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有心计全集
3128800000018

第18章 职场竞争的“心计”(1)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工作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谋生,尝试兴趣、追求理想、体现个人价值、在失败中超越自我……这些都是工作的深层快乐。

你能改变你的世界!为了得到人生中值得得到的东西,有必要为你自己树立一些高大的目标,并且想方设法实现这些目标。

创造性想象是运用想象力来创造生活中需要的一切,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运用它。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够充分运用它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己走向成功。

自强的心态,是一种尊重自己,珍视自己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对亲人,对爱人负责的心态,它需要我们有一股勇气,当遭遇冷落时仍能泰然处之,当穷困潦倒时仍能雄心不泯,当受到误解时仍能心平气和,当遇到困难时仍然意志坚定。这种勇气是坚韧的,不仅仅表现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而且也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

敢“秀”才会赢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成绩,你就永远是受别人摆布的棋子,甚至是一枚弃用的棋子。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用成绩证明你的存在。

一位刚从管理系毕业的美国大学生去见一家企业的老板,试图向这位总经理推销“自己”——到该企业工作。

由于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大公司,总经理又见多识广,根本没把这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放在眼里。没谈上几句,总经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我们这里没有适合的工作。”

这位大学生并未知难而退,而是话锋一转,柔中带刚地向这位经理发出了疑问:“总经理的意思是,贵公司人才济济,已完全可以使公司得到成功,外人纵有天大本事,似乎也无需加以利用,再说像我这种管理系毕业生是否有成就还是个未知数,与其冒险使用,不如拒之于千里之外,是吗?”

总经理沉默了几分钟,终于开口说:“你能将你的经历、想法和计划告诉我吗?”

年轻人似乎很不给面子,他又将了总经理一军:“噢!抱歉,抱歉,我方才太冒昧了,请多包涵!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值得一谈吗?”

总经理催促着说:“请不要客气。”

于是,年轻人便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说了出来。总经理听后,态度变得和蔼起来,并对年轻人说:“我决定录用你,明天来上班,请保持过去的热情和毅力,好好在我公司干吧!相信你有用武之地。”

现在是一个讲究张扬自己个性的时代,尤其是身处职场上的人们,在关键时刻恰当地张扬也就是“秀”(show)一下,不失为一个引起领导注意的好办法。

东方朔,汉代名士,诙谐多智,口才敏捷,他就属于那种自我肯定力极强的人。他的推销自我的方法也可谓一绝,脸皮太薄者决不敢使用。东方朔不仅敢走极端而且不吝于夸奖自己。他刚入长安时,向汉武帝上书,就用了3000片木椟,公车令派两个人去抬,才勉强能抬起来。汉武帝用了两个月才把它读完。这在当时也堪称是“吉尼斯世界之最”了,东方朔似乎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刻意表现自己的博学多识、经纶满腹。在奏章中,东方朔自许极高,称:“臣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如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皇帝果然为此打动,但转念一想,又觉言过其实,始终未予重用。东方朔并不死心,另辟蹊径向皇帝表露自己的心声。当时,与东方朔并列为郎的侍臣中,有不少是侏儒。东方朔就吓唬他们,说皇帝嫌他们没用,要全部杀死他们。侏儒们吓坏了,诉于皇帝,皇帝便诏问东方朔为何要吓唬他们。东方朔说:“那些侏儒长得不过三尺,俸禄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个铜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有余,俸禄也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个铜钱。侏儒饱得要死,我却饿得要死。陛下要觉得我有用,请在待遇上有所差别;如果不想用我,可罢免我,那我也用不着在长安城要饭吃了。”皇帝听了大笑,因此让他待诏金马门(即古代宦署的大门),比以前亲近了许多。就这样,东方朔靠着种种诙谐的方式赢得了汉武帝的重视,虽然由于他举止太狂放而不能官居重位,但却始终是皇帝面前的一个“红人”。

