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天,媒体上的一则新闻撞击了很多人的眼球。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高考状元和上大学的人数中,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
调查者在调查报告中说,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几乎每一科的平均分数都遥遥领先。
从2007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33万人。
从2001年到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中有13个是女生,而最近9年,北京21个状元中15个是女生。
我相信很多人都关注到了这条消息:“中国男孩儿在高考中被女孩儿全面超越。”听来听去不像是一个让人特别轻松的话题。我觉得很多父母在看到这些数字后,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养育女孩儿的特别受激励,对自己的女儿更加有信心了,而养育男孩儿的则难免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很多专家出来解释这个现象,有的说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有的说是生理构造的原因,也有的专家说是社会造成的。我在围观专家们的侃侃而谈的时候感到奇怪,怎么没有一位专家谈到父母的责任,谈到目前中国家庭的养育方式问题。
也许由于我是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所以,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父母的养育方式。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的培育,在这一点上,男孩儿女孩儿都是一样的。既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父母,那么,如今的中国男生弱、女生强的局面,当然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一、上哪里去找真正的男孩儿?
几年前,我在写《问题男孩》一书的时候,曾经在北京几所中小学采访。
在小学里,我听到老师抱怨最多的就是:“如今的男孩儿自私、胆小、娇气、小气、计较,遇事不往前冲,不爱管闲事儿,做值日爱让父母来帮着做。”我当时以为老师说的只是个别男孩儿,但后来老师说,这样的男孩儿挺多的,不光她们班里有,别的班里也有。
老师说:“班里的小干部全是女孩儿,因为女孩儿积极、胆大,爱管闲事儿,乐意帮助集体,而且还大方。”
老师充满了无奈,现在找一个真正像男孩儿的男孩儿不容易,也不知道家长怎么想的,好好的男孩儿就给养成了这样?
小学里的男孩儿这样,中学里的男孩儿又如何呢?
不爱学习,经常去网吧玩游戏,与老师对抗,有时候行为极端,难得学习不错的、又比较听话的男孩儿,却常常表现得比较女性化。如爱哭,爱八卦,爱闹小情绪,跟女生一样爱打扮,遇上事儿容易计较,不大气。
与老师们分析过中小学里的男孩儿以后,我开始格外关注中国的男孩儿。一次出国旅行,我的这个团有30多个人,大多是孩子,其中有七八个是男孩儿,最大的15岁左右,最小的8岁。
让我很奇怪的是,这七八个大小不等的男孩儿几乎全是由妈妈带着,我问他们爸爸呢?怎么没全家一起出来旅行呢?
孩子们有的说,爸爸忙,没时间;有的说,习惯了跟妈妈,不喜欢爸爸一起来;也有的说,妈妈说她带着玩儿就够了,不需要爸爸。
我了解了一下孩子们的妈妈,有的是做生意的,有的是公司白领,有的是全职太太。
可不管她们是做什么职业的,妈妈这个角色她们是相当负责任。
一路上我们因为走了几个国家,所以,行李不断地增多,可不管箱子有多重,妈妈们一定会肩扛手提,尽量地多拿,实在拿不了了才让孩子分担一个小行李。
那个15岁的男孩儿,个子已经长得比妈妈高了一大截儿,可一路上他只负责背着自己的背包,手里玩着iPad,妈妈一路上带着几个大行李,累得气喘吁吁,却从不舍得让儿子碰一下。
还有一个男孩儿已经11岁了,长得白白胖胖,挺招人喜欢。可男孩儿一路上不开心,因为妈妈一直在盯着他,不是让他在飞机上写假期作业,就是让他背英语单词,好容易功课都完成了,妈妈又命令他睡觉,怕他飞机落地没精神玩儿。
可怜这个小男孩儿从一上飞机就在换座位,终于换到了那些小伙伴身边,想和他们玩儿,却被妈妈一把揪了回去,让他只能坐在妈妈身边,男孩眼泪都出来了,但是,只能听从妈妈的安排。
最夸张的是那个8岁男孩儿的妈妈,她是一位全职妈妈,自从有了儿子就辞了职,在家照顾孩子。
不论在哪个国家上飞机,她都会不顾别人正在休息,把人叫醒,想跟人家换座位,因为她要坐在儿子身边。
有一次碰到一对年轻的情侣,人家正在蜜月旅行,当然不肯跟她换座位,她就一遍一遍地跑过去跟人家吵,最后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她儿子身边的座位让给了她,这位妈妈才算罢休。
她跟所有的人都解释,我儿子胆小,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我,我不在他身边,他会怕。
还是这位妈妈,每到一个景点,导游的声音都会被她惊慌失措地找儿子的叫声给打断,她一说孩子找不到了,大家就得停下观光的脚步,集体帮她去找孩子。
很多时候她的儿子其实就在那一群小伙伴当中,因为孩子不太愿意跟着导游走,所以,他们经常会凭着自己的兴趣去玩儿,但走来走去也没有走出那个景点,可对那位妈妈来说,一时看不到儿子都像末日来临。
后来我发现,那个8岁的小男孩儿已经有一些叛逆,他很多时候都是在故意躲着妈妈,故意让他妈妈着急。后来,团员们都已经让那位妈妈训练得遇事不惊,再听到这位妈妈惊恐的叫声,大家各使眼色会意,却不会再积极地去帮她找孩子了。
还有一位妈妈,老说自己的儿子帅,是她心中的偶像。这位妈妈带着一部特高级的相机,无论走到哪儿,镜头都对准儿子,也不管儿子高兴不高兴,一通儿狂拍。
我发现那个大概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其实很羞涩,妈妈的做法让他很烦,一再地说:“妈妈别拍了,别拍了,烦不烦?”
可妈妈不在乎,一个劲儿地对准儿子按快门,直到孩子几乎暴怒,妈妈才收起相机。可到了下一个景点,妈妈又来了。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好多世界级的美景,可是,这位妈妈没有让儿子为自己拍一张照片,却一直在为一脸不高兴的儿子拍。
当我实在看不下去,建议孩子给妈妈来一张时,妈妈充满不信任地说:“他还太小,这个高级的相机他不会用,拍不好的。”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妈妈才小心翼翼地把相机挂在儿子脖子上,那个男孩儿噘着嘴给妈妈拍了一张。
我不知道这些照片他们回去以后会怎么看?至少,那个男孩儿不开心的表情是定格在这一刻了,可这样的旅行给孩子能带来什么收获?
十几天里与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妈妈朝夕相处,真让我感触颇深,我想起了那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上哪里去找中国的男孩儿?中国的男孩儿都怎么了?
在我十几年的家教咨询中,我也发现,男孩儿是被父母“投诉”最多的群体,在问题孩子中男孩儿占多数,这些男孩儿各有各的问题,但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征,那就是怕吃苦,责任感差,对抗性强,自觉意识不强烈。
在对很多问题男孩儿的个案研究以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在的男孩儿品质让人失望的背后,是父母的养育环境和方式出了问题,主要的责任来自于父母。
我当然承认这里边有教育体制的原因,有生理构造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可为什么同样是男孩儿,同样成长在这种处境里,有的男孩儿很好、很优秀,有的男孩儿就无法让人认可?
所以,孩子的成长有普遍性的原因,更有个性化的原因,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是一个充满了个性化的环境,在这其中,我相信这样的规律,你给予了孩子什么,他就拥有什么。
在我对很多中国男孩儿的成长有过一定的调查后,我觉得我已经发现了一些男孩儿越来越不像男孩儿,甚至男孩儿女性化的背后的因素,这些都和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1.男孩儿的生活过多地被母亲占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母亲陪伴他的时间过长
晓宁是一位14岁少年的妈妈,她的丈夫是某外企的高管,非常忙,晓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时间很规律,因此,照顾儿子就成了她的主要任务。
在妈妈的用心呵护下,晓宁的儿子学习不错,性格文静,属于不太闹腾的那种男孩儿,为此,晓宁感到很欣慰,觉得儿子没太让她操心。
可是有一天,老师却把晓宁找去谈话,原因是晓宁的儿子经常在班里与一些女生吵架,为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有一次,晓宁的儿子还偷偷地把一个女生的试卷给撕了,害得那个女生哭了半天,后来老师知道是晓宁的儿子干的,就让他给女生道歉,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总说是那个女生先欺负他的。
有时候班里打扫卫生,晓宁的儿子总是跟女生攀比,不喜欢干又脏又重的活儿,有时候还故意装病偷偷地溜走了。
老师对他的感情也复杂,学习不错,也很聪明,就是品行有些问题,老师希望晓宁注意孩子的这些小毛病,能够帮他扳一扳。
老师的话让晓宁非常意外,在她的眼里儿子很完美,除了有些娇气,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当她坐在我面前时,委屈的眼泪都出来了,她认为老师是不是有些偏心?
