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面食
31048500000005

第5章 山西面食习俗(1)

一、山西面食饮食特点

山西面食独特的食物结构、烹调技艺以至饮食风尚,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大范围属“北方型”,但与毗邻的河北、陕西、内蒙、河南诸省区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独特的地区性。

以小杂粮为主。山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差异大,造成了粮食生产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大致南部以小麦为主,中部和东南部以谷子、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北部以莜麦、荞麦、大豆为主。历史上山西便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山西通志》记载,山西谷属有黍、稷、粱、麦(冬小麦、春小麦、荞麦),豆属有黑、绿、黄、豌、豇、扁、小豆等豆类。特定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农业,为山西的面食提供了物质基础。山西以谷类粮食品种制成的面食之多,用料之广,花样之繁,制法之巧,食法之殊,即使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也是独树一帜的。

粗粮细做,细粮精做。山西百姓制作饭菜较为讲究,花样多,品种全,饮食丰富多样。即使家常便饭,也非常讲究烹饪技术,善于粗粮细做,细粮精做。民间经常食用的面食就有五六十种,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杂粮面食品,堪称山西面食一绝。例如,风靡山西的包皮面就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单纯的粗粮面涩粘,难以下咽,而将白面与粗粮面合二为一则既解决了粗粮面的难以入口的问题,又解决了吃饱的问题,一举两得。直到现在,尽管生活已经大大改善,包皮面还是山西百姓喜食的面食。

面食结构独特。山西面食结构非常独特。长期以来,山西面食无明显主副食区分,重数量,轻质量,地区经济基础是这一事实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山西多旱少雨,气温低,不适合种植蔬菜。除极少数几个品种外,吃菜成为一种奢侈。因此,在普通人家的食俗中,菜饭合一或汤饭合一的品种成为百姓的主要选择。如晋北的“谷垒”、晋中“拨烂子”、晋东南的“和子饭”都是这种品种。当今,百姓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因受传统食俗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的百姓仍然吃这些传统的食品。

品种丰富。山西面食的品种,就目前有据可查的资料来看,已经达到1000多种。蒸、炸、煮、煎、烤等诸般手段样样俱全,依次形成的面食种类令人眼花缭乱。仅普通农家每日面食,若刻意追求,可以做到一个月面食不重样。那些以不同材料和成的面团,在农家妇女手里,经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手段,施之以不同的浇头,便魔术般地变幻出姿态各异,色、香、味俱佳的面条来。山西面食,最令人称道的是煮制类面食,在山西人心目中所谓的面食特指带汤类煮制面食。山西的四大招牌面食品刀削面、拉面、刀拨面、剔尖,全部是这类面食。尤其是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一起被誉为中华五大面食品。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山西面食有三大讲究,一讲浇头,二讲菜码,三讲小料。浇头有炸酱、打卤、蘸料、汤料等。菜码很多,山珍海味、土产小菜等可以随意而定。小料则因季节而异,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除了特殊风味的山西醋,还有辣椒油、芝麻酱、绿豆芽、韭菜花等。正因为如此,受到中外游客的赞赏,各种史籍亦不乏记载。

二、日常面食习俗

山西百姓的饮食习俗在北方地区是非常独特的。特殊的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山西独特的面食文化,而面食文化又孕育了山西人特殊的饮食习俗。

嗜好面食,兼喜汤食。山西人嗜好面食,尤其喜食汤食,这种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民大多如此。因为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山西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是山西居民最为突出的饮食习惯。“原汤化原食”,据说是传统饮食古训。许多农家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这种习惯。

