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先把面粉(3000克)同红糖(3000克)放在盆里,用笼蒸片刻,搅拌均匀,做成糖馅备用。再用水(3升)将剩余糖化开(夏季用凉水,春、秋二季用温水,冬季用热水)。将余下的面粉放入大盆里,从中间摊开,然后将化开的糖水、胡油倒入和成面团,要软一些,再把面团分成3份,用盆扣住饧一会儿。取出1份面团,加入半汤匙碱水,揉进面里,然后把面分成50克一个剂子,揉圆后,用手掌按成包子皮状,包入糖馅(每个面剂包约50克馅)。包好后,擀干,中间用手掌捣成满月凹形,涂上红色素。将涂好色素的饼子放到铁烙上,烙到发黄时,再翻身烙另一面,使之变硬最后成型。然后放入炉膛里用火烤,烤时要反复翻个,防止烤焦,待颜色金黄、膨胀起来即成。
黄烧饼
黄烧饼是塞北灵丘县的一种传统面食品。早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古城灵丘就有了专门做烧饼的店铺,当时规模不大,产量较少,但产品已在河北、内蒙地区小有名气了。据传,道光皇帝到五台山朝圣时,吃到地方官贡上的灵丘黄烧饼时,啧啧称奇,连声叫好。经过十几代相传,其制作技艺更加精湛,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原料:面粉5000克,胡油、绵白糖各1750克,苏打500克,碱面250克,芝麻1000克,糖稀2500克,香料适量。
制作方法:酿面占60%,扑面占10%。将60%的面粉和35%的白糖放在案板上,然后用35%的油和在一起反复揉搓。皮面占30%。将面和水放入搅拌,把苏打、碱面放入,按定量下料(碱面在夏季适当多放一些,冬季则少放一些),皮面要和软些。用皮面包酿面,每个约重80克,然后擀薄成圆形,撒上芝麻,放入盘内。分上火和低火两种。上火为260”C,低火为245℃,上火时间长于低火。熟后出炉,并在盘内晾一会儿,使饼变硬,出盘即成。
吊炉小烧饼
吊炉小烧饼,是晋中昔阳县的传统面食,它色红,脆香爽口,营养丰富,物廉价美。吊炉小烧饼创始于金元时期,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当时,外族入侵,战火纷起,人们躲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为了适应形势,当地群众创制了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烧饼。此后,几经研制改进成为现在的吊炉小烧饼,成为昔阳人走亲访友的佳品。
原料:白面粉5000克,碱面250克,陈醋500克。
制作方法:取白面粉3000克掺水和好,置瓷盆里发酵。把碱置水中溶为碱水。等面团发酵后,掺入剩余的2000克生面,蘸碱水和匀,成馒头面。把和好的面团以100克一个分成小份,分别用擀面杖擀成中间薄四周厚的圆形,大致直径21厘米,边厚1厘米,中间的厚度是边厚的三分之一,而后再用软刷蘸醋往上面刷一层醋,最后放置于两面生火的吊炉内烧烤,约5~7分钟后取出即可食用。
郭杜林月饼
郭杜林月饼是太原地方名产,为晋式月饼之一,在太原市民中享有久远的声誉,并在太原周边地区以至全省各地产生着深刻影响。
原料:面料19千克,白糖875克,发面3千克,碱面0.2千克,香油5千克,糖饧1千克;白糖9千克,熟面7千克,蜂蜜1.25千克,青红丝1千克,桂花0.5千克,香油4.5千克。
制作方法:将少量面粉发酵备用;面粉过细箩,糖过筛,除去杂质。将面粉入盆成圆池形。将香油、酵面、白糖、糖饧、碱面用开水冲开加入和起拌匀,叠起出盆,分成若干小块。将糖、熟面粉先拌匀,而后加入蜂蜜、香油、桂花、香料搅拌均匀成馅即可。将皮面小块过秤分成剂子,一个个包馅,成圆球形,用模磕出,刷一层糖饧烤用中火,烤出后刷一层蜂蜜,粘少许青红丝、白糖于饼面。
神池月饼
神池蛋黄月饼
神池月饼是山西忻州神池县的特产,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
月饼皮的做法:面粉九份,奶粉一份,白糖三份,溶化的黄油一份半,鸡蛋五个,干酵母粉一满茶勺。(一份约相当八盎司的酸奶碗的一半容积)。把面粉、奶粉和酵母粉混匀,最好过一遍筛。把鸡蛋打进一个足够大的容器里,加进白糖,先用打蛋器打十分钟左右,再边打边加入溶化的黄油和筛好的面粉等,轻轻翻搅成面团。根据模具大小,分成小块,做成圆形面皮。
