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06

第6章 山西面食习俗(2)

清明节,晋南地区祭祖时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

端午节

五月端午,俗称端阳节、端午节,全省吃粽子、凉糕、凉粉。晋北一些地方吃韭菜包子、茴香包子或凉拌粉,喝雄黄酒。晋南有把粽子投河的习俗,端午前还要采集枸杞、果木、茶树枝叶,七蒸七晒后阴干为茶,并有将粽子投到山林中的风俗。按当地的说法,粽子投河是纪念屈原,而投粽子于山林中,则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嫁女节

六月六叫嫁女节,在晋南万荣县有吃椒叶煎饼的习俗,象征女娲补天炼的五色石。晋南的煎饼是用椒叶、调料、白面在鏊子上摊的,薄薄的,软软的,香香的,好吃得很。有一则笑话说:有个急慌鬼(方言词,指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人),天蒙蒙亮就起了床。他顺手到案板上拿了几张煎饼,就下地去了。朦胧中什么都看不清,他拿着煎饼边走边吃,左咬右咬,硬是咬不动;用手扯,还是扯不烂。他心里想:今年的麦面就是好,你看摊的这煎饼多筋丝呀!天亮了,他才发现刚才撕咬的是抹布,气得直跺脚:“我就说嘛,这煎饼怎么有股恶水(泔水)味呢!”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旧称“鬼节”。山西人在这一天祭拜祖宗,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个头较小的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作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聚,吃月饼、饮美酒、赏明月,用月饼、瓜果等祭拜月神。说起山西月饼,也是独树一帜。晋北神池县是山西省油料生产基地和著名的“月饼之乡”。神池胡麻,自东汉年间就开始种植,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从明代初年起,神池开始利用优质胡麻油加工月饼,经过600多年的发展革新,形成了神池月饼甜而不腻、酥而不散、久放不馊的特殊品质,名誉晋北,成为晋北第一月饼。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各家各户把自己做的月饼全部摆在供桌上,供奉月亮。供奉完毕,在院内放一小饭桌,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喝酒吃菜,分食大月饼,象征着全家安顺,团圆,气氛热闹、温馨。家庭中的长辈要将其它月饼分给孩子们,先把葫芦形的月饼分给儿子和孙子,称为“子孙葫芦”,预示将来家庭兴旺。年纪小些的还可得到一些猴子或兔子形月饼,儿媳妇分到的是石榴形和桃子形的月饼,包含着栽根留后的意义。月亮形的月饼则要分给未婚女孩,表明早晚要缺圆出嫁。孩子们分到的月饼一般当天不吃,让大人们用线串起,挂在房上,当零食慢慢吃。

除了神池月饼之外,山西还有众多月饼品种,如笨月饼、火腿月饼、郭杜林月饼、双合成月饼、晋式提浆月饼等,均是中秋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民间此日家家蒸枣糕,送给出嫁的女儿,叫做“送糕”。“糕”与“高”同音,取“早日升高”之意。晋南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传说九月九日有天灾降人间,登高处可以避祸,因此这天又称“登高节”。晋南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或爬山、登城墙,或上城楼、角楼等,居高临下,饱览大好河山。万荣县这一天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晋北年轻人重阳节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

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才改变了。因此,古代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山西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冬至时,山西人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冬至吃饺子,一冬天不冻耳朵。晋北则把冬至节称为“小年”,商行铺户祭祀财神,普通人家买羊肉包饺子过节,祭祀祖先。

腊八节

腊月初八,全省普遍食用腊八粥。晋南人在腊月初五这一天,家家用豇豆、黄豆、绿豆、豌豆、白豆等五种豆子做早饭,叫“五豆”。五豆必须多做些,有剩余的,等到初八时再与核桃、枣、小米等搅拌在一起,称为“腊八粥”。有些地的方习俗是赶在天亮前就外出刨冰,回家融化冰水做粥,于太阳出来前吃了,如果迟了则贬为“红眼粥”,俗传易得红眼病。腊八粥当天也不许吃完,要吃到腊月二十三日,表示粮食有余,吃喝不尽的意思。

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节,晋北地区习惯用饴糖等既甜又粘的食品供奉灶君。希望灶君只顾了吃糖,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这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年味越来越浓,家家开始准备春节间的食物。蒸团子,炸油布袋,炸麻花,炸馓子,做年糕,蒸花馍馍,做丸子,烧肉,烧豆腐,一直忙到除夕。

