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山川锦绣:地理卷
31055900000007

第7章 地貌格局与特殊地貌(2)

陇东水系以泾河为主干,树枝状支流伸入在黄土高原,支沟发育,蚕食原面,造成破碎高原。黄土物质细密,多垂直裂缝,含可溶性盐类,在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地貌,常见的有塬、梁、峁。陇东黄土高原南部地面比较完整、平坦,黄土塬保存较好。黄土塬顶部面积大而平坦,或微有起伏,边缘为斜坡,例如董志原、早胜原、白草原就是目前最大的黄土塬(图3.0)。据有关资料记载,介于泾河支流蒲河与马莲河之间的董志塬在唐代南北长40km,东西宽30km,而现在的塬面东西宽已缩至18km,最窄处仅0.5km左右。位于现今西峰市东北的唐代彭原县古址,三面皆是深沟,沟坡已靠近城墙,且西北面的沟头已破城而入,这是千余年来水土流失的必然结果。高原北部因受到水流切割,原面更为破碎,形成丘陵型梁峁(咀)与沟壑错综的残原地貌。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河流相应下切,河岸生成多级阶地,是陇东历史文化及农业发展的主要基地。除河漫滩外,普遍有三级阶地,如平凉附近,第一级阶地高出河床25m,第二级阶地高出70m~80m,第三级阶地高出180m~200m。

2、陇西黄土高原

位于六盘山和祁连山东麓之间,南为西秦岭山系,北抵靖远、景泰一带的半荒漠地区南缘,总面积约8.33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上为新生代拗陷区,呈向北开口的菱形盆地,故亦称“陇中盆地”。区内地势较高,且呈波状起伏。大部分海拔在1100m~2600m之间,黄土塬面均在1500m以上。由于下伏古地形,在新生代红色盆地基础上经流水切割成较破碎的岗岭和沟谷,后由黄土广泛覆盖成黄土塬、梁、峁与河谷交错的现代地貌。一般塬面积小,其中以会宁的白草原最大,但其平坦广袤程度远较陇东黄土高原的董志原和早胜原逊色。北部黄土层薄,多梁状石山和滩地;中部梁峁起伏,黄土层厚;南部地表破碎,基岩裸露,高差较大。由于本区古地形深受切割而起伏较大,加之更接近黄土来源地,故黄土分布高度(达2400m)与厚度(一般为300m~400m)均超过陇东、陕北高原。区内海拔最高的是石质山地,它们宛如“黄土海中的岩岛”,如兴隆山(3021m)、马寒(衔)山(3670m)、华家岭(2450m)等。

黄河大致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区西北部,其支流洮河、渭河流经南部与中东部,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地形格局。除黄河干流的串珠状地形外,支流上也有不少河谷盆地,如洮河中游的临洮盆地、庄浪河的永登盆地,大夏河的临夏盆地、宛川河的榆中金崖盆地以及祖厉河的定西盆地、会宁盆地等。这类盆地两端不一定都有峡谷阻隔,主要是流水侧蚀拓宽河谷的结果。东南部的渭河上游及其支流葫芦河也有峡谷段和较宽的河谷盆地,较大的盆地有天水、三阳川、甘谷—武山、陇西—首阳等盆地。

在陇西黄土高原北部,由于干旱缺水,当地多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厚约10cm~13cm的砂石层,用砂石覆盖代替土壤的耕作形式,此即砂田,又叫砂石田。砂田是由清代当地人民发明的一种能抗旱的耕作方法。有资料记载,光绪三年(1877),“甘肃大旱,赤地千里,野无绿色,人亡地荒,满目疮痍,左宗棠安抚流亡,贷出歇晌库银,令军民旱地铺砂,改良土壤,保墒防旱”。按有无灌溉,砂田可分为水砂和旱砂,前者面积很少,仅在黄河谷地零星分布,砂田主要指旱砂田。它的分布集中在兰州市和白银市,另外古浪、天祝等县也有分布。砂田的铺设过程,一般先深耕荒地、施足底肥、压实(最好弃耕一年),然后铺砂。农民一般在冬春农闲季节大量铺设新砂层,之后还要用犁铧耕匀、耱平。砂田利用时间一般十年到四十年,到时候起老换新,也有些砂田起换周期达60年以上,因地而异。砂田作物产量远高出土田,一般高100%~200%。同时由于砂田作物温度条件优于土田,因而作物品质优良,小麦出粉率高,含蛋白多。如清香的“兰州拉面”、“兰州拉条子”就是以本地砂田小麦“和尚头”品种面粉做成的。蔬菜含维生素高,瓜果糖分多。兰州有“瓜果之城”之美誉,主要是由于兰州盛产白兰瓜和各种温带水果,而白兰瓜就是砂田种植的成果。冬果梨、苹果在砂田上种植,质量和产量也都高于土田。砂田在陇西黄土高原耕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其耕地面积占10%,在兰州地区占20%以上,其作物产量更在此数之上。