月饼馅的做法:白面粉、鸭蛋黄、红豆沙馅、白糖浆、碱水、生油、鸡蛋。将白糖浆、碱水、生油、面粉一点点的融合,和成面团。面粉、白糖浆、碱水、生油的比例依次为5:4:1.4:1。把和好的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并擀成一个个面饼待用。把豆沙捏成小圆饼,包入鸭蛋黄,裹紧成馅团。将馅团包入擀好的面饼内,揉成面球。准备一个木制的月饼模具,放入少许干面粉,将包好馅的面团放入模具中,压紧、压平,然后再将其从模具中扣出。用鸡蛋调出蛋汁,比例为3个蛋黄1个全蛋,待用。把月饼放入烤盘内,用毛刷刷上一层调好的蛋汁再放入烤箱。烤箱的温度为180度,约烤20分钟左右,中间要取出一次,再刷一遍蛋汁。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是山西忻州的风味名吃,因香酥可口,状似瓦片而得名。忻州瓦酥长约10厘米、宽约4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有花纹。忻州瓦酥形状美观,诱人食欲,销售时一般都论斤出售,每500克约26~28片。
忻州瓦酥以酥为贵,具有色泽金黄、香甜酥脆的特点。忻县瓦酥可以干吃,也可以用开水化作流质食用。化作流质后,瓦酥便如杏仁露般细腻,甘美适口且散发出蛋黄油炸的香味。早在清朝年间,忻州瓦酥就不仅行销于山西各地,还行销于河北、陕西、内蒙等地。解放初期,忻县县城及周边集镇均有瓦酥生产,而其中以城关“聚和永”生产的质量为佳。
制作方法:先将鸡蛋黄75克放入盆中,加入磨细的糖粉65克和色拉油75克一起搅打2~3分钟,然后倒入面粉140克,用木棒继续搅动,使蛋黄、油、糖、面粉完全融合成面糊;另将面粉140克倒在案板上,在中间刨一个坑,然后将搅匀的面糊慢慢倒入坑中和匀,再揉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接下来将面团用擀面杖擀开,切成条状,放在专用模具里制成瓦酥生坯;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热,将瓦酥生坯下入锅中,炸至金黄色且熟时捞出,趁热用木棒压制成瓦片状,即成。
鸡心烧饼
“鸡心烧饼”,在介休一带的民间百姓中叫“记性眼烧饼”。这是家长为孩子第一天入学带的干粮。孩子入学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普遍希冀,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这种心愿,居然也反映到饮食风俗上。人们相信吃“记性眼烧饼”可增强记性(记忆)。同时还要给孩子带大葱和蒜用以表示孩子入学后定会更聪(葱)明,会计算(蒜),乡土气息颇为浓厚。
原料:白面35克,酵面150克,温水250克,糖馅、碱水、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酵面用温水调稀,倒入碱水搅匀,然后倒入白面搅和成面团。面团揉光,搓细条,下成小剂,用手压扁呈皮子,包入糖馅,擀成圆饼即成生坯。把生坯表面刷油,放在鏊子上烙(并要在饼面上扎7个小孔,意为7个心眼),待两面烙成金黄色即成。
年糕
年糕,借其谐音,取其“年高”“年年高”之意,过年吃年糕,寓意深长,耐人寻味,它会激发人们思古之幽情,从而怀以纪念;还可借寓意言其吉利,祝愿长者“年年高寿”和亲友“年年高升”。
原料:大黄米或小黄米5000克,小枣1000克,红小豆1000克。
制作方法:选无杂质的黄米用水浸泡后,把米淘净,拣去砂子,控净水分待用。将淘好的湿米上磨,要磨得均匀,磨好后,过细箩取出待用。将红小豆用水浸泡,除去杂质,上锅煮,豆开花时取出待用。蒸锅内加水,放上箅子,在箅子上再铺白菜叶或屉布,撒上水。锅内水烧开后,先在菜叶或屉布上撒上一层小豆,冒大气的地方多撒,直至箅型子撒满为止,最后盖好锅盖勿使漏气,用猛火烧20分钟左右,再用文火继续蒸10分钟即熟。年糕出锅晾凉后,切成1000克左右一个的块,用屉布包好,放在冷屋内留存。
四、炸制类
