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31285500000036

第36章 商海:明方实圆,“方”与“圆”融合的生意之道(1)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里的“道”是指道德,也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会得到众多人的帮助,道德败坏的人则会众叛亲离,甚至会走向绝路。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商界。尽管追逐利益是商人最直接的目的,可是如果不注意商业道德上的修炼,是不可能获得别人的支持,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的。

商场也要讲人缘

中国人十分重视个人修养,可以说有时候个人修养甚至成为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也是日常生活里最基本的道德。对于商人而言,如果兼具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将会无形中加深他人的印象,甚至给人留下值得信赖的良好印象。

人缘是一个人品质的外在表现,是别人对你的一个衡量标准,好的人缘不仅会让你得到周围人善意的对待,还能让你在做事的时候事半功倍。

在许多人眼中,商场就是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人情好讲。其实不然,要想不在商场上的激烈竞争中垮掉,你就必须懂得培养人缘,善于用情,与众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魏某在A市的商界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做起生意来六亲不认,辣手无情,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商场无父子”,因此几年下来,虽然他积聚了不少财富,但也得罪了很多人。魏某经营的是一家纺织厂,他所生产的纺织品大部分都是内销,因此他总是不择手段地排挤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有三家小纺织品厂就曾吃过他的亏。更恶劣的是,他还总喜欢当众嘲弄弱于他的竞争对手:什么“手下败将”,什么“不堪一击”……他的朋友曾劝他说:“老魏,不要做得太过分。大家都是生意人,为什么一定要得罪人呢?”魏某却不愿听朋友的意见:“得罪人怎么了?我还怕他们不成!”一段时间后,魏某的仓库因为值班人员乱扔烟头着了火,10万余件毛衣、毛裤付之一炬。大小客户纷纷上门催讨货物,魏某想从其他纺织厂借一批应急,可由于平时关系弄得太僵,根本没有人肯借他;加紧生产一批吧,又没有原料。原料供应商和他没有交情,不肯借贷给他。无奈之下,魏某只好变卖房产赔付高额的违约金,工人也一个个地辞职,最后除了几间破烂的厂房,魏某一无所有。

魏某平时人缘太差,因而遇到困难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落得个破产的下场。

人缘对于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培养人缘,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生意场上也要如此。

何谓人缘?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好,招人家喜欢,办事便一路绿灯,平常人们所说的“结人缘”意思便是这样。人缘主要是个人与众人的感情联系。一个人应有自己的个性,但为了事业成功,为了大家能接受自己,也必须适当争取人缘。而人缘作为一种人与人感情联系的结果,是人们平时努力争取得来的。

著名青年企业家王得起就是利用人缘获得成功的一个好例子。王得起有很多外国朋友。这其中,既有外国的企业家,也有外国的一些著名人物,如美国著名银行家坦姆斯·斯通和日本企业家竹下登。

英俊高科贸有限公司刚刚成立,王得起马上就想到,应利用坦姆斯·斯通的国际影响,推动英俊公司走向世界。于是,他便向斯通发出了邀请。斯通欣然应邀,当他听到王得起“凡有利于中美友好的,我都做;凡不利于中美友好的,我都不做”的许诺时,斯通也允诺:“那么,今后你要我办事,我不要你的钱。”以后,斯通多次访问英俊高科贸有限公司,为英俊高科贸有限公司快速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联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得起非常重视人缘的建立和维护,他常常做出一些超越公务关系表示私人友情的举动。有个日本客户一次对王得起说,最近一个时期实在太紧张,突然脱发。记在心上的王得起回国后,马上买了30瓶疗效较好的毛发再生精送给他。此外,他还送给客户一件中国瓷雕,在一只瓷盒上印了那位日本企业家的照片。他说:“这些礼品并不贵重,它只表示情意。”王得起称之为“动脑筋的礼品”。

王得起不但重视与著名人物的交往,对普通客人同样是有情有义。

一次,王得起接待了一位德国客户。下飞机时恰逢大雨,那位客人浑身湿透了。王得起一见立刻叫人把那位商人的衣服弄干,烫平,10分钟内送还。那位德国客人为此深受感动,不仅谈成了生意,而且还成了王得起的好朋友。

