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顺应生物钟养生法
31210700000009

第9章 人体保健的最佳时间(5)

铁剂钙剂:贫血患者补充血剂,如果晚7点服用,比早上7点服用在血中的浓度增加4倍,疗效最好。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剂可使钙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

通便药睡前服

果导片、大黄苏打片等宜睡前空腹服用,以消除肠胃积滞。

胃药饭后服

用于消食导滞的药物,在饭后服为宜,如胃舒平、氢氧化铝等。但健胃药适合在饭前服用。

降压药白天服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早晨最低、傍晚最高。服降血压药1日3次,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专家建议:

现代时间药理学证实,药物作用也常呈现昼夜节律,这是由于药物在吸收、代谢和排泄速率中,任一因素的昼夜节律都会影响药物效应。许多药物的疗效会随人体自身昼夜节律变化而变化,按一定的时间服用药物,可以使药发挥更好的疗效。例如,哮喘病人往往在夜间呼吸更困难,这是因为,夜间人的肺部工作效率都不如白天高。所以,呼吸疾病专家在治疗哮喘时,把某些药在夜间的服用剂量增加为早上的2倍。

生物钟是医生安排病人在一天中吃药的最好依据。比如,阿司匹林和抗组胺药上午吃药效最好。某些类型的癌症化疗如果在晚上进行就更有效,毒副作用也更小。

服药多久方见效

许多病人的疾病诊断明确,治疗对证,只因医生没有告诉病人服药后,大约多长时间才有疗效,结果不少祛病心切的病人,吃药一两天无效就停药,加量或换药,造成浪费和治疗的延误。药物发挥药效的过程有长有短,短者数分钟,长者需数周或更长。因而知道服药后多长时间才能见到疗效,是非常必要的。

降压药长效降压药,见效时间2~4日,有的需要1周。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片、利血平等需7~10天。吲达帕胺,一周见效,4~8周有效率达84%。安体舒通,用后3天血压下降。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降血压需1周见效,水肿消退需1~2周。卡托普利,约3天见效。

抗冠心病药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或心绞痛时,见效与疗效消失时间均较缓慢,需7~10天,在未到疗程时,不要随意加大剂量,以防中毒。鲁南欣康,用药2周后有52.1%的患者心绞痛消失,26.7%的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22.2%的患者心电图改善。潘生丁,用药3周后以见效。地奥心血康,用药1~2周后心绞痛减轻。

降脂药多数降脂药在服药后1~2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但检验血脂下降尚需2~4周。这是因为血脂浓度的高低与饮食关系密切,只有当药物降脂作用大于饮食关密切,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血脂才会下降。

降糖药降糖药的作用因受饮食和内生血糖等因素的影响,其疗效出现的时间也不同。如强效降糖药优降糖,初用病人用药一天就有效,3~5天后血糖明显下降。中效降糖药如达美康,约用药7天后血糖下降。短效降糖药如诺和龙、美吡达、迪沙片、糖适平等,虽然可降低每餐饭后血糖,但总体血糖下降需3天左右。拜糖平、倍欣是抑制和延缓糖吸收的,可降低餐后血糖,但由于饮食控制严宽不同,很难用一次餐后血糖高低来判定药物疗效。上述的药物见效时间是指总体血糖下降时间,常用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表示,不是指瞬间血糖。胰激肽原酶(怡开)无降糖作用,却是治疗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需要3个月见效。

微量元素类药物锌、铜、铬、硒等微量元素,其缺乏是缓慢发生的,补充也就是渐进的。因而,见效时间也较慢,如用吡啶酸铬治疗或预防糖尿病,亚硒酸钠治疗或预防克山病,碘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常需4周以上见效。

激素类药物内分泌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用甲状腺素;更年期综合征,用尼尔雌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用强的松等,都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2~4周后方能见效。用他巴唑治疗甲亢时,他巴唑只能抑制甲状腺素合成,不能加速其排泄,只有等过多的甲状腺素自然代谢后,疗效才能出现,需2~4周见效。

左旋多巴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时,2~3周后症状改善。

洗澡的最佳时间

不同时间洗澡,效果不一样。早晨起床洗澡,如遇水温不当,易患感冒。中午洗澡虽然换得一身洁净与轻松,但易引起疲倦。最好是在晚上临睡前来一次温水浴(水温40-50度左右),能使全身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助你安然入睡。

