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山川锦绣:地理卷
31055900000008

第8章 地貌格局与特殊地貌(3)

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在各个地质时代的造山运动中都有花岗岩产生。据统计,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覆盖在地表上的面积,为所有其余侵入岩的20倍。它质地坚硬,岩性较为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由于多组断裂切割,尤其是垂直裂隙的发育,并经流水侵蚀与球状风化的综合作用,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山岳景观。表层花岗岩类岩石经日晒雨淋、热胀冷缩,容易球状风化(图3.2),山体一般比较浑圆,并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如海南的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浙江普陀山的“狮石”,安徽黄山的“仙桃石”,山东峄山的“子孙石”、“五巧石”、“八卦石”、“丹丸石”、“冠子石”等,极具观赏价值。

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势阶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河南的鸡公山,广东白云山、罗浮山,广西贵平西山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甘肃的花岗岩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秦岭,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如天水的石门山、冶力关的黄捻子、会宁的铁木山、武威的莲花山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天水的石门山,是甘肃著名的游览胜地。主要由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亦有花岗岩伟晶岩脉的穿插。石门山花岗岩体的围岩为中泥盆统大草滩群,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变质砂岩。在这里可以测到以东西向为主的几组节理,局部地段可达到密集的程度,特别是东西向的垂直节理是形成石门山地貌的构造基础。沿这些裂隙,生长着繁茂的林木,这非常有利于生物的风化作用。峭壁的裂隙中,可见成行排列生长的树木。加之地表流水的不断侵蚀,花岗岩被风化为奇特的造型地貌。

二、岩溶地貌

岩溶(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经地表水或地下水流的侵蚀、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地貌类型,可以表现为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也就是世界上通用的“喀斯特”。岩溶发育必需具备可溶性岩石,岩石的透水性,水的运动和水的溶解力四个条件。可溶性岩石在世界上广泛分布,面积达5200万km2,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2%。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十分广泛的分布,闻名于世的广西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都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的奇异岩溶地貌类型。我国岩溶分布虽然很广,但主要集中于华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分别发育了或保留着大面积的热带岩溶,溶洞的规模、发育的层数也较多;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我国中部地区,岩溶化程度较弱:再次为华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岩溶化程度远不及南方;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的残存古热带岩溶,己受寒冻风化作用的改造,为一特殊类型的岩溶。西北地区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岩溶发育的程度远不及上述地区。

甘肃陇南山区碳酸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是省内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古生代时有深厚的石灰岩沉积,在中生代、新生代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旺盛茂密,致使雨水、河水、地下水中CO2含量较大,变成碳酸水,它极易溶解CaCO3,形成溶沟、石芽、峰林、漏斗、落水洞等地貌形体。例如地处南秦岭的徽县三滩自然风景区,海拔在2200m~2500m之间,相对高差达1500m~1800m,为典型的地垒式中山地貌。加之断裂发育,褶皱强烈,形成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峭壁险峻,峡谷幽深的深切割山地。但因景区内分布有晚志留纪、中晚泥盆纪、石炭纪等时代的地槽型沉积岩层,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向暖温带过渡的水热条件下,溶蚀作用在平缓的山顶形成大面积喀斯特漏斗或溶洞,号称七十二滩。如头滩、二滩、三滩、金滩、银滩、混人滩、落水洞滩、燕子洞、乌龙洞、四方洞等。尤其山顶面奇特的“锅坑”地貌,在五里长滩至狼家山十余公里处,分布着形状类似铁锅一样的大小百余个岩溶洼地,当地人将其称为“五里长滩”。“锅坑”的直径,小者500m左右,深50m,大者直径2000多米,深达200m。这里的岩溶地貌还造成了一种奇特的“锅坑”植被景观。“锅坑”里的植被与山地植被呈反向分布,“锅坑”底部为草地植被类型,中部是灌丛、箭竹林,锅口为冷杉林。“锅坑”内阴坡和阳坡植被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阳坡从上大下依次为冷杉林—红桦—高山柳混交矮林、高山柳灌丛、高山秀线菊灌丛和草甸;阴坡依次为冷杉林、红桦—高山柳混交林、箭竹林和草甸。每当降雨及流水下渗,在深达数十米的洞内形成暗流,并多有瀑布直泻,形成跌水潭或瀑布群。

在西秦岭山区,还有很多河流作用产生的非常有趣的地貌—壶穴(pothole)。这是一种嵌刻在急流河的坚硬基岩上的圆柱形洞穴。在壶穴里常发现球形或铁饼形石头,这种石头显然是使得壶穴加深的“刀具”和“磨具”。壶穴中的螺旋水流在洞底旋转这种磨具,就逐渐钻进岩石,形成被常年累月的击水冲出的“石旋涡”,还有无数被洪水冲转而磨灭了棱角的“大石蛋”等等。康县太平可谓是壶穴的“精华”所在,这里不但奇石众多,而且有一个个别处少见的“石旋涡”,这是由于每逢降雨时节,峡谷内从上游倾泻而下的洪水如脱缰的野马,直冲向这里的“乱石阵”,久而久之,石缝被钻成了石洞,石质较疏松的就成了“旋涡”,构成石河床上众多的壶穴。

三、奇异的溶洞

在饱水带或季节变动带内,地下水沿着可溶岩层面、节理或裂隙、落水洞和竖井不断向下流动,可溶岩中的碳酸钙与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作用形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解物质被流水带走,石灰岩裂缝和空隙逐渐扩大、淘空,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洞穴。被地下水溶解的钙质在洞穴内结晶析出,产生了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各种造型的化学堆积物,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的洞穴地貌景观(图3.5)。省境溶洞以西秦岭山地最为发育,其中以武都万象洞、漳县大望洞、康县白玉洞、徽县燕子洞为典型。