王得起曾经说过:“买卖不成人情在。这是中国老工商业家的法宝之一。生意人要讲究商业渠道,但同时必须讲究人情渠道。有时人情渠道比商业渠道更重要。板起面孔,硬碰硬,一定做不好生意。我是商场中人,不是官场中人。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但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商场要用心、用情。”

好人脉,就是有好人缘,说到底就是一个人与众人保持的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人际关系。有个好人缘,办事就会同心同德,遇到困难,众人就会尽力帮助。总之,无论商场还是职场,好人缘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方圆智慧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得人心者得天下。”商场就是和平时期的战场。今天的市场竞争,早已经不仅仅是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和企业形象、信誉的竞争,更是人际关系、情感方面的竞争。

小处着眼,大利在后

做事要眼光高一点;远一点;着手要低一点,小一点。立足小的,才能干成大的。

在上海金业集团副总裁以上有十条要求:

(1)去霸道、行王道;谁布置工作谁检查。

(2)用人要贤亲并重,以贤为面,以亲为点。

(3)服从全局以公司利益第一,不排挤他人。

(4)当面谈问题指出路作为唯一的工作方法。

(5)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防范风险高看。

(6)视员工为亲人,视下属为徒,以身为范。

(7)每日一省,反思工作不当之处,及时调整。

(8)形成正确的领导观,践行文化,落实企业哲学。

(9)深入调查客观反映及时汇报,对事不对人。

(10)坚持一种领导文化,提倡多种管理手段,实事求是。

大家都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在成功商人的挣钱之道中,有条鲜为人知的黄金法则——小处着眼,大利在后,即使是一美元也要赚。

在屈指可数的建筑业巨子中,美国的比达·吉威特居于其首,他被称为土木建筑大王,20世纪60年代资产是两亿美元。他的经营方法就是小处着眼,大利在后,即使是一美元也要赚。

吉威特公司名声大振,许多人对此都有神秘之感,为此吉威特往往这么回答访问者的问题:“即使公司非常著名,它所承建的工程不见得就能相对地增加。有关本公司的经营内容,无可奉告。”

这位土木建筑大王,不仅称霸于建筑业界,同时在煤矿、畜牧、保险、出版、电视公司,甚至新闻界,也广泛地大展宏图,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这是各界人士共知并予以承认的。

身为事业家的吉威特,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那独特的经营哲学,也就是他常说的:“倘若可以多赚一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绝对不放弃。”

然而,仅以此为例还不足以说明吉威特的经营之道,我们要从各方面来认识吉威特这个人。说吉威特是一位完全靠自己力量经营的代表,这多少有点保守。譬如,他经营金融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自己所有的子公司的资金周转及业务往来由自己的公司来经办,不肯让其他行业去“赚”这笔钱。这样经营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公司金融上的自主性,不受制于他人;另一方面又可以趁此经营金融公司,在金融业插上一脚,的确一举两得,处处得利。

再以他创办保险公司为例,凡是属于吉威特管辖下的从业人员,其健康保险、寿命保险以及各子公司的业务保险等,无不归自己的保险公司承办。如此一来,不仅“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外营业方面也可捞上一笔,这的的确确是合算之举。吉威特建筑公司所使用的土木机械,同样是向下属的利斯公司租赁,并支付使用费及租金。

总之,依据吉威特的经营哲学,任何钱都要自己赚,同时使公司的业务如日中天,公司就可获得更大的利润。

做事要善于从小处寻找成功的突破口,大利往往就在下一个时辰到来。商人做事不能随意出手,要学会从小处突击,去夺得大利益。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公司宜重点突破,不宜分散经营。小有成就的经商者,一旦成了强人便飘飘然,除了自以为一贯正确外,还有一种通病,就是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在这里,万能不仅是什么工作都能干,更是做什么行业都能成功的意思。

