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灯,由大三角灯2盏、中三角灯1盏,小三角灯2盏,正方形灯1盏,平行四边形灯1盏组成。制作时,将一块1米见方的木板或纸板按灯形裁成7块,以木条为架,中间插蜡烛。灯面为白底,上面绘红、黄、蓝三色云朵而成。
表演时,7个姑娘各执一盏彩灯,先拼一个正方形,接着在打击乐伴奏下,迈着轻盈的碎步,变换队形,摆出一种象形图案,用秧歌调唱一段相应的歌词。如摆出“草船”的图案时,便唱道:“千舟万帆江上游,乘风破浪不停留,孔明巧计安排就,草船借箭有来由。”舞蹈依据七巧灯的形状,可摆出“茅庵”、“令箭”、“莲花台”、“扫花人”、“鸳鸯”“魁文阁”、“寿桃”、“乌纱帽”、“草船”、“雄鹰”、“宝塔”、“酒杯”等20多种图案。闪闪的花灯,时而显现出物体、人形;摇曳的灯影,忽而变化为动物、果品,线条单纯,图案清晰,形意并举。
伴奏用击乐。歌唱无弦乐伴奏,只间以锣鼓过门。
云彩灯
“云彩灯”流传于山西灵丘县大涧村。活动于正月十五闹元宵之时。
据白久根、葛玄两位民间艺人回忆,清光绪二十六年元宵之夜,大涧村乔三、白云昌等几位老人唱道情时,点燃了纸糊的小方灯,嫌亮度不够,又改为较大的长方形灯,并根据八仙腾云驾雾到人间观灯的传说,在灯上绘制了八仙神像,贴上云彩花边。为吸引观众,便让另一些人拿着彩灯,随着演唱的道情舞动起来,一时间,灯光闪闪,彩云飘飘,故起名为“云彩灯”。刚开始,表演者仅有4人,每人舞2盏灯,灯上绘有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汉钟离8位神仙。在演出过程中,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16盏灯,灯上分别彩绘玉禅老祖、梨山老母、孙膑、白猿、麻姑等形象。后来,又增加了一对代表阴阳白昼的日灯、月灯。
表演者为13人。男青年7人,女青年6人。其中,1人执日灯、月灯,其余舞者双手各执一盏用木条或铁丝扎架、糊纸,上绘八仙等人物,缀云彩边的长方形灯彩道具,走碎步进行表演。只见他们时而走成横排,时而转成圆圈,灯彩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再加之两臂不停地上下颤动,表现出飘逸的游云,详蔼的浮云,旖旎的卷云等,以表达人们希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由道情音乐伴奏,速度平稳,音程跳跃不大。伴唱的歌词为道情剧目选段,唱词内容与舞灯无必然联系,乐曲可随时变换。伴唱者只唱不舞,舞灯者只舞不唱。观众既可观灯,又可听戏,二者兼得。
九连灯
“九连灯”也称“耍灯”、“跑灯”,流传在晋城一带,高平县尤为盛行。是当地元宵灯会时,引人注目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据传是根据八洞神仙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孙悟空闻讯赶来偷吃仙桃果的神话传说创编而成,因由9人表演,灯彩相连,故称“九连灯”。那时,8名男青年绘宝剑、芭蕉扇、莲花、拂尘等脸谱,以长绸结花包头,穿绣有桃子、秋叶、葫芦等图案的中式对襟袄,系黑丝绦,背插与脸谱相应的道具,分别代表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洞神仙。舞者分别手端花果灯,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灯以及桃、石榴、梨及香瓜灯。
表演时,舞者以不同的步法,变换队形,跑出各种图案,接着演唱民歌小调及地方秧歌,随之摆出“天下太平”等字样。摆完字后,花果山灯突然分开,孙悟空带众小猴从中跃出,扑打嘻闹,抢吃鲜果,即兴表演一阵后,又退居花果山中。现在该舞已变成了一种抒情舞蹈,手中灯饰已变成各种花枝,装扮均为男、女青年。
舞灯是“九连灯”的主要表现手段,有“溜灯”、“甩灯”、“对灯”、“绕灯”、“摆灯”、“转灯”等。表演者双手握灯起舞,眼随灯动,灯随身行,双灯平稳,一灯与一灯衔接。艺人将舞灯的特色概括为:“快如风,稳如钟”。异彩纷呈的花果灯,在烛光映衬下,光彩照人,映红了舞者的张张笑脸;多变的舞步,时隐时现,飘飘欲仙,富有诗意。丰富的传统跑场线路是其主要特点,有“倒搭勾”、“小穿花”、“双进门”、“剪子股”、“蛇脱皮”、“一窝风”等,可随意组合。正反旋转,快速交叉的线路,多变的画面,既紧张又热烈的情绪,使整个场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具有乡土气息的上党八音会曲牌增添了它的地方特色,常用的有[万年红]、[困文台]、[老八板]、[节节高]、[小桃红]、[大开门]等。演唱多为民歌小曲,如:《三朵花儿》、《太平调》、《下河调》、《笑嘻嘻》、《银扭丝》等。
