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长,整个氛围都在烘托一个蠢人。先说许多舍人为贵族祭祀劳作,人家赏赐了一壶酒。酒少人多,该谁喝?有人想出了个办法,在地上画蛇,谁最快画成,谁喝。这就有了一个既定的游戏规则。这时候,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在文中的蠢人身上了。因为,别人尚在埋头作画,他已经画成了。按照游戏规则这壶酒必然非他莫属了。果然,他将酒壶拿在手中了。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么,画蛇添足的成语就不会存在了。从这个角度看,名副其实的故事刚刚开始。画成蛇,拿到酒壶的这人,并没有喝酒,而是给已经画成的蛇添足了。只是还没有添完,第二个人画成了,不由分说,夺过酒壶大口大口痛饮起来。而且,边饮酒,边指着那个添足的人说: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可怜这位添足的舍人,酒没喝成,还遭到人家严厉地挑判指责。这可真有些太愚蠢了。从此,这个愚蠢的形象就凝定在我的脑海,似乎再也无法改变。
不料,后来经见的世事却动摇了我对这个蠢人的看法。那一年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第一次听到关于龙的生成说法。原来,龙是个虚拟的动物,世界上并没有这么个真实的东西。这个称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是由好些动物的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有人编成了一句话:鸡爪鱼鳞虾尾巴,牛头马面蛇身子。哈哈,原来龙的主体是蛇身子呀!就是这个蛇身子引起了我的反思,如此说来,龙的主体就是蛇,只因为添上了各种部件,才生成了一个民族的崇拜物体。时隔不久,我去观瞻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就有个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陶盘,那个龙基本上还是一条蛇。由此,更坚定了我的想法,龙的确生成于蛇。那么,蛇是怎么变成龙的,很显然是由于有人添了足,有人添了鳞,有人添了尾巴,才这么一步步蜕变来的。这么想来,很自然就想到了那位画蛇添足的人,先前他在我头脑中的那愚蠢形象动摇了。我开始觉得,他就是第一位创造龙的大画家。
既然画蛇添足者是第一位画龙的人,之前,谁也没有见过龙,那他的行为举止必然就很难为众生理解。所以,他不仅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反而成了指责的对象。再看那则诞生成语的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作者却用足了贬意。此人画完蛇,拿起酒壶不喝,竟然说“吾能为之足”,一副小人得志,自我炫耀的样子。结果,足未添成,被人夺去酒壶,则以此句束文: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这不是有些嘲弄意味嘛!
透过纸面,洞穿世事,我则以为添蛇足者是一位雅人,雅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境界了。他的眼中根本没有那壶美酒,美酒的香味不能为之心动,而艺术的魔力却鼓荡着他的心旌,于是,他舍弃眼前利益,一意孤行,画蛇添足,才创造了子孙后世崇敬的图腾——中国龙。想到这里,我不仅不再鄙视这位先祖,而且对他充满了敬意。
行文至此,完全可以搁笔了,但我还要对那位夺杯而饮的先生说几句。时下的状况和古代似乎没有二致,过得好的那些富豪绅士,哪一位也不是添蛇足者,都是墨守成规,将自己融于俗流的画蛇者。自己得了美酒,讨了便宜,饮就饮吧,千万不要再指责人家,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否则,跨越一些时光回望你的举止,定会汗颜不已。因为,画蛇添足者早已成为一位光照人寰的大艺术家了。
2006年6月11日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语出唐朝刘知几《史通·书志》:掩耳盗铃,自云无觉。实则源出《吕氏春秋·自知》当中,不过在吕氏那里尚不是掩耳盗铃,而是掩耳盗钟。
故事讲,贵族范氏逃走后,有位邻人在其家中见到一口钟,即想把这钟据为己有。但是,这钟太大,大得他一个人搬不动。搬不动,也想搬,惟一的办法是化整为零,砸碎背走。于是,赶忙找个锤子来砸。锤头已经举起了,一抡即下,就可能破碎一块,此人犹豫了。犹豫什么?锤头落下,声音响起,别人听见了,还不把自己抓住了。即使不判自己抢劫,偷盗总是无法抵赖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还以为这是个万全之策,哪知此举却把他永远钉在了羞辱柱上。因为,他是捂着自己的耳朵抡锤砸下去的,自己听得没有那么响亮,别人却听见了。后果可想而知,非但钟没盗走,还落了个千秋骂名,遭众人耻笑。
这个人挨骂无可非议,我绝对没有为之平反昭雪的意思。我要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若是放到时下这个年头看待,掩耳盗钟的也罢,掩耳盗铃也罢,这个人还不算那么坏,还是个可以教育救药的人。原因就在于他还知道是非,知道羞辱,哪怕捂错了耳朵,也想捂住丑事。千万莫让他人知道,知道了这可是个丢人败兴的坏事。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奶奶常在我耳边唠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我从那会儿就隐隐觉得人要是没了脸面,活得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为了这张脸面,人不能为所欲为,人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理想的做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的防线是:要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此思来,要是盗钟之人放下锤子,去掉贪欲,也就不会有这遭人唾骂的后事了。遗憾的是,他没有放下锤子,而且砸了钟,也就把事情办砸了。在众人眼里,掩耳是他的愚蠢之举,我则以为这是他尚可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日前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生了一肚子气。有个唱红的青春写手,写了几部长篇小说,每一部几乎都引起不少花季少年的喝彩,我还凑了一把热闹,看了一本什么梦呀花的,看完了还觉得虽然有些轻浅,但这写手也还有点才气。孰料春光几度,东窗事发,竟是抄的另部小说《出圈》。此事真有些出圈了,无端剽窃人家的劳动成果,怎么说也是件羞耻事。法院审判,尘埃落定,给人家公开道歉,当然少不了还得赔点款。错就错了,此时道个歉,也是一种知错就改的姿态。说不定会像周处改过,将来仍有作为。让人为之惋惜的是,他竟然对着媒体说,道歉,我还没想好呢!大有背着牛头不认账的架势。我从那话语里想起另一句话:我是流氓我怕谁!真正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明明知道这小子错了,还有人为这错误行为喝彩。这让我想起当年,若是这小子发现了范氏之钟,不用抡锤,不用掩耳,这帮兄弟姐妹早吆三喝四给他抬回家里去了。抬进大门,立即可以大做广告,祖传宝钟,天下一绝,伸手一摸,长命百岁!只要能捞钞票,什么脸皮,连人皮也可以不要了!
