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31288500000012

第12章 为自己做事(1)

如果你走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巴菲特

全身心地去做事

所有力量来源于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投入来源于激情,与生活一样,全身心地去做事,给你的不仅仅是薪酬,更多的是职业的成长与自身内在的修养。而成功,就一定需要激情作为基础。

如果把做事的态度具体说成什么的话,想来可以这么说吧,全身心的投入是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你会一直坚持与承担下去的力量,若没有了这种力量,你或许会在一点点的苦难面前就一败涂地,并且难以再次承担了。

因此,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须要喝的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在于不同的人喝甜水与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是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面对挫折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失败已经过去了,下次才是成功的开始。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激情给予的力量。

巴菲特曾经对媒体表示,如果不是因为对投资全身心投入的话,或许他早就放弃了。通过媒体,公众一直把巴菲特当做“股神”,其实巴菲特自己并不这么觉得,当大多数人说他是“股神”的时候,他多次表示,他曾经很多次失败,而且损失十分的惨重,如果没有一股彻底投入身心的精神,那么,很有可能没人知道有个名字叫巴菲特的投资家了。

巴菲特11岁时买进了生平第一只股票,当时他和姐姐桃瑞丝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这次投资经历让他懂了赚钱是需要激情来坚持的。

当股价跌到27美元时,他们开始有一些焦虑,“城市服务”股价反弹到40美元时,他们抛掉了股票,但后来股价一上扬,它最终攀升到每股200美元。

巴菲特说:从11岁起,我开始对股市生出兴趣与激情,因此那时我花了不少时间观察市场和抄录哈里斯公司黑板上的数字,那是一家和我父亲的公司——巴菲特·福尔克公司(Buffett Falk & Co.)位于同一幢大楼的纽约证券经纪公司。

巴菲特童年时就做过许多生意:他高价把可乐卖给他的朋友、发行赛马内幕、分发报纸、当高尔夫球童等等。在华盛顿的伍德·威尔逊高中读书时,他和一位朋友合伙花25美元买了一台弹球游戏机,他们甚至还成立了一家名为“威尔逊印钞机”的公司来经营这台机器。他们把机器放在一家理发店里,第一天营业结束后,他们检查投币盒,发现有4美元。巴菲特说:“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方向。”

终于弹球生意后来每周能净赚50美元。后来,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东北部买了一座荒芜的农场,到他高中毕业时,他已经有9000美元的银行存款。

所以,在巴菲特看来,即使你的生活再不如你所愿,无法达到你想要的目的,也不要厌恶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厌恶工作更悲哀的事情了。巴菲特还觉得,如果环境迫使你学习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应该想方设法使得这份工作充满乐趣。把这种积极投入工作,无论做什么,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同时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从而拥有一些前所未有的力量。因此你对工作投入的精力越多,决心就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怀揣着这种力量的时候,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变成了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你所喜欢的公司来聘请你做你所喜欢的事。

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如果你每天工作8小时,心里觉得像是在快乐地游泳,这是一件多么合算的事情呢!

事实上,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虽然朝九晚五地穿行在写字楼里,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但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是一群孤独的人,不怎么与人交流,不喜欢星期一,他们觉得工作就像头上的紧箍咒,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工作。他们精神紧张、未老先衰,常常患胃溃疡和神经功能症,健康真是令人担忧。

无论在哪里工作,如果你开始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紧张,在工作里没有喜悦的满足感,就说明有些事情不对了。如果不能从心理上调整自己,即使换一万份工作,也不会有所改观。

所以当你怀着全身心的态度去投入工作时,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会觉得辛苦。如果我们能以满腔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艺术家;各行各业都有发展才能的机会,真的没有哪一项工作是可以藐视的。如果一个人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然遭到失败。引导成功者的基石,不是对工作的鄙视与厌恶,而是投入与坚持的精神。

不管自己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都应当付之以最炽烈的投入精神去对待它,当你有十二分的热忱去对待一项工作时,你必定比别人更懂得工作的乐趣,而不是烦恼了。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厌恶的感觉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所以,缺乏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这种投入的力量有关,成功更在于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的力量,而不是天赋与才华。

因此,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全身心投入的力量,而不断地去追求,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自己欣赏的人。

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我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中国有句老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自己很优秀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依旧需要学习身边的人,尤其是与自己平时接触最多的人,包括敌人。

向他人学习有个前提,就是欣赏。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无法去欣赏某一个人身上闪光的地方,你便无法向他学习了。或者说,你发现不了他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即使你有一颗学习的心,学到的或许是坏的习惯也说不定。因此向他人学习的前提,应该是欣赏。

赏花赏月,都不如赏人。当然了,也需要正确地看待这种欣赏的角度。要明白,欣赏一个人,并不是要求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而是要学会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巴菲特有个比方打得非常的好。

巴菲特说:“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匹布,最初都是纯白色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这匹白布上面的颜色也跟着越来越多。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描绘出一幅真正美丽的画面。”

的确如此,我们在如今这个社会的大染缸中,要懂得如何去分辨,如何去正确地欣赏一个人,一旦错误地认识了某个对象,便很容易将我们引入歧途。每个人与他人接触时都应该像巴菲特说的那样,时刻要保持清醒与理智的头脑,懂得什么时候应该索取,什么时候应该舍弃,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会将很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颜色,不知不觉地涂抹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是一个外向的男孩儿。结交了很多朋友。尤其是一个叫欧文的男孩儿,彼得几乎每天与他形影不离。原本巴菲特对此并没有太多意见,因为巴菲特觉得,自己的儿子能够有很多朋友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没过多久巴菲特就发现了问题。

在一次晚餐的时候,他发现儿子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了抖腿的习惯,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受到了欧文的影响。这原本只是件小事,但巴菲特觉得自己有必要教导一下儿子。因为这种抖腿的坏习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其他更严重的坏习惯。

吃过晚饭后,巴菲特立刻将儿子叫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并没有直接批评儿子的这个毛病,也没有立刻要求他改正,而是微笑着问道:“彼得,能告诉父亲你的朋友欧文是个什么样的人吗,我对他很感兴趣。”

“当然可以,爸爸。”彼得显然很乐意向父亲介绍自己的朋友欧文,他兴高采烈地说:“欧文是一个很会打篮球的人,他投篮的姿势可帅了,他还会玩滑板,我最喜欢跟他一起到广场上去玩滑板了。”

“还有呢?他还会干些什么呢?”听着儿子滔滔不绝地讲欧文的优点,巴菲特饶有兴致地继续问道,“难道他就没什么地方让你不喜欢吗?”

“不喜欢……”彼得瞪大了眼睛盯着巴菲特,似乎在回忆自己和欧文相处的生活片段,继续说,“欧文不喜欢洗澡,每次打完篮球都臭臭的,味道很难闻,周围的人都离他远远的。”

“是吗?那可不是个好习惯啊。”巴菲特笑道,“那你现在是不是也不洗澡了啊。”巴菲特故意这么对彼得说。

“当然没有,我天天都洗澡。”彼得摇头坚决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