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殇
31234600000004

第4章

天亮了,两个孩子看见爸爸回来了,高兴地在天亮身上爬上爬下,又说又笑。红花也显得很精神,忙着在厨房做饭。天亮看着孩子们,烦恼和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壮壮,来,在幼儿园老师教什么了?跟爸爸说说。”壮壮是天亮的小儿子,今年六岁,长着一对和天亮一样的大眼睛。壮壮眨了下眼睛,不假思索地比划着说:“前几天我们检查了,那个医生给我听了肚子,还看了我的牙齿,说我合格。”“呵呵……那是听心脏,来,爸爸告诉你,你的心脏长在这里。”天亮拉着壮壮的小手放到他的左胸前。

“爸爸,你有没有心脏?”壮壮用小手在天亮的胸前摸索着。

“有啊,人都有心脏,没有心脏就死了。”天亮拉着壮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胸前。

“啊,我摸到了,还咚咚地跳呢。”壮壮兴奋地让哥哥也来摸。

“爸爸,老师还教我们讲故事了呢,我给你学学。”说着站起身来把小手背到身后一本正经地说:“有一个叫灰尘和一个叫细菌的是好朋友,一天夜里,风婆婆把他们吹到一个脏大嫂家里,他们一看,啊!好高兴啊。到处都是他们喜欢吃的东西,他们高兴地在脏大嫂的身上跳舞,到她的碗筷上吃东西,又顺着她的手和饭菜游进了她的肚子里,就像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那样,耍起了金箍棒,把脏大嫂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嗯……完了。”

“呵呵,不错不错,红花,你看我们的壮壮会讲故事了。”天亮朝厨房喊着。

“看把你高兴的,你才知道我们的壮壮聪明啊。”

“壮壮,那你知道这个故事是说的什么道理吗?”天亮用手把壮壮举了起来问。

“知道,老师说,是让我们讲卫生,勤洗手,不吃脏东西。要不,就会像脏大嫂一样肚子疼。”

“呵呵,对了,看来我们的壮壮懂得不少卫生知识了啊。”天亮高兴得将自己的头顶住壮壮头:“壮壮真聪明,来,那咱们就去洗脸洗手去吧。”

天亮的大儿子健健已经洗完了脸,他撇了撇嘴,有些不屑地说:“爸,我们老师可说了,劳动人民手上、脚上都会沾上泥巴,手上不沾土,脚上不沾泥的是资产阶级。”

健健比壮壮大三岁,去年刚上小学,长相也随天亮,大大的眼睛。唯一不同的是,眼里流露出的,是和他年龄不相称的有些成熟的眼神。

“爸爸,什么是资产阶级?”壮壮问。没等天亮回答,健健抢着说:“资产阶级就是光吃饭,不干活的人。就像你现在这样,还用爸爸帮你洗脸的人。”“那我不要当资产阶级。”壮壮一把抢过天亮手里的白毛巾,自己往脸上擦起来。

“你就是资产阶级。”

“你才是资产阶级……”

“哈哈哈哈……”天亮和孩子们开心地笑着。

吃过饭,天亮专门找出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将昨晚写的“向党交心书”整整齐齐地折起来,悄悄地放进口袋里。红花说:“大热天的穿那么厚干啥?”天亮说:“今天要开大会,严肃点好。”

健健和壮壮相跟着走了。天亮看着正在收拾碗筷的红花,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不知道今天的大会是什么内容;他不知道把“向党交心书”交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今天将要发生的一切他都预料不到。也正因为如此,他感到害怕。病重的妻子,年幼的孩子是他生活的全部啊……

“怎么了?你脸色不好。”红花从厨房出来,看见天亮坐在那里发愣,有些担心地问。

“没事,可能是昨晚没睡好。”天亮支吾着。心想:“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又何必让妻子跟着操心呢?”想到这里,他拍了拍红花的手说:“没事。我上班去了。”