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下,沉默谦逊确实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制胜利器,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要把它处处当作金科玉律来信奉。在人才竞争中,你要将沉默踏实肯干谦逊的美德和善于表现自己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让别人赏识你。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学校时是一个有名的才女,她不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论口才与文采也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大学毕业后,在学校的极力推荐下去了一家小有名气的杂志社工作。谁知就是这样的一个让学校都引以为自豪的人物在杂志社工作不到半年就被炒了鱿鱼。

原来,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杂志社内,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例会,讨论下一期杂志的选题与内容。每次开会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有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她原本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她有些顾虑,一是怕自己刚刚到这里便“妄开言论”,被人认为是张扬,是锋芒必露,二是怕自己的思路不合主编的口味,被人看作为幼稚。就这样,在沉默中她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争辩会。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在力陈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把她遗忘在那里了。

于是她开始考虑要扭转这种局面。但这一切为时已晚,没有人再愿意听她的声音了,在所有人的心中,她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了一个没有实力的花瓶人物。最后,她终于因自己的过分沉默而失去了这分工作。所以最后我还是要告诫大家,沉默是金,同时也是埋没天才的沙土,只是看你怎样去利用。

选择有前途的职业

选定科系差不多就是选定职业。现在一般高中一年级甚至更早一点时间,便开始分科训练,准备高中毕业后迎接高考。

你选择什么学科呢?以什么作根据来选择呢?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免短见,“戴着近视眼镜”看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严重地倾向功利主义。他只看现在社会上时髦什么职业,什么职业容易赚钱,什么职业容易找到工作,便选与这种职业相关的学科,如时髦外贸他便选外贸,时髦公关他便选公关……却不视自己的性情、兴趣、优势和能力。

这于他的前途和未来极为不利,这简直是对他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自我放弃。

萨特曾经说:“生命的意义要靠你去给予。人生价值不是别的,而是你所选择的那种意义。”

我想,一个人不该这样戴着近视眼镜选择学科和将来的职业。也许由于太年轻,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也许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和突出的优势,在选择科目时不知所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那么,要多与老师、同学、家长、长辈们交流意见,坦诚地准确地向他们描述自己,让他们来出些主意。可是,必须记住,所有别人的主意,仅供参考,最终的选择还需要自己作出。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客观实在,综合各人所见,谨慎而果断地作出合理的选择。

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自主能力,突出的爱好和兴趣,自信在某些学科有明显的优势存在,那么,在选择科目时最正确的策略便是:随着自己的兴趣走,爱什么就选择什么,哪方面有优势就选择什么。爸爸妈妈、亲戚朋友等等所有的人,要你考外语、考生物学、考经济专业,不要你考历史、考文学、考哲学,都不要理睬他们,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要力排众议,我行我素。

胡适考取官费留学后,他的哥哥为他出国送行时说:“我们的家早已破产中落,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整门楣。你去学开矿或造铁路吧,这些学科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千万不要学与此没有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当时胡适回答哥哥:“好的。”开船后,胡适在船上想,自己对开矿没兴趣,对造铁路也不感兴趣。干脆采取一个折衷的办法,学有用的农学吧,也许这将来对国家社会有些贡献。于是学了一年农学。虽然每门课成绩还不错,但他对这些没有兴趣,决定转系重新选课。这时他又犯难了,选课用什么做标准?听哥哥的话?

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的爱好?最后他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性情所好,选择了文学和哲学。胡适终于以文学和哲学成为著名大家。若当初他违心地听了哥哥的话,选择了当时容易找到工作的开矿和造铁路,也许胡适将终生默默无闻。

胡适认为,选择科系时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走——服从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胡适还打了一个比方:譬如一个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医疗界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他自己的损失。

伽利略的父亲是个著名数学家,他父亲叫他不要学数学这一行,说这行没饭吃,要他学医。可是伽利略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最后还是选择了学数学。由于浓厚的兴趣与天才,他创造了新的天文学、新的物理学,终于成为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若伽利略从父之言学了医学,我们可能根本听不到伽利略这个伟大的名字,也许整个近代科学的进程都将缓慢几步。