在晓宁这儿我了解到,儿子从生下来就一直是她照顾,直到3岁去了幼儿园,她才开始回单位上班。
因为孩子的父亲忙,经常应酬到深夜才回家,所以,晓宁一直跟儿子睡一个房间,直到儿子13岁时,才勉强分了床,让儿子自己睡。
孩子的假期基本上都是晓宁陪着度过的。爸爸尽的最大的责任就是拿钱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因为常年与孩子交流少,晓宁感觉儿子还是挺怕爸爸的,不愿意跟爸爸单独待在一起。
其实他父亲很疼爱他,对他补偿感很强烈,常常是要什么买什么,可是,孩子就是跟他很难亲近,更谈不上坐在一起说说话了。
在晓宁看来这也无所谓,孩子跟她在一起已经习惯了,丈夫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就足够了,参与不参与孩子的成长倒也不重要。
可是孩子有些小毛病晓宁也知道,譬如说胆小、娇气、有点儿小心眼儿,有时候爱计较,可晓宁认为这都不重要,学习好、成绩好就可以了,这些毛病将来长大了就好了。
我问晓宁,你怎么知道这些小毛病将来长大了就好了,万一它延伸成大毛病,或者长大了就没法改了,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我觉得晓宁的儿子是中国很多不像男孩儿的男孩儿的典型,从表现看,都是些男孩儿所不应该有的小毛病,而从成长上看,生活中一直与妈妈相处,爸爸参与得过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和妈妈一起度过。
因为常年和妈妈在一起,有些男孩儿在气质与个性上会受到来自女性的直接影响,这其中有好的一面,譬如说耐心、隐忍、细腻、懂得体贴别人,可另一方面女性的琐碎、小气、小心眼儿、过于计较、胆小,这些因为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所导致的负面个性,却会直接影响到男孩儿的心理与行为。
而且妈妈带孩子常常比爸爸更细心、用心,尤其因为男孩儿一般比女孩儿调皮,妈妈的管束也就更加谨慎,由于女性普遍爱静不爱动,因此她们在带孩子时也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别到处乱跑。
所以我们看到男孩儿在家里玩儿的通常也是和女孩儿一样的玩具,什么积木了、玩具熊了,最多是遥控汽车,很少有冲冲杀杀的节目,好容易被妈妈带去公园,也难得有机会去自己疯跑,因为妈妈怕他摔着,磕着,因此总是牵着他的手,不放心他自己去玩儿。
本来男孩儿的生理构造和大脑思维,是决定了他生来是应该跑跑跳跳,调皮捣蛋的,可是在妈妈的管束和调教下,现在有几个男孩儿还擅长跑跑跳跳,调皮捣蛋,即使有这样的男孩儿,通常也会作为让妈妈绝望的角色出现:“我这孩子太淘了。”“这孩子淘得让人受不了。”
我在亲子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上家长把孩子带来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的情况。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通常是因为脑外伤或轻微的脑损害引起的一种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主要的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和与人相处都比较困难。
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调皮,精力旺盛,但却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时,认为孩子是得了多动症,其实,在我看来,有的时候孩子的这种表现符合他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根本就不是什么多动症。
尤其是男孩子,淘一点儿,皮一点儿,说明他是男孩儿,这是他的天性,可很多父母偏偏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这样。我遇上不少因为孩子调皮、好动就把他送去做多动症的治疗的妈妈,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男孩儿不淘还能叫男孩儿吗?可是很多妈妈不这样认为,她们给男孩儿安排各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的活动,读书、画画儿、下棋、上网玩游戏,于是,很多男孩儿真的安静下来,现在的众多宅男们的童年应该就是这么过来的。
妈妈们要他们安静、听话、乖巧,他们做到了,他们成了妈妈嘴里的好儿子、乖宝宝,妈妈们以他们不淘为荣,觉得自己很成功,把个男孩儿教育得像个女孩儿那样听话、温顺。
晓宁就是一位这样的妈妈。她一直对自己14岁的儿子很满意,所以,当老师向她反映她的儿子有点儿不太像男孩儿时,她一脸的不以为然:“不就是有点儿不太像男孩儿吗,这有什么呢,现在的男孩儿不都这样吗?”
面对晓宁这样的妈妈,我有时也很无奈,但我还是给她提了几条建议。我建议她应该给孩子父亲多一些与儿子相处的机会,她的儿子已经14岁了,就目前的状态来看,由于总是跟妈妈在一起,这个男孩儿欠缺应有的阳刚之气,心胸不够豁达,行为也有些女性化,这将是这个男孩儿将来成为一个男人的最大障碍。
可晓宁说,她不是不想让丈夫陪儿子,丈夫有时候也有时间,只是她平常给孩子建立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秩序,孩子的父亲一参与就全给打乱了,她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她宁愿自己照顾儿子也不愿意丈夫参与。
晓宁的状况跟我遇到的很多妈妈一样,女人天生的占有欲让她们在孩子身上发挥到了极致,有很多妈妈都在抱怨丈夫从来不管孩子。但据我的了解和观察,说这样的话的妈妈,脸上的表情不见得都是那么生气与愤怒,有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甚至还带着一点点满足的笑容。
这让我发现,有时候总说丈夫不管孩子的妈妈,其实根本就不想让孩子的父亲参与,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这些妈妈以各种理由陪伴着孩子,一旦丈夫想要参与的时候,她们就会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好像这孩子除了她谁都照顾不了。久而久之,孩子的父亲乐得妈妈“一手遮天”,把孩子的事儿全揽过去,所以,父亲对孩子的养育过程参与得越来越少。
这些过于本能的妈妈,我把她称之为“母鸡型”的妈妈,她可能行为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拒绝丈夫参与的倾向,但她的潜意识里就是这样呈现的,这样的妈妈我认为在中国占了大多数,懂得用本能来养育孩子的母亲千千万万,而擅长用智慧来教孩子的母亲却凤毛麟角。
尤其是对于男孩儿来说,这样的妈妈尤为可怕。虽然这是母亲的天性,有了孩子以后,她会把一切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这种过于本能的抚养和过多的占有,已经给男孩儿的成长带来了太大的灾难。
现在的男孩儿缺少阳刚之气,无论外形与言行都过于阴柔,甚至那种过于注重外表打扮和仪态仪表的“娘娘腔”,也就是女性化的男孩儿,也在越来越多。
大街上经常看见长得高高大大的男孩儿,说话、举止却像个女孩儿,百货店里成群结队,逛街购物的男孩儿越来越多;整形医院里因为对自己外貌不满意而选择去动刀的男孩儿也越来越多,凡是女孩儿热衷于干的事儿,现在的男孩儿也一样热衷,而原来男孩儿喜欢干的事儿却有越来越多的男孩儿不再喜欢。
虽说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人类进化的趋势越来越中性化,两性的差别在越来越小,但人的性别不同皆因为角色不同,而人的角色是由其所承担的责任所界定的。
我们之所以希望男孩儿要像男孩儿,女孩儿更像女孩儿,是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不论是社会角色还是家庭角色,责任不同,分量也不同。
孩子出生时的性别归属只是一种生理特征,而将来他长大成人后的性别认同,却是一种后天的培育,这是在孩子的角色意识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人成年以后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是否认同、看重,直接关系到他对生活责任的选择和承担。
性别角色不清或对性别角色不认同,甚至出现性别角色混淆的成年人,会陷入非常尴尬的生活处境,不仅很难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就连他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会搞得一团糟。
性别角色是人最起码的归属,也是最自然的归属。如果我们的养育让孩子连这最起码的归属都无法找到,我认为这是很失败的。
2.想让男孩儿更像男孩儿,妈妈必须懂得适时让位,让父亲更多地参与男孩儿的养育
现在的男孩儿越来越“娘”,不是我自己的感受,是整个社会都在议论的事实,排除很多社会影响的因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男孩儿跟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过长。
孩子最初的学习能力就是模仿,可以说他跟谁在一起久,脾气秉性、行为举止就会更像谁。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在学校里跟女生吵架,跟同学为了一点儿小事斤斤计较,胆小懦弱的小男生,那些喜欢穿漂亮衣服、修眉毛、染指甲、涂口红、穿高跟鞋、成群结队一起逛街的成年男孩儿,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大多是跟妈妈一起度过,耳濡目染的全是女人的生活,于是,他们变“娘”就一点儿不奇怪了。
演艺圈里很多漂亮的男明星都是单亲家庭出身,由单亲妈妈一手带大,于是,忧郁、阴柔、精致、漂亮,成了比他们的演技更让大家着迷的东西。
可大多数孩子不会有这样的幸运,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他们每个人成年以后都要走向社会,面对自己的生活,可如果一个男孩儿不像个男孩儿,行为举止都太“娘”,不仅会引起众人反感,还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前程,因为太娘的男孩儿都会让人感觉有些不可信任。
想要男孩儿更像个男孩儿,在家庭里唯一的方式就是让父亲多参与男孩儿的生活,妈妈要懂得适时地退出儿子的成长时空。我说的这种退出更多的是指形式上的,在内容上妈妈还是应该该尽什么责任就尽什么责任。