山西的炸制类面食中,以糕类最为著名。山西的糕,特指用黍子面,或黍子去皮后的黄米面做成的块状食品。黍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一带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晋北的糕类食品比其它地区丰富得多。糕,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毛糕”,指用没有脱皮的黍子面蒸成的大块糕。这种糕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硬而涩,是旧时天镇、阳高一带农民家庭日常主食,也叫“黍子糕”或“连皮糕”。另一类是“黄糕”,指用脱皮后的黄米磨成面,制成的糕。这种糕颜色金黄,口感筋绵香软,别具特色,旧时家境好的人家较多食用。
黄糕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素糕,指蒸熟后不包馅儿,也不用油炸的糕。这种糕通常是大块儿的,蒸熟后就放在箅子上,吃时切片儿,或炸、或烤、或蒸、或煮。繁峙、代县等地的烩豆腐泡素糕,被当地人认为是家常饭中的上品。另一类是油糕,指用油炸过的小块儿糕。通常不加限定词,只说“糕”时,指的就是这种油炸糕。油糕又可分为两种:没有馅儿的叫“实片糕”,有馅儿的叫“包馅糕”。婚丧大事中需要大量做的糕一般不包馅儿;逢时过节,迎客待亲,家人聚会时做的少量的糕,常常是包馅儿的。糕内可包红糖、豆沙,也可包枣泥、蔬菜甚至肉馅儿,用油炸制而成,也有用油煎的,还有用水煮的。用胡麻油炸的黍米面包枣泥馅或糖豆馅油糕,品质最好,味道最香,食时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在晋南乡宁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的古庙会,俗称“油糕会”,始于北宋建隆三年(963),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赶会者以吃饱油糕为快事,不能赶会的也让人捎回几包油糕,在家分享其乐。乡宁还有这样的民谣:“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意思是说,再穷的人也要在四月初八这一天尝尝油糕。
壶关炸糕
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山西民俗面食,这种面食在从前,每年只有两次可以吃到一次是在农历二月初二,一次是在农历十月初十。按照农村的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代表春天的开始。人们在走亲访友之后,吃顿炸糕,然后又得开始一年的农活了;而十月十,粮场净,宣告了秋收的结束。这时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收回家了,再吃顿炸糕,以喜庆当年的丰收。
原料:粘米面250克,小米面250克,红豆500克,白糖150克,色拉油1500克(约耗150克)。
制作方法:红豆拣去杂质洗净,放入煮锅中,掺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煮至红豆酥烂,再加入白糖,搅匀后用大火收干汤汁,离火,用手勺或锅铲将锅中红豆压成泥,即成豆沙馅料。粘米面、小米面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温水,和匀后揉成稍硬的面团,捏成空心馒头状,入笼蒸熟后取出,趁热在案板上重新揉成面团,然后搓成长条,下成20个大小相等的剂子;另取50克色拉油加150克清水装碗中,调成水油汁。在案板上抹上少许水油汁,再将剂子放在案板上,用手将其按扁后再擀成圆片状,然后将圆片逐一包入豆沙馅料,用手捏成月牙形,即成壶关炸糕生坯,随后下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色呈枣红时,捞出沥油装盘,即成。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闻喜煮饼并不是饼状,而是滚圆形,外边裹一层脱皮芝麻。