四、祁连山地

祁连山是亚洲中部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与阿尔金山呈弧形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并成为甘肃与青海的自然分界线。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因在河西走廊之南,又称南山。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为“天”,祁连山因此得名“天之山”。它西起当金山口,东至乌鞘岭,北界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东西长900km~1000km,南北宽250km~300km,面积20.6万km2。山脉一般海拔4000m~4500m,谷地3500m~4000m,现代雪线4400m~4500m。其中疏勒南山团结峰是整个山系的最高峰,海拔5808m。广义的祁连山由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主要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托来山、达坂山、疏勒南山、大通山、党河南山等。在酒泉与柴达木盆地间有7条平行排列的山岭,其间则为宽广谷地,南北宽达250km。往东,山地渐趋低矮与狭窄,武威以南宽约150km,只剩3条平行山岭。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乌鞘岭,大通山—达坡山,青海南山—拉背山三列平行山系。其间夹有大通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祁连山的北翼和南翼分别以明显的断裂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间相对高度在2000m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余米。

纵谷和山间盆地广泛发育,是祁连山地重要的地貌特征之一。其中,适于生命繁衍的河谷地带占到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甘肃境内主要的纵谷有黑河、北大河、疏勒河、野马河、党河、哈尔腾河等谷地,主要的盆地有石包城盆地、昌马盆地、肃南盆地、皇城盆地、张义盆地、八宝川盆地、松山盆地等。上述纵谷多深居山地内部,海拔通常在3000m以上,宽10km~30km,两侧多为连续的山麓洪积倾斜平原,谷底平坦,发育高山草甸草原,是很好的牧场。只有党河谷地和哈尔腾河谷地例外,地表呈现比较干燥的面貌,局部有小型新月形沙丘。盆地内从周围高山到湖滨平原,地貌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决定了祁连山区的水系呈辐射—格子状分布。但其辐射中心并不在海拔最高的团结峰,而在北纬38°20′、东经99°附近的所谓“五河之源”,即托来河、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和布哈河源区。为中国冰川分面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从这里沿托来山、走廊南山、冷龙岭到毛毛山一线的南北,分祁连山的河流为外流与内陆两水系。流入河西走廊诸河,自东至西,大多穿越山岭,造成横谷,分为石羊河、黑河及疏勒河三大水系,同是河西生命的源泉。

大地构造上,由祁连中间隆起带(为秦祁地轴西延部分)和北祁连与南祁连两个褶皱带(槽背斜)三部分组成。狭义的祁连山仅指最北一列,即祁连山系北部诸山脉。北祁连山自东至西,可分为东、中、西三段:

1、祁连山东段

概指民乐县扁都口以东的冷龙岭、乌鞘岭、毛毛山等。主峰大雪山海拔4881m,为石羊河上游支流杂木河、金塔河和西营河的源头所在。最高峰在甘、青省界的冷龙岭中段,即肃南皇城滩西南海拔5254m的岗什卡冰川(图3.1),为东大河上源。此段有明显的垂直景观带。

2、祁连山中段

指扁都口以西至疏勒河上游谷地间,为祁连山在本省的主要部分。其中高峰有走廊南山的祁连山(5564m,在酒泉正南)、托来山(4859m)、托来南山(5148m)等,均在雪线以上,有现代冰川发育。土壤、植被都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3、祁连山西段

指疏勒河上游谷地以西至当金山口与吐尔根达坂间的几条平行高山与宽谷带。自北至南,有野马山(4758m)、大雪山(5483m)与野马河宽谷带;野马南山(4929m)、疏勒南山(5808m)与党河上游宽谷带;党河南山(5327m)与大哈尔滕河宽谷带;察罕鄂博图岭(5249m)、哈克吐蒙克(5704m)与小哈尔滕河宽谷带。再南为甘、青省界吐尔根达坂山(5280m)。中以疏勒南山位居甘、青省界的团结峰,为本省的最高峰。上诸极高山,均有大面积的现代冰川分布。

五、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早期的国外地理文献多称为甘肃走廊),是南边祁连山和北边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合称走廊北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走廊要道的形成,不仅由于形似长廊的平坦地貌,还应归功于山水和泉水结合发育为断续成带分布的广阔绿洲(沃洲)作为中途站。走廊东起黄河(一般从乌鞘岭算起),西止玉门关以西的省境,与罗布泊洼地相通,约界于东经90°10′~104°30′间。东西长900km~1100km间,南北宽5km~50km。走廊平地海拔一般在1100m~1500m,大部为祁连山的山前缓斜平原。在广阔的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上,还分布着一些干燥剥蚀的低山,除大黄山外,相对高差大都在200m以内。由于酒泉黑山与山丹大黄山(又名焉支山)的横向断块隆起,河西走廊被分隔成3个内陆盆地,即疏勒河、党河流域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黑河流域盆地(张掖—高台—酒泉平原)、石羊河流域盆地。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虽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地貌纵剖面。即从高山带起经过中低山带,出山口后为洪积、冲积扇,直到细土平原,最后为荒漠或沙漠,地貌结构呈明显的带状排列。自祁连山北麓至河流下游盆地中心,依次出现:

