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31244800000036

第36章 胸怀问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

每个工作日上午11:55时,工厂的铃声响起,该吃午饭了。当你走进阿克斯特公司的自助餐厅时,你会发现一切井然有序:一张张餐桌,摆满三明治和饮料的冰箱,咖啡售卖机,微波炉,香烟和糖果售卖机……但奇怪的是,那些售卖机没有上锁,也没有置收银机。根本就没有专人看管钱和食物。

自助餐厅完全是靠荣誉制度来管理的。员工将买香烟和食物的钱放在一个开放式的硬币箱里。一天这个盒子一般能收一百多元。这个制度一直都维持得很好。

管理哲理:一切取决于你是否信任你的员工。如果你信任他们,那你就不需要收银机、工作时间打卡机和许多的管理员。如果你不信任他们,那就把他们赶走好了。

肉椅子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了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起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

落地后小和尚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了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若干年后,他成为这个庙的长老。

有位老师发现了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管理哲理:你可以把人“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但你不会运用宽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泯灭了。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宽容。

双重需要

安东尼·罗宾讲过一个故事:

他的小女儿经常淘气,而他不得不常常责骂她。但有一天她表现得特别好,没有做一件惹人生气的事。那天晚上,他把她安顿上床后正要下楼时,突然听到她在低声哭泣。他不禁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一边哭一边问道:“难道我今天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姑娘吗?”

管理哲理: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双重需要,即被别人称赞和去称赞别人。赞扬别人,你就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

一道门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打装上那天起,几乎就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踢门,用脚关门,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学校教导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什么“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痛”诸如此类的话,可是不顶用。

大厅门破的那一天,教导员找到校长说:“干脆,换成大铁门——他们脚上不是长着牙吗?那就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

校长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旧门被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

新装的大门似乎挺有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穿越的时刻,少年们的心感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么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恐惧中学会了珍惜和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管理哲理:如果你真的对人以充分的信任,那他们也会给你相同的回报。

给予与怨恨

《战国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山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军士,有个大夫司马子期在座,只有他未分得羊羹。司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走,他发现,逃亡时有两个人拿着戈跟随在他后面,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要饿死了,你把一碗饭给他吃,救活了他。我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你们一定要尽力报效他。’所以我们决心以死来保护你。”

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难时;怨恨,不再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逃亡国外,也因一碗饭而得到两个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勇士。”

管理哲理: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难时;怨恨,不在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所以,不在别人知足时给予,亦不在别人伤心时点火。

胯下之辱

汉初名将韩信年轻时家境贫穷,做官从政,他不会溜须拍马;买卖经商,他也不会投机取巧。他整天只顾研读兵书,最后一天两顿饭也没有着落,只好背上家传宝剑,沿街乞讨。

有个财大气粗的屠夫看不起韩信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故意当众奚落他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又好佩刀带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罢双腿叉开,立了个马步。众人一哄围上,且看韩信如何动作。

韩信认真地打量着屠夫,想了一想,竟然弯腰趴地,从屠夫裤裆下面钻了过去。街上的人顿时哄然大笑,都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忍气吞声,闭门苦读。几年后,各地爆发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大起义,韩信闻风而起,仗剑从军,争夺天下威名四扬。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图盖世功业,成为千秋佳话。假如他当初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屠夫,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命。假如他当初图一时之快,与凌辱他的屠夫斗殴拼搏,也无异于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论争。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争一时之短长而毁弃自己长远的前程。

管理哲理: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一旦时机到了,他就能如同水底潜龙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下属的保护人

某科长由于动辄指责下属,深受科员的鄙视。某天,科长的上司——也就是处长,怒气冲冲地跑进科办公室里,无视科长的存在,指着写报告的人说:“写的什么报告?”此时,那位常指责下属的科长却适时地站了出来说:“是我要他这样写的,责任由我来负!”

