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到这个成语,是先看到了渭河,又看到了泾河。顿时明白,原来泾渭分明是这么回事,就是说两条河水一清一浊,十分显眼。那么,泾水渭河,孰清孰浊?就想起《诗经·谷风》中有句:泾以渭浊。是说渭河是被泾水染浊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也有类似的诗句:“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由此,便可以清楚地看出泾水浊,渭河清。想一想,这很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
历史发展有个什么逻辑?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有个很经典的说法:哪里的水土流失得早,哪里就文明开化得早。陕北与中南部比较,自然人类居住开化得较早,因而,山上的草木植被人们利用的就早。早来早去,山秃了,岭光了,水土流失了,成了裸露本色的黄土地。黄土地上的水土流失到哪里去了?当然是河沟。泾水接近陕北,最早接受了人类文明的礼遇,因而混浊了。至于渭河,则由于位置偏南,两岸植被相对要好,所以水是清的。如此看来,原来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就是从损毁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的。这就是历史发展的逻辑。
那一天,我由西安到陕北,又一次领略了历史发展的逻辑。近些年,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加快,渭河两岸当然不甘落后,因而,我眼中看到的泾水和渭河已成了一个模样。不是清成了渭河的样子,而是都浊成了泾河的样子。泾水渭河都把自己的浊流黄汤送往黄河,于是,我们的母亲河越来越黄。母亲,养育了我们,养育了人类,我们却让母亲憔悴、枯萎,这是人生的写照,也是人类社会的写照。
这个写照警示人们,泾渭分明早成了往事,不仅自然状况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谁要是恪守祖训,谋求是非分明,公正公平,那真无异于天方夜谭。某地有庙,庙中有壁。壁是四龙壁,明代产物。这自然是应保护的文物,可是,一声令下,说拆就拆,谁敢违抗?因为下令的人物大权在握,别说毁个东西,就是毁个人也不劳自己出力。如此,谁再有气也窝在心里吧!要想消气,办法也有,就听个民间笑话吧!
笑话说,农夫锄田,一锄下去,伤了一棵禾苗,心疼地说:“妈的,锄偏了。”一旁过路的神父听见了,就教训农夫:“不要带脏话,上帝是会怪罪的。”农夫点点头,又锄禾苗,一不留神,又伤了一棵,心疼地又说:妈的,又偏了!”就在此时,天空有了响动,神父说:不好,上帝要降罪了!”话音未落,霹雳一声雷响,闪电早已划过。随着电闪雷鸣,神父倒在地上,农夫惊诧不解。就在这时,听见上帝一声叹息:妈的,打偏了!”这是个笑话,笑话却在提醒人们,上帝若不能赏罚公平,到哪儿去求个公道公正?既然如此,泾渭分明也只能是理想目标了。
很希望这个目标成为现实,倘若笑话中的那个上帝有点民主精神,有点知人善任,不要独断专行,派个人下来处罚那位农夫,何止神父会冤屈地倒下?只要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公平公正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这是就社会而言。若是再说到自然,我们真该对赖以生活的环境无比珍爱了,再不能为所欲为,随意索取,否则,江河生怒,肆横流溢,就会上演人或为鱼鳖的悲剧。善待自然吧,人们!我想这善待自然应该分两步走,首先做到泾渭分明,还渭河以清澈。接着应再进一步,达到泾渭不明,不过,这泾渭不明可不是刻下的同浑同浊,而是原当初那种本真面貌,泾水渭河同样的清澈,同样的灵秀。
2007年7月26日
死不瞑目
得到两条信息,让我想到了死不瞑目这个成语。
一条信息是法律部门对贪污受贿者处于极刑的标准,据说达到500万元以上才可以享此死的殊荣。也就是说,如果贪污受贿的数额不足500万元,连这么死的资格也没有。
另一条是发生在四川成都的新闻,年近80岁的高校林教授与殡仪馆签订了一个办葬礼的协议,花销费用是10万元。10万元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已有点惊人了,更为惊人的是他不是给人办葬礼,而是给他的一只爱狗办葬礼。
由此我忽然想到了死。人有多种死法,如果按古训所说“人为财死”而论,当代有不少人是难以死下去的。虽然,500万元的贪污金额是对量刑而言,可是如果错位思考一下,普通平民穷其毕生精力,获得的钱财也难以达到500万元。工薪阶层的不少人也在这个行列,倘按月薪3000元计算,年收入也就是3.6万元,100年也只能获得360万元,离死的这数还有140万元的差距。即使按月薪5000元计算,要达到500万元,也需要近84年。人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似乎到阎王爷要请的最后的大限之日可以瞑目了,其实不然,因为这是从出生就算过来的,世上的天才不少,可是哪一位也不会从娘胎里爬出来就会哭着挣钱的。看来,以钱数定死,死还真是件难事。不过,死并不难,难的是就要死了,却距那个定数还很远,这可怎么死得下去?