我常说,孩子8岁以后就基本上过了抚养期,进入了成长期。对于男孩儿来说,妈妈更重要的是在抚养期的责任,这时候孩子尚年幼,他需要母亲的喂养和精心照料,母亲的陪伴也会给他形成心理上的情感依赖,母亲营造的温柔气氛会让他有安全感。
可是孩子8岁以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他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衣食照顾,更多的时候他需要一种行为的指引和思维方式的塑造,这决定了他将来的人生目标,和他的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
显然,妈妈的很多行为在这种年龄已经无法给男孩儿带来更多的指引,他需要跟男人在一起,看到男人怎么做,他才会慢慢地长成那个男人,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奥秘。
先声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可以成为男孩儿的行为指引者的男人,一定是好男人,有责任感,有底线,有爱心的男人。那些对家庭、对孩子不负责任,品行恶劣,生活态度消极的男人不在此列当中。
如果你是一位单亲妈妈,就请寻找一位你生活里的、不一定是你的丈夫的男人,或者你的父亲,或者孩子的舅舅……诸如此类的关系的男人,如果他们还不错的话,请他们多多陪伴你的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教育。
如果你的生活真的寻找不到一位好男人,那你就变成男人,在某些时候,在你的儿子面前,把女人的特质收起来,把男人的豁达、坚强、敢于担当表现给他看,我相信你的儿子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好男人。
我们常说女人最了解女人,那么同样男人也是最了解男人。想让你的男孩儿成为真正的男人,他的身边必须有真正的男人做榜样,他的外形、气质、谈吐、处世方式,甚至人生目标,都会给男孩儿带来无法替代的影响。
我在调查中曾经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如果男孩儿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常和父亲在一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在他遇上问题的时候,他会在第一时间去找父亲,听听父亲的建议。
而如果是总和妈妈在一起的男孩儿,跟父亲交流比较少,他在遇上问题时,找的通常都是妈妈,而由于男女的天然有别,父亲跟母亲的建议往往是不一样的。
譬如一个小男生在学校里被一个小女生撞了一下,挺疼的,他很不开心,如果他去找父亲说这件事,父亲的意见通常是这样:“算了,只要她不是故意的,她是女生,你是男生,你比她强壮,撞一下没关系,你大度一点儿,男人应该有风度,以后注意点儿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位妈妈听说这件事,一定会心疼地立刻把孩子揽到怀里,一边安慰孩子,一边说:“那个女生怎么这么霸道,撞了人也不知道道歉,她的家长是谁啊,妈妈明天就去学校找你们老师,问问他们这学生是怎么教的,怎么随便撞人还不道歉,太不像话了。”
我相信父母不同的意见一定会让这个小男生产生不同的认知。父亲的意见会让小男生觉得自己很强大,我是个男生,她是个女生,我可以原谅她。这样的认知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上,所以,再见到那个女生,他不会去找茬再去撞那个女生一下,更不会与小女生吵吵闹闹,过于计较。他会认为这是男人的风度,并且这种认知会一直延续到他成年,成为他的一个重要品质。
而妈妈的意见会让本来就很委屈不满的小男生更加委屈不满,妈妈的话让他觉得吃了大亏,更加讨厌那个撞他的小女生,他会在有机会的时候报复一下那个小女生,或者为此事与小女生吵架,并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对的。
等这个小男生长大了以后,他很可能就是一个处处计较,过于在乎自己的利益,并且不尊重女性的男人,因为孩子就是这样,习惯了听妈妈的意见,他一生都可能会采纳妈妈的建议。
我不认为这位妈妈有什么错,因为心疼孩子,维护孩子是妈妈的本能,只是我认为她做得不够有技巧,没有根据孩子的性别角色去对孩子有一些建议,所以,仅仅靠本能是无法做一个聪明的妈妈的。
从这样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世界,那就是孩子倾听谁的意见更多一些,直接影响到他成年以后的选择,决定了他成年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建议让男孩儿多跟父亲在一起,就是因为这种爸爸与儿子的相处并不仅仅是一种陪伴,它也是一种课堂。8岁以后的男孩儿,身体在开始发育,思维方式在开始建立,他迫切需要父亲的存在,因为父亲身上有他想要的东西,如果母亲在这个时候还过多地占有儿子的生活,不给父亲参与的机会,就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
让男孩儿与父亲多交流,因为男人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系统跟女人不一样,孩子会从父亲那里学会如何像一个男人那样说话、思考。
我常常在写字楼里遇上一些外表很酷的男孩,可是他们一开口说话,常常“娘”得让人崩溃,连女人爱用的夸张的语气词他们也都爱用。我不知道他们的父母跟这样的男孩交流会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是极为不适应,常常会因此而怀疑他们的性取向。调查结果是,他们的性取向很正常,只是习惯了这样表达自己。
父亲会让男孩儿建立属于男孩儿的思维方式,男人的思维方式因为更理性、更严密、更客观而更适合男人的生存。
父亲除了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影响男孩儿,最重要的是在行为模式上影响男孩儿。
我发现85后以前的成年男孩儿很少成群结队地逛街购物,而85后、90后的男孩儿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逛街买衣服、鞋子。
在对他们的成长环境做了一些调查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80后是独生子女,妈妈全职抚养的比较多,但这种情况到了85后、90后就更为常见和普遍。
很多85后、90后男孩儿都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他们的成长过程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上升期,因此,他们的父亲大多都忙于打拼事业和工作,很少参与他们的生活。因此,这些男孩儿的阴柔气质就更为明显,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有时他们的选择和女性很接近。譬如喜欢逛街和吃饭、聊天,喜欢精致的物品,喜欢室内的娱乐活动,远离体育锻炼,常常成为女生的男闺蜜,是妈妈着装打扮的最好场外指导,如果没有女朋友,周末最常干的事儿就是陪妈妈逛店淘货。
所以,当妈妈们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儿子就跟女儿一样贴心,并且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时候,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特别正常的事儿。
正是因为总是跟母亲在一起,所以,男孩子们的行为才越来越不像男孩儿,想让男孩儿更多地喜欢上男人们爱干的事儿,这需要父亲的指引。
父亲健康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男孩儿的喜好。譬如说父亲爱运动,打篮球、踢足球,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并且他经常和男孩儿出没这些场合,让男孩儿体会运动的快乐,男孩儿一定会成为运动场上的佼佼者,力量与活力本来就是他身体的灵魂。
父亲喜欢远足、郊游,经常与孩子一起出行,孩子就会在家待不住,这种时候你想让他宅,他都不愿意宅。那些常年宅在家里的男孩儿通常都有一个喜欢他安静、少动的母亲,和一个很少陪伴他的父亲。
所以,很多母亲等男孩儿成年以后宅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谁也不想打交道的时候,开始来找我咨询,如何让她的儿子不那么宅?
我会告诉她,正是因为从小妈妈就不允许他出去乱跑乱跳,不喜欢他摸东摸西,只想他安静地坐下来学习,这些男孩儿才养成了宅的习惯,宅得久了,他们就更懒得动了。所以,孩子喜欢宅,不能只抱怨孩子,不完全是孩子的错。
父亲的行为会改变男孩儿,让他们越来越像男孩儿,父亲看世界的眼光和角度也会影响男孩儿,让他们懂得如何以一个男人的视角来看问题,用男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还有父亲对待友谊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男孩儿的选择,这些也许都不需要刻意为之,但是,言传身教是非常有必要的。
男孩儿不仅可以从父亲身上看到如何处世,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付出与得到,还可以从父亲身上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父亲对男孩儿的这种帮助会使男孩儿终生受益,它不仅可以让男孩儿成为男人,还可以让男孩儿少走很多弯路。
把男孩儿成长的舞台让给男孩儿和他的父亲,母亲就做一个陪伴者和欣赏者已经足够,只有这样,男孩儿才会长成真正的男人,登上属于男人的人生舞台。
3.让男孩儿成为父亲的最重要的客户。孩子的成长没有补偿期,养育男孩儿是父亲的另一项事业,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改变,好的相处会带来好的成长,让男孩儿更像男孩儿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一个小男孩儿很希望父亲陪他玩儿,可父亲因为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有一次,他让父亲陪他去踢足球,可父亲告诉儿子,他没有时间,因为他马上要去见一个重要的大客户。
小男孩儿有些失望,他问父亲:“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你重要的大客户呢?”
