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07

第7章 锣鼓铿锵威风扬(2)

相传,由庄王擂鼓聚将操演阵图演变而来,在当地流传有近300年的历史。活动于农历四月十八、七月十五的古庙会期间。

由21名男演员持7种乐器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挑头鼓者1人,头戴大额,挂黑三髯,穿红色箭衣,套黄龙马褂,黄灯笼裤,蹬快鞭,上围披肩,系丝绦,下绑靠腿,腰扎丁字带,背插鼓罩,俨然一副将帅气派。持音锣者、持小镲者各2人,戴罗帽,穿二节衣裙,系大带,背插三角旗,看起来精明强干。持铙者2人,戴绒球毡帽,挂白满髯,着道袍,系片带,显得老成持重。持钹者2人,戴红缨大额,穿箭衣,系大带,蹬快靴,分外英俊潇洒。持堂锣者4人,戴罗帽,穿道袍,系大带,看起来温文儒雅。挎平鼓者8人,戴罗帽,穿套衣,蹬快靴、系丝绦,扎大带,背插鼓罩,看起来既有文韬又有武略。

挑头鼓是舞蹈的指挥者,表演开始由他站在台中,发出“起奏指令”,众人方开始进行表演。表演中由他发出“转奏指令”、“下接指令”才能变换场图走阵及变换动作。整个舞蹈过程中,众舞者始终围着他进行表演。步法以起伏性强的“迓步走阵”、跳跃性强的“跨跳步”和灵活性强的“圆场”步为主。

走场图案丰富多样,构图严谨多变,线条清新流畅,有“四连环套”、“横四排套”、“九星三盏灯”、“保帅走四门”、“三十二点将”、“磕头阵”、“八斗阵”、“八圪叉阵”、“巧扭十四环”、“二老道盘山”等20多个。这些走阵、摆阵都讲究成方成圆,有规有矩,场图的变化要求一气呵成。每一个场图有中心、有外围,有指挥、有执行。走阵时,既有单行、双行、四行排列规整,变化有序的图案,也有2人一组,3人一组,5人一组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图案。

表演时,演员手中所持的道具均为乐器,其音色分为高、低音两部分:其中音锣、小镲为高音部;平鼓、铙、钹为低音部;堂锣高低音都要参加,这样就出现了锣鼓乐长短句、高低句呼应的效果,即持高音乐器的演员“走而不击”时,持低音乐器的演员则“击而不走”,两部分互相交错、呼应,形成了音色上的鲜明对比、场图上的动静有序。锣鼓点有[长流水]、[八字鼓]、[麦棱鼓]、[四棱鼓]、[三二点]、[磕头鼓]、[连头鼓]等。

扇鼓

“扇鼓”又名“喜乐”。流传于山西晋南、晋北地区。以曲沃、浑源最具代表性。其鼓形似蒲扇,用铁圈蒙羊皮制作而成,下有柄,坠铁环,鼓箭用竹条缠羊皮制成。

旧时,曲沃扇鼓参加村社隔年举行的正月十五关帝庙祭坛活动,由几位戴红缨凉帽,内穿黑长袍,外套翻毛羊皮袄的“神家”进行扇鼓表演。整个活动包括:

1、游村

轰铁炮、擎高灯、锣鼓、花鼓开路,举“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的大蠹旗,十二神家击打扇鼓,绕村一周。

2、入坛

在关帝庙设“八卦坛”(后天八卦),十二神家绕坛内三圈,外三圈,走“二龙出水”落座。

3、请神

这是扇鼓傩仪的主要部分。十二神家吟唱请神歌,奉请以“后土娘娘”为代表的各方神祗赴坛,以助禳瘟逐疫。

4、收灾

由一神家任“马马子”,脱去上衣,以酒擦身,腰系红裙,持响刀、麻鞭,开顶见红,(十一神家打鼓,围着他转)之后率众神出坛,阖村收灾。

5、添神

分下神、添神。下南、北之神,添东、西之神,以求春木茂盛,秋果满仓。

6、吹风、打仓、攀道、猜谜、采桑

均为表演性节目,其中“打仓”是农民祈求五谷丰收的心声的节目。

7、后土

通过后土娘娘对五个儿郎分季神的故事,告诫人们:从事农业生产,须依季而行,不可违反自然规律。最后,举行“送娘娘”仪式。

舞蹈动作有:立鼓击打、平鼓击打、参拜礼、踢脚鼓、弓步击鼓;走场队形有:走八卦、二龙出水、双龙对阵、走交叉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多种形式。其演唱既有傩祭内容又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如《请神歌》第一章便唱道:“宣统今岁已酉年,元宵节下大烧钱。十二神家把神请,保佑合庄福寿全。善男信女把香烧,愿祈神圣保安然。槽头骡马年年盛,牛羊满圈大谢天,风调雨顺家家乐,五谷丰登庄尧年。儿孙满堂多富贵,父慈子孝得安然。”全部活动只用扇鼓伴奏。

