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说你懂交际学
31286100000009

第9章 用辩证的眼光看交际(2)

多交必滥

交友结友不在多,而在于质量,多交必滥,这是中国古代人对交朋友的经验总结。人们常说:“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以多结交朋友为荣,则会整日忙于应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朋友的周旋上,必然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再者,结交的人多了,也必然影响到对朋友的观察和鉴别,如果所结交的人中有品行不端或用心不良者,也很可能给你带来危害。在社会上,确实有这么一种人,以广泛结交朋友为荣,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严格地说,这不是在交朋友,只不过是不负责任的交际行为。真正的朋友不在于相互利用,而在于有共同的志向和思想,在于互相帮助,使生活增加乐趣,让友谊为你的生活再增加一些光彩。

不可轻率

我们可以把结交朋友看做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当你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绝对不可轻率。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其思想、兴趣、爱好、品质和行为,掂量一下是否值已自己去结交。当然,这里并不强求朋友的各方面都要比自己强。“毋友不如己者”,孔子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观点虽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也说明了交友不可轻率。因为朋友之间本是互有短长的,在这方面你有优点,在其他方面他有特长,朋友相处,长短互补,这也是交朋友的益处之一。孔子的意思是要交思想纯净、品德高尚的人,向这样的人看齐。还要注意,看朋友是否值得结交并不是不允许朋友有缺点。人无完人,朋友也是如此。只要你所结交的朋友品行端正,能够真心帮助你,不会给你带来伤害,就可以了。

谨慎择友

我们在择友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标准,且结交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奋上进的人。这样的朋友就是益友,一生中都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有的人以兴趣相投作为唯一标准,而不论对方的思想品行,只讲朋友义气,只要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同样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肯为我赴汤蹈火,我也会为你两肋插刀。至于是否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则根本不考虑。在他的朋友中,既有讲吃讲喝者,又有讲玩讲闹者,甚至还有为非作歹、流氓地痞之类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二去,难免会影响到他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选择朋友,切不可****,一定要避免和那些道德品行不端的人结交,免得沾染恶习。

给自己选择一个交际角色

刚进办公室时,所有人都处在一条起跑线上,可过了几年,有雄心的人不是升职就是跳槽到更好单位,而有些人永远都是原地踏步,就算时间再长,他们的职业生涯也依然波澜不惊。也就是说,在办公室只有两种角色:主角与龙套。

冯晖和王小峰、林丛一起进入A公司销售部,三人学历相同,但出身却截然不同。冯晖来自于河南农村,是接受了好心人的资助才得以上大学。他成绩顶尖,面试时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王小峰是这个城市里土生土长的80后,虽然家境一般,但从小衣食无忧,毕业后没费多大力气就进了A公司。林丛是身世最好的一个,与该公司老板是世交,只和A公司董事打了个招呼,没参加考试就直接进了销售部。

冯晖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在一年内混出样子来,至少坐上副主管的位子。林丛也有野心,瞄准的也是销售部副主管。他后有父亲撑腰,又得了公司董事的暗示,所以有的放矢,准备大展拳脚立下功劳,为以后的升迁做准备。

唯一没大志的就是王小峰,他每天能偷懒就偷懒,在公司上网聊天,提前下班去接女朋友。

公司派业务单子时,冯晖和林丛总是挤破头似的抢,好多次在例会上都翻脸相向。王小峰一直是看热闹的那个,他和别的同事一样,从不会去抢活干,主管派给他什么,他就做什么。

几个月过去了,销售部主管甚至是销售部经理都知道,部门里最拼的是冯晖和林丛,而最闲的是王小峰。终于有一天,主管丢下来一张“死单”。这是公司销售部里惯用的名称,意思是这张单子铁定谈不成,而且最后会顶雷挨骂,弄不好还会被投诉。快到开会的时候,几个同事和王小峰一边谈笑一边往会议室赶。

“今天有张死单,你们知道吗?”