花篮灯
“花篮灯”俗称“跑灯”,流行于山西运城市龙居镇赵村和安邑镇同家坡村一带。主要活动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多在夜晚演出,是群众自我娱乐的艺术形式。
“花篮灯”曾参加过当地的古庙会活动。那时,逢农历二月十五南庙古会时,邻近村庄都要组织民间艺术朝拜尧、舜、禹三皇,赵村演出的是花篮灯舞。由于它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太平盛世、吉祥如意的向往,抒发了人们欢乐喜庆的心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赵村一带年年演出,代代相传。初时,由12名男青年,扮女装,在广场表演。他们手持花篮形灯,跑出传统的队形图案,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1958年,民间艺人在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对音乐和舞蹈进行了加工、修改,使其在众多灯舞中更具魅力。
花篮灯以木或铁丝扎架,上有提梁,下垂絲穗,沿插各色花卉,中间贴喜字,篮内燃蜡烛。其形状为六角形,一盏灯分成两半,合起来时,是一个缀满鲜花的花篮;分开来后,又是两盏鲜艳夺目的彩灯。
表演时,12个姑娘两手各持一盏花篮灯,踏着音乐节奏,迈着轻盈的舞步,“举灯”、“抱灯”、“分灯”、“合灯”、“对灯”“提灯”,变换出“二龙出水”、“编笆”、“三盏灯”、“白菜心”、“彩门”等队形图案,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其伴奏由唢呐曲和打击乐曲交替进行,既有悠扬舒展的曲调,又有紧凑热烈的鼓点,使整个舞蹈节奏有变化,力度有张弛,情绪有起伏。
五女观灯
“五女观灯”流传于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一带。原系当地高跷秧歌中的一个节目,称“观灯”。
早先的高跷秧歌是一种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活动形式。那时,东冶周围的9个村子,每年夏天都要轮流在一个村举行三天的伏水古会。三天内,要唱大戏,并有高跷秧歌等民间艺术添彩助兴。高跷秧歌中的“观灯”,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在高跷大场子表演毕后,由5至7人走到场中,站成面相对的两排,或围成一个小圈,引吭高歌,段与段之间,以锣鼓伴奏。1956年,艺人王玉池参加了忻州地区的民间艺术会演后,受到启发,便对“观灯”进行加工改编,使其从跷上走下来,从广场走向舞台,并吸收了“二人台”的手绢,民间的“提灯”,以及戏曲的“圆场”步和一些舞姿造型,丰富了它的表现力。伴奏乐器除原有的鼓、锣、镲、小锣、铰子,梆子等打击乐外,又增加了唢呐、笙、二胡、笛子、扬琴等管弦乐器,使其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节目。
该舞通过姐妹5人严整装、巧打扮,欢欢喜喜去观灯等情节,反映了民间的元宵盛景,并赞赏了内容丰富、品种多样的各式花灯。5女均梳高髻,插花,分别穿不同颜色的大襟绸袄,彩裤,系大围裙。右手挑一盏六角形花灯,左手捏绢。众姐妹边表演边唱,有“挑灯前行”、“踢扭步”、“吸腿步”、“挑担步”等行进动作,有“点步指灯”、“踏步指灯”、“蹲步观灯”、“掖步观灯”、“打虎势”、“骑马势”、“猴相”等姿势,还有表达欢乐、嬉戏心情的动作“甩辫”、“绕绢”、“闪势”等。演唱有合唱也有轮唱,如:“(众)上了这灯桥用目(一个)瞧(么哇唉),那边厢挂的是古人灯,(四妹)独行千里的关云长,(三妹)五关他把六将斩,(五妹)张飞吼断当阳桥,(二妹)长坂坡前的赵子龙。(众)唉哟,唉哟,观罢这边那边看,那边又挂水浒灯,(三妹)有李逵,闹东京,(四妹)打虎的汉子是武松,(众)林冲误入白虎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观罢这儿往前看,唐僧西天去取经。(二妹)白龙马上唐三藏,(五妹)挑挑担担的是沙僧,(众)丑陋不堪的猪八戒(呀么)好(哇),好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呀么那哈噢哇唉)。”
1957年,曾参加了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文艺观摩汇报演出”,此后,又多次出席省、地、县各种文艺汇演和调演,均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