它也不是煮的,而是炸的,晋南民间把“炸”叫“煮”,炸油条都叫作“煮油条”。将芝麻团掰开,便显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馅子,而且能拉几寸长的甜丝。再把掰开的芝麻合在一起,马上又恢复球状。如果你在“饼”的外部施加一定的压力,“饼”就会变成真正的饼状,但一取消压力后,富有弹性“饼”又会渐渐复原如初。这种煮饼风味佳美,营养丰富,吃起来越嚼越香,带有一种异样的甜香味,令人口味无穷。“闻喜煮饼”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即使储放百日以上,也绝不会发霉变质。除因油份、蜜糖凝结吃起来不太酥沙利口外,仍然色泽鲜艳,味道香甜。
据《山西资料汇编》记载:早在清嘉庆年间,“闻喜煮饼”就远销到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兰州、广州和海南岛等省市。即使是在陕、甘、宁的一些中小城镇里,也能见到它的踪影。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更是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抗美援朝期间,我国赴朝慰问团曾经带着闻喜煮饼去慰问过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见,它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糕点。
原料:蒸熟面粉1300克,白糖650克,糖稀1150克,红糖225克,芝麻仁800克,蜂蜜300克,苏打3克,香油(或花生油)800克。
制作方法:取蒸熟面粉1050克放在案板上,中间扒个窝,放入用糖稀500克、香油200克、清水400克烧沸后做成的汁水,再加入苏打,搅拌均匀成浆面团状。将剩余的面粉250克和白糖过筛后放在案板上,扒成窝形,倒入烧沸的蜂蜜拌匀,即成糖馅。取和好的浆面团25克团好,包入糖馅5克,再用手团圆成球形,即成煮饼生坯,依法逐一制完备用。净锅上火,放入香油烧至六七成热,将煮饼生坯装入漏勺内,先浸一下水,再下入油锅中,炸至煮饼浮起且色泽全黄时捞出。净锅上火,掺入少许清水,放入白糖400克和剩下的糖稀及蜂蜜,用锅铲不断地翻动,熬至能用筷子蘸起吹成泡时,下入炸好的煮饼,沾匀糖浆后捞出,放入备好的芝麻仁筛内,滚沾均匀芝麻仁后,即成。
[注]熟面粉的制作方法是:蒸锅置旺火上烧沸,在笼屉上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以防止面粉漏到锅里),然后倒上面粉(厚度不超过15厘米),再用筷子均匀地插上若干小气眼,盖上笼盖,用旺火蒸约40分钟取出,待晾凉后再搓散,过筛即成。
稷山麻花
全国各地制作麻花者数不胜数,然而,历史悠久,味道纯正,名气最大者要数稷山麻花。稷山麻花不仅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而且是我国麻花的源头。稷山麻花制作精成,用料考究,色泽金黄,圆润透亮,食时酥脆适口,油而不腻,嚼后无渣,百食不厌,风味无穷,且长存不回潮。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食品。
原料:面粉5公斤,砂糖粉0.5公斤,植物油0.075公斤,奶粉0.175公斤,碱粉0.105公斤(冬季0.1公斤),明矾0.1公斤,炸制耗用植物油1.25公斤。如制拌糖麻花另备撒用糖粉0.65公斤,如制咸味的可减少砂糖粉,加用适量冰蛋和盐。
制作方法:
1、疏松剂的调配:明矾加冷水0.1公斤,碱粉加冷水0.35公斤,分别化成溶液,然后再将碱水徐徐倒入矾水内,用铲进行搅和,直搅到没有泡沫为止,即可使用。这种疏松剂是使酸碱中和产生碳酸气而膨胀,使之耗油少而产品松脆。
此外,用小苏打、碱水或酵母面团亦可和成疏松剂
2、面团制作:面粉与糖、油、疏松剂混合均匀后,另加水约1.5公斤,调制成面团。成型前要将面团静置40分钟,如不静置,调制面团时应加老酵面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