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笔墨人寰
31228900000025

第25章 生趣管窥(10)

祖母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母亲?成年后有了思考能力的我,对此作过推断,其原因无外两方面。首要的一点是祖母恪守封建礼教,用三从四德的尺度时时规正母亲的言行。她不知道,母亲生活的年代已不是先前,从母亲的天足没有变成三寸金莲就可以感知社会正在发生变迁。说形象点,祖母和母亲的冲突是三寸金莲和天足的必然碰撞。回眸这一点时,我眼前的祖母又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代表封建礼教的符号。形象地再现这个符号,我以为可以将祖母比作《西游记》中的唐僧,她给母亲戴上了紧箍咒,随口一念母亲就会头疼难忍。母亲被这紧箍咒折磨得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再一点是祖母的性格所致。祖母一个人撑持家务,没有男人般的主见不行。时日久了,独断专行就成了惯性,家人必须按照她的惯性运动。父亲和姑姑在她跟前长大,都适应了她的惯性,惟有这后进门的母亲需要尽快适应。适应有个过程,这个过程现在叫磨合,磨合实际是磨擦,磨擦尚可生电,因而她们之间迸溅火花就在所难免了。

说到祖母的性格,我想起祖母和小姑的一段对话。那是我上初中时,有一次周日回家,祖母一个人坐在院里生气,见我回来便诉说生气的原因。前几日祖母感冒了,凑巧出了嫁的小姑回娘家知道了。可小姑回婆家后事忙,过了几天才来探望,见母亲坐在院里晒太阳,就高兴地说:“妈,你好了?”

祖母不冷不热地答道:好了,不好的还能死了!没眼窝的麻雀天照顾哩!”

这话噎得姑姑够呛。姑姑受过中等教育,装进过不少词汇,可是搜肠刮肚还真翻捡不出能对应她这老母亲的语句。理屈辞穷的小姑又不愿意忍受这般责难,一转身走了,撂下我那唇枪舌剑的祖母一个人生闷气。我觉得祖母是在生小姑的气,也是在生自己的气。生自己的什么气?还不是脾气太大、得理不饶人么?既然明白了,那就改改吧,偏偏江山易移,生性难改,祖母只能一个牛角尖钻到底了。

祖母就是这样,和女儿的别扭经常不断,和媳妇就可想而知。和女儿闹别扭,闹过了,日子一长就淡了。人常说亲生的有化骨丹。骨头都能融化了,这点小气当然不会永远搁在心里。媳妇则不同了,非亲生的,彼此间的鸿沟不仅难以逾越,而且还会越磕碰越深。这便让我纳闷,祖母好不容易找到了个同舟摆渡的人,可以在风波里一起撑划颠簸的小船,为啥就不能和衷共济呢?

我有些像祖母苛责母亲那样苛责祖母了,祖母不是神人,怎么能苛求她毫无过错?

接下来该说祖母和我了。

我现在的这个样子和祖母关系至殷,虽然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她就离别了这个世界。祖母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的行为模式浇铸了我的童年,塑造了我的雏形。在我的操行还是一张白纸时,她的投影就活画在其上,不知不觉就成为我效仿的楷模。她的一招一式在我的心灵中发芽生根了。二十年后,我到了找对象的青春时期,女方用审视的目光挑剔着我,说我走路的姿势不好,摇摇晃晃的。我不以为然,母亲却说:

“都是小时候跟着你奶奶走成这样的。”

这话说的一针见血。的确,小时候我是祖母的尾巴。祖母摇晃到哪儿,我跟着摇晃到哪儿。我乐意跟着祖母,是跟着她我便少了一个人的孤独。母亲常忙,不能和我时时相伴。我出去玩耍,因为是长子的原由,没有哥哥、姐姐的呵护,就少不了受大孩子的欺负。和祖母待在一起,就少了受欺负的忧虑。祖母当然也乐意让我跟着,说我是她的尾巴,其实是她将我看成了她生命的后续。有生人问到我时,她会灵动着眼睛说:孙子!说话时那眼睛中闪动的喜色,让我理解了几十年才初步读懂了些。那喜气里有得意,有自豪,更多的则是把我看成门第里的一缕生机,祖坟里的一根香炷。亲孙子,命根子嘛!

祖母对我的塑造从我牙牙学语就开始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从她的口中移植到我的口中,我稀里糊涂地复读,稀哩糊涂地成诵。不光是这些,还有她那些关于生辰八字的歌谣,滔滔不绝地向我灌注。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我也就是三四岁吧,屁颠在祖母身后去五里外的兰村看戏。时逢农历二月,麦苗返青,田野嫩绿,地垅上一溜儿油菜放出了灿灿的黄花,我蹦跳着吟诵:

正蛇二鼠三月牛,

四猴五兔六月狗,

七猪八马九羊头,

十月里虎沿山游,

……

我吟诵得兴致正高,有个戴眼镜的老翁回头看一眼,夸奖:“好,是个小神童!”