退一步再说,即使自己想通了,不再计较平生获得钱财的多少,下定决心一死了之,可是,你准备死后办怎么个葬礼?本来,我们的社会曾经崇尚节俭,办丧事亦然。活着还不贪图富贵,死了又何必铺张浪费?哪想到转眼间这已成为往事,若不多花点钱,弄出个场面,似乎就是寒酸。谁愿意扑腾一生落个寒酸的下场?更何况,你看人家林教授那条狗,死了还要办个10万元钱的葬礼,岂不说风光啦,体面啦,往回一想,难道人还不如一条狗?如此想来,真真是死不下去、死不瞑目了。
查考死不瞑目,《汉语成语大词典》解释:“死了也不能闭上眼睛。指人将死之时心里还有放心不下的事。形容志向未能达到,死不甘心。”接着举例说明,一例是说孙坚,他大气凛然地说:“(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另一例是说韩愈,他志向远大:穷思毕精,以赎前过,怀痛穷天,死不闭目。”这里用的虽然是死不闭目,却和死不瞑目是一个意思,看看人家改变处境的决心是何等超拔?
这两个例子都举得不错,清楚说明了死不瞑目的意思。辞典的目的达到了,我却由此产生了疑问。孙坚是一代英杰,韩愈是千秋文豪,此二位皆是出人头地的名人,难道死不瞑目是名人的专利?也不尽然。蓦然想到个民间故事,故事的年代很远了,主人公是个卖肉的老头。这天,老头卖肉时,有人多付了钱,不仅暗暗高兴。不料还没笑出声来,买肉的却返回身来,岂不是来索钱的?老头情急生智,将那多余的钱往口中一塞,让买肉的检查钱袋、口袋,果然分文不多。那人无奈,只好去了。老头一喜却把钱咽了下去。下去也罢,这钱偏卡在了喉咙,咽得老头喘不出气来。老头就要死了,却怎么也死不下去,叫来儿子交待后事。他指指自己,儿子说:“我明白,给你穿身好寿衣。”父亲摇手,又指自己,儿子说:“给你装副好棺材。”父亲仍摇手,再指自己,儿子忽然想起父亲喉咙里的钱,说:我明白了,是把那枚钱掏出来。”父亲点点头,仍然手指自己,儿子抓耳挠腮想不通父亲还有啥心思。他想不到,父亲就瞪大眼睛不死。看着父亲那个难受劲,儿子心如刀绞,斗胆胡说:“你死了,将你的肉卖了钱。”话音未落,父亲闭上眼,安然辞世。
故事完了,留给人的思考却没有完。多亏老头生在那遥远的往昔,死还死了个双目紧闭,若是活在当代,若是知道那个死的定数,若是知道那条狗的葬礼,即使儿子再宽怀,他也难以心平气和,死不瞑目便是铁定的了。
2007年7月31日
屠龙之技
屠龙之技是《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后来流行开去成了成语。这个寓言故事之所以能够流行开去,是它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且具有治疗这种思想疾患的功效。原文说:“朱氵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那个时候写书不易,要用小刀在竹简上刻字。刻多了手疼不说,还要多用费力砍削成的竹简,所以用语力求简练,甚而简练得有点吝啬。吝啬得这个故事少了趣味。好在后人理解庄老先生的一片苦心,就把他那意思大化开来,于是,世人就读到了一个傻得可爱的朱氵平漫。
朱氵平漫的可爱在于,他不是个好逸恶劳的富贵子弟,准确地说他还是一位很有良知,很有进取心的小青年。他长大了,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养家糊口,供养父母二老。而且知道家有千贯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因而一心一意要学一门技艺。只是他那个技艺的定位有点太高了,杀鸡的技艺不学,邻人皆会,太多了;杀猪的技艺不学,村人都会,太俗了;杀牛的技艺不学,乡里有人会,还有些多,有些俗。正在朱氵平漫犹豫到底该学啥时,忽然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名人,收徒教授杀龙的技术。这可是个天大的好事,不曾听说附近城乡有哪个人会这门技艺,学成了可是独此一家的好手艺啊!于是,朱氵平漫就跟着支离益去学屠龙之技了。
时光真快,转眼就是三年,朱氵平漫的屠龙之技学成了,可是,家里也一贫如洗了。为了给他交学费、饭费,父母连栖身的小屋也卖了。要是放在今世,这二老还算明理的家长,舍得智力投资呀!可惜,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只注意到屠龙之技在附近绝无仅有,自个的孩子当然也就是独一无二的人才,却忽略了在这个世上谁见过龙这个东西呢!这一忽略就把志向远大的朱氵平漫搁在了十分尴尬的地步,本想用着超凡技艺养家糊口,让父母过上幸福日子,哪会想到身怀绝技无人问津,不仅养不了二老,还得向他们继续索取衣食。他们再也拿不出来了,就得饿肚子。百般无奈,朱氵平漫只得放下架子去杀猪赚钱,养活父母度日。
很早前读这个寓言故事就明白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原以为这个道理很浅显,哪里知道这么浅显的道理时过数千年还有人搞不明白。少数人不明白还罢,竟然是很多很多的人没搞明白。我这样的想法来自人保部公布的一组数据:全国今年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较去年增加52万人,再加上去年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710万人左右。据此计算,除去已落实去向的415万人,全国仍有近300万毕业生未实现就业。