如此看来,若是掩耳盗铃的事发生在现在,见怪不怪,也就流传不下去了。一个人不要脸可怕,一伙儿人都不要脸了更可怕。
2006年6月12日
叶公好龙
最先知道叶公好龙是听寓言故事。故事说,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提笔画的是龙,拿刀刻的是龙。大大小小的龙画、龙雕挤满了房间。叶公爱龙出了名,远近的人无不知道。消息一传开,连天上的真龙也知道了,见世间有这么喜爱自己的人大为感动。一日行雨完毕,便转道来看叶公。他的头刚伸进窗户,尾巴还露在外头,叶公见了却大惊失色,吓得魂飞魄散,跑出门来。天龙大失所望,悻悻而归。这故事很有意思,借助叶公讽刺那些不务实际,爱作表面文章的人。
故事流传的多了,使用的多了,叶公好龙变为成语。《汉语成语大词典》收了进去,并指明其出处为汉代刘向着作《新序·杂事五》。其实,还应该更早些,早到战国时韩国宰相申不害的笔下,也就是《申子》当中。无论出自何时,出于何处,我一向以为这是文学作品,是个虚拟的故事。近日,读艾平先生的一篇散文,我才知道自己实在太孤陋寡闻了。原来,叶公子高实有其人,名叫沈诸梁,是楚国大司马沈尹戌之子。楚庄王时,沈诸梁被任命到叶邑为尹,自此人称叶公。这位叶公,却同典籍中的故事大为不同。他在叶邑主政49年,筑城固边,开疆拓土,兴修水利,深得百姓爱戴。为什么这样一位正面人物竟会成为故事中的迂腐角色?
《平顶山晚报》披露了叶氏谱牒《诸梁公传略》中的有关记载:叶公兴修水利工程时,在墙上画满规划图。一条条渠道曲折蜿蜒,许多人都没见过这样的图画,以为他是画龙。一位客人以为这水系图是群龙起舞,就说叶公好龙,并非真好。叶公问其因由,客人说,风从虎,云从龙,图中无云,龙何腾飞?叶公知道客人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笑笑说: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龙之腾飞。客人不解,叶公又说,凿渠成龙,龙到水至。客人说,如此,多多益善。叶公沉吟着说,不然,少引则宜,多引而惧。引一龙需银二千额,需粮万斛,不可不慎。从叶公话中可知,他修渠引水也考虑适度,不愿加重民众负担。只是,这话传播开去,一传十,十传百,到了作者的笔下,竟成了与事实大相径庭的故事了。
按说,故事是文学作品,当然有虚拟的成分,叶公好龙的虚拟痕迹就更为明显。试想,从古至今,谁人见过真龙,龙本是虚拟的,虚拟的龙走进虚拟的故事合情合理,不必较真,更不能将此叶公,当成历史上那位沈诸梁看待。可惜,《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在注释中还加了这么一句: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今河南叶县)。这岂不把虚构和事实混为一谈了吗?叶公真是有冤难白。
伏案沉思,叶公所以蒙冤至今,是因为那故事讽喻的现象没有绝迹。若是这现象消失了,叶公好龙的道理便失去了价值,失去了价值,便不再有存活的意义。叶公也就有个清白之日了。只是,这个清白之日来之不易啊!就说一事吧!当初在陕北,面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黄炎培先生问毛泽东:往昔多少朝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你们如何保证权力的稳固?毛泽东告诉黄先生说,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民主。为了这个民主他飞抵重庆谈判,要打破蒋介石的一党独裁;为了这个民主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于是,我们走进了新中国,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建设着自己的祖国。不过,扑腾了几十年,民主没有走近我们,离我们还有不近的距离。我们仍然处在挥手的挥手,动手的动手,举手的举手,拍手的拍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所以有的人胆大妄为,管药品的卖药名,管出口的卖配额,管干部的卖官位……一个倒下了,又一个起来了,而且,捞得更狠更毒。好在,毕竟社会在前进,民主在跟进,我们的媒体记者领先一步,担当了新闻监督的重任,时不时就把社会龌龊现象抖露出来晒一晒太阳。这一来,就有些官人吃不消了。近一段日子时不时就可以听到有人慷慨激昂地指责记者。这现象仍然让人想到叶公好龙,而且好龙好到比叶公还叶公的地步。我们党从延安就倡导民主,力行民主,近年更是将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为什么只是媒体民主了一小下子,就有个别人受不了呢?看来,这个别人实在是有些朽木不可雕了。
本想为叶公说些公道话,为之平反昭雪,可是,看这社会现象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奏效的,那就只好继续委屈叶公,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你就牺牲自己的名声吧!