我不懂神童是啥,不理会得意,只觉得他那笑意是在夸我,便羞涩地搂住了祖母的腿不再吱声。祖母替我应声,应的什么不记得了,但她那笑脸上布满了少见的喜悦。现在回想,祖母对我的第一阶段塑造的确是将神童作为目标的。其实,所谓的神童只是能熟读一些歌谣,哪是神童呀,不过是应声虫而已。但也可以看出,祖母是将我朝着知识目标推进的。

这个目标的最高成就,是我成为当时百里挑一的初中生,进入城市读书。可就在此时,祖母对我塑造的目标动摇了,迷惑了,到底我该成为个什么样的角色,恐怕她也说不清楚了。那一年暑假,她对我说:

“识些字,不当睁眼瞎算了。今后别干公家的事,那碗饭不好吃。”

说这话时,我的眼睛直盯着她。我这么看她,是觉得这话出自她的口有些怪异,和她过去那些“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训导背道而驰。我以为她是随意玩笑,试探我的反应,看我有没有懈慢了读书。其实不然,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为什么会在深思熟虑后得出这种结论?我破译她这想法是以后了,是我涉世更深些了。

四清运动的时候,父亲两个多月没能回家,回家时眼睛深陷,瘦骨嶙峋。他被看管起来交待问题,交待他父亲的去向和自己的过失。他怎么能弄清父亲的去向?天津城破,他的父亲狼狈逃窜,逃得连小老婆都丢了,怎么还能顾上千里之外的儿女?父亲受着他父亲的政治牵累,时时小心,能有什么过失呢?他交待不清,得不到宽大,就被一次次逼供。还算侥幸,他活着回来了,虽然校长被撸了,却还留了个教导主任,还让他端公家的饭碗,不错了。在此之前,我的小姑已被剥夺了辛辛苦苦求学得来的那个公家饭碗。祖母一口一口省下粮,一分一分攒下钱,供小姑读书识字,她上了中专,被分到专署气象科。可阶级斗争的弦一绷,她被清除出了机关,到了下头的站上。阶级斗争的弦再一绷,她只能回村种田了。接连地打击,让小姑沮丧而又灰心。祖母鼓励她说:

“种地就种地,只要过得安然就行。”

那时,安然无事成为她的最高理想。她这最高理想令我想起一个电影画面,小鬼子祸害的年头打更人敲着梆子高喊的就是平安无事。父亲被撸了校长,祖母还是这个说法:

“干啥也行,千万别想不开,种地也能过活,还安然哩!”

祖母给我设立第二个目标时,既有父亲和小姑的遭遇,还有其他人的警示。就在父亲回不了家的日子里,我的一位小学老师跳河死了,且死在我们村边的母子河里。祖母目睹了他泡胀的尸体,怎么能不忧心自己的儿女?莫非那时她的光景也在刀刃上划过?

对儿女的忧心进而转化为对我的忧虑,我要是将书一直读下去,岂不是又要步父亲和小姑的后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又何必呢!祖母为我远虑了。她不会想到这远虑纯属多余了,不用辞学,我就被打发回农村了。祖母说过这话一个年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学业中断,而且,再也没有接续的机缘。只能和祖母一起厮守土地,厮守饥饿,厮守歧视。

祖母这话是在完成对我塑造的最后定型,我却辜负了她老人家。七扭八拐,我端起了公家的饭碗,还走进了古衙般的政府机关。这是从表象看,若是从本质上讲,我的一生都将运行在祖母为我设定的精神跑道。这条跑道的标识我是在《周易》中读懂的,不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吗?我在这条跑道上施展的能量是祖母引领我进入的中国文字。写公文是这样,写文学作品更是这样。尤其是后者,祖母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导师。都怪在下不才,若是戴上顶博士的桂冠,那祖母不就是位名副其实的博导吗?

这样说,绝不是奉承抬高自己的祖母,我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前面我讲过,还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祖母就领着我去看戏。不光看戏,还领着我听书。不光领着我看戏、听书,她还给我说戏、讲书。她给我说得最多的是《三娘教子》、《舍饭》,在这些戏中她一次又一次展示了她的精神状态,或许她就是借戏说己,倾诉自己的情感,然而,就在她的倾诉中一颗文学的种子已植入我的心田。祖母将我引领进文学的天地,还丰满了我的文学羽翼。现在我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只要是能给我添彩的,那准是祖母传导给我的。祖母口里,有对时令的把握: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冬至当日回;有对节令的操持: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末伏菜;有对身体的理解:无火不迎风,剃头洗脚胜过吃药;有对家事的运筹: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有对处事的识见: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祖母似乎就是一部百科语言大典,而且这大典经过无数年、无数代检验,真正堪称颠扑不破的真理。着名作家李准的小说《黄河东流去》获茅盾文学奖后,别人问他的语言为什么那么生动有趣,他告诉人家,到了哪个村里,只要听到有个会说话的精明人,他一定要把人家的话掏光。听得我心头豁亮,当时便想,我不必这样费力,因为我有祖母这个语言宝典,尽管其时她老人家早已溘然长逝,可是只要我打开过去的记忆,需要什么门类、什么花色,轻轻一点击,那灵光的语言就会闪亮在眼前,任由我整合调遣。如此,我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着作,尤其是那本《尧都土话》,里头全是祖母的智慧、经验。我动用了她的知识产权,我知道她不会怪罪,若是九泉有知,还会欣慰地微笑!