当然,我们更加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尤其在一个人口急剧增长,升学就业机会十分艰难的环境里,在职业选择上、在报考专业时,一般人往往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只有被选择的自由。比如,大专学校计划招收的专业、各专业计划招收的学生数量有限,有的专业只定点招生,这一切都由不得你自己选择,而你在选择科目时,也无法不考虑这些非自己所能左右的因素。如果你所感兴趣的那门学科当年没有招生计划或者不在你所在的学校招生,这时你便处在无可奈何的境地,只能改变初衷,重新设计自己。

人的兴趣也常常会因实际处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尤其作为青年学生。终生专一其志,始终不变初衷而又获得成功者(这当然是幸运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是太少太少,现在知识更新迅速,不断更新的世界,在不时地向你招手。

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本酷爱文学,鲁迅称他发表的小说写得“有关东大汉的气派”,他希望成为文学家。可是因为家里穷,读不起高中,写小说无法谋生,被迫到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练习生。此后不久他就爱上这行,迷上植物学,在大森林里干得愉快开心,成为中国亚热带植物学研究的权威,享誉中外。

所以,在选择科目的瞬间,如果万一处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你也大可不必丧气,不必抱怨,等待着一个新的目标向你微笑吧,也许有一个更加吸引你的领域在等待着你去大显身手呢!

把握好职业方向

目标是一种方向,需要恰当地选择。假如你的一个目标发生了问题,应当马上更换一个目标,这样才能挖掘你自己!1888年,作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先生成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一时声名赫然。1893年夏天的某个时候,詹姆斯·威尔逊先生到华盛顿拜访里凡·莫顿。在谈话之中,威尔逊偶然问起莫顿是怎样由一个布商变为银行家的,里凡·莫顿说:“那完全是因为爱默生的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还在经营布料生意,业务状况比较平稳。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读到爱默生写的一本书,爱默生在书中写的这样一句话映入了我的眼帘:‘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特长,那么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顿时使我改变了原来的目标。

“当时我做生意本来就很守信用,但是与所有商人一样,难免要去银行贷些款项来周转。看到了爱默生的那句话后,我就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当时各行各业中最急需的就是银行业。人们的生活起居、生意买卖,处处都需要金钱;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金钱,要翻山越岭、吃尽苦头。

“于是,我下决心抛开布行,开始创办银行。在稳当可靠的条件下,我尽量多往外放款。一开始,我要去找贷款人,后来,许多人都开始来找我了。”

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可能会失败。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一生干着不恰当的工作而遭到失败。在这些失败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认真,似乎应该能够成功,但实际上却是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勇气放弃那耕种已久但荒芜贫瘠的土地,没有勇气再去找那肥沃多产的田野,所以,只好眼看着自己白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宝贵的光阴,但仍然一事无成。其实,他们早该知道,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他们可能仍然糊里糊涂,继续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如果你以相当的精力长期从事一种职业,但仍旧看不到一点进步、一点成功的希望,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从自己的兴趣、目标、能力来说,自己究竟是否走错了路?如果走错了路,就应该及早掉头,去寻找适合自己、更有希望的职业。

如果你所从事的事业一直没有成功的希望,那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了,不要再无谓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而应该再去寻找另一片沃土。

当然,在你重新确定目标、改变航向之前,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尤其不可三心二意,不可以既要抱着这个又想要那个。在美国西部,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经做了40年的牧师,可是一直无法成为一个能胜任而出色的牧师。他考虑再三后,对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立刻改变目标,开始经营商业。他从此一帆顺风,最终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两颗同样的种子由于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颗长成蓬勃茂盛的参天大树,一颗长得瘦枝细叶、异常矮小。可见,环境对事物、对人的影响力也不容轻视。

一个人由于找错了职业以致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干,这实在是件可惜的事情。但是,只要他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算晚了一些,也仍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完全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到那时,他一定会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焕然一新,似乎变成了一个新人一般。

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

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如果你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地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没有听那个教授的话。否则,也许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