儿子的话让父亲十分震撼,他考虑了良久,推掉了生意上的约会,去陪儿子踢了一下午足球,孩子快乐极了。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主角一会儿是爸爸,一会儿是妈妈,但孩子的愿望从来没有变,那就是他是那么渴望成为父母眼里永远的重要的大客户。
我欣赏这位做出了改变的父亲,他把儿子的成长看成了他另一份重要的事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知道孩子的成长没有补偿期。
可是生活中有多少父亲会做出这样的改变?我不知道,看看生活中那些永远跟在妈妈身后的男孩儿就知道了。
很多父亲都有过这样的理由,我不能陪伴孩子是因为我在忙事业,我忙事业就是为了家庭和孩子,等我有了钱会好好补偿孩子,一切都来得及。
但我想说的是,事实上孩子的成长不等人,他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他的每个成长都是不可逆的,错过就是彻底的错过,任何补偿都无济于事。
所以以为错过还可以通过补偿来弥补的父亲们,我认为你完全错了。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确需要你的关注,你的陪伴,可等他大了,或者他已经习惯了没有你的陪伴的生活时,你硬要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哪怕你是以补偿的心态,他也不会接纳你,你们会相处得很痛苦。
很多长大了以后非常难受,甚至扭曲的父子关系就是这样来的,尤其是父亲和男孩儿之间有同性相斥的天然本能,如果你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与他建立密切的关系、沟通的习惯,基本上他到了青春期就已经很难再无拘无束地接纳你。
他可能会爱你,但这种爱是很客气的,充满了不相互冒犯的味道,他可能会尊敬你,但这种尊敬常常伴随心的距离。
如果是叛逆的男孩儿,他首先要对抗的就是你,他会藐视你、会不尊重你、会拒绝你的礼物和好意,你们之间的相处成了相互的折磨,这样的父子在中国的家庭里很常见,故事是多种多样的,但原因常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父亲在儿子小的时候很少陪伴儿子,很少参与儿子的成长,甚至很少与儿子沟通交流。
想让你和儿子的明天不要成为这样的结局,中国的父亲需要非常大的改变,多拿出一些时间来给孩子,工作永远做不完,钱永远赚不够,可儿子会长大,一切都不会重新再来,想要不留遗憾就多陪陪他吧。
不知道父亲们是否看见大街上那些阴柔、精致、满口“鸟语”的不像男孩儿的男孩儿?我认为这是父亲缺席男孩儿教育的必然结果。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比较阳刚的父亲,就请尽早地履行你的职责,让你家的男孩儿成为真正的男人。
我相信当你看到你家里的男孩儿越长越不像男孩儿的时候,你也会着急,可是,怪妈妈有什么用,她只能按她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所以,改变目前中国家庭孩子成长主要靠妈妈的教育模式,需要父亲们的觉醒与参与,家庭教育需要平衡的生态,孩子的性别意识培养需要父母共同进行。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尽职尽责,会让男孩儿看到一个男人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事业和物质,会让他体验男人的责任感,建立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而父亲在男孩儿教育中的缺席,不仅会造成许多男孩儿的成长失败,还会给家庭带来伤害。在犯罪的青少年当中,单亲家庭占大多数,而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由母亲单独抚养,经济的压力常常让母亲无暇顾及孩子温饱以外的问题,而他们的父亲的位置却始终是空缺的。
如果说男孩儿不像男孩儿,仅仅是一个成长问题,而男孩儿走向犯罪,成为社会的对立面,就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你家男孩儿走到了这一步,作为父亲,你是否应该被问责?
让父亲回到男孩儿的成长中来,给男孩儿更多的指引与陪伴,需要妈妈的智慧,很多事情需要妈妈来安排、来协调。
譬如多安排一些男孩儿与父亲相处的机会,父亲再忙,也要请他安排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出行,带着孩子去运动、旅行。
由于妈妈更温和、顺从,所以,大多数男孩儿更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想让男孩儿喜欢跟父亲多相处,这个习惯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妈妈要多给父亲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不要对孩子大包大揽,使父亲插不上手。
父亲与男孩儿相处也有一定的技巧,多接纳男孩儿的想法,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尊重他的选择,重视他的请求,关注他的每一个变化,这都是父亲与男孩儿亲密相处的前提。
男孩养成与父亲相处的习惯了,他就会把父亲当作自己最信赖的人,甚至把父亲当作自己的榜样,事事处处模仿父亲,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做准备。
4.父母不要“驯化”男孩儿。养育男孩儿要尊重男孩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给男孩儿成长的土壤和养分,给男孩儿展示自己的舞台
想让男孩儿更加的像男孩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引入性别角色教育,这种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父母越具备这种按孩子的性别角色不同分别施教的意识,孩子将来的角色感就越强烈。
对此我有这样几条建议:
(1)多带男孩儿进行户外活动。
运动不仅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成长,锻炼男孩儿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它会产生一些荷尔蒙,激发男孩儿内在的更多的雄性激素的分泌。运动带来的力量感和活力会让男孩儿有更强烈的征服欲和自信心。
喜欢运动的男孩儿大多健壮、强悍,充满了阳刚之美,有男子汉气概,角色认同感强,具备男孩儿的气质。
现在的男孩儿过多地跟妈妈在一起成长,由于女性天然的不喜欢户外,更欠缺运动的兴趣,因此,很多男孩儿养成了不爱运动的习惯,这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都是十分不利的。
多带男孩儿到户外去,运动也好,探险也好,会培养男孩儿善于尝试和冒险的个性,这是一个男人将来学会生存的很重要的品质。
户外运动是一种在阳光和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的活动。如果男孩儿从小就养成坚持户外运动的习惯,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冰雪皑皑,他都能够在这其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激发自己的潜能,真正的男孩儿就是这样炼成的。
经常的户外运动还会让男孩儿形成开阔的胸怀,豁达的性格,以及乐观的心态。
美国的男孩儿从进入小学开始,就必须选择1~2种的户外运动,每天放学以后,他们的时间都会在户外的运动场上度过,篮球、橄榄球、网球、足球都是男孩儿们钟爱的运动。
尤其是动作冲撞,充满了强悍的橄榄球,是美国男孩儿必须掌握的户外运动,每个男孩儿都以能够穿上橄榄球队的运动衣为荣。如果拿了奖杯那更是成为全家人的荣耀,父母会把奖杯摆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
美式橄榄球以动作凶猛、冲撞野蛮、极富力量感和竞争感而著称,但正是这种运动激发了男孩儿内在的征服欲,让他们的荷尔蒙在激烈的进攻中得以释放,运动让男孩儿成长得更像男孩儿。
篮球、足球不仅是具备力量感的户外运动,还兼具技巧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男孩儿们可以在这其中学会很多只有男孩子才懂的东西,找到他们的友谊,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户外运动是男孩儿成长绝不可缺少的舞台,给男孩儿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是父母的智慧和责任。
(2)请给男孩儿更多的空间与自由。
中国的社会在教育孩子的价值观上一直有些畸形,总认为听话、顺从、乖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尤其是在家庭里面,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他听话、顺从,哪怕是男孩儿也一样。
我认为这种不科学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个性的丧失,行为能力的降低。
据我所知,现在的中小学里,尤其是小学生当中,班干部几乎都是女孩子,一个原因是因为女孩儿普遍积极、主动、爱出头、爱帮助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女孩儿听话、顺从、乖巧,比较受老师的偏爱。
而男孩儿因为调皮、淘气,比较有个性,常常让老师不待见,可如今这样的男孩儿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男孩儿也在越来越变得像女孩儿,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比较畸形的,因而那些像女孩儿的男孩儿更加让人无法接受,胆小、自私、懦弱成了他们比较一致的标签。
可这样的男孩儿怎么来的呢?