1974年,祖母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我家也穷困到了极点。祖母去逝后,和左邻右舍一样,随死随埋,当日入土。我家大门贴的是那时最流行的一幅挽联:岂敢云葬之以礼,不过曰入土为安。入土为安,是众人的心愿。祖母入土了,安宁了,我的心却一天都没有安宁过。只要想起她老人家,我感情的巨澜就会从眼眶迸溅出来。

祖母去世的前两个月,我走进了人民公社。尽管是去侍弄笔墨,可由于那是个权力机构,过去凶煞我家的面孔都重组了皱纹,换上了努力出来的笑颜。全家的屈辱嘎然而止。随之,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改善。换过几本日历,举家迁入城市了。每每家境升华一个台阶,我的心就难免一颤。我不止一次问苍天,问大地,你们为什么就不容我祖母多在尘世待上几年?让她看看家景的兴旺,让她过过童年的那种日子,早晨的点心和油茶不再是难事啊!为什么你们不能宽容她?要在一个关节点上收走她?她不算老啊,去世时不过66岁呀!我问苍天,问大地,没有听到一丝回应,只好回味祖母故世时那双目闭合的安详面容。她瞑目了,而且是安闲地瞑目了,莫非她已有了预感,从我的行迹里看到了家业兴旺的未来?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我担心的是她老人家继续忧心,因为我最终背离了她给我设就的人生定位,端起了公家的饭碗。好在她是安闲瞑目的,我才有些宽慰。

三年后,祖父有了音讯,他还活着!活在台湾!政治的坚冰打破了,他斗胆往家里寄信。再过十年,祖父回到了家里,头一件事就是祭祖,跪拜过父母,他哭的就是您,祖母!他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我觉得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说出来的都有些简单,写出来的都有些轻浅。祖父这一生有过轰轰烈烈,有过沦落消沉,但无论是轰烈,还是沉沦,他身边都不缺女人,然而归来时却孑然一身,没有一个女人为他留下乔家的骨血。给他留下骨血的是那个他早辜负了的女人。这个女人不仅没有辜负他,还撑起了他那濒危的门第,如今家业兴旺,子孙满堂,他当有何感?

祖父曾在台湾吟诗表达他的这种感受:

清明时节面西北,

烧香焚纸吊双亲。

哀妻悲女肠寸断,

年年月月夜夜心。

这是他悲痛心情的抒发,我却觉得难以写照他那悲痛的心情。我以为,最能表达他心境的是他满头的白发和掉光的牙齿。在台岛祖父曾身陷囹圄,毛人凤手谕密裁,一个暗乌的斗室关了他整整七天。虽然他侥幸逃过一死,但在那漫长的七天里他一头黑发全白了,满嘴的牙齿脱落得没有留下一个。那七天让他发白齿脱的原因不止是死,还有死背后的事体。我以为死背后的事体比死更可怕。他浪迹漂泊时,轰烈和沉沦都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有朝一日回到故乡,行孝床前,为老母亲养老送终。他哪能想到死会猝然而至,行孝床前已成烟云。他一定想到了他的老母亲,他一死了之,那老母亲谁来养老送终?他这样想是担心那个他辜负了的女人会离家而去,那么他家的烟火谁来传续?难道乔家的门庭就要毁在他这个踌躇满志的人手中?他想,他冥思苦想,他绝望地冥思苦想,想白了头发,想落了牙齿!他绝不会想到就在同时,我的祖母挺身而出了,出现在法庭上,出现在祖坟里,出现在田地边,为他苦苦支撑着这岌岌可危的门庭。如今,这位死里逃生的老人,这位侥幸从台湾回到故乡的老人,得知了过去的一切当作何想,他愧疚吗?后悔吗?

愧疚、后悔是不言而喻的,只是这些言辞要活画他的情感世界实在太简单、太轻浅了。恐怕最深刻、最生动的表达只有行动了。1995年祖父果断结束了台湾的生涯,毅然回归故里。此时,在他老人家身边绕膝而转的是他重孙的孩子,他兴奋得热泪盈眶。然而,见了村人,他没有炫耀五世同堂的荣光,第一句话就是:

“不走了,回死来了!”

祖父年近九旬时谢世了,心甘情愿的和祖母同居一穴,叶落归根了。这或许比祖父那泪水,比那愧疚后悔之类的言词要深刻得多吧!

我将祖母的人生浓缩为这么些文字,固然是要表达我对她的缅怀,但是也不尽然。

明年,她老人家就要诞辰100周年了,今年她的生日之际,我彻夜难眠,一遍又一遍回溯往事。我总觉得祖母是一部厚重的大着,我终其一生未必能悟透其中的玄机。祖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她身上却体现了中国妇女勤劳善良的本质;祖母是个不足挂齿的小人物,在她身上却闪耀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当然,祖母并不高尚,她是个囿于家庭的女人,一生一世的努力都围绕着自家的小圈子,这明显有些自私,却是这自私支撑了我的家庭。这么看来,祖母就成了一个复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