2007年7月27日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里头装载着一个可笑的故事。这个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有记载。说是有个楚国人去郑国卖宝珠,惟恐卖不出去,下本钱进行包装。先用木兰做个小匣,又用桂椒将其薰香,接着嵌上珠宝,画上玫瑰,还嫌不美,又装点上了翡翠。这一来,小匣子珠光宝气,夺目耀眼。果然,亮眼的小匣很快就卖出去了。楚人自然很满意他的这一高招。不过,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买走宝珠的郑人很快返回来了,留下了小匣,却退还了宝珠,以为他是误将宝珠匿放在匣中了。这个意外的结尾弄得楚人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往日,每读这则成语,我就会想到这个故事;想到这个故事,我就会替楚人难过。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只能吞咽自己培育的苦果。时下接触这个成语,却完全变了味,不是觉得楚人可悲,倒是觉得郑人实在有些孤陋寡闻了。请看今日之天下,那琳琅满目的货物哪个不是楚人的行径呢?
中秋时节,月饼上市。吃月饼是民族风俗,无可非议。试想,秋月圆挂,长天迷蒙,一家人围坐院中,畅叙天伦,仰首话月,此时,品一口清茶,吃一块月饼,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美味。若是对月话古,谈月宫嫦娥,吟千秋诗文,这又上了一个档次。可惜,此事此情早成了往昔风景,如今哪家还有此种情趣?惟一的兴趣是趁着时机和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上司拉好关系,于是,中秋节成了送礼的契机。按习惯,中秋送礼自然是送月饼,只是,这点点东西如何能讨得上司的欢喜?商家早摸透了人们的心思,因而,包装精良的月饼上市了,提高质量的不是月饼,而是包装月饼的外壳。有几家能吃了那高糖质的月饼,不过是留下盒子,扔了月饼而已!
中秋节的先河一开,过年的礼品立即跟进,不多时连端午的粽子也享受了时代的礼遇。当这一切成为时尚,而不包装的礼品自然没人问津了。我想,韩非子笔下的楚人实在冤屈,本是创新思维,超前行为,却被那些不思进取的俗人嘲笑讥讽,实在是生不逢时,生不逢世!倘若那楚人生在今日,肯定会冠领新潮,占尽风流,更为要紧的是会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话虽这么调侃,还是为世情忧虑。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现象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出台相应规定,旨在匡正时风。不过,风气易煞,习俗难移,追根溯源,那种虚假华丽的包装早就充斥于世了,不仅易物,不止捧人,即使政治也沾染了祖上的风习。就说那些先前垮掉的王朝,不论是秦汉,还是隋唐,哪一家不被包装得冠冕堂皇,以清正公平的面目行世呢?可是,天下子民又有几人能享受到清平公正?好在子民不断进行比较选择,因而,我们的民族不止一次地买椟还珠,虽然中华依旧,却屡屡更替朝代。如此说来,弄虚作假可以得逞一时,从长远考虑还是不要在那珠玑身外花费心血财力!
文章就要煞尾,忽又听见一件小事。某翁因不学无术,胆大妄为,竟至暴富。膝下有女同样不学无术,女大当婚,发愁嫁不出去。于是,富翁豪称,嫁女要陪房子、车子。或许这么一来,便可以将货物兜售到“郑人”手里,怕就怕“郑人”守旧,留下华贵的“椟”装,送还匣中的“珠”宝。何况那女儿还连宝珠也称不上呢!天下烦恼事真多,而且,越富越多,不知何故?
2007年7月25日
泾渭分明
泾渭分明是众人熟知的成语,常用来表达事物的优劣、是非一目了然,界限清楚。对这成语,口上说了好多年,笔下写了好多年,就是没有探究过其根源。那年去陕西参加海内外华人的寻根活动,出西安城,往西北去瞻拜黄帝陵墓,一路走来触景生情,蓦然想到了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