浑源扇鼓,是当地人们用来驱邪消灾,安宅降福的,活动日期按许愿人家所择吉日而定,由男、女神官为主要表演者。活动程序分五部分:请神、打五弄、观坛、观山、下后场。其中《耍五方土》、《种洋烟》以舞蹈表演为主,主要动作有:拜势、海底捞月、金丝缠腕、张良打伞、苏秦背剑,以及平峁、立峁、涩地旋风等。表演时,舞者在击扇鼓的同时抖时鼓坠上的铁环,鼓点和铁环撞击声浑然交响,形成其独特的音响效果。艺诀是这样描述的“拇指扣鼓箭儿,上下抖鼓面儿,磕鼓边用巧劲,击鼓要抖腕”。左手腕的抖劲和右手磕鼓边的巧妙结合,形成了其上抖下扭的表演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了发展,增加了舞蹈动作,增强了舞扇的技巧,编排出《闹元宵》、《婆媳之间》等节目,成为节日期间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转身鼓

“转身鼓”流传于山西襄汾县令伯村。因以转身击鼓动作为主而得名。

明、清时期,专为迎神祭社活动而表演,活动于每隔八年一次的农历三月十八。当时,令伯村和周围的7个村共同祭奉一个娘娘神,娘娘神像轮流在各村居住一年,八年一轮。届时,伴有一套隆重的仪式和庞大的仪仗队。只有令伯村比别的村的多一队《转身鼓》。在路上行进时,只是漫步跟在队伍里,到了娘娘庙对面的戏台,才开始正式表演。其传承方式为传子不传女,传本村不传外村。

表演者为男青年8名,头戴红方帽,上绣吉祥图案,顶缀红缨系一铜头布身黄色小狮子,身穿淡青色大褂、红绸裤,外套红坎肩,扎红绸腰带,两旁挂绣包和扇套,蹬云头鞋。两手各握1根鼓槌。

表演时,将四面直径48厘米的扁鼓分别置于木架上,间隔2米,摆成正方形,4对鼓手各围鼓,背相对而立,形成里、外两个圆圈。2名鼓手同击一面鼓,用敲、打、撩、挑、擦、碰、磕等方法,或击鼓心,或击鼓边,或击鼓腔,奏出变化多端的声响,并在击鼓的同时,辅之以踏步、悠步、掏腿、迈鼓、转身、转位、转圈等,形成了:转身撩鼓、击槌转身、掏腿撩鼓、挑槌悠步、盖鼓撩腿、跑步擂鼓、高低步击鼓,漫鼓面,咬鼓边、顶鼓槌等动作。

表演特色主要体现在一个“转”字上:1、舞蹈动作以左、右转身击鼓为主;2、每对鼓手为一组,不停地围着鼓转着表演;3、每个曲牌中,内圈的4名鼓手要边自转边与外圈的鼓手同步行进,调换位置。表演者既是演员,也是乐队演奏员,无需其它伴奏乐器,便可击出:马、扎、龙、通、打、击、嚓、冬、等象声的乐音,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模仿自然中的鸟鸣。鼓点曲牌据说原有100多种,流传下来的有[击马扎]、[小娃摇耧]、[八仙过海]、[凤凰展翅]、[狮子大张口]、[麻雀闹枝]、[搭架子]、[缠穗子]、[击马扎]、[击打嗵]、[打嗵击嗵打]、[厦坡里滚核桃]等40来个。

花敲鼓

“花敲鼓”又名“花腔鼓”、“干鼓”。流行于山西新绛县一带。

过去主要在庆贺“孚惠圣母”神诞辰的庙会活动中演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惠孚生于鼓水上游的三泉镇冯古庄,嫁到古堆村,这里吃水困难,婆婆要她每天下山去挑水。一日孚惠挑水行至半山,遇见一位骑马将军向她讨水饮马,孚惠欣然应允。马将两桶水饮用一空,孚惠欲下山再挑,将军遂将马鞭赠与她,并嘱咐道:“将它插入缸中,轻轻往上一提,便可取出水来。”孚惠到家一试,果然灵验,从此免受下山挑水之苦。婆婆心中生疑,一天偷看孚惠提鞭取水,怒骂:“肮脏马鞭怎么插到我吃水的缸内?”顺手抽出马鞭,顿时水溢不止,眼看就要酿成大祸,孚惠忙搬来一扇磨盘盖在缸上面,才使村民幸免于难,而孚惠却从此坐化成仙了。后人为纪念孚惠,为她立庙塑像,拜她为圣母,规定其生日(农历三月初八)为圣母节。这天,冯古庄要把孚惠圣母接到娘家小宿,初九再由古堆村将圣母迎回,初十鼓水流域的各村都要到古堆娘娘庙来大肆庆贺,表演花敲鼓。