因为男孩儿天生就比较爱冒险、好奇心强,因而喜欢尝试,喜欢到处乱跑是他们成长中的特点,可男孩儿的妈妈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点,所以,不管在家庭里,还是在外面,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妈妈训斥儿子的声音。
还有的爸爸妈妈喜欢用暴力,他们认为男孩儿太调皮,不打不行。有一个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男孩儿在长大的过程中挨过父母的打,而女孩儿则远远低于这个比例。
可是有多少父母知道,男孩儿的调皮、淘气、到处乱跑、闯祸,正是因为他们是男孩儿,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探索世界。在我看来,越淘气的男孩儿就越聪明,已经有很多成年以后很成功的精英男人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淘气、爱闯祸的男孩儿,说明他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并且敢于尝试,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也收获许多孩子得不到的认知,这是男孩儿特别珍贵的个性,它存在于天然的本能之中,却很容易被后天消弭。
很多父母无法容忍这样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儿。父母们特别喜欢听话、顺从,没有棱角的孩子,并且所有的教育都在围绕这样的价值观进行。男孩儿拥有的空间和自由却越来越少,父母以“驯化”男孩儿为荣,谁家的男孩儿既听话又乖巧,只知道读书,一定是家有男孩儿的父母羡慕的对象,可这样的男孩儿还是男孩儿吗?
给男孩儿们自己的自由和空间吧,这才是父母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今日之男孩儿是明日国家之栋梁。如果我们找不到真正像男孩儿的男孩儿,栋梁之材从何谈起?
给男孩儿们应有的自由成长的空间,父母不要总想按照自己的模式去“驯化”男孩儿,男孩儿就应该有野性、有主张、有脾气、有胆量,这样他们才能成大事。
只要他的行为没有给别人带来过多的不便,没有太大的出格,请允许男孩儿按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做,父母要做的就是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设置一个底线。
不要强迫男孩儿死读书,男孩儿的思维特点是比较活跃,死记硬背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尝试和体验生活的机会,会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
为什么很多男孩儿到了中学阶段,就出现成绩集体下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枯燥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如果父母在这种时候不耐心地帮孩子寻找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只是一味地训斥与指责,就会让他更加消极和失去自信。
给男孩儿自由,别过分约束他的行为,现在很多男孩儿成年以后,做事缺乏冲劲儿,缩手缩脚,就是因为小的时候过于被父母约束,他为了取悦父母而变得顺从的个性,将成为他长大以后面临个人发展的时机的最大障碍。
(3)给男孩儿展示的舞台,让他懂得分担,鼓励他,欣赏他,建立男孩儿的自尊。
我想起了那次出国旅行,所有的妈妈都把最重的行李自己扛,儿子想要帮她,妈妈也拒绝了。我知道妈妈是心疼儿子,可是,这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
最聪明的做法是让你的儿子帮你分担,男孩担当的意识是从小就要培养的,你不能指望他长大就什么都懂了,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假如你的儿子习惯了别人为他付出,习惯了有人替他担当一切,那他的责任意识就很淡漠,哪怕等他成年,他可能也会很难学会担当。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去担当,而是父母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一个男孩儿长大以后,可以什么都没有,也可以不那么成功,但是不能没有责任感,男人失去了责任感,这个社会是很可怕的。
男孩儿的责任意识是他的角色意识的一部分,由于这其中天然的成分很少,这不属于本能,而是长期的社会文化积淀而成的认知,因此,它特别需要后天的培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痛感,找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怎么这么难?我想这跟真正的男孩儿越来越少有直接的关系吧。
给男孩儿承担的机会,就是在把展示的舞台还给他,让他释放自己的能量,做男孩儿该做的事儿。对有一些过于强势的妈妈来说,适当地在男孩儿面前示弱,会更加激发他作为一个男孩儿的自信。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叫做“有时男人比女人更脆弱”。从生理上讲女人因为是母亲,因此她的母性会让她非常有忍耐力,而从心理上讲,女人更成熟一些,因此她比男人更具备承受力。
因为男孩儿在生理与心理上都会比女孩儿更晚熟一些,因此,他的心智成熟度常常赶不上同龄的女孩儿,又因为男孩儿大多有强烈的个性、充分的表现欲,他的自尊心不但很强,有时也很脆弱。
父母的鼓励和欣赏,会给男孩儿的自尊心带来很好的呵护,想让一个男孩儿将来成为一个心态阳光、健康的男人,对他的自尊心的保护是最重要的。
在美国学习的日子里,我发现美国的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少当面指责或训斥孩子,尤其是对男孩儿格外地客气与尊重,不管孩子做错什么,只要不涉及他人或道德问题,父母一般只会说OK、Yes,表示对他的原谅。
不了解美国父母的人会认为他们对孩子很纵容,在我调查了一番后才发现,其实,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同样很重视,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很特别。
首先他们认为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不能马上就指责他,这会造成他自尊心的损伤,尤其是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给孩子的伤害会更大。
他们认为孩子犯的通常都是小错误,什么打碎了杯子了,弄脏了新鞋子了,这些错误的成本与孩子的自尊心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为了这样的错误去指责孩子,甚至惩罚孩子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也不能让孩子面对错误无动于衷,甚至不懂得承担责任,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很多美国父母会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选择原谅,这样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情,其次他们会让孩子学会道歉,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为了让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他们会在事情过去几天后,选一个孩子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跟孩子好好谈谈,让孩子意识到他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防止再犯这样的错误。
美国父母会把这样的谈话搞得很放松,好像在跟孩子聊天儿一样,很多道理和经验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交流中融入了孩子的脑海。
在这样的处理技巧中,犯错误的经历成了孩子的一次成长,而不是一种对自尊心的伤害,尤其是对于男孩儿来说,保护他的自尊心就是在保护他的成长。
那些堕落的男孩儿通常都有一颗破碎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可能有很多人,但最重、最多的常常是他们的父母。
我相信很多父母不是有意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运用一定的技巧与孩子相处。
中国的家庭历来重视男孩儿,可目前中国家庭男孩儿成长的生态环境的确不容人乐观。男孩儿的很多品质都是在长大的过程中获得的,父母应该重视男孩儿的个性成长,尊重男孩儿成长的规律,按照养育男孩儿的方式养育男孩儿。
一次聚会,一位妈妈的“吐槽”让在座的很多父母都百感交集。她说她们兄妹三人都在外地工作远离父母,只有过年才能带着孩子回父母家团聚。今年的除夕之夜她的父亲见三个儿女都回来了非常高兴,就买了很多烟花爆竹,准备带着三个孙辈的孩子好好放一放。
可是到了该放爆竹的时间,姐姐和哥哥家的两个男孩儿都说自己没兴趣,他们两个,一个17岁,一个15岁,这位妈妈的儿子9岁倒是跃跃欲试的,可是她不舍得让儿子跟外公去放爆竹,一个是太冷,一个是不放心,所以,她的儿子要去,她没有允许。
孩子们的爸爸们,一个在厨房里忙烧菜,两个在不停地给客户发拜年的短信,也不想陪老人下楼去放鞭炮,就这样老人等了半天,看看实在没人理他,只好叹了一口气自己下楼放鞭炮去了,因为政府规定,过了年三十的晚上,他们住的那个地区就禁放了,老人买了那么多的鞭炮,如果不在除夕之夜放掉就成了废品。
这位妈妈从窗户上看到70多岁的老父亲孤独地站在楼下,点燃了一串串的鞭炮,眼泪不由流了下来,她在想,等老父亲不在了,这个家庭连个过年放鞭炮的人都没有了,那该是何等的凄凉。
我相信这位妈妈的话引起了很多父母的思考,虽然现在提倡环保少放鞭炮,可这件事的背后却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放烟花爆竹是男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儿,也是男孩子最显示他们的勇敢的时刻,可是现在的男孩儿有几个还会喜欢去放鞭炮,至少我身边没找到一个。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丰富多了,可玩儿的东西也很多,另一方面我认为主要的是男孩儿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缺少尝试和冒险的精神,越来越无法应付挑战。
个性的变化直接带来了行为的变化,过去那些体现男孩儿精神的东西,现在的男孩喜欢的越来越少,而过去那些我们认为有损男孩儿气质和形象的东西却在越来越多地被今天的男孩所热衷。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现在的男孩儿并不清楚他们到底在成为什么?可是我们做父母的却应该清楚,该把男孩儿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培育他是因为他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我无法想象,当有一天国家发生危机,民族危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男孩儿不知道在哪里。没有真正的男孩儿就没有真正的战士,而没有战士的国土是无法安享太平的。
很希望父母们理解自己的责任,你的孩子不仅仅属于你的家庭,他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他是男孩儿,你就应该用一个男人的标准来养育他,给他一个男人应该获得的尊重,让他为男人的荣誉而奋斗,不要再企图“驯化”他,让他成长为真正的男孩儿吧。
二、女孩儿为什么这么强势?