1、山前倾斜平原

河流从祁连山地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山麓冲积—洪积扇。众多的扇形地相互毗连而形成山前倾斜平原。一般而言,河流的水量愈大,则山前平原的宽度也愈大。洪积扇上部的组成物质以砾质为主,夹有粗沙,透水性强;加以河床深切,地下水埋藏深度一般在数十米以下。地表干燥,土层瘠薄,仅有稀疏的荒漠植被,目前很少利用。少数地区采用引洪放淤的方法,增厚土层,并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逐步发展起农牧业。洪积扇的中部,地表组成物质以亚沙土为主,但底层仍为砂与砾石夹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约为5m~10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引用河水灌溉比较便利,成为绿洲集中分布区。扇形地下部,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亚粘土甚至夹有粘土,部分已辟为耕地,地下水埋藏深1m~5m。由于地形坡度减缓,排水不畅,耕地容易受到盐渍化的威胁。

2、冲积平原

在山前倾斜平原以下的冲积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质较细,组成物质以亚沙土、亚粘土为主,或与细沙形成夹层,组成河西走廊的平地。冲积平原河流上游段属下切性河道,分支较少,通常有明显的河流阶地。河流中游段,由于坡度逐渐趋缓,沉积作用强烈,河床被填高,河流分叉较多,洪水期经常泛滥,形成广阔的泛滥平原。河西走廊古老的冲积平原面积很广,大部分地区已无现代水流补给,仅地面上残留一些古河道。冲积平原地形平整,特别是河流通过的地段,河水对地下水有淡化作用,土壤改良条件较好,引水灌溉也比较便利,是开垦的主要区域。

3、湖积平原

河西走廊三大河流的尾闾,地质历史上均潴水成为湖泊。由于河流水量的变化,或河道的迁徙,湖泊的位置、范围也有变化,一些终端湖泊成了“孪生湖”或“游移湖”。如黑河下游的索果诺尔(东居延海)与嘎顺诺尔(西居延海),石羊河下游的白碱湖与青土湖等,这些湖泊现多已干涸。分布很广的湖积平原,其组成物质较细,大多为聚盐的中心,农牧业利用较为困难。只有在滨湖现代三角洲,盐渍化程度较轻,可作为农牧业用地。

走廊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自南而北,可分为:(1)南山北麓坡积带;(2)洪积带,由3~4个迭置的洪积扇组成;(3)洪积—冲积带,分布在中间拗陷带;(4)冲积带,地下水多出露成泉,形成条状或片状绿洲;(5)北山南麓坡积带,规模小于南山北麓坡积带,多数不相连属。由于走廊北山山势断续,中间有许多宽广的缺口,故河西走廊在一些地方向北与阿拉善高原直接相连。

在我国西北地区,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较好,光热和水、土资源充足,形成若干绿洲。河西诸绿洲的生成,主要依赖来自祁连山的高山流水。因此可以说,没有高耸在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地,就没有富庶而众多的走廊绿洲,也就没有作为中西交通要道的河西走廊,这就是祁连山地与河西走廊不可分割的地理原因。

六、走廊北山

包括合黎—龙首中低山区与北山(马鬃山)剥蚀残山区。前者是阿拉善地台边缘隆起带,山体主要由南山系变质岩构成,因而也是祁连山的一支。海拔高度2000m左右,主峰在张掖东北,名东大山(海拔3616m),一般相对高度在100m~500m间,已成准平原的岛状山。

马鬃山是一个由古中国地台解体后形成的、属于天山褶皱系的褶皱带,这里有巨厚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泥盆系至二叠系共厚2700m,为地槽型沉积。早古生代中基性岩浆喷发频繁,晚期加里东运动强烈,造成古生代地层紧闭褶皱和较深变质。晚古生代以中性喷发为主,早二叠世末褶皱从而结束地槽沉积。作为北山区主蜂的马鬃山,海拔2583m,主要是海西期花岗岩体。东西走向,山峰破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碎石戈壁遍布全区,山顶多为风化残积碎石所覆盖。比高很少超过200m,是具有准平原性质的剥蚀残丘、低山与中山。

(第二节)类型多样的特殊地貌

甘肃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内外营力所塑造的地貌,无论是从形态上来看,还是从成因上来看,类型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差不多地球表面上的地貌类型,除少数的如回归线热带沙漠、大陆冰盖等,在甘肃都能找到。其多样性、典型性,是国内其它省区难以媲美的。

一、古老的花岗岩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