从此以后,该科气氛完全改变过来了,科长虽仍如同过去一般动辄破口大骂下属,但科员对科长的态度却已与从前大为不同。因为,他们意识到:“科长是真的在替我们设想。”

令人惊异的是,经过此事后,处长更加重用这位科长,并对他说:“你早该这么做了!”后来这位科长是在同期进入公司的职员中最快升为处长的人。

管理哲理:领导者严格要求下属是正常现象,而适时保护下属,也是他们的责任。作为员工如果能够得到上司的庇护,他们在心理上无疑将获得巨大的安慰。

平常心

山中大王老虎要出远门,想来想去,最后把猴子叫来,说:“我出门在外的时候,山上的一切就交给你来掌管吧!”

猴子平时在山上游荡惯了,到处攀爬,和其他猴子一起嬉戏,一时间要做代理大王还真找不到感觉。这只平凡普通的猴子开始想办法,揣摩威风凛凛的老虎的心理,模仿它的神态和举止,提高嗓门,尽量让自己显得威严庄重。猴子真的很聪明,不久它真的像大王了,以前和它一起玩耍的猴子都对它敬重有加,甚至诚惶诚恐。它自己也特别满意,感慨地说:“做大王真过瘾!”

过了一段时间,老虎回来了。猴子开始苦闷起来,自己毕竟还是猴子,可是它怎么努力也难以恢复到以前。它的同类开始讨厌它,因为它还是一副大王的架子,甚至对它们颐指气使,在它们面前喜怒无常。

平凡的猴子痛苦地对同伴说:“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对我尊敬些呢!毕竟我也是做过大王的!只是恢复到平常太难了,我看,你们是不可能理解的!”

一只小猴子天真地说:“可是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像大王呢!”

管理哲理:高高抬起的头颅不一定能成为旗帜,关键是你的双脚踩得有多坚实。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应该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建立威信。他能注意到别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能真诚地面对他人,做最真实的自己。

经理人技巧课堂

表现权威的十大准则

1.发布简短、明了的命令,并且表现得好像别人毫无疑问地服从它们。

2.对那些你无法接受的反应,立即且坚定地做出适当的回应。下达重复的命令,要求改正。

3.把自己私人的生活和问题留待自己解决。

4.不要询问你部属的私人生活,除非这样对工作有直接的影响。

5.以平和的态度接受成功,把成功归于你的命令被服从的事实。

6.以比正常略为缓慢的速度,清晰地提问题,等候回答。

7.当你和别人说话时,不要注意他们的眼睛,而看着他们前额的中央,眉毛上方半寸高的地方。这样他们就很难让你改变脸上的表情,这个表情通常就是你要让步的第一个迹象。事先准备好一个结束谈话的结尾,这样可使你免于显出笨拙的样子。

8.不要尝试强迫别人立即行动,大部分人会觉得受压迫,需要一点时间整理一下思绪。如果你显露权威,他们还是会行动,但是最好让人有缓冲期。

9.不要期待在那些对你有所图的人当中交到任何朋友,也不要试图想除去任何一人。

10.当你出错时,不要承认这是个人的错误,比如,不要说:“我错了。”而是说:“问题可以处理得更好。”

三个足球队

某足球队教练将该队队员分成三个集训小组,并在训练时做一个心理实验。

教练对第一小组队员的表现大加赞赏,说:“你们表现卓越,配合度非常高,太棒了!你们是一流的球员。”

对第二小组则说:“你们也不错,如果你们运球速度快一点,步伐再稳一点,就更好了。”

对第三小组则说:“你们怎么搞的,总是抓不到要领,靠你们,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其实三小组成员的素质、能力都一样。但是经过这样一个实验之后,结果第一小组获得最好的成绩,第二小组次之,第三小组最差。

管理哲理:怎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是指出他们的不足,还是用大量的赞美语言,让他们更加努力呢?其实很多时候,赞美比批评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和积极配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