当然,我不是说这300万人都是朱氵平漫,也不是说上大学不好,而是觉得至少这种学所非用、学而无用的局面急需改进。古往今来,人类的求知渠道就是两条,自然求知和专门求知。自然求知就是师傅带徒弟,或者连师徒也不分,就是后生跟着老者学,学了就能用。后来进了一步,大致也就是尧那个时期有了专门求知的方式,即学校,年轻人可以集中时间学习了。当然,学和用还是不分家的。谁曾想,时代到了当今,发达的教育变成了纯理论知识的传承。用人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论大小单位招聘,先是看文凭。而且,文凭似乎就是身份能力的惟一证明。于是,上大学就成了青年人进入理想社会的惟一通道。按说,这也未尝不可,只是突然膨胀的学校和社会用人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进去时高兴,出来时扫兴,才知道自己学的是朱氵平漫的那种屠龙之技,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如何改变?关键在于改变教育结构,多办一些技术专业学校,多办一些马上就能用得上的技工学校。仅以建筑工程来说,30年来城市突飞猛进地发展,盖了那么多的楼房,可有几座出自有学识的技工人员之手?虽不能说全部,但大部分是走出农田就进入工地的农民啊!从红旗渠工地进入建筑行当的人们,那已是高素质了。所以,豆腐渣工程的出现,除了钱权交易,我看这也是一个原因。这便是我们的国情,一方面技术工人紧缺,一方面屠龙神技闲置,即使不少人不再等着杀龙,放下架子去杀猪,学用之间也有隔膜,也不能一上手就驾轻就熟。因而,用人单位不得不再在岗前培训。这是教育的误区,也是资金的浪费,更是时间的浪费。如此看来,回眸庄子老先生数千年的寓言故事,对我们当今发展确有教益。
2009年7月28日
邯郸学步
近读楼宇烈先生《中国的品格》一书,忽然就想起了寓言故事《邯郸学步》。故事说,两千年前燕国寿陵那地方,有一位生长在小康人家的少年,衣食无虑,日子富裕,可是常常犯愁。犯愁的原因是,无论什么东西,他总觉得人家的好。人家的好了,自家的就不好了,所以很少有开心的时候。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人们说邯郸人走路很美,就想,究竟能有多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到底有多美,干脆跑到遥远的邯郸去看人家走路。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果然很美。看小孩走路,活泼得美,他赶紧学;看见老人走路,稳重得美,他赶紧学;妇女走路,摇摆得美,他赶紧学。学来学去,寿陵少年哪一个也没有学成,却连自己的走法也忘了。这时,路费也花光了,他只好爬着回去了。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以往听这个故事,也就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笑过便忘了。这一回又想起来,是土耳其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上世纪二十年代,土耳其出了一位名叫凯末尔的总统,一心要改变国家的处境,使之尽快发达起来。他的办法是彻底欧化,摆脱原来作为伊斯兰国家、亚洲国家的境况。原因在于,土耳其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的地方,而那时欧洲最为先进。所以他欧化的信心十足,大有破釜沉舟之势,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要和过去彻底拜拜。不光取消了阿拉伯文字,改用西方文字,而且,连妇女出门蒙头巾的风俗也改了。这一改非同小可,后来的一代连过去的书也读不懂了,等于切断了本国的历史。结果怎么样?土耳其成了一个“人格”分裂型的国家。
按说,土耳其这么恭慕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应该看重他吧?回答是否定的。人家才不把他当回事呢!他一直想加入欧盟,至今不能如愿。而波兰、匈牙利、捷克那些曾经与欧盟有隔膜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不久就被吸收了。当然,土耳其人也不傻,西方不亮就谋求东方亮,就想重返亚洲。岂料,1955年万隆会议上,遭到了亚洲国家的集体反对。尤其是伊斯兰国家,认为他们亵渎了神,坚决拒绝接收。你看,土耳其学别人不成,回自家也难成,真真是邯郸学步的国际典型。
当然,我这么关注土耳其不是为了奚落人家,而是为了我们没有沦落成人家而感到庆幸。其实,就我所知一百年来我们至少有两次几乎要邯郸学步的危机。一次是火烧赵家楼,打倒孔家店的时候,似乎不西化就救不了中国;另次我更是记忆犹新,文革中大破四旧,大立四新,一切的传统文化都要扫地出门,当垃圾倒掉。多亏十年动乱嘎然而止,要是再折腾下去,我们真不知道自己的家里该把哪个大胡子当作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