月泉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地处晋中东部、太行山西麓的正太线上,是通往冀中平原的交通要道。县城依山势建有上下两城,上城古时是驻兵的地方,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下城有一条月泉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与月泉河相伴的是一条十里长街,街面上各种店铺、大院、作坊鳞次栉比,古时曾有诗曰:“一沟流水几桥横,岸上人家种柳成”。“环城百雉山为障,铺地千家瓦欲流。”可以想像这里简直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街的最东边连着东城门,从城门下那深深的车辙印可以看出这个小城的久远和曾经的繁华。

可如今,岸边的柳树没有几棵了,河床也被两岸人家倾倒的垃圾塞得满满的,一条脏兮兮的河水像一条长虫,在垃圾中扭曲着穿行,又像是在抽泣。只有那被年轮侵蚀而风化的沙石小桥还在一如既往地、默默地承载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天亮的家在河边上的一个小三合院里,这是他岳父的祖宅。自从天亮来到这里,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晃已经十八年了。

出了院子,穿过小巷,过了小桥,来到街上。虽然是早上7点多钟,但各店铺的店员们都在下门板,各自清扫着门前,擦拭着各自的招牌。那个原来的“尚记剃头铺”的小伙计向他打着招呼:“刘医生,上班呀?该理发了啊。”这里的招牌现在改成“红旗理发店”。天亮也笑着说:“早啊,是该理了,有空我就来。”

再往前走是以前的“诚意当铺”,现在改成了“胜利澡堂”。澡堂不大,有两个大池子,用大锅烧好水后倒进池子里供人们洗澡。一天不管来多少顾客都在这池子里泡着洗,水凉了就加些热水,晚上就把这池子里的脏水接上管子直接流到河里。天亮早就给他们提过两个建议,一个是用水卫生,一个是让他们增设女池,但他们一直推脱说女人不出来洗澡,恕不采纳。

最热闹的还要数那些小吃店,那个叫“玉庆源”的小吃店与街对面那家叫“鑫盛魁”的小吃店,像打擂似的一边做饭一边吆喝着,各自亮出自己的招牌本事招徕客人。这边喊:“拉面……

扁食……油炸糕……”那面立刻就会跟上一句:“莜面饼子豆腐菜……”“油板、油果、油布袋……”听着这喊声都叫人流口水,更别说闻着这满大街飘散着的饭香味了。

天亮最喜欢吃的是“玉庆源”的“漂抿曲”,那用绿豆面和白面制成的细细的银丝,浇上用上乘的胡椒粉、小磨香油、酱油、醋、鲜姜、芫荽、葱丝等作料浸起的汤,香味扑鼻。以前,天亮嘴馋的时候,总要和老丈人一起来这里吃一碗,自从老丈人过世后,特别是红花生病以后,为了给红花攒钱看病,天亮就再也没有吃过这漂抿曲。

天亮在那里略微停顿了一下脚步,小伙计忙招呼:“来一碗?”天亮摆了摆手:“不了,我吃过饭了。”

天亮继续朝前走着。迎面一个担着豆腐担子的汉子一边走着一边吆喝着:“豆腐……换豆腐来……白家沟的豆腐……”从一旁的一个街门口走出来一个妇女端着半碗豆子,冲着那担着担子的汉子喊着:“来!换豆腐的。”

……

喇叭里传出歌唱家郭兰英的歌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天亮有些陶醉了……

忽然,歌声停了。一个女播音员用洪亮的声音开始广播:“下面播送本站通讯员的文章,题目是:把右派分子余家旺的嘴脸打得稀巴烂……”

天亮一下子又重重地跌回到现实中。他这才看到了街两边的墙上贴着许多长方形的标语,红的、绿的。不远处有几个人围着看墙上贴着的几张大布告,天亮凑过去看了一眼,是公安局的布告:

……根据群众检举和要求,政府集中收容审查和集训了一批社会渣滓……号召一切违法犯罪分子,自动向政府投案自首交代自己的罪行,只有这样才有出路,如果不自动投案,被政府查明,群众检举告发,定要从严治罪,政府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