有一次,参加北京一所中学的演讲比赛,10位进入决赛的选手有8位是女生,只有两个男生,最后,胜出的前三甲都是女生,男生很快就被淘汰了。
现在的中国阴盛阳衰的局面似乎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连高考状元女生也越来越比男生多,女孩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度,一方面是她自身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跟她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参与社会竞争的个性成长有关。
我始终认为女性的崛起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尤其是对中国的女性来说,曾经有过那么沉重的压迫,现在成长起来,有和男人一样的机会,公平地受教育,公平地竞争,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这的确是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变化。
可就在这巨大变化中,人们好像也看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东西,那就是现在的女孩儿正在越来越能干,也正在越来越不像女孩儿。
女孩儿越来越不像个女孩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可能就是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找不到一个好妻子,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母亲。
这实际上是个很严肃的社会话题。如果没有了好妻子和好母亲,社会该如何发展,孩子该如何养育,民族该怎样延续?
我曾经跟一位老师谈起女孩儿的教育,这位老师说,现在的女孩儿聪明、主动,但又骄傲、自我,大部分时候表现得很强势,男生都得让三分。
一位外企的美国女孩儿也跟我谈起她的中国女同事。她说:“这些中国女孩儿的确勤奋、能干,很要强,也很漂亮,可是她们有时常常忘了自己是女性,强势到让男同事下不来台,因此很多能干的女孩儿都很难交到男朋友。”她问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让她们成为“剩女”的原因。
我知道现在很多女孩儿强势是因为她们只能靠自己,而且,现在社会机会均等,女孩儿跟男孩儿接受一样的教育,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女孩儿具有更强烈的企图心,那么她不表现得强势一些是很难参与社会竞争的。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度就会有害。现在的女孩儿已不仅仅满足于强势的状态了,很多女孩儿走男性化路线,说话大大咧咧,永远是牛仔裤,举止豪放,跟谁都是哥们儿,这样的女孩儿不知不觉已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
还有不少走中性化路线的女孩儿,如果她不开口说话,你通常无法从她的着装或举止上看出她是一个女孩儿,很多女孩儿追求这种风格已经到了极致,从发型到鞋子都力求让别人看不出她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无论是强势的女孩儿,还是男性化、中性化的女孩儿,我认为都不是真正的女孩儿,如果你家的女孩儿长成了这样,我相信父母的教育一定出了问题。
女孩儿就是女孩儿,她有自身的特点和气质,甜美、细腻、柔软、温顺,这跟你长得是否漂亮应该没多大关系,这是个性和气质的东西,不管你长得美不美,拥有了这些,你就会是一个很美的女孩儿。
可是现在拥有这样气质的女孩儿还多吗?生活中有那么多长得很美的女孩儿,可是性格和行为却常常让人无法恭维,可见好女孩儿也不是天生的,她更需要后天的养育。
对于养育好女孩儿,我有这样几条建议给父母们:
1.不管穷养富养都要有度,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要从小养成,对女孩儿不能过度宠溺。
曾经有人提出要“富养”女孩儿,于是,很多父母开始不惜代价富养女儿,不管是否合理,只要女儿提出要求,就不加选择地给予满足,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
茜茜是一个12岁的女孩儿,我在一次出国旅行中认识她,她是跟着父亲出国度假的。虽然已经12岁了,我却发现这个茜茜极为的闹腾,一路上不断地跟同行的男孩儿们吵架,直吵得所有的人在大巴上都不能休息。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无论茜茜如何闹腾,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出面制止过她一次,同行的团员们都有些反感这个女孩儿,可是碍于情面没人出来说她一句。
后来是我实在忍受不了,出面劝了那个男孩几句,我说:“你是个男孩儿,就不应该跟女孩儿吵,她比你小,你就让她一下。”男孩儿听了我的劝告,不再出声,这场“战火”才算平息下来。
接下来我发现这个女孩儿茜茜不仅仅是能闹腾,爱吵架,她的购物欲一点儿也不输于跟我们同行的一些已经成年的白领女孩儿。
基本上是这些女孩儿买什么茜茜就要买什么,而且,对各种名牌如数家珍。有一次竟一下子买了十几套名牌衣服、首饰,鞋子也一律必须是名牌的,掏腰包的当然是她的爸爸。
茜茜花钱的方式让同行的许多爸爸妈妈咋舌。一位妈妈跟茜茜的爸爸开玩笑:“你这么给女儿花钱,将来谁敢娶你的女儿?”
茜茜的爸爸骄傲地说:“我就是要让我女儿知道,男人没什么可怕的,一个不舍得给她花钱的男人算不上是男人。”
“可她只有12岁,还是小学生,就非名牌不要,这样会不会宠坏她?”
另一位妈妈有一些疑惑,茜茜的爸爸又潇洒地一笑:“没事儿,我们家有条件宠她,满足女儿的所有要求是我工作的动力。”
茜茜爸爸的话让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开始沉默。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女儿会一直待在她自己的家吗?每一个男人都会像爸爸这样宠她吗?
在我认识的中国家庭里,很多女孩儿都生活在这样的宠溺之中,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女孩儿,那更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父母忙前忙后还得看她的脸色。
正是这种父母不计代价、不讲原则的抚养,才使现在的一些女孩儿个个养成了“大小姐”脾气,不仅强势,还要任性,稍有不如意就行为泼辣,缺少教养。
谁也别期望这样的女孩儿成为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于是,80后的婚姻成了最好的试验田,再美好的爱情进入这块试验田,也常常以失败告终,能忍受“大小姐”脾气的男孩儿如今不多了,就像不能忍受不像男孩儿的女孩儿一样。
这一代孩子在什么都不缺的日子里没有找到幸福,他们的婚姻脆弱得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为什么?性别角色教育的失败。
当男孩儿不像男孩儿,女孩儿不像女孩儿,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时候,他们在一起只会发生碰撞,而碰撞带来的疼常常让他们以为自己找错了人,于是,解体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真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是孩子能有一个幸福人生的最起码的保障。
养育好女孩儿,让女孩儿更像女孩儿,就是在为家庭培育好妻子,为孩子培育好母亲,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两种角色都是你的女儿幸福的来源。
现在的父母过于看重让女孩儿拿高学历,挣高薪,去做与男人一样体面的职位,却常常想不到他们百般疼爱的女儿,将来如果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培育好自己的孩子,她会幸福吗?
父母应该看到女孩儿与男孩儿本质上的不同,一个男人只要事业上成功了,大家都会认为他很成功,对他的生活可以忽视。
而一个女人如果她事业上很成功、很杰出,但她的家庭、她的儿女同样会特别受人关注,如果她在这方面也很成功,那她毫无疑问会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如果她只是事业成功,家庭生活一团糟,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这个女人很成功。
这也许对女人来说有些不公平,可社会的传统就是这样,同样一个女人,如果她没有任何的事业,但却拥有幸福的家庭与健康成长的孩子,她同样会被人羡慕,因为家庭就是她成功的事业,她一样也会被称作伟大的女人,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女人还少吗?
这就是文化的传承给我们带来的事实,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中国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迷失了方向,混淆了目标,这样也常常会把孩子最终带向迷途。
每一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幸福,我认为你首先要做的是赋予孩子符合她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于女孩儿,父母应该重在母性的教育。
而母性是什么?宽容、温和、忍耐、勤劳、柔软,这些都应该成为女孩儿的特质,应该说这些特质都存在于女孩儿的生命里,是流淌在女孩儿血液中的,可是她需要后天的养成环境,需要父母、家庭给她这个机会去释放、体验。
过去的多子女家庭,女孩儿可以通过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去实践她的母性,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女孩儿没有了这种机会,可只要父母愿意,女孩儿仍然可以这样培养。
她可以对她的父母宽容、温和,对她的小伙伴儿忍耐、柔软。如果父母肯让她分担家务,她也一样会去实践她的勤劳。可是现在的女孩儿有这个机会吗?