重口味摄食。山西民间百姓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区域广泛。这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关系。贫乏的餐桌上,全靠盐、醋来调味。一方面艰苦的劳作之后,身体需要大量盐的补充。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山西人以杂粮为主,如高粱、莜面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助消化。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从能吃饭开始算起,一直到他寿终正寝那一天,最少也得吃掉150~200公斤醋。难怪外地人称山西人为“老醯”。山西人无论吃面条类食物,还是包馅类食物,或者烹调菜肴,都离不了醋。调和须见醋色,饭菜须有醋香,否则,就不算好饭,吃着就不香。仅观普通农家餐桌上必备的醋具,如瓶、盆、壶、碗之类,就知醋在山西饭食中的作用了。在山西广大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套制醋的经验,庭院中备有一两个酿醋大缸。平川地区酿造高粱醋,山区居民酿制米醋、枣醋、柿子醋、沙棘醋等,各有其独特风味。山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名醋,其中“山西老陈醋”味道最好,堪称调味佳品。山西民间百姓日常饭菜用盐量也非常大。民间有“咸香咸香,无盐不香”之说,民谣云:“能说会道离不了钱,五味调和离不了盐。”人们对盐的重视由此可知。山西民间百姓喜食味重食物还表现在佐餐小菜上。普通农家的餐桌上,常有一两样咸菜或酸菜佐饭。四五口人的家庭,一顿饭吃掉一两个大头咸菜或五六条腌黄瓜可算常事。酸菜则要整盆调和,作为“浇头”,有的地方甚至与饭合二为一,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俗。过去,冬春季没有新鲜蔬菜,又没有保鲜手段,全靠咸菜和酸菜佐餐。各种各样的咸菜和酸菜,几乎是山西百姓常年的必备之物。山西人吃“味重”食物的习惯至今仍无多大变化。除了盐醋之外,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和生姜等视为必不可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北中部居民有用大葱、大蒜直接佐餐的习惯,将辣椒切碎,调以盐醋佐餐更为普遍。有的地方甚至每餐都离不开辣椒面,里面加盐拌成佐餐小菜。喜食辛辣食物,晋南较普遍,晋中一带当属平遥、介休、灵石、汾阳诸县居民。

居家饮食,风俗独特。古人一般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又称饔)和胧(又称飧),这是与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习惯和当时食源不充足相适应的。山西不少地区仍保持着这种习惯。不过,由于地区不一,季节不同,亦有差别。山西北部居民一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两餐”的传统习惯。《山西通志》有“天镇诸地,冬春坐食,一日两餐”的记载,讲的就是这种习惯。只有夏秋两季,因忙于农事,才改为三餐。农忙季节,许多农村都习惯往地头送饭,或带干粮在地头休息时进食,民间俗称“打尖”或者“打饥儿”。

一些农村在夏秋暖和时节,有站街吃饭的习惯。人们盛一大碗饭走出院门,或站蹲门口,或到街中碾盘上、大树下,聊天吃饭两不误,趣闻笑谈、家长里短得以交流。这一风俗的形成,与农村信息长期闭塞,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有关。村民利用吃饭的机会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家常,有的相互交流种植、养殖经验,有的则传播时事新闻。天寒季节,农家老小盘腿上炕就餐,长辈居中央,子女坐两旁,媳妇边上坐,方便盛饭、添菜。一家老小,热闹红火。就餐间,如果把筷子横在碗上,表示已经吃饱;放在桌上或握在手中,则表示还需加饭。主妇问“够不够?”或“还吃不吃?”而不能问“要不要?”回答“再添半碗”“再添一点”,或者“饱了”“吃好了”等等,而忌讳回答“吃够了”或“再不吃了”。

书香门第之家,就餐另是一番情景:无论春夏秋冬,常年日食三餐,吃饭不得上街,合家围坐,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各就各位,不得违例。就餐时严守“食不语”的古训,餐桌上不得抛米撒面。巨商大贾主仆界限极严,就餐另是一番规矩。男女主人分别进食,一般不与他人共餐。男仆端盘、端碗,女仆一旁服侍。先酒后菜,先荤后素,先咸后甜,先饭后汤,先上什么后上什么,乃至饭菜放的位置都有规定。佣人、仆人另设锅灶,多食粗茶淡饭,或下蹲而食,或席地就餐。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地居民的食制都有变化,日食三餐已成常式,合家围桌共食日渐成风。广大农村居民夏秋两季仍有端碗上街吃饭的习惯。

三、岁时节令与面食

民间节日,与岁时同步,和稼穑有关,而稼穑就直接与饮食相联。逢年过节,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饮食的改善。每个节日有不同的饮食特色,不同的饮食又有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大年夜,山西人要吃枣花馍、枣山馍、金罐馍、银罐馍等面食,象征在新的一年中,增长智慧,福寿安康、合家欢乐。元宵节要吃馄潡馍,婴儿满月有鼓鼓馍,周岁要吃鱼馍,十二岁要蒸项圈馍,青年人结婚有花糕馍,老年人过寿蒸桃馍……如此林林总总,把面食和人的一生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说明面食在山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山西的“面食王国”名不虚传。在山西,逢年过节食用或馈赠面食,也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如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无不蕴含着人们求吉利、求福禄、求长寿、求团圆美满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前,各家都要蒸、煎、炒、炸制作各种食品,以供正月初一至初五吃,民间讲究这五天内不做新饭。在晋西北一带,正月初一多数地方吃饺子。传说,汉朝时匈奴有两个将军,一个姓浑,一个姓屯,经常南侵,骚扰人民,当地人民极端仇视他们,便制作二种用面皮包着肉的食品,取其两姓的谐音,名为“馄饨”,专门在新年伊始食之,以示新的一年里不会再有人来侵害他们。由于三更正值“交子”之时,所以馄饨又称为“饺子”了。有的人家还在饺子里包上小钱、糖、枣,以卜新年运气。晋西北的平鲁一带传说,初一早晨吃饺子是祝愿招财进宝的意思,故称“捞元宝”。五寨县一带大年初一早上不吃饺子,而是吃白面红枣制的枣篮或年糕。年糕是一层面一层枣叠起来的,层次可多可少,象征人寿春早、五谷丰登。