四、人生礼仪与面食

除了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之外,对于个人而言,诞生、婚姻、寿诞等,都是个人人生中的重大节日。在个人节日里,面食同样展示着无穷的魅力。在晋西北,婴儿诞生后的第三天,姥姥、姑姑要来道喜,送马蹄馍一份,而孩子家长要招待亲友吃面条,称为三日面。满月时,姥姥家赠的礼物最多,除婴儿衣物外,还有斗面、斗米、面片干粮、花馍等。忻州代县一带,姥姥还要送一篮子馒头,其中一定要有两个“奶头馍馍”,状如乳房,里面包糖,上面捏7个小面人,表示“七子团圆”之意,据说吃了能下奶。晋中等地,姥姥家要蒸一个8斤面的大“囫囵”,同时送一个外裹红布的银项圈,上连银锁。孩子戴上银项圈,每年加裹一层红布,一直到十二岁才解除。晋南闻喜一带,孩子做满月,要送外婆家油煎馎饦,俗称“油饦”。生男孩送99个,生女孩送101个,意指将来结婚时的财礼,男方取欠缺,而女方则是多多益善。山西有为老人做寿的习俗,父母年满60岁,儿女们就开始为其祝寿,要给老人敬献寿桃、寿面、点心等。寿诞生日一般多吃长面条或油糕,取长寿登高之意。祝寿有送面桃的习俗,叫做“长寿桃子”(谐音“长寿逃灾”),但不能吃包子、稀饭、拌汤等,据说是怕窝囊、糊涂和凄惶的意思。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节日。婚姻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古代的“六礼”演变为议婚、定婚、成婚等程序。议婚就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是婚姻的最初阶段,包括男女双方相处,双方家长确定对子女婚事的态度等内容。定婚是要吃“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方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增加财礼了;女方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晋东南陵川等地,定亲这一天,男方家要送小麦面粉给女方家,女方家用所送的小麦面粉再添上小米面粉,煎成油饼,又送给男方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女方的聘礼中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中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在娄烦县婚礼前一天,有一独特的风俗叫“吃子孙莜面”。男方家请娘舅、外甥及亲朋吃莜面栲栳栳。吃时不摆酒席,有粉条、山药蛋、豆腐烩菜和豆芽,饭后喝开水。女方家在婚前需做好两个大莜面角角,一个里包四个小角角,一个里面包莜面鱼鱼,给新郎新娘回门时吃,叫做“谢婚”,意思是祝他们小俩口和和美美早生贵子。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上轿前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是为离别饭。新娘迎来后,还要让新郎新娘喝“起缘拌汤”,汤内放蜂蜜和香油。新娘先喝三口,然后新郎喝,喝完方可拜花堂。晋南曲沃、大宁一带,迎亲必带30厘米以上的花糕两扇,上插两朵小红花。迎亲队伍将花糕摆在桌子两旁,翁婿互作一揖,然后礼队诸人与女方主婚人再作一揖,称迎花糕。拜了天地后,新娘新郎要掰“摘花大馍”,这种馍要比平常吃的馒头大三四倍,内包核桃、红枣各一枚,取开花结果、早生贵子之意。

对山西人来说,此时的面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成为一种贯穿终生的精神安慰与寄托。晋南的馍不仅仅是人们一日三餐果腹充饥的主食,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礼仪功能。与日常生活中“顿顿不离馍”相应,在晋南的民俗活动中,可以说是“事事不离馍”。这种礼仪用馍渗透到了民间风俗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婚丧嫁娶、生儿育女、逢时过节,还是寿筵宾客、建造新房、走亲串友,馍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民谚俏皮地形容为“河东人情薄,总是馍换馍”。晋南礼仪用馍有大馍,也有小馍。从功能来看,大馍和小馍都可以用于喜庆、丧典、年节和其它各种礼仪活动中。一般的大馍两三斤重,馍底直径二三十公分;特殊用处的礼馍更大一些。无怪乎外地人对晋南礼馍之大感到十分惊讶,“晋南十大怪”中,第一大“怪”就是“馍馍像锅盖”。在祖祖辈辈的人生礼仪社交活动中,功能齐全、含义丰富、花样繁多的馍制品,已经由单纯的食品升华为当地情感交流的载体,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馍,蕴涵着晋南民众淳朴真诚的感情,展现着千百年来晋南人民的聪明才智,反映着质朴的社会风俗。