父母把她奉为上宾,以随时满足她的要求为己任,跟小伙伴儿在一起,父母永远担心的是怕她吃亏,处处让她展示强悍,家里只是她享受的地方,连上大学了衣服都要让妈妈洗的女孩儿并不少见。
正是父母的娇宠、溺爱养成了现在有些女孩儿强势的性格,什么都要争三分。尽管她们可能在职场表现得很出色,令父母骄傲,但由于个性问题导致婚姻无法圆满,家庭很难幸福的个案有很多很多。
所以,父母在养育女孩儿的时候,一定要为她未来的生活着想,父母可以在任何时候宠着她,满足她的任何愿望,但她不会一辈子待在父母身边,她将来会有自己的生活。现在很多女孩儿都会在婚后吐槽,表达对生活的不满,其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两点:一点是发现丈夫不会像父母那么无条件、无原则地宠着她、让着她;一点是发现婆婆家不像自己的娘家,什么事情都由着她,好吃好喝地伺候,还什么活儿都不用干。
这种差距实际上本来就已经存在,但如果女孩儿在父母身边一直非常受宠爱,就会使这种差距变得难以忍受。现在很多80后的婚姻特别容易很快解体,有时候就是这种差距造成的。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把儿女抚养成人,最期待的就是他的婚姻幸福,生活美满。可不知道父母们是否清楚,孩子未来的生活品质实际上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尤其是对于女孩儿来说,好的个性,善于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良好的生活能力,这些都是可以保障她未来的家庭生活的条件,是女孩儿成长中最需要培养的东西。
可是现在的父母有多少是在朝这个方向培养女孩儿,至少我身边的父母鲜有这样选择的。
我认识的许多女孩儿的父母,都把让女儿读名校,拿高学历,赚高薪做培养目标,除了关注女儿的学习,在乎女儿的考试成绩,好像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与生活能力的锻炼都不特别重视。
就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产生了太多可以和男人在任何平台上竞争,却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女孩儿。
我在心理咨询当中经常遇到一些学历很高的女孩儿,她们的履历常常是闪着耀眼的光芒,一路名校走来,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可是学业有成的她们,生活里却总是遗憾大于满足。
不是因为忙于学业而与爱情擦肩而过,直到高龄还无法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把自己剩成了“圣女”,就是无法维系婚姻的和谐,虽然很相爱却无法快乐相处,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扰,让她们无法享受自己的生活,人也变得很沮丧。
每当跟这样的女孩儿面对,我心里都有深深的遗憾。我想如果在她小的时候,父母能给她多一点儿对她未来的生活有意义的教育,能重视她的个性的发展,让她为未来的角色做一些准备,我相信她们的经历会有不同。
我一直比较推崇这样的理念,男孩儿重要的是培养他的责任感,而女孩儿则重在能力的培养。因为男孩儿大多数是从宏观入手,是从大事做起,而女孩儿由于她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构造,她更适宜做一些细节的事情。更由于社会传统的约定俗成,有时候女人的价值感更多地会体现在她对家庭的经营和对儿女的管理上,这一点不管女孩儿愿意不愿意承认,始终是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认同的。
虽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机会越来越多,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但由于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的天然差别,我认为我们的家庭更需要女性、儿童更需要女性,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女性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更胜于男性。
所以,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女孩儿成为了母亲还如此的强势,无法用柔软的心来包容她的孩子;不能想象一个女孩儿成为妻子还如此的任性,只考虑她自己的感受;更不能想象一个女孩儿有了家庭还花钱如流水,被物欲所绑架。这都是正常的生活很难承受的品质,可是现在有多少父母注意到了,他家的女孩儿正在或多或少地往这个方向发展?
我强调对女孩儿要多进行母性的教育,就是要父母重视对女孩儿性格和品质的教育。母性是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了魅力,让女孩儿多一些母性的熏陶,就是在让她们多一些内心的魅力。
个性的培养常常和行为直接相关,父母可以多爱女孩儿一些,但却不能无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女孩儿的强势与任性多来自家庭的一味纵容,适当约束女孩儿的行为,建立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有助于女孩儿的健康个性的形成。
对于女孩儿来说,来自于父母精神上的关爱比物质上的满足更有利于她的成长。女性由于天然的占有本能,普遍物欲较强,父母要学会让她平衡需求与拥有之间的关系,告诉女孩儿第一是满足需要,第二是是否拥有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度索取。
让女孩儿适度地克制物欲,懂得节制是保障她未来人格和生活不发生困扰的重要环节。现在已成为社会公害的所谓的“小三儿”、“二奶”,那些拥有美好青春却不得不在“黑暗”中生活的女孩儿,大多数属于物欲难以节制的个性。当她想要拥有的欲望远远超过了她的能力又不懂得节制的时候,她便会轻易地陷进这样的生活,以青春来交换男性手里的物质。可这样的女孩儿在人人喊打的环境中生活,人生又能好到哪儿去呢?我相信她的父母并不会接受她这样的生活。
所以富养女孩儿的说法我并不认可,尤其是那种认为只要满足了女孩儿的任何要求就会把女孩儿培养成功的观点,更是对女孩儿的教育雪上加霜,物欲过强的女孩儿通常都来自于过度满足,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且,越容易很快就得到满足,就越容易生出新的不满足。
好的教育应该是适可而止,尤其是对女孩儿,更要教会她们如何面对欲望取舍,懂得取之有道,懂得节制之美。
最重要的是,像这样的教育一定要在女孩儿小的时候开始,因为物欲也是一种价值观,孩子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基本决定权在父母手里,而形成期则贯穿她的整个幼年和童年的成长期,到了少年期初显雏形,到了青年期基本木已成舟。
很多父母不太在意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而当孩子长大以后,有了行为能力的时候,价值观的混乱常常让他做出不恰当的选择,给自己也给社会带来伤害。
对于女孩儿来说,父母适度的爱,理性的引导,更适合她健康个性的形成。
2.培养女孩儿关注的意识,学会付出,可以用让女孩多参与家庭事务来强化女孩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强调女孩儿的特质。
最近,跟一些85后男孩儿聊天儿,他们或者是刚刚步入婚姻,或者是正在交往女朋友,谈起对现在女孩儿的看法,比较一致的就是现在的中国女孩儿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能干,但是也越来越少有女人味儿了。
我问他们,在他们眼里,比较有女人味儿的女性特质主要有哪些?
这些男孩儿争先恐后地说,譬如说照顾、体贴别人啊,温柔、包容啊,做家务的能力啊,关注别人啊,这些都应该算是很重要的女人味儿吧。
说起女人味儿让我想起在国外学习的时候遇上的一些欧美的女孩儿。毫无疑问,西方的女孩儿更加独立一些,尤其是在个性上,都追求独立,可我发现她们在生活中都特别注重自己女性特质的体现。譬如,出门她会主动地问你有没有忘记带钥匙和钱包;请你喝咖啡时她会细心地记得你喜欢的口味;有时间的时候,她会为了做一道菜去报名学烹饪;一起吃饭时她会主动地问菜合不合你的口味,哪怕是初次见面,她也会表现得非常关注你的感觉。
在国外,十一二岁的女孩儿就已经非常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每天出门前要搭配自己的衣服和鞋子,参加Party要自己弄头发和化妆,尽量使自己看上去漂亮、性感一些。
琳达是我的一个美国女朋友,她的两个女儿从一两岁起就开始每天自己挑选衣服和鞋子,自己搭配不同的着装风格,每当姐妹俩在门口为自己挑选出门的鞋子时,琳达就耐心地等在车旁边,从来不催她们。
我说:“这样是不是有点儿太麻烦了,她们还这么小,就得懂得为自己做决定。”琳达却说:“女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挑鞋子,将来长大了就会懂得如何挑选老公。”
所以,有过比较你会发现国外的女孩子,同样的年龄会比国内的女孩子更成熟一些,更独立一些,但是,却更具有女性特质一些,举手投足都透着一些可爱的女人味儿。
而国内的一些女孩儿进入青春期却都还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穿着打扮像男孩子,举手投足特别粗线条,欠缺足够的女性角色意识,关键是不少女孩儿还特别追捧这种女儿男性化的状态,认为很酷很帅,有些家长也对女孩儿的这种角色特征觉得无所谓,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一些心理暗示,使这样的女孩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如果仅仅说从外表上看女孩儿越来越不像女孩儿,那也另当别论,可现在的有些女孩儿从行为上也在越来越偏离女性的特质。
2013年3月19日凌晨,一个大约十八九岁的女孩儿在北京中关村大街的路边生下一个男婴,并弃他而去。
可怜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男婴在凌晨零下1度的寒风中躺在路边40多分钟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可是由于天气寒冷,这个孩子被母亲遗弃太久,最终还是夭折了。
许多人在谴责这个冷血的母亲,怎么就如此狠心把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弃之路旁,而且在如此低温之中。
我相信这个一直没有露面的女孩儿,一定有她的难言之隐,可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相信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原谅她的遗弃行为,毕竟那是她的骨肉,毕竟她是一个母亲。
如果她没有能力抚养,她完全可以把孩子生下来送给福利院和其他人收养,既然是一条生命,就没有抛弃他的理由。可是,这个女孩儿却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眼睛都没睁开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种冷血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该怎样评价这个女孩儿的行为?连最天然、最本能的母性都丧失殆尽,这样的女孩儿还能称其为女孩儿吗?