大公司分散经营,自有它的道理,那就是要维持增长。分散经营,可避免某一行业、某一市场的起落对公司产生不利的影响。投资别的公司,目的是使资金永远活跃。要使公司不断增长、不断赢利是困难的,分散经营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捷径。

小公司无须分散经营发展,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话,最自然的做法是不断扩大经营,不断渗透市场。

当市场上遇到阻力,往往就是小公司分散精力的第一个诱因,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直闯下去,也可绕过问题,另辟战场。当然许多小公司会选择后者,因为不打硬仗,看来是个聪明的方法。殊不知,无论你如何聪明能干,如果步入一个新行业时,必定要重新学习,重新吸取新的知识和技巧,重新培养新的供应商和客户关系,这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其他的人力、物力。如果你能狠下决心,将同样多的资源投放于现在的战场上,其成果未必比开辟新的战场小。

大公司有时会遇到市场衰老停滞的困境,欲进不能,但小商品市场海阔天空,距离这个困境远得很。即使处于衰退之际,只需设法降低成本以增加竞争力,改进产品,加强促销活动,也是可能逆流而上的。试想,在衰退的环境下,开辟一条新战线,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2)不要盲目地分散投资。一般人都有一种错觉,以为成功之后一定要分散投资。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公司或小店现在有明显的收益,你最简单、最好不过的办法就是不断扩大,把现有的经营规模稍加扩大,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元化经营不可贸然行事。多元化经营是多数成熟期企业的共同做法。文具制造公司生产机器人,汽车业者进出不动产市场,意外地发现“某某公司在制造某产品”之类的事,早已屡见不鲜。多元化经营是弥补企业发展不足的有效手段。但是,基于“本业产品销路不好,所以采取多元化经营”的动机,这样日后必有隐忧。

当然认为某个市场正在成长,贸然加入而失败的例子很多。与本业有关的市场还好,如果是一个新的领域,就必须从头开始,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况且,既然是成长中的市场,其他企业必然也会前来分一杯羹,这就增加了冒险机会,一旦失败,恐怕只会血本无归。所以,在开发另一个新领域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订立周全的计划,同时还得适时觉悟才行。

在此必须强调的一个原则,是“不可因本业不振而任意走上多元化路途”。在走向多元化之前,首先必须重新彻底地反省本企业,如果改进之后结果依然不见好转,才可以考虑多元化经营。

方圆智慧

世界上最难懂的一个道理就是:最伟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绝大多数人很少能有机会遇到那种重大的转折,很少有机会能够开创宏伟的事业。而生活的溪流往往是由这些琐屑的事情、无足轻重的事件以及那些过后不留一丝痕迹的细微经验渐渐汇集成的,也正是它们才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涵。

被人信任就是你的做事资本

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人格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知道,糟蹋自己的信用无异于在拿自己的人格作典当,而方圆做人也就无从谈起了。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到他的品格,从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成大事希望最大的人倒不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而是那些最能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人以好感的人。

如果一个人凭着自己良好的品性,以圆满做事的道理使人在心里默认你、认可你、信任你,那么你就有了一项成大事者的资本。

企业文化就是老员工文化,而一个企业最老的员工就是老板,简单来讲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将决定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员工。

我们上海金业集团的经营理念:

(1)定位:中国领先的金融产业综合服务集团。

(2)目标:最具成长性的民族金融产业领跑者。

(3)愿景:“中国崛起”的世界金融服务商集团。

(4)责任:配合国家金融战略,承担时代责任,与祖国共进共荣。

(5)价值:人道金业、商道中华。

(6)态度: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7)精神:建业理想大于天、上下一致齐奋斗。

(8)事业:社会慈善、金融交易、资产管理、股权投资。

(9)理念:诚信、人本、守责、合道以人为本、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勇于胜利。

(10)哲学:为金钱计,不如为本领计;为本领计,不如为本心计;为本心计,不如为苍生计。

一个年轻人如果希望闻名世界、流芳百世,他首先要获得人家对他的信任。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如何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获得千万财富更令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