吕梁地区不少地方春节讲究吃“来年捞饭”、“来年颀子饭”,表示有吃有剩,连年有余。年前就把小米煮成半熟,捞出来,放在盆里压着,过年时蒸炒一下即可食用。年前还要把豆面擀好放着,过年煮着吃面条,称这种面叫“豆面结子”。吃面条时,不用笊篱,用筷子挑着捞,讲究是怕福气漏走。晋中一带初一煮饺子时若有饺子煮破,不许说“破了”,要说“挣了”,取“挣钱”之意。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上吃清汤豆面,称为“宽心面”,中午以馍馍、油糕、饺子为主食,搭配各种冷荣、火锅或炒锅烩肉菜,既丰盛又实惠。吕梁地区还有将石头饼作为礼品,正月初一过后带上去走亲访友的习俗。送礼物时一般都是要带5—7个。为表示不白吃人家的礼物和友好情义,主人一般只收一半。并用自己家制作的饼添够原数,让客人带回。如果准备近期回访,也可将饼全部收下。而在晋中、晋南等地,孩子做满月时,外婆家或亲朋好友总是提一包崩脆的石头饼去祝贺。

元宵节

元宵节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多食用元宵,庆祝团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汉朝,相传汉惠帝刘盈死后,吕雉作为皇后,阴谋篡权,周勃、陈平等人扫清“诸吕之乱”,汉文帝刘恒登基,平定之日恰逢上元,刘恒遂把此日定为元宵节,表示欢庆胜利,并以汤圆、油饼等为节日食物。山西的元宵以洪洞元宵和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有名。据传,洪洞元宵早在宋代就已经享有盛名。史料中有“平阳临近各县竞相米购”的记载。清代以后,其配料和制作技术更加精湛。每逢正月十五,满城皆有元宵摊点,购买者络绎不绝。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与“沁州黄”小米一起被选为皇家贡品。地处太原市钟楼街老鼠窟的“恒义诚”甜食店的元宵,早就闻名于省内外,每到元宵佳节之际,购买者争先恐后购买老鼠窟元宵。晋东南一带元宵节要吃蒸黄糕,同时以糕面制成各种花样食品来祭神。

添仓节

添仓节也叫填仓节,是我国民间传统农业祭祀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正月十九日,有的在正月二十五。在清代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家乡山西阳城县,还有一种面食名曰“添仓”。它是用软黍面或玉米面、软柿子、红豆、红糖等制成两头尖如梭状的蒸制食品。阳城县广为流传的民谣中就有“添仓献旮旯,老鼠娶媳妇”之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九,发生宫廷政变,皇帝遭绑架,被装入木头箱投放地牢之中。夜间,众多老鼠咬破木箱、绳索、牢门和墙壁,使皇帝得救。为报答老鼠救命之恩,皇帝传旨,将每年正月十九定为吉日,以作纪念。此后,每逢这天,人们就制作两头尖尖如梭状食物,供奉老鼠。有一秀才为这种面食取名为“添仓”,意为添满粮仓之意。以后这种面食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当地的风味小吃。添仓节,在山西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在这天吃春饼、煎饼,并把饼投入到粮仓,名曰添仓或填仓。晋中寿阳一带则在添仓节吃窝窝头。如此这般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于粮食丰收的美好祝愿。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旧说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这天不准见火,不能做饭,各地要吃准备好的面食寒燕、子推蒸饼。晋南万荣一带食凉面、凉粉、凉糕。大宁县在寒食节前一天用白面蒸大馍,称“志忠”。此馍比平常馒头大三四倍,上面捏放蛇、虫、鸟之类动物,只让成年男子食用;女人吃的馍捏成大鱼形;老人吃的捏成猪头形;小孩吃的则捏成老虎形。同时,还要捏成小拇指大小的飞禽走兽、瓜果虫鱼等,称“捏燕”,蒸熟后的面食插在酸枣刺条上,串成一串,象征大地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