虽然这是偶然发生的个案,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女孩儿如果缺失了女性角色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会有多么难以让人接受的后果。
从许多国外女孩儿的成长轨迹来看,培养女孩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塑造她们的女性特质,要从女孩儿小的时候就进行必要的训练。
譬如国外的母亲常常会在女孩儿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她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给父亲倒一杯咖啡,为家人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服务。
这些事情可能很小、很微不足道,但它却培养了女孩儿关注他人或照顾他人的意识和习惯,而这正是女性特质里面最重要的品质。
女孩儿稍大一点儿,母亲会教女儿学着做菜、熨衣服,并参与家庭开支的讨论。母亲会尊重她的意见,让她做一些决定,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女孩儿理家的能力,强化她的家庭意识,让她为未来的婚姻准备一些技能,建立承担的意识。
在这样有意识的培养下,很多女孩儿在成为妻子或者母亲时并不需要很长一段的不适应期,她们很容易接受自己的角色转换,而不需要痛苦地“转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女孩儿当中有很多还是事业上的精英,经济上也很独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教育,让她们很享受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她们处处都很自信的原因所在。
对于很多在生活中处处包办,恨不能一切都替女儿做了的中国父母来说,国外父母有意对女孩儿的这种教养训练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爱自己的女儿,相反,正是因为特别爱女儿,才要特别地培养女儿强烈的女性角色感,因为,这对她未来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现在的社会竞争惨烈,每一位父母都把对女孩儿的教育定位在生存技能上,我认为这是重要的,可是更重要的还有生活的能力,即她作为一个女性是否能够维系好自己未来生活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养成不能靠说教,只能来自于生活的实践。所以,家有女孩儿的家庭,应该多给女孩儿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让她在生活中学会关注别人,体察他人的需要。所谓女性的细腻,体贴入微的品格就是这么来的。
父母要给女孩儿付出的机会,让她尝试付出的快乐,养成乐于付出的习惯和意识,这对女孩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女性特质,也是女性的凝聚力的所在,谁都愿意和慷慨、大气的女孩儿接近,谁都不喜欢身边有一个爱计较,过于自我的女孩儿。
现在很多80后的婚姻搞不好,就是跟有太多不想或根本不懂得付出的女孩儿有关,尤其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孩儿,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一直享受着父母家人为她无条件的付出,一旦自己面临家庭生活的时候,她既缺少付出的能力,也缺乏付出的习惯,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大小姐”脾气,让她在自己的生活中处境维艰,很多婚姻就此触礁。
这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沉痛的教训,让我们发现给孩子能够驾驭生活的教育比仅仅让他拥有生存的技能要有价值得多,要让我们的女孩儿更像女孩儿,将来能够胜任她的女性角色,培养要趁早,不能等她已经长大了,父母才发现苗头不对,回头做功课是来不及的。
3.让女孩儿学会爱自己,懂得什么叫做优雅、从容,什么叫做举止得体,男女有别。
2013年的春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何光顺副教授,他在课堂上的一番言论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他说:“女生应有充裕的时间来打扮自己,能跟上10点的第二节课就好了,从7点到9点的时间应该用来化妆,然后再优雅地进入学堂,于是男生因为美的感动和鼓励,就会赢得奋斗的动力了。”
且不说这位教授这番言论最后一句话的可靠程度,也不说他说的让女生缺席第一节课用来化妆和打扮自己,这事儿到底合不合理,我只是认为这位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让我深有同感,那就是现在的中国女孩儿大多数不太注重仪态仪表,不太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她作为一个女孩儿的女性特质的积累。
在我所看到的中国女孩儿男性化、中性化的趋势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她们越来越偏离女性角色的外在形象和言谈举止。
去韩国和日本旅游,最感到赏心悦目的就是她们的女性,认真地说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女孩儿真的并不比中国女孩儿更漂亮,但是,不管在地铁里还是在马路边,她们优雅、从容的背影总是让你忍不住多看几眼。
要说压力,在发达国家的她们并不比中国女孩儿小,要说拥挤、嘈杂,在韩国的首尔和日本的东京,这两个人口密度也相当大的国家首都生活一样不易。
可是,你看到的韩国和日本的女孩儿,永远是一副淡淡的笑容,精致的妆容,合体的着装,时尚的搭配,每一个女孩儿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女人味儿。
除了打扮得体,她们的行为举止也低调、含蓄,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她们永远是浅浅的笑意,低低的语调,矜持而有礼貌。
要说现代,日本和韩国一定比中国更现代,而且,他们接受西方的影响比我们要早,可这些却没能够影响他们的女孩儿依然优雅、文明。我想这一定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为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高。一方面是家庭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刻意而为的。
比起这两个国家的女孩儿,中国的许多女孩儿显然就不在状态,她们或者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常常一边吃早点,一边就素着一张脸冲上了地铁,或者对衣着打扮缺乏品位,只重名牌堆砌,却缺少格调和风格。
外在形象的粗糙和女性特质的欠缺,让很多女孩儿在行为上缺乏角色意识。好多次在地铁里看到两个女孩儿为了一个座位厮打起来,花容失色,每次我都想如果她们出门之前化了精致的淡妆,穿着漂亮的高跟鞋,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丽女孩儿的样子,她们还会这样轻易地就厮打在一起吗?
日本女孩儿、韩国女孩儿矜持、有礼貌的举止是不是和她们漂亮、讲究的外表有关呢?我想这两者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女孩儿作为上天赐给人间的花朵,美丽、优雅,是她的使命,因此,培养她从小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注重自己穿衣打扮的品位,为此下一番工夫训练她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很多父母认为女孩子在这方面过于用心不是太妥当,可要知道喜欢打扮自己,修饰自己正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要女孩儿学会爱别人,首先她要懂得爱自己,喜欢自己。我认为太多的中国女孩儿不懂得爱自己、喜欢自己,所以,要让她做出改变很难。
有一次跟一些中学女生聊天儿,这些女孩儿的个性豪放,举止粗鲁真是把我惊着了。首先是说话带脏字儿,处处模仿男生的大大咧咧,无所谓的劲头儿,其次是着装,几乎所有的女生都是肥大的运动装,脏兮兮的球鞋,有的女生还抽着烟,这些中学女生的状态真的让我很无语。
我不知道她们的父母是怎么看她们的,也许他们觉得女孩子越长越像男孩儿是很正常的。可我真的不这么看,我见过太多已经研究生毕业,进入很好的职场打拼,却专门来花很昂贵的培训费学习如何像一个女孩儿那样走路、说话、打扮、化妆,学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女性。
这些常常应该是她从小的时候就应该学习掌握的东西,可她们会说我小的时候光去应付考试了,哪有机会学这些。
我不认为这是孩子的责任,这当然是父母的责任。首先是父母的意识问题,像我前面所说的那些举止粗鲁的中学女生,当她们的父母发现她的表现已经完全偏离了女孩儿的角色时,应该及时地纠正她,告诫她,并监督她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父母如果在这种时候无视女孩儿的变化,任其发展,最终的结果便是你找不到真正的女孩儿了。举止粗鲁的女孩儿能成为一个好母亲吗?我表示非常的怀疑。
所以,对女孩仪态仪表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女孩儿的外在形象的管理上,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女孩儿的行为也有一个规范、秩序的成长氛围。外在精致的形象会激发女孩儿更强烈的女性意识,让她们在待人接物时更习惯用女性的方式,这强化了她们作为女性的角色感受,从而让她们进一步认知自己的特质。
过去古人常说女人应当具备“母仪天下”的气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女人的仪态仪表应该担当起国家形象的责任。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外在的东西不重要,内在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过去也许可以这么理解,但现在的确不同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开放,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不一样,尤其对于女孩儿,机会在越来越多的同时,竞争也在越来越激烈,大众的期待也比原来更高了,人们不仅希望女孩儿拥有内在的品质,还期望她拥有与内在品质相匹配的外在形象,这将促使我们的女孩儿进步、提升,也必将对民族优化带来很大的好处。
让女孩儿回归女孩儿的本色,只有女孩儿更像女孩儿,男孩儿才会更像男孩儿,这个社会才会阴阳平衡,均衡发展。
我们并不希望看到过多的阴盛阳衰的景象,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儿。相反,我认为这是应该值得高度重视的一种趋势。随着这种趋势而来的是中国女孩儿形象的缺失,强势、物欲、个性豪放、举止欠优雅、缺乏品位是很多人对一些中国女孩儿的评价,值得家有女孩儿的父母重视。
实际上想要有真正的女孩儿很简单,那就是把她当做女孩儿来养育,可以让她去超越男孩儿,但却不能让她的超越以牺牲女性特质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