“谁拿到就倒霉了,那个客户被得罪的不轻,铁定会投诉的。”王小峰啧啧道。

“我们担心什么啊,公司里不是有两个积极分子吗。”同事A嗤之以鼻,“反正他们会抢着做的,到时候看他们怎么死。”

“为了张单子打得头破血流,也不知道冯晖和林丛是怎么想的。”同事B说,“还不如我们,日子活得多轻松,多滋润。”王小峰点头称是,走入会场。

果不其然,例会时,主管拿出了那张“死单”,问谁愿意接。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冯晖和林丛。主管也侧头征求两人意见。林丛直截了当:“我手上有三张单子在跟,我抽不出时间做新的。”

冯晖倒是含蓄:“我可以接,不过要等我跟完CG公司黄总那单。你们也知道,那张单子谈了半年,现在快收尾了,数目可不小……”

“哦!”主管想起来了,这两个人前段时间拼命接单,确实有不少活干,而且都是要紧事情,于是便左右逡巡,最后目光落在了王小峰的身上,“就你做吧。”

“我?”王小峰张口结舌,他慌张地看看四周,却只看到同事A、同事B幸灾乐祸的笑容。

冯晖和林丛压根就没转头看他。

结局并不出人意料,王小峰没有谈成那张单子,而且还被客户投诉,受到经理点名批评。

在随后的几个月内,王小峰拿到手上的,不是“清水单”就是类似的“死单”,苦不堪言。

为什么会这样?

王小峰一直觉得冯晖和林丛天天抢着干活太笨,但他们真的是笨吗?例会时大家等着两人继续抢单子,可两个人一副忙碌样子,是真的在忙吗?

冯晖和林丛绝对是这个部门内最聪明的人,他们胸怀志向,所以才拼命干活,要尽快做出成绩。而干活越多的人,就越有挑选工作的资格。

而王小峰呢?他一心要做个普通职员,只接主管派下来的活。一个永远接受指派任务的人,是没有资格拒绝的。职场上并不看你的出生地,甚至没那么在乎你的学历。

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想当龙套还是主角。

与上司谈心一定要有所获

在人们眼里,交流是一回事,而交心又是另一回事了。但交心实际上是交流的更高形式,每个上司都希望手下忠于自己。而如何显示自己的忠诚,成了职场难题。与上司交心,一定要有的放矢。

在职场上,和上司的交流极为重要,这并不完全是交际,虽然有许多人乐于迎合奉承上司,并想借着献媚爬上去,但时代已经改变了,现今的职场与以往不同,尤其是商业性公司内,对上司献媚已经不是一个绝佳的法子。

在交际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与上司交流,可表明自己的立场

闲话家常里面,往往有内里乾坤,一句看似不重要的话,可能隐藏着对你的试探。在与上司的闲谈中,你和别人的亲疏关系,你做事情的分寸尺度,以及你对上司的忠心都会是重点。

如果遇见这一类看着没什么目的,实际却暗流涌动的交谈,一定要记得把紧嘴上的门,上司不问的事情,一定不可以说,问的事情也要想清楚了再说。

首先,要放准自己的位置,不管上司怎么看你,你都要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说话才有体己感。

其次,可以说一点儿其他职员的事情,但切不可多。你说别人坏话太多,聪明人会觉得在背后你照样会说他。

适当的交心会让老板觉得你是自己人,但要适可而止

适当的交心,很容易拉近你和上司的距离,让人对你另眼相待。让上司了解你的生活,知道你平时遇见的困境和麻烦,甚至是提出上司细微的缺点,都可以是你们交心的内容。

交心的沟通尽量不要牵涉在工作层面,因为一提工作,上司都会重新绷紧脑袋里的弦,这很可能让他对你说的每句话都加以分析。如果多说说你的生活,你的心理历程等,能够让上司对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放下戒备心,拉近距离。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交心一定要适可而止。交心的沟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切不能说得顺嘴而把所有东西都和盘托出。

首先,不能说的是你对上司的评价,这是职场大忌。因为你全然说好,则上司觉得你在献媚;你若说太多缺点,则他很可能记在心里将来给你穿小鞋。关于对上司的评价,你最多提及非常细微而且无伤大雅的缺失,绝不可当面讨论。

其次,你不能高谈阔论自己的职场目标。每个人的职场目标最好都是记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上。如果你把奋斗目标告诉给上司,而恰恰这个目标比上司的位子还要高一点儿,那你的结局可想而知。

