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顺应生物钟养生法
31210700000002

第2章 养生顺应生物钟(1)

人的机体是一种敏感的时间结构,人体的生物钟对各种违反生命活动节奏的现象反应灵敏。我们每个人只有学会机智地和时间打交道,巧妙地和机体固有的节奏打交道,才能活得健康、幸福和长寿。

学会生物钟养生

每个长寿人都有自己的“长寿之道”,但每个人的“长寿之道”又都不可能完全适合于别的人。为了探索能延长人群寿命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一种适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正在兴起。

生理学家认为,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具有周期变化的规律,这就是人体生物钟。若人体生物钟运转紊乱,就会导致疾病、衰老、死亡。若能较好地顺应生物钟生活,就能够得到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

顺应生物钟,是指人的一切活动要与体内的生物钟运转合拍、同步。众所周知,大脑皮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调节器官,它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条件反射”。人体长期定时地进行各项活动,就会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生理学上称之为“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便有适应性和预见性,这对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和增进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如每天按时起居,按时工作、学习习惯养成,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时用餐,届时消化系统的消化腺就会自动分泌消化液;每天定时大便,可以预防便秘等。

一旦“动力定型”形成,就不要随意打乱,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老年人“动力定型”的破坏,往往是衰老、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英国施罗普郡有位老人叫托马斯·伯尔,他活到152岁时身体仍很健康,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要见这位老寿星,于是派人把他从家乡请到皇宫,让他尽情吃喝玩乐。这样一来,他生活很快活,但却破坏了长期形成的“动力定型”,结果不到一周就逝世了。

用生物钟养生,不但要顺应生物钟,保持生活的“动力定型”,而且还要注意保养生物钟。所谓“保养生物钟”,是指消除一些干扰、破坏体内生物钟正常运转的因素,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比如,急躁、发怒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过分忧愁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减退;惊慌恐惧会使人六神无主、慌乱失措等。各种不良的情绪,都会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为此,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使心境从容坦荡,乐观悠闲。这样,就能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避免生理失调,有利于健康长寿。

只要能够很好地保养生物钟,顺应生物钟,人的寿命就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延长。

专家建议:

每个人在一天中的起床、吃饭、喝水、工作、学习、运动锻炼、睡眠若都顺应生物钟的运转,就是对生物钟的最好的保养。反之,该起床时不起,该吃饭时不吃饭,就会严重地影响生物钟“准点”运行。

人体的生命周期

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逐渐对人体生长发育过程,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内经》就详尽地记载了人从生到死的生长周期。如女子以七岁基数,男子以八岁为基数。大多数女性是经历七个阶段,男性则经历八个阶段,这样就完成了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

女性生命周期

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生长开始茂盛。

十四岁: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

二十一岁:肾气充满,真牙生出,这时牙齿就长全了。

二十八岁: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

三十五岁: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有脱落的现象。

四十二岁: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此时头发开始由黑变白。

四十九岁: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弱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形体渐渐衰老,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从这个生命周期可以看出,女性在28岁时生理达到最佳状态,身体最健康;28岁后,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35岁,衰老就在面部明显表现出来。所以,从28岁开始,女性就应该注意保养了。中医认为,女性养生要注重养血、活血,因此可多吃些大枣、阿胶,注意饮食规律与营养。

男性生命周期

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生长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

十六岁: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了。

二十四岁: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这时牙齿己经长全。

三十二岁:这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丰满健壮。

四十岁:肾气衰退,头发与牙齿都开始脱落。

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逐渐发白。

五十六岁: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身体抵抗力下降。

六十四岁:天癸枯竭,精气不再充盈,肾脏开始慢慢衰弱,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人这时己不能生育子女了。

由此可见,男性身体最佳年龄是32岁,40岁后要重视保健,尤要重视补肾养阳。

人体生物钟分类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个“时辰表”。它受宇宙环境的控制,显示出人体内周期性变化或节律,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时间信号一样,让人的生理活动、思维、情绪、体力等,与行星运动的周期相协调,使之适应昼夜、日、月、季或年、潮汐等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这种体内的“时辰表”,人们称之为生物钟。

依行星运动周期变化长短,人体生物钟可分为时钟、日钟、周钟、月钟、季钟或年钟寿命钟等不同生物节律。

时钟或分钟:它是一种短节律的变化。现以每分钟周期变化为例。人的心脏跳动每分钟约70次,一旦跳动过快或过慢,预示着人可能生病了。

日钟:或称昼夜钟。它与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相吻合,将人体一天内的血压画一条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会发现下午血压最高,早晨血压最低。此外,人的体温、肾上腺素分泌均有日节律特点。

据统计,清晨起床后的两小时,心脏病病人的发病率要比晚上高出2~3倍;此外,这一时刻也是缺血型心脏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和癌症病情恶化或病人死亡的最危险时期,有人称之为一天中最危险的两小时,并认其危险来自人体生物钟。

周钟:或称为星期钟。如人体内17-酮固醇数量的变化是以7天为一周期的。现在国人的工作效率是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高,星期一、星期五低。因为每逢星期五、有些人就考虑去哪儿玩,精神不会集中在工作上了;而星期一则从休息地回来,比较疲劳,一般打不起精神来工作。

