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工作
31287800000018

第18章 培养习惯,快乐提升(2)

小君的文笔很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帮助院士回复一些信函。工作时间长了,她便摸透了李院士的风格,在回函的时候,能够跟李院士写得几乎一模一样,有的甚至略胜一筹,这令李院士很是高兴。李院士早就留意到了这个下班后还在工作的姑娘,很欣赏她的办事能力和人品。

过了一段时间,李院士的前任秘书由于个人原因辞职,秘书的职位就出现了空缺,李院士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德才兼备的小君。

工作是需要积极主动地比别人多做一点,不要计较当下没有任何报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总有一双眼睛会发现你,即使没有,这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一旦有机会,你也能轻而易举地抓住它。

有时你甚至不必比别人多做很多,只需一点,就可以使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这是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的一条很重要的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相当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之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工作中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于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曾经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身兼数职,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还出了几本书,投入市场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在各大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人们都对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意外,很多人奇怪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他的回答是:“为了拥有成功的机会,我比其他人更加积极地工作。当别人在咖啡厅和剧院的时候,我在办公桌上;当别人在熟睡的时候,我在书桌上。”这样的投入,让他取得了别人望尘莫及的成绩。

西方有句谚语:“工作中的傻子永远比睡在床上的聪明人强。”对于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彻底。

刘圆圆在一家期刊发行公司工作,刚进公司时只是一个打字员。打字是一件很枯燥、很无聊的事情,但是她和别的打字员不一样,原因是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偷偷和别的打字员进行比赛。

刚开始,刘圆圆每分钟只能打100个字,而她的同事每分钟的录入速度是120个字。

20个字对于刘圆圆来说是个挺容易实现的目标,可是,这却为刘圆圆的工作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她再也不觉得工作枯燥无聊了,而是全力投入到自己设定的工作比赛中去。很快,她的录入速度就超过了每分钟120字。

一个月后,已经达到每分钟140字录入速度的刘圆圆决定挑战自己的极限——向打字部的组长挑战,组长的速度是每分钟180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圆圆的录入速度达到了每分钟190字。

她每天工作都很努力,总能快速地完成工作,而且错误率极低,整个公司的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到了年底,在公司进行的业务考核中,刘圆圆获得了第一名。而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悄然而至,打字部的组长刚好调换工作,刘圆圆当然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刘圆圆并没有放松自己,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打字员,于是她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工作目标——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

刘圆圆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到编辑部向编辑请教一些专业的问题,自己还买了相关专业的书籍,规定自己每天看一到两个小时的书。

一年以后,刘圆圆考取了北大成人夜校的中文系,并最终获得了第二学历。

现在刘圆圆已经是这家期刊公司的正式编辑了,而她始终没有放松对工作的要求,仍然不断地向专业水平更高的前辈挑战。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因果法则。或许你的付出不可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一如既往地再努力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要想成就不凡的成就,你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永远比别人要多走几步。没有什么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有天赋固然值得庆幸,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普通人,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比常人多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努力,你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的信仰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并不是指单纯地追求工作业绩,它也不是一种硬性可计量的标准,它是一种心态。在实际的工作中,你要将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发挥出来,应用到你的工作和事业上。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最完美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也发现,现在职场人士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同一职场环境中员工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要想从同事中脱颖而出,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加薪和晋升的机会,绝非易事,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在职场上出人头地,施展抱负,就要坚持追求完美的工作理念,快乐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衡量一个人工作是否做到位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看这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追求完美。“优良品”与“次品”之间,相差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缺陷。不管在大的方面多么成功,一旦存在细节上的漏洞,可能使所有的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工作做到位的表现方式就是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小刘和小吴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里的两名优秀职员,在对待工作上,都能够尽职尽责。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差别就在于,小刘认为自己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后,便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努力到家了,而小吴则要求自己在尽职尽责之外,还要力争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三年后,小吴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而小刘还只是一名业务主管。

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全力以赴,追求完美,能做到这一点,才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

永远不要说“我已经做得够好的了!”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什么都追求完美、力求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轻率疏忽,满足现状。相反,他会在工作中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对于老板来说,这样的员工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但在现实中,一些满足于现状的员工在接受任务时,习惯说:“要求太高了!”即使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也可能这么叫囔,他们希望要求越低越好。

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又习惯说“已经做得够好的了”。

有一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对待工作十分随意。有一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这个年轻人自以为才华横溢,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交给上司。他的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了一份。结果,他又用了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把年轻人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做得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方案,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