同样,晋北的糕在节日礼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糕不仅好吃好看,而且“糕”与“高”谐音,在晋北人的心目中,“糕”是吉祥的象征,富贵的希望。娶媳妇、嫁闺女吃“喜糕”,油糕除了平时改善伙食,待客食用外,还用于婚礼当天的早餐,称为“吃喜糕”。扁圆形、长方形的用来招待帮忙和贺喜的佳宾。圆形的则要专供新郎、新妇食用,而且必须使用特定的枣和核桃分别作馅。大家对新郎新娘吃到的第一个油炸糕非常关注。如果是核桃馅则预示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反之就要生女孩。婚礼结束后,还要给每位来宾送上5—7个油炸糕和一对佛手馒头带回,表示对来贺者和帮忙人的感谢,此俗至今仍盛行。除了吃“喜糕”,生了小孩要吃“满月糕”,盖房时要吃“上梁糕”,搬家时要吃“暖房糕”,老人生日要吃“长寿糕”,孩子生日要吃“翻身糕”;家中有人去世了,先吃“倒头糕”,再送“爬山糕”;过年要吃“接年糕”,正月十五吃的是企盼丰收的“谷穗糕”,如此等等。

再如臊子面。臊子面是襄汾一带老百姓非常喜爱的面食,不仅富有特殊的地方风味,而且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襄汾人热情好客、礼仪待客、欢乐同庆、吉祥共享的传统习俗和对丰年稔岁、吉祥止止的赞美与祈求。今已作为山西经典面食推向市场,享誉京津等地。

制作臊子面的原料并非山珍海味、龙肝豹胎,市场上一般都可买到,只要掌握一定的烹饪技术,便可做得美味可口,让人喜食,很快传到千村万落,进入寻常人家,成为千百年民同俗的传统习俗而记入史册。《襄汾县志》(1991年版)《民俗编·饮食》称:“婚丧寿辰、吉日宴会、招待亲朋,通为早面午席。早面为臊子面。”

臊子面之所以被推崇为喜庆、吉祥面食,除了风味独特适宜男女老少的口感,易于消化,营养丰富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借面条的“长”和长字的谐音“成”,从各方面抒发欢庆喜悦的心情和对吉祥如意的期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面食文化内涵。比如:男女青年相亲订婚,吃臊子面表达了约定婚成、儿女情长的良好愿望。男婚女嫁、招待女婿,吃臊子面寄托了白头偕老、天久地长的衷心祝愿。给孩子过满月、生日和十二周岁,吃臊子面包蕴了长命富贵、未来成人的真诚祈祷。给父母过生日,给爷爷、奶奶过大寿,表示了健康长寿,福寿双全的诚恳祝福,因而又叫“长寿面”。四时八节、开业庆典、立柱上梁、吉日宴会、招待亲朋、祭祀先祖等,人们都借吃臊子面表达种种心愿和殷切期望,使臊子面的文化沉淀日益深厚。

臊子面之所以在民间流行一千多年,久盛不衰,而且演进为经典面食文化,主要源自襄汾人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一般人家过事,多是左邻右舍的“巧媳妇”、“巧婆婆”们帮忙擀面、切面、下(煮)面、浇面,她们一边做饭、一边说笑,热闹非凡,充分体现了一户有事众人忙,全家欢喜同村乐的村风民俗。

吃臊子面十分讲究文明礼仪。宴席之前,为了让近亲远客都能共享臊子面带来的喜悦和吉祥,早面开的时间较长,一拨宾客不论人数多少,随到随开,一般要应酬到中午10点钟以后。改革开放,时逢盛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早面午席”不仅没有时移俗易,而且更加被人们看重,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到宾馆。已成喜庆饮食格局。吃臊子面时,餐桌上要摆上用小碟儿盛着的酱菜、咸菜、韭花、腐乳之类的小菜和一盘酥(硬)馍片,表示主尊客便。不喜欢多吃面食的客人,可边吃面、边就着小菜吃点馍片。吃臊子面用的碗,比平时的饭碗小(俗称面碗),碗里挑的面条也较少,这是表示文明礼貌,让宾客细嚼慢咽,品尝臊子面的鲜美味道。喜欢吃面食的人,三碗五碗不限,吃完第一碗可将另一碗倒在自己用过的碗中,不可一个人用几个碗吃面。否则,会被人讥讽为“不懂规矩”。碗里喝不完的汤水,可倒在主人设置的器皿之中,不可把面条剩在碗里或倒掉。不然,会被人讥笑为“没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