县医院在街东头的一所坐北朝南的砖瓦大院里,这院子以前是本地一位姓梁的商人家的,本地人都叫它“梁家大院”。高高的院墙,高高的街门,门口两边的础石上有漂亮的石刻花纹,一边有一个被磨得亮晶晶的石鼓门墩。梁家有很多生意,这里的前院原来是梁家的“斗牙行”。

一进大门,原来的影壁墙已经拆掉了,显得院子很大,迎面是五间正房,现在是办公室兼会议室,一边还有一个套间是院长办公室。东边有两间配房,一间是会计室,一间是收费室兼挂号室,西边的两间,一间是药房,一间是库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是化验室、中医科和预防保健科。西厢房是外科门诊、内科门诊和处置室。从西配房的旁边有一个小门通向后院,后院也很大,原来是梁家染布的作坊。坐北朝南一排六间的平房是病房,四间男病房,两间女病房,每间病房里都有一盘能睡下四五个人的土炕。坐东朝西的两间是妇产科。坐西朝东的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值班室。

天亮刚到医院大门口,迎面碰上副院长阎福祥,阎福祥五十多岁,微微发胖的身体有些向前弯曲着,走起路来总是倒背着手。“回来了?”阎福祥老远就和天亮打着招呼。天亮停下脚步应着:“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阎福祥关切地问。

“连大带小共发病二百多个人,总共才四百多人的村子,几乎病倒了一半。死了五个,三个小孩两个老人,唉!不死了这几个人,他们还不当回事呢。”

“唉!还是要把各村的保健站尽快都建起来,这样才能及时地了解下面的疫情。”阎副院长深有感触。天亮有些遗憾地说:“我这次已经跟他们村书记说了,如果不是叫回来开会,我会帮他们搞个差不多的。”“那个大蒜灌肠的办法用了没有?”阎副院长没有顺着天亮的话说下去,而是急切地问起他在那里的治疗方法。“给几个小孩用了一下,效果不错,但是大人们都不愿意做灌肠治疗,宁可熬些花椒水喝,我主要是用了些白头翁和西药。”“唉……别人都管用,怎么他就是不行呢。”阎副院长自言自语地说着,径自走开了。

天亮明白阎副院长的心思,他还惦记着院长那病呢,还在为没有给院长治好病而内疚。

阎副院长和院长的关系是医院人尽皆知的。当年,身为二区区委书记的张华受命组建战地救护队,他首先就是做通了阎福祥的工作,之后阎福祥帮着张华组建了十多人的救护队。一次张华带领着救护队上前线参战,途中遇到敌机轰炸,张华为了救阎福祥腿受了伤。解放后,阎福祥跟随张华一起,用一条扁担挑着全部家当,进入县城组建了现在的县医院。张华当了院长,阎福祥当了副院长,可以说他们俩是生死之交,是老搭档。可院长那条受伤的腿,伤口一直不愈合,经常流脓。为此,阎副院长可没少费心思,试了很多种方法都不见效,院长那条经常化脓的腿也就成了阎副院长的一块心病。

去年,上面下了一个文件,要求学习苏联的先进诊疗技术,并随文件附了四十多种治疗方法。其实,在全国解放以后,各大医院早已普遍地推广了苏联先进疗法,只是县级医院由于条件简陋,信息闭塞,一直没有开展起来。当阎副院长看到用0.25%奴夫卡因和葡萄糖进行封闭可以治疗溃疡时,立刻又看到了希望,马上想给院长做治疗。院长也积极支持阎副院长的工作,主动要求先拿自己试验。在给院长治疗的同时,阎副院长也给另外几位久治不愈的腿部溃疡患者做了治疗,结果是,那些病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院长没有效。用大蒜浸出液灌肠治疗痢疾据说也是苏联的先进治疗方法。

天亮来到院子里,药房的李增贵冲他喊着:“刘科长,‘606针’已经发下来了,快到失效期了,你快用了啊,不少呢。”“哦,知道了。”

正要进“防疫妇幼保健科”的门,一旁有人凑到他耳朵边神神秘秘地说:“刘科长,咱们医院分配来了一个人,可能是给你们科的,是个女的。”