万象洞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以南白龙江沿岸的桦林山腰,距陇南市所在地15km。1993年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岩溶类型发育最齐全的溶洞,可与举世闻名的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相媲美。万象洞原名仙人洞(又名五仙洞),因为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间苑仙宫而得名。洞口海拔1193m,高出白龙江河床约200m。据地质专家考证,万象洞己有2.5亿年的历史。它主要发育于石炭系与泥盆系中厚层灰岩中,系沿断裂带产生的羽状张裂缝和灰岩节理裂隙在裂隙水的溶蚀下形成,地下岩溶景观极为丰富。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慢、石瀑布、石帷幕等(图3.6)。钟乳石星罗棋布,形态生动,绚丽多姿;石笋、石柱高低不一,错落有致,造型奇异;石慢、石瀑布、石帷幕等层叠舒缓,形态逼真。它们有的像佛,有的像兽,有的像琼阁,有的像宝镜,惟妙惟肖,构成了这座令人向往的地下仙境。根据同位素测年资料分析,洞内的钟乳石等形成年代已有32万年之久。洞内相对湿度89%,常年温度14℃,氧气充足,溪水长流。洞内最大宽度25m,最大高度40m。洞内最高石笋达19.73m,直径11.13m,仅次于浙江灵山洞天的亚洲第一石笋。洞深13.2km,洞内现己开发的长度约5km,面积36万m2。根据景观的群体特征和造型,分为三宫、九区、180个景点。三宫为“月宫、龙宫、天宫”,九区为“犀牛望月”、“世外桃源”、卧龙坝、仙人坝、瑶池、南天琼阁和天庭景区。从南北朝时期至今,历代名人所留墨迹、石碑随处可见,共有一百多方,诗词题刻768首。犹以民国时期陕、甘、青检察使高一涵在洞中所题“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最引人注目,是研究武都乃至陇南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望洞亦称大王洞、夷门洞,位于漳县大草滩乡小北沟村附近。该洞为一水平洞,洞底与洞口高差约10m。洞口朝向东南(160°),高约10m,宽23.5m,略呈三角形。洞深385m,宽0.6~24m,高0.4~12m。洞底为潭水,上通落水洞,无前进通道。6月下旬洞内气温5.7~5.8℃,相对湿度93%~99%。洞中有蝙蝠生存,晚出早归,白天藏在洞里。有时单个或成组倒挂,有时成片、成群的密集倒挂在一起。蝙蝠有“回声定位”本领,因而能在漆黑无光的岩洞中自如飞翔,既不触岩碰壁,更不相互干扰。在宁静漆黑的溶洞环境,给人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该洞在我国西北地区,长度上仅次于武都万象洞,是西北第二大溶洞。

溶洞石花是簇聚或依附在洞壁和其他景石上的不规则小珠状沉积形态,远看不甚明显,在视距1~1.5m左右即现花型。石花多发生在溶洞侧壁基岩下部或潮湿部位的岩块面上,它们的形成是碳酸钙沉积物表面的细孔中渗出的毛细水或是岩面上的凝结水,在空气流通、蒸发旺盛的环境下通过毛细作用自由扩散凝结而成的。当洞内空气较干时,毛细水渗透、结晶、沉析,形成石花雏形;洞内温度很高时毛细作用相对较弱,主要由雾滴水贴附积聚凝析,形成更加绚丽多姿的花型。凝结物的形态与洞室气流环境有直接关系,由于受表面张力影响,凝结物总是力图达到最稳定的球形表面。常见的有菜花状、晶花状、珊瑚状、葡萄状、浪花状、卷叶状、玉米花状等。溶洞内的石花以遮阳山青羊洞、龙凤山金花洞为典型,多采多姿的沉积形态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图3.6)。

四、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具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及千姿百态的造型。丹霞地貌具有整体感强、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丹山碧水、引人入胜的特点,因而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由于丹霞地貌具有色彩、形态、线条和结构等美学元素组织的空间特征,而成为比其他地貌类型更富于造景的自然地理实体。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在对丹霞山作了深入研究之后,将当时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称为“丹霞地形”,并很快被学术界接受与采用。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地貌”的概念取代“地形”,称为“丹霞地貌”,并演变成被广为接受的地质学、地貌学、地理学专有名词。甘肃丹霞地貌景点达100余处(仅次于四川),且发育完美,究其原因主要是:

1、红色砂砾岩分布广泛。甘肃境内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地层,南起西秦岭、北至马鬃山,东起子午岭西至祁连山西段,是全国该类岩石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在中生代至新生代第三纪,当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它们是一套以河床相为主的洪积、冲积红色碎屑堆积地层,或以湖盆相为主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堆积地层。由于近水平岩层间岩性的差异,在陡壁上往往风化或侵蚀形成水平带状突起或凹槽,突起一般是坚硬砾岩、沙砾岩层位,较大的突起往往形成狭长平台,生长条带状植被带(草本、灌木、乔木),这种近水平的植被带在悬崖上有时多层出现。细软的泥岩、粉砂岩等多形成水平凹槽,较大的凹槽即发育成为岩洞。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强烈。受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影响,甘肃各地经历了明显的差异运动。红色沙砾岩受区域断裂作用和间歇式的振荡抬升,往往形成网格状垂直节理。尤其在地壳相对抬升的地区,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流水沿节理下切并不断扩大,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可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组成不同尺度的方山、岩墙、巷谷、石峰、石柱、“一线天”等地貌形态(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