该舞由28人表演。主要表演者4人,分别代表牛、虎、狮子、麒麟,意为镇邪除恶的神兽,其余24人代表24个节气,象征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演时,2人击夹板,2人打梆子。基本动作有:里击、外击、左击、右击、上击、翻击等,主要步法为:走走步、矮子步、蹉步及踢腿、转圈等。24名鼓手每人挎1个扁鼓,双手各持1根鼓槌,呈半圆形站立,击鼓演奏,击夹板者与打梆子者4人在场中表演。动作组合不固定,可即兴发挥,任意表演,有时动作一致,有时交错相对,你高我就低,你左我就右,只要1人开始变换场图,众人立即跟上,既灵活多样,又配合默契。当鼓手们击打的情绪高涨时,他们就把动作做得小些,当鼓手们沉稳下来后,他们就尽兴发挥,酣畅淋漓。表演中,“走走步”重心在两脚之间,1拍走一步,速度舒缓;“蹉步击”多用于2人面相对,互相交流感情或互换位置之时;“踢腿击”、“转圈击”为情绪达到高潮时所用。最后,4人聚集场中互相逼进猛击快打,充分表现牛、虎、狮、麒麟的威武气势而告终。24名鼓手要一口气打完16个鼓谱,他们以击鼓心、擦鼓钉、打鼓帮、滚鼓边、鼓槌相击等多种技法表演,缓如行云流水,快如急风暴雨,击打出[几瓜拉]、[拉瓜几]、[最最瓜]、[华儿拉]、[龙冬瓜]、[冬扎瓜]等曲牌。

会鼓

“会鼓”流传于山西左权县。

初时,是在庙会上用几面鼓,一面锣,敲打简单的鼓点,举行祭祀。现已发展成为由17人表演的鼓舞。

表演者头扎白头巾,穿淡黄色对襟袄,套黑坎肩,扎鱼鳞靠腿,系黄带,着蓝裤,蹬圆口鞋。背后插一根“毛毛圪垛”,即在长约80厘米的细棒上束四层鸡毛,最顶部插几根山鸡尾羽。

行进时,舞队的顺序是:彩旗10面分作两队5列;抬杠两付,每付2人;会鼓队,引鼓居中,四锣各占一角,最外面是两队扁鼓,每队6人;伞队8人,两队4列;銮驾10人,两队5列;4人抬老母神像;最后是日月牌。

表演时,引鼓(亦称“帅鼓”)在中央,四面直径50厘米的铜锣分别列于场地的四角,与引鼓面向一致,12面直径40厘米、厚20厘米的扁鼓,鼓面绘有太极图,前底沿上围花布,鼓手们站成圆圈,面向中央,在引鼓的指挥下,和着铿锵的锣声,用弯鼓槌敲打鼓心、鼓边和鼓帮并辅以适当动作,时而端鼓向前或弓步或跪姿,时而掂鼓在旁转身击打,基本队形保持不变。

腰鼓

“腰鼓”也称“打花鼓”、“打腰鼓”。流传在兴县、临县、离石、汾阳、阳高、平鲁等晋西北一带。

其历史久远。据说,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各部落男子,常将空心树桩的两端蒙上羊皮,挂于腰间,敲击起来,以震耳欲聋的鼓声,驱赶野兽。后来,也常插入秧歌队伍中,与民间社火一起表演于年节喜庆之时。

20世纪40年代,晋绥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在吸收了陕北等地的秧歌和花鼓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加工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

