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打、拉、唱“三教归一”,浑为一体,演员唱得舒展,观众听着入耳,自然也很满意,大加赞赏。从此,才留下“彭根的葫芦,宋兴儿的板,一股风的乱弹唱不完”的说法,夸奖的正是这种三位一体的合作精神。
上下聚梨园的师傅们不仅在伴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而且在演唱形式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是在一个班里,分别用“上路”与“下路”两种不同的形式和剧目进行演出,白天上路,晚上下路,今天上路,明天下路,轮换演出,观众各取所好,很有一点百花吐艳,争奇斗妍的意思。
上下聚梨园的成功改革,引起了当时许多戏班的注目,纷纷仿效,蔚成风气,它为晋剧的音乐改革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直至今天,晋剧中依然保留了他们不少伴奏、演奏方法。
金财主果然实现了他的诺言。他办的上下聚梨园确实高人一筹,较四喜班大大提高了一步。上下聚梨园从同治七年承起,同治十年停办,历时四年。然后,有祁县丰固村孔兆山接着办了下去。上下聚梨园在音乐唱腔上改革创新的丰功伟绩在晋剧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至今保存一份该班于某年四月二十三日在太谷任村曹家祠堂“至诚宫”演戏的一份“戏单”。它不仅证明上下聚梨园确实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一班好戏,而且也印证了当时流传在晋中的一句串话:“南庄的社火,太谷的灯,要看好戏到任村,任村有个至诚宫。”
兹将“戏单”抄录于后:
《蝴蝶杯》
鱼儿红——江夏县令田云山。
娃娃生——县令之子田玉川。
水上漂——县令夫人曹氏。
七斤儿——家院田明。
玉印黑——总督卢林。
干头丑——总督之子卢世宽。
高老旦——总督夫人。
折腰红——渔翁胡彦。
金镶翠——渔女胡凤莲。
老十六红——抚院徐锡恭。
大嘴丑——布政司董温。
敬才黑——卢府中军。
一声雷——按察司郝子良。
十七红——道台姚文俭。
丑毛生——知县王桂林。
赛毛毛——小姐卢凤英。
孟桶黑——苗蛮先锋官。
京大黑——苗王。
一千红——兵部少保。
猪嘴丑——先锋官唐让。
灵芝草——卢府丫鬟。
桐娃子——卢府老梅香。
五月鲜——卢府小梅香。
海桃红——田府丫环。
鼓师——宋兴儿。
琴师——彭根。
这张“戏单”上的艺人名单,与前辈们对我讲述的名单十分相似。有几位稍有出入也不奇怪,那时戏班里演员每年倒班也是常例,此单看来是比较可靠的。以上阵容老中青三代同台,名伶云集确实蔚为壮观,令人瞩目,难怪称为上三班好戏。
仅祁县地面,以后就相继出现了四、五个聚梨园,但那些都是仰其名而效之,在艺术、声望等方面较此班就有天壤之别了。
继上下聚梨园之后,徐沟县大寨村李玉和于同治十一年承起了五义园。五义园,实际应为“舞霓园”,人们叫惯了,便以“五义园”相称。
33、五义园
那时,财主、东家和有钱人承戏并不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多数出于个人的目的:有的是为出名露脸,炫耀富贵;有的是为获利赚钱,捞一笔横财;有的则是为了追求声色,借粉黛优伶、管弦之声消遣取乐。当然,也有不少开明士绅是为了乡亲大众办一点慈善事业,并聊以自娱。
而徐沟大寨的李玉和则不然,他是为了争一口气才承起五义园的。
还得从头说起。民国十七年,我三十三岁时,刚在榆次朝阳过了大年,老当家李沾先生(秀才,喜吹笛,李鹤三之父)约我和三当家程贻功,到堡子里去看秧歌,顺便看望八十八岁的老艺人温建春先生。戏迷相会,谈得十分投机,老先生给我说了一出《俞伯牙抚琴》,犹未尽兴,就又给我们详细地讲述了他当年目睹四喜班和上下聚梨园的演出情景,最后,话题转向了大寨李玉和的五义园。