月钟:或称近月钟。最典型的月钟是妇女的月经。科学家还发现,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有以月为周期的节律变化。通过统计。体力的周期性变化为23天,情绪为28天,智力为33天,有人将这三者统称为人体生物三节律。

季钟:或称年钟。这是指人体内部机能,在一年中带有四季变化相近的节律性改变。

寿命钟: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体生物钟与人的生长发育、行为形态、物质代谢、成熟衰老、生殖繁衍、创造发明以及事故的发生等密切相关,可视为宇宙中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周期变化在人体留下的烙印和反映。人们应努力寻找和摸索出自身体内的生物节律,善于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使其依自然环境的规律运转,从而适应宇宙环境,争取健康长寿。

专家建议:

人体的生物钟遵循着自然界的规律运行着,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依照自己的生物钟有效的安排一日、一周或者一月的工作计划,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最佳表现时刻来做最适合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规律、更加健康,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人体功能时刻表

您想了解人体功能“时刻表”吗?它将为您提供一个科学地利用时间的方案。当您知道了人体功能在一昼夜24小时中,不同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和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您就能为自己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工作、生活作息时间表。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在一昼夜24小时中人体的功能大体是这样安排的:

凌晨1时:大多数人己睡了数小时,此时进入易醒的浅睡阶段,对痛特别敏感。

2时:除肝之外,体内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肝在这段时间内加紧产生人体所需的物质,首先是生产“清除对人体有毒物质”的物质,这时人体仿佛在进行“大扫除。”

3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如有非干不可的工作,要立即全神贯注的把它干完,这时血压较低,脉博和呼吸次数较少。

4时:血压更低,脑部供血量最少,不少人都是在此时死亡。全身器官工作节律慢,但听觉很灵,稍响即惊醒。

5时:肾不分泌。人己经历了浅睡、做梦及不做梦的深睡几个睡眠阶段。此时起身,顿感精神饱满。

6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即使想睡,必睡不安稳。

7时: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强,此时若遇病菌或病毒的侵袭,最易抵抗。

8时:肝内有毒的物质排除贻尽。此时绝对不要饮酒,因为它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9时:活动性提高,痛感降低,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10时:精力充沛,处于最佳运动状态,最宜工作。

11时:心脏依然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12时:到了全身总动员时刻,此时最好不要立即进餐,可以推迟一会。

13时:肝脏休息,有部分原糖进入血液,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劳,需要休息。

14时:此刻是一天24小时中第二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15时:情况开始好转,人体器官此时最为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时:血液中糖份增加,但这不会造成疾病,因为血糖含量很快会降下去。

17时: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18时:痛感重新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

19时:血压增高,情绪最不稳定,极易引起口角。

20时: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此时司机较少车祸。

21时:神经活动正常,此时最宜于学生背书、演员记台司。晚间记忆力增强,可记住不少白天没记住的东西。

22时:血液中的血球含量增加,可增至12000/立方厘米,体温下降。

23时: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的工作。

24时:进入梦乡。

按人体机能状态巧养生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人在早晨起床后总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此时的健康可能是100分;一旦到了中午,这种良好的状态就开始呈下降趋势,部分细胞己经老化受损甚至死亡,此时身体的健康是90分;到了夜晚,这种损伤会进一步加大,逐渐由细胞的损伤累积成组织的损伤,此时身体的健康只有80分。

如何运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来增强或修复自身机能,医学专家总结出人体机能24小时机能状态表。

1:00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00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00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00“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5:00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00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00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00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16:00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17:00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煅炼。

18:00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19:00最易发生争吵。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20:00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0:00~21:00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22:00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23:00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

人体各器官盛衰时刻表

我国中医认为,人躯体内各主要器官在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内部都有其固定的活动频繁期,即所谓的“生物钟”。小周天通三关,通任督二脉。因为督脉为阳脉之督,主一身之阳: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故小周天也被称为“子午周天”。

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是人体经脉气血流动的一种规律,即每日12个时辰对应人体的12条经脉,因时辰在变,故不同经脉的气血也有盛有衰。子午流注把人的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12经脉相配之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衰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病和养生。特别是中老年人,学习和掌握子午流注的流行规律,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子时(23~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是管大脑的,胆清则脑清。所以,子时前入睡,早晨醒来后脑清新,气色也红润。子时前不能入睡,时间长了,就会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等病症,有的人甚至还会因此而得上“胆怯”的心理疾病。

丑时(1~3点),肝经最旺。肝是藏血处,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而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早晨起来就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

寅时(3~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它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供给了肺,再送往全身。所以,寅时人得到了休息,清晨就会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否则,就会有肺病。

卯时(5~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把充足新鲜的血液布满全身,大肠就开始进入兴奋状态了,去完成吸收食物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七八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就会干,重则还会出现唇裂或生疮;睡眠也会有问题,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

巳时(9~11点),脾经最旺。脾负责运化和统血,是消化、吸收、排泻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体现在外表就是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就会是唇白或唇暗、唇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