天亮不用看就知道是“牛情况”。

牛情况是医院的事务长,他也留着一个分头,但是不像胡平的头是向左边倒,他是中缝,两边均匀得跟用尺子量过一样。有时他还会在头上不知涂些什么油,看上去明亮亮的。人们常开他的玩笑说:“看情况那头光的,蚊子上去都要劈了腿哩。”他的两个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五官看上去总是处在一种兴奋状态。

据说,战争期间牛情况的父亲是村里的民兵队长,他母亲生他时,刚好有民兵报告说:“有‘情况’。”那时说“有情况”就是说鬼子来了,所以出生后他父亲就给他取名叫“情况”。牛情况也真没有委屈了这个名字,虽然才二十多岁,没有念过书,但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喜欢的就是到处打听和传播一些小道消息。每天出去不仅是采购东西、蔬菜,还能采购回来很多情况。大到美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兵的时间表,苏联的人造飞船上天。小到谁家的姑娘在搞自由恋爱,谁家的母猪生下了几只小猪崽他都知道。在医院里,他除了帮着食堂的厨师做饭外,从不闲着,医院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把别人想知道的情况都渲染的有鼻子有眼。这也就是他,根红苗正,三代贫农家庭出身得人才敢这样。

防疫科办公室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免冠画像,左面墙上贴着一张用毛笔字工整地抄写的“《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下面放着一张办公桌。

右面墙上贴着几张新法接生的示意图,下面放着的自然是妇幼保健员的办公桌。其实天亮这个科长满打满算也就领导着连他在内的四个人。

看着桌子上的灰尘,天亮拿起抹布去擦。

“科长,你回来了。”石喜柱一进门,看到天亮十分高兴,上前抢过天亮手里的抹布:“我来吧。”

“嗯,回来了。”天亮又去拿笤帚。

“科长,你猜我昨晚看了一段什么戏,哈哈,笑死我了,想想都笑得不行。”喜柱是个戏迷,喜欢唱戏,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角。有时附近村子过庙会唱戏,喜柱晚上能揣着干粮跑十几里路去看。但,从高中毕业后他就跟着天亮搞防疫,已经五年了。此时,他急于找人分享一下自己的乐趣,丝毫没有看见天亮忧郁的眼神,兴致勃勃地说:“后沟村唱戏,昨晚唱了一段帽戏,叫关公战秦琼,呵呵我还是头一次看这个戏,笑死我了……”

“关公战秦琼?”天亮听着有些不对。

“听出来了?呵呵,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说有一个员外,在外乡发了财,想还乡祭祖,只是老两口觉得女儿年方妙龄不便出门,但留在家里也觉得不放心,便叫出女儿千叮咛万嘱咐,要女儿关好门窗居守闺房免生是非。老两口走了,女儿却暗自欢喜,急忙唤来丫环去约王相公夜晚来相会,晚上,王相公翩翩而至,二人各诉相思之苦,柔情蜜意,之后以月亮为媒,海誓山盟,私订终身。三个月后,二老回来,看见女儿茶饭不思,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娘便探问女儿病情,这位小姐知道瞒不过去,便撒了个谎说……这是唱的啊,我给你学学……”说着自顾自地拿着抹布当香帕比划着唱起来:“自从二老还乡把祖祭,夜夜白云入窗送女婿……”

可能是忘词了,喜柱停了下来,但丝毫也没有影响他说戏的兴趣:“呵呵,下面是什么词来着?不记得了,反正,她娘一听大事不好,忙向员外报告,员外气得大骂女儿伤风败俗,又骂是哪个这么大胆子,抓住了定要碎尸万段,他娘子忙说,女儿说,那相公来去都是驾的青云,他不是人来他是神。员外说,是神也不怕,咱家有个祖传的红线团你交给女儿,若那偷情之人再来,叫女儿将那红线头拴在贼人脚上,我自有办法知道。说着拿出红线团交与娘子,娘子把李员外的话告诉女儿,小姐听了暗自好笑,晚上王相公又偷偷来到小姐房间,小姐便把母亲交代的事对相公说了,天亮后王相公拿了线团翻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