔在媒体事业方面有相当大的投资,包括水牛城新闻报、华盛顿邮报与大都会ABC的股票投资,而这些媒体事业的价值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产业所面临的形态转变而大幅滑落,不过巴菲特并不准备退出这个行业。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家公司的负债率很低,属于不用大量投入资本的公司,同时管理阶层也很让巴菲特放心。更重要的是,媒体行业虽然不再是金刚不坏,但放眼美国,也没有什么行业依然能够长盛不衰了。

因为媒体事业投资的大幅滑落,所以巴菲特强调,企业业务的长期稳定性非常重要。他说:“经验显示,经营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决不能过于自满,企业总是不断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这些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企业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导致重大投资失误。推而广之,在一块动荡不安的经济土地之上,是不太可能形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似的经济特许权,而这样的经济特许权正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我们用身上仅有的一些余钱买股票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清楚所买企业的价值,不能仅仅因为股票市场价格的多少来做决定。

从根本上讲,我是一名分析师,我努力评估我所投资的每家企业的内在价值。

在股市中,该退则退

我们在股市中,就好比在江湖,该出手时就出手,进入股市中要有勇气,而该退出的时候需要智慧,也应当毫不犹豫地退出。

无论什么人进入股市,无论他们是否选择退出,退出的策略确是因人而异的,这与一个投资者的方法和他的投资系统有关,但是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一种与他的系统相吻合的退出策略。

退出的法则为: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认识到他最初完全不该做这样的投资,他会毫不犹豫地退出。不管方法如何,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什么时候会导致他盈利与亏损。凭借自己的投资标准,不断评估投资的进展,他会知道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兑现这些利润或者接受这些损失。

巴菲特说:“我不会只为增加我们公司收入的一点零头就停止一项利润在正常水平下的业务,但如果公司一旦出现将来可能会大亏本的迹象,那么,哪怕它目前效益很好,也不能继续提供资金。”

作为一名投资者,无论你在一笔投资中投入多少时间、心血、精力和金钱,如果没有在事先确定退出策略的话,一切都有可能在片刻间化为乌有。正因为这样,真正的投资大师从不会在不知道何时退出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

在2000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往来文件揭示它已经将它持有的迪斯尼股份卖掉了一大部分。在2002年的伯克希尔年会上,一名股东问巴菲特为什么要卖这只股票。

从来不评价自己的投资是巴菲特的原则,所以他含糊地回答说:“我们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力特征有一种看法,现在这个看法改变了。”

在巴菲特看来,迪斯尼已经迷失了主方向。它不再是那个制作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样的永恒经典的迪斯尼了。

它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的爱好让巴菲特感到不安。迪斯尼在网络中挥金如土,把大把资金投入像Goto.com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中,并且收购了一些在巴菲特看来毫无前景的亏损公司。很显然,迪斯尼已经不再符合巴菲特的投资标准。

1998年巴菲特在致股东函件中这么说:

麦当劳在海外的处境比在美国国内要强势一些,这个生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难,人们不愿每天都吃麦当劳,而喝可乐的人,今天喝5罐,明天可能还会喝5罐。因此,快餐业比这要艰难多了。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在快餐业里(世界范围内这个行业规模是巨大的)选择一家的话,你会选麦当劳,它有着最好的定位。虽然对小孩子是美味,但对成人而言,它却不是最好吃的。近来,它进入了用降价来促销的领域,而不是靠产品本身来销售。因此我个人认为,麦当劳,并不够好。

每当巴菲特遇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他经常会为筹集资金而卖掉手头的一些资产。这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候他的主意比钱多。但现在,他已经不必这么做了。在伯克希尔的保险融资给他带来重组资金之后,他面临的是一个截然相反的问题:钱比主意多。

对于何时卖出股票,巴菲特以前在本质上是效法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支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最好时机。

格雷厄姆还觉得,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基本上不再具有太大的潜在利益,这时投资者最好是再重新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巴菲特在退出时机的把握上遵循的原则值得每位投资者学习,在退出时机上,巴菲特通常会视实际情况采用如下5种策略:

1.当投资对象不再符合自己的投资标准,并且你能够预料到它将带来的损害时,此时一定要果断退出。例如,迪斯尼公司不再符合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巴菲特将持有的股票卖掉了一大部分。

2.当你带着盈利的目的进入股市后,并且目的得以实现时,一定要果断退出。有些投资系统会得出某项投资的目标价格,也就是退出价格。这是格雷厄姆法的特征。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购买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在它们的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卖掉它们。

3.当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时,一定要毫不犹豫地退出,不能受任何的诱惑。投资标准不完善或没有自己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显然无法采用退出策略,因为他无从判断一个投资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标准。另外,当他在犯了错误的时候,通常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系统信号。系统信号主要由技术交易者采用。他们的出售信号可能得自特定的技术图表、成交量或波动性指标,或者其他技术指标。

5.机械性法则。比如设定比买价低10%的止损点或使用跟踪止损点(在价格上涨时相应调高,在价格下跌时却保持不变)来锁定利润。机械性法则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资者或交易者采用,它们源于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策略。

以上是巴菲特在投资时候经常使用的5种法则,是很值得我们年轻投资者来学习的。

股市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