34、李玉和
专做股票生意,是一个“钱行吃钱儿”的主儿。当时太谷城里,票号、钱庄林立,字号、铺店遍布全城,六十二行生意应有尽有,十分兴隆。“太谷商”在全国各大商埠都设有太谷的分号,把持了华北地区的贸易命脉,“小北京”太谷城名扬天下。李玉和就以他特有的机灵周旋在这个铺满金银的花花世界里,并且在城南的“广源吉”字号投进了自己的股份。仗着他惯会察颜观色、见风使舵,还有一种常人少有的冒险精神,竟在几次“打虎盘子”(买空卖空的金融交易)时击败所有的对手,大大发了一笔横财。为此他成了众矢之的,各大商富对其恨之入骨。最后竟采取联合行动,群起而攻之,终于搞得他破了产,还倒欠了三万两银子。财东们并不就此罢休,一齐上门向他讨债。他还不起,财东们就勒令他“服输认罪,滚出太谷”。这位金融行里的光棍能软能硬,能屈能伸,果然头戴草帽,项插鸡毛,腋下抱鸡,一手敲锣,一手击鼓,一步一呼:“李玉和我错了,草鸡了!”狼狈万状地滚出太谷北门,跑回徐沟老家。回徐沟后他又羞又气,大病一场,闭门不出。
李玉和不是一个肯服输的汉子。大病卧床之时,他想出了一个挽回面子,东山再起的绝妙主意——承戏。于是,他怀着强烈的复仇心理,一气之下承起了五义园,并且发誓要将这班戏办得硬帮帮、响当当的,要赛过王财主的四喜班、金财主的上下聚梨园;要调来“七红”、“八黑”、“十二生”,大干一番,踏遍晋中,然后开进太谷城,让那些财迷老朽们看看,我李玉和是一条汉子,不是草鸡毛!
这位老兄“破釜沉舟”豁出去了!他请来精通戏班业务的艺伶祥儿师傅,不惜血本,亲赴南路,四方奔求,果然请来了“七红”、“八黑”、“十二生”。
但也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传说。硬汉子李玉和当年并没有服输,三万两银子输定是实,但根本没有“游街”之说。李玉和输银后依然镇定自若,微微一笑拍了脯子:“诸位不必大惊小怪,三万两数目小小,不出三日,玉和定要加倍偿还!请速派人派车随我去家中取银!”说罢扬长而去,快马奔回大寨。
回村后,他立即吩咐家中佣人,点起全村车马装运银两,装载不完,又到官道上截雇过往拉煤车辆,许以双倍工钱,向太谷城拉运银两,一时大小车辆占了满满一条街。
太谷来起银的伙计一看势头不对,急忙奔回太谷告知众财东。众财东一听亦觉惊讶,正踌躇间,忽传李财主亲押车银到来!众人急忙出视,只见李玉和双手抱拳,面带几分讥意说道:“列位久等,玉和不敢食言,亲押车银到来,后面还有车辆相随,家中仍在继续装运,大约一二十辆,不知能否凑足三万之数……”众人一听无不瞠目!又见箱箱装的俱是上等白银,更是大惊失色,好家伙!几十辆车的上等白银,这是一位财神爷呀!这样的主儿岂能得罪!于是,纷纷露出笑脸。“玉和真是条汉子!我等一句笑言,兄弟何必当真,以往之事,一笔勾销!来日方长,从长计议嘛!快快停止装运。”李玉和执意要付,众财东拒不肯收,最后还是将全部车银退回大寨,两下握手言欢。
列位,李玉和家中真有那许多白银吗?李家世代经商,颇有积蓄不假,可真要凑足三万之数,却也不易。玉和是灵机一动,变了个“以砖充银”的戏法,后面车上装的都是半头砖!他一玄弄,摆了个财大气粗的样子,倒把太谷财主们唬住了。
据说,五义园承起后,李玉和为了使自己的戏班和角儿很快红火起来,曾经不惜血本,花钱雇请会上的社首和票友、戏迷带头捧自己的角儿。鱼儿红唱《斩黄袍》时,一句“手攀住城垛口往下瞧”,尾声还没落,台下就高喊:“好!鱼儿红好!赏钱四十吊,发力吧!”也仗鱼儿红乱弹确实出乎其类,非同凡响,一句一个好,一句一个“四十串”,而且不是空口许愿,唱完领赏兑现,分文不短。于是观众纷纷言传:“五义园名不虚传,鱼儿红一句乱弹四十吊,句句见赏;七红、八黑、十二生,个个了不得!”