要知道与上司交流,是了解信息,明确自我位置

很多人不知道,与上司交流时,往往是你探取情报的最佳时机。因为上司站得比你高,看得比你远,整个办公室的情况都是一把抓的。

上司和你聊天时,有些话说出来,他可能觉得不重要,但对你来说,或许就是难得的情报。公司里的人事脉络,没人会比上司更清楚了,所以他的话,将是你修正人事谱系的最好机会。

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与老板的交流里分析出,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你在他心里究竟是自己人,还是可依靠的,或者是可提拔的,这些都可以从上司说的话中分析出来。

根据上述三点情况而定,在我们的交际中,一旦与上司有交流的机会,就必须要有的放矢地交流,每一次交流都应该捕获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在交际中掌握更多更可靠的信息,让更多的人相信你的能力。

交际中不妨糊涂点儿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会遇到这种人,那就是夸夸其谈,自我感觉良好,似乎能掌握整个局面。这样的人有时的确能够给人假象,觉着他们很能干很聪明,是交际强人,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为什么没有一飞冲天,成为成功人士呢?

千万别被职场里的“聪明人”迷惑,他们或许经常摆出老师的样子,教你做这个,教你做那个。但这是自作聪明,因为好为人师的人往往都成不了老师。

在职场上,很多人喜欢装聪明,表现得傲气十足,似乎高人一等。但实质上,他们装聪明却是因为自卑。这些人明知道自己不够聪明,在复杂残酷的职场上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就摆出聪明的外表,这其实是一副盔甲,是他们的保护色。

而另一种人是真的以为自己聪明,这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不够聪明。一个人最麻烦的事情并非聪明与否,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会去尝试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从而撞到头破血流。

不管“聪明人”是哪一类,你需要清楚地明白,在职场上表露聪明都是很笨的方法,所谓“出头椽子先烂”,也说“锋锐易折”,你表现得太聪明,就是把自己放在众目睽睽之下。

在职场上,千万不可太表现自己的聪明,这当然不是说让你变成永远的傻瓜,而是应该知道,何时该表现,何时该内敛。

最“傻”的那个,或许是最聪明的

在职场上,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个别人显得非常傻。他们通常不声不响,别人高谈阔论时他们并不会发表意见,似乎很木讷。但当一个重要工作令人们束手无策时,这些人不声不响地就完成了,而且不会跟你抢功劳,甚至会把功劳让出来。这些人不会在乎工作是否忙碌,也不会在乎是不是要加班,他们会把自己私人的时间放在工作上,甚至会把自己的钱倒贴在工作上。

他们中有的平易近人,愿意让同事占他们的便宜。这些人几乎从不主动表达自己观点,即使是别人问,也要呆呆地想半天才说话。这些人看起来不是很吃得开,不讨女孩子喜欢,甚至也没有那么多酒肉朋友。他们的生活似乎是围绕着工作转,没有情趣,也不太有品位。

如果同事间提起这些人,都会奚落地说那不过是“呆子”“工作狂”。他们不合群,因为在职场上,他们永远是少数。你能说这些人笨吗,是最傻的那个吗?其实他们是最聪明的,他们的人际关系是最好的。

有的人你不知道是聪明还是傻,这种高手可遇不可求

在职场上,只有一种人可以把自己表现得很聪明,那就是公司的老大或者团队领袖。他们已经处于位阶的顶峰,没有什么会打压他们,而不管有没有表现,他们都是木秀于林,他们是职场的主梁,所有的目光都看着他们。

所以不表现聪明的准则并不适用于他们,这些人可以热情洋溢,可以锐利无比。

譬如阿里巴巴的领袖马云,就是个激情四射的人,他经常发表演讲,而且时常会说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话。

像这样的人,你很难去判断他们是傻还是聪明。当你用一个聪明人的标准去判断马云时,却发觉他时常会说些傻话,讲出来的目标庞大到令人吃惊。但你认为马云在说傻话吗?你又错了,迄今为止,马云所说的大部分话,包括他那些夸夸其谈都成了现实。

所以你必须明白,像这种程度的聪明人已经远远超过了你的想象,他们每一句“傻话”都是经过计算、判断和分析的,他们需要这些话达到某种效果,而最终他们也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能够做到极致的人总是少数,你在职场上很难做到大智若愚,那你的生存之术又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大多数时候,你只需要做个跟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