洗澡注意五不要

第一,水温不要太高。洗澡的水温过高时,皮肤血流量会增加,而大脑等器官的血流量会相对减少,容易引起缺血、缺氧等不适症状。一般控制在40度左右为宜。

需要注意提,40度的温水消除疲劳最理想,因为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37度,体内温度是40度,40度与人体的体温最接近。如果水温过高,消耗热量多,不但不会消除疲劳,反而会感到难受;水温过低血管收缩,不易消除疲劳。

第二,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就可以。

第三,过饱或空腹不要洗澡。刚吃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空腹时洗澡会消耗能量,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第四,酒后不宜立即洗澡。

饮酒后人的身体发热,不能立即洗澡,如果洗冷水澡,发热的身体经冷水的刺激,会引起肌肉、血管的急剧收缩,甚至发生痉挛;如果洗热水澡,则会加快心跳和血流循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酒后洗澡,可能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饮酒后千万不要立即洗澡。

第五,洗澡不要用力搓。因用力搓澡,会使皮脂大量流失,皮肤的抗菌能力也会减弱。

女性最完美的洗澡方式

1.全身放松,浸入色彩斑斓,芳香四溢的泡泡浴中,唤醒你所有感觉。

2.将等量的按摩油和无味的清洗液相混合,倒入手中,将这种混合物涂在你的胳膊上,做一次迷你芳香疗法按摩。

3.用薰衣草盐刷擦洗身体,然后洗一个热水澡,这样可以使肌肤柔嫩,睡眠充足。盐会使水充满芳香,油会使肌肤保持湿润。

4.把热水倒入碗内,再放一点浴胶。把双手浸入其中,手心要朝上,这时你会感觉体内的压力全部释放了。

5.不要将鲜花放在餐桌上,要把它们放在化妆镜旁,这样早晨一起来,你就会感到精神振奋。

6.用一块棉毛巾蘸上薄荷精化油,放入塑料代里,一整天你都可以嗅到浓郁提神的香味。

7.劳累了一天后,让自己洗一个恢复精力的热水澡:将两汤匙的小苏打,一杯浴盐和十滴薰衣草精化油混在一起,放入充满热水的浴缸里。

8.随时喷洒芳香疗法的香气,使自己紧张的神经镇定下来。

刷牙的最佳时间

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一天应刷五次牙

人们对刷牙的次数各有说辞,有人主张一天早晚各一次就可以保证牙齿健康,还有人提出每天要刷三次,每次三分钟的“三三制”刷牙法。究竟一天要刷几次牙,医生经过科学验证得出的结论是:一天至少要刷五次牙。

根据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天刷牙三次以上的人,患牙周疾病和龋病的几率要比刷牙不够三次的人明显要少,并且细菌和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其代谢产物和毒素可通过各种途径引起牙周组织破坏,可以说没有细菌和菌斑就没有龋病和牙周病。

要想减少细菌和菌斑滋生,防止破坏牙周组织,我们每天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该紧持至少刷牙5次。

早起之后第一刷

早晨起床后口腔里的牙齿、牙龈、舌头经过一晚上的闭合状态,口腔里的牙垢及菌斑的繁殖及排泄物会大大增加,如果不刷牙就吃饭,会把不洁物吃到胃里增加胃肠道的不卫生。

三餐之后都要刷

一般早饭里含黏性的较细的食物较多,比如牛奶,面包、蛋糕、馒头等,这类食物含糖及纤维成分少并且自洁作用较差,在牙表里的附着能力强,也易产酸及代谢物来破坏牙齿及牙龈。午饭晚饭含纤维的东西较多,如蔬菜、肉类等,饭后容易塞在牙缝里,给细菌滋生带来养分。

睡觉之前最后刷

入睡后,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细菌及细菌的代谢产物、毒素等就会趁机破坏牙齿及牙周组织。睡前刷牙,就会把留在口腔里、牙缝里、舌头上的食物残渣、细菌等都好好洗刷干净,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口腔卫生,从而达到预防牙齿和牙周病的目的。

专家建议:

口腔专家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遵循“533”的刷牙原则,即每天刷牙5次,每次刷牙时间在饭后3分钟,每次刷牙时间长短为3分钟。饭后牙齿缝隙之间残留很多的食物残渣,而且在饭后3分钟刚好是口腔内细菌繁殖的高峰期,容易破坏牙釉质,所以饭后3分钟刷牙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