这七红、八黑、十二生又是哪些位呢?
七红:老玉昌红、老十八红、彦子红、狗儿红、大碗肉、秃红、老十六红。
八黑:快快黑、京二黑、孟孟黑、天佑黑、豫让黑、夺元黑、马武黑、八百黑。
十二生:子都生、寇准生、张仪生、瀑布生、鸡娃生、探探生、翎翎生、任儿生、七斤生、娃娃生、水淹生、朝阳生。
此外,还有正旦盖绛州、盖兰州,小旦白罗纱、水上漂,武旦四川马,三花脸穆瓜丑、盘门丑,老旦冯师傅,夹生旦赛毛毛等。
配备四彩女、四流成、八个上下手,拉场锁儿师傅、打板吉儿师傅、铙钹毛蛮师傅、马锣吴连德师傅、小锣郝记蛮、木头宝贵、拉葫芦富则师傅等。其名伶之众多,阵容之强大,当时在晋中一带无疑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
据老者们回忆:榆次大赵村唱过这班戏,先不说演得如何精彩,就说那威风、阔气就摆足了!戏班进村时,光轿车就有一百多辆,一色高头大马驾驭,排成一字长蛇阵,前不见头,后不着尾,马铃叮当,人声喧嚷,浩浩荡荡,威风极了!
这且不表,还是看看这新聘的七红、八黑、十二生及班中名流吧。
35、老玉昌红
专工须生,蒲人。当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他嗓子一般,做戏老辣,会戏极多,靠架戏威伟气魄,功架颇见功力,尤擅扮演将帅、老英雄一类人物。他在《金沙滩》、《汜水关》、《南阳关》、《斩黄袍》等剧中塑造的杨继业、赵匡胤、伍云昭等形象,刚毅庄重,气度不凡,而又各具个性:杨继业之忠心保国、威震敌胆的将帅风度;赵匡胤智勇双全、忌贤妒能的马上皇帝形象;伍云昭武艺高强、正直刚果的英雄气概,都能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一定的印象。
36、老十六红
正工须生,蒲人,长脸庞,面色白细,长得很富态,扮相很排场。嗓音宽厚洪亮,唱腔弯调多变,韵味纯浓,尺寸亦很工稳,听其乱弹着实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演的三国戏无人可及。孔明戏更算一绝,《火烧葫芦峪》、《火烧盘陀峪》、《火烧博望坡》、《天水关》、《取成都》等独辟溪径,自成一格,把孔明的机智多谋、忠心事主、沉着稳练的性格演活了。连鱼儿红师傅看了都赞不绝口,连夸该师“根底深厚,唱功卓绝”。常能于平淡处攻微伐隐,演出人物的精髓。他的《舍子》、《牧羊卷》也很出色。
老十六红演戏极其讲究,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极规矩,从不脱离人物和剧情而单纯卖弄唱腔技巧。
37、彦子红(祁彦子)
乃蒲州韩阳镇人。其嗓音雄洪亢亮,唱来舒展自如,念白清晰入耳,感情色彩很浓。他最绝的是做功,观察入微,很能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加以刻画。因之,所演角色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演啥像啥,常能出奇制胜。他在《春秋笔》中饰演吴承恩,运用帽翅、髯口等技巧和情真意切的唱、念等表演,把吴承恩的忠诚正直、见义勇为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内外行无不惊叹。
他常演的《金马门》、《伍贠逃国》、《临潼斗宝》、《杀院》、《杀府》等戏超凡脱俗,达到相当的境界,时人曾赞“天下难找,世上少有,要多好就有多好!”
他演的《磐河战》(袁绍磐河战公孙,赵云救驾)扮公孙瓒,很少有人应演,但他每一露演,必以新鲜的演唱获得数次好声。惜者他来晋中和晋北只呆了一年多就回蒲了。为此时人曾传“雁不过岭”(韩信岭)。以后,他和须生泰斗郭宝臣结为异姓手足,交谊笃厚,经常彻夜倾谈,探讨艺术,传为美谈。郭宝臣亦多次感叹与他相识太晚,没能同赴京城,大展雄风,共成霸业。
38、豫让黑
二花脸,蒲人。黑脸戏是其所长,因演《豫让桥》中豫让颇具神韵、出类拔萃而得艺名。(豫让桥即今太原晋祠北之赤桥,该剧说的是智伯引水灌晋阳,三家分晋的故事)。
他在《匕首剑》中演的荆轲,《巴州》中演的张飞,《访白袍》中演的尉迟敬德都为观众所欢迎。他根底扎实,架势舒展豪放,表演火爆炽烈,能将荆轲之有胆有略、无惧无畏,张飞之勇猛鲁莽、妩媚可爱,尉迟敬德之赤诚刚毅、求贤若渴的个性和品格生动地展现给观众,使人物各具风采,有如见其人之感。
39、马武黑(尚宝亮)
二花脸,个子不高,圆脸庞,脸上常带三分笑。他在府十县从艺时间很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数次进京演出,辗转张垣、宣化等地赢得盛誉。他在《玉虎坠》、《上天台》、《取洛阳》等戏中所扮演的马武,脸谱奇特,形象酷似,加上高超的唱腔、念白、表演和优美的身段,将一个武艺高强、鲁莽暴躁的马武形象跃然台上,因而人称马武黑。他的嗓音不及狮子黑乔国瑞霸道,然唱腔极其受听,做戏火爆激烈,感情非常真挚,颇能突现人物个性。演《玉虎坠》一出戏可以开三次脸,活画出马武的几次感情变化,可称一绝。其《斩单通》、《上天台》、《打宫门》、《匕首剑》等也很有特色,同行尤其推崇他的扮相和表演。该伶眼神绝佳,能将黑眼珠翻上,尽露白睛。如演《八义图》之屠岸贾,在桃园迎接灵公时,由下场门出场,在台口下跪,一声“迎接大王”,在大转场时,随着唢呐牌子和鼓点,他始而黑珠上翻,骤而黑珠下落,在眶中频频转动,炯炯有光,含有凶杀之气,真正令人胆寒。而演《凤仪亭》董卓初见貂蝉后,乜斜两眼,示其老眼昏花,手中纸扇时张时合,屡做细观身段,继而狂笑,活现了一个无耻之徒的形象。他还有一出看家戏叫《四岔》,是一出耍戏,说的是父子二人大字不识,出外经商,过节时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将生意兴隆“忙雇一人”写成“亡故一人”,害得居家痛哭嚎啕,一场虚惊。剧中他扮买卖人,演来憨厚风趣,令人啼笑皆非,另是一番情趣。
马武黑多次涉足京、津演出,以《玉虎坠》、《取洛阳》、《匕首剑》、《困营》、《打渔杀家》、《鸡架山》、《忠保国》等戏征服了京中戏迷,并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等的赏识与推崇。
以后还出了活马武等,较他就为逊色了。马武黑以后和斜眼黑在孟封王正魁住的科班里当了教师。王正魁十二岁时,他已六十多岁了,王拜他为师。他能戏甚多,肚里有戏六十多出,他给王正魁传授了《春秋笔》、《佛手桔》等,使王得益匪浅。马武黑后来落户祁县团张村。
40、夺元黑
二花脸,与马武黑戏路相近,但又自宗一派,以擅演岑彭、马武争夺武状元的《夺元》最为拿手,故得艺名夺元黑。他的脸谱、唱、念、做也很讲究,《玉虎坠》、《取洛阳》、《匕首剑》、等戏演得也很逼真传神,但与马武黑相比,功架、表演都不及马武黑优美、细腻。
41、孟孟黑
大、二花脸两门抱,蒲人。《九龙杯》中黄三太,《盗御马》中窦尔敦,《巴州》中张飞或严颜,《日月图》中廖信,《苟家滩》中王彦章,都演得较好。唱腔一般,身段动作却很漂亮,表演舒展大方、神形俱佳。白脸戏《血诏带》中的曹操演得很有章法,生动地刻画了曹操有勇有谋、狡诈奸猾的复杂人物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