腰鼓呈椭圆形,用红色绸带穿在鼓身上边的两个铁环里,斜挂于右肩,固定在腰左侧。舞者双手各拿一根鼓槌,敲击腰鼓,边击边舞。

兴县腰鼓的表演人数少则8人,多则过百,男演员头扎英雄结,穿对襟上衣,系腰带,脚上穿牛鼻子鞋;女演员梳长辫、插花,穿大襟上衣,系彩色围裙,彩鞋上扎束红缨。

过街时,以行进表演为主,边敲边走,边舞边行。在广场或院落表演时,可单打、对打、4人打、多人打。还有两队腰鼓比鼓点、比技巧的比赛性击打。

鼓点变化多端,常用的有:起点、单点、花点、长点、乱点、流水、紧三槌、止点等。击打时,有时左、右手交替击鼓,有时双手同时前、后击鼓,有时也击鼓边,或用鼓槌互相敲击。舞蹈动作有:踢腿、转身、踏步蹲、八字步蹲等。步法有:走三步退一步、进二退二、横步、错步等。

“腰鼓”的表演,以舞蹈动作配合鼓点,协调一致为主要表演的手段,鼓点与舞蹈动作的紧密结合是其特点。清脆、热烈、撼人心魄的鼓声,伴随着舞者的蹦、跳、踢、踏、转等多种动作,及即兴的摇头、扭腰、抖肩等形成了其粗壮豪迈,热情奔放的气势。

瞪眼家伙

“瞪眼家伙”又名“一更催”,“草圪节”。流传于山西长治市屯留县。因表演时舞者手持锣鼓家伙,双双瞪眼击打而得名。

据传,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初时,在元宵节一更时分,村里便响起锣鼓之声,催促人们,为祭祀做准备。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在大旱之后,喜获丰收,百姓喜笑颜开,元宵节喜庆丰收,祭祀神灵,人们穿上统一的服装,对表演进行加工,在欢乐的情趣中又增加了瞪眼的表演,将该舞的人数、动作、表演形式定型。建国前,主要活动于正月十五至十八。演出前,先参加村里的祭祖拜神仪式,然后,表演于庙上,求神保估来年风调雨顺。也表演于河边,用于祈雨。舞者裸着上身,赤着脚,腰系柳条枝,头戴柳条圈,1人持长号在前,打鼓、击铙钹者随后,敲马锣者最后。人们粗蛮地把锣鼓砸得山响,汗流浃背舞动于烈日炙烤的土地上,以示向龙王表示虔诚。

参加演出的共18人,击马锣者8人,击大镲者4人,为主要舞者,其余击鼓1人,击铙2人,击钹2人,吹长号1人为场上伴奏。主要动作有:马步跳,后勾跳、合击、搓击、揉击、龙腾搓、双对击、单砍击、龙飞凤舞、金猴望远、上敲下打、左顾右盼、互瞪眼等。动作的动律为:前4拍各自击打自己的器乐,后4拍2人、4人相对,一进一退或一高一低,做瞪眼动作。瞪眼时耸肩、仰脖、歪头、前俯,有时像二龙相斗,互不相让,有时像二龙戏珠,互相戏逗。高潮时,舞者可即兴发挥,狠击狂舞。

背花锣

“背花锣”又名“撇锣”。流传于山西芮城县风陵渡、西阳、匼河一带。

该舞起源于庙会活动。据艺人裴建法(1913年生)讲,他祖父年幼时,这一带就已有此舞的表演活动,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早期除参加每年春节村里的闹红火外,还参加农历二月二“泰山神”的庙会活动。届时,村民们将神像抬出庙外游村串巷,以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活动中,该舞担负着鸣锣开道的任务。其中1人挎扁鼓,为队伍的指挥者,掌握锣鼓节奏的快慢、强弱;其余4至8人为背花锣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表演形式保留下来,并发展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的民间艺术活动。

“背”是其表演形式的特点。即演员舞动敲击的大锣不是提在手上,而是用一铁钩挂在一根呈“ㄣ”形的树枝拐角处,将枝杆的下部插在演员身后的腰带里,枝头上系红色彩绸,各色花朵,间以绿叶,呈现出演员身背缀满花朵的大锣的形状。

舞时,背花锣者左手扶锣沿,右手握插有红鬃的锣槌,基本打法为“上撇锣”、“下撇锣”,可上下反复击打,也可连续划圆击打,击锣后,还可在“斜托掌”位做“翻腕”绕花。

表演分缓打和紧打两种,缓打主要用于行进中,舞者做“垫跳步”、“拉腿步”,甩开臂上下撇锣,其锣声铿锵有力,舞步稳健奔放,树枝上下颤动,花朵争芳斗艳;紧打多用于原地表演。广场、街头表演时,基本队形为正方形和圆形,鼓手居于队伍中心,众背花锣者做:横移骑马步、骑马跺脚、跺脚转身等动作。表演以内在的力量,“跺”出舞蹈的激情来,